1、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条形码填写(粘贴)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各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各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答题区域,写在试卷上无效。答错位置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
2、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A. 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B. 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C. 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D. 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周公属于人臣的典范,后人宣扬周公的圣人形象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进而推广自己的主张,C正确;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历史人物的同期记载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一定真实可信,排除B;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
3、。2.晋国大夫叔向曾对齐国大臣晏婴哀叹说,晋国的公室现在已经到了末世,百姓听到国君的命令,好像躲避仇敌一样,政事在于私家而公室卑微。这反映出当时A.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B. 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发生转移C. 晋国与齐国争夺霸主地位失败D. 社会上出现大量农民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晋国的公室现在已经到了末世”“ 政事在于私家而公室卑微”,结合所学三家分晋的相关知识,反映了晋国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发生转移,故本题答案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和晋国与齐国争夺霸主地位失败,排除AC项;春秋战国时期不存在大量的农民起义,D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3.汉唐“头枕三河
4、(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A. 根源于游牧民族的式微B. 得力于世界市场的出现C. 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D. 立足于社会经济变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的社会经济的变动。汉唐时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而两宋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同时海外贸易发达,出现了宋代“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态势,这一转变说明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商业重要性的提高,故D项正确。两宋时期游牧民族不是式微,相反是强大,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故B项错误。东南部地狭人众显然不是材料中论述的主题,故C项错误。4.前燕是鲜卑慕容氏建
5、立的政权,前燕蓟县士人李廆的墓表上刻有“永昌三年正月廿六日亡”的字样。而永昌却是东晋元帝的年号。类似情况在该时期的墓葬中多有反映。这些现象表明当时A. 北方民族融合开始出现B. 北方政权更迭非常频繁C. 国家统一得到普遍认同D. 儒家正统观念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详解】李廆是前燕蓟县人氏,却在墓碑上刻有东晋皇帝的年号,说明汉族士人在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下对少数民族政权的不认可,故选D项;材料内容和北方民族融合、北方政权更迭无关,故排除A、B项;北方部分士人在墓碑上使用南方东晋皇帝的年号并不能说明国家统一得到普遍认同,故排除C项。5.大运河修建之后,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要道。唐朝中后期又在沿线
6、相继开凿了不少运河漕渠,主要分布情况见下图。据下图可知,当时唐朝运河主要漕渠开凿示意图A. 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B. 交通设施趋于完善C. 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D. 政治重心发生转移【答案】A【解析】【详解】图片表明淮河以南到余杭的大运河段开凿的运河漕渠较多,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都城的物资逐渐仰仗南方,故A正确;图片信息无法体现交通设施是否完善,排除B;材料反映淮河以南到余杭的大运河段开凿的运河漕渠较多,无法体现经济区域化趋势,排除C;唐朝的政治中心在西安,仍处于北方,D错误。6.据图1和图2,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省界-府(州)界 省界-府(州)界 图1 康
7、熙四年江南省政区图 图2 乾隆二十六年江苏省、安徽省政区图A. 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B. 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C. 缓解基层官员冗滥D. 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清朝江南省被分解成江苏省、安徽省等省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地方政区的分解,没有反映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故B排除;江南省被分解与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C排除。7.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A.
8、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 商业发展削弱了专制皇权C. 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D. 传统坊市格局已经被打破【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说明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发生变化。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只能说明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无法说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排除;B项,商业发展削弱了专制皇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材料只说明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无法说明传统坊市格局已经被打破,排除。8.下表是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
9、是,宋初时间州县公元960年111638公元979年2971860(据宋史地理志整理)A. 科举改革成效显著B. 地方治理得到改善C. 经济重心南移加快D. 地方机构日渐臃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在地方通过增设机构方式,分化事权,以此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但客观上也带来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故本题答案选D项。A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不符合本题题意,排除。9.据元和郡县图志载:“730年吴郡(江苏苏州)户6万8千,洪州(江西南昌)户5万5千。到810年,两地分别增加到10万户与9万户”。据此,可推知A. 南方人口总量超过了北方B. 南方
10、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 江东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D. 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中吴郡和洪州的户数到810年即唐朝中后期都猛增,结合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继续的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故选B项;题干只是提及了吴郡和洪州的户数猛增,没有比较南方户数与北方户数情况,排除A项;题干未反映江东经济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对比情况,排除C项;题干提及的是户数问题,未提及政治问题,排除D项。10.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松江一带“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太仓等地“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之七八”,嘉兴地区“物产直稻”却“每不能自给,待食于转输者十之三四”。这些
11、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A. 经济结构的变动B.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C. 农业经济的衰退D.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每不能自给,待食于转输者十之三四”可知,江南地区水稻种植减少,棉花种植增多,甚至要去购买稻米,这表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城镇化,故B项错误;水稻种植减少不意味着农业经济的衰退,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口增加、土地减少,故D项错误。【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
12、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11.清朝前期,湖北部分山区的地主参与煤矿开采,但他们不直接参与煤矿的经营,只是凭土地所有权参与分配企业收益,这种收益往往大于地租收入。这表明当地A. 农业生产走向衰落B. 生产关系出现变化C. 雇佣关系逐渐形成D. 土地兼并有所缓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信息,排除A;
13、由材料“地主参与煤矿开采,但他们不直接参与煤矿的经营,只是凭土地所有权参与分配企业收益”,说明清朝前期出现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说明当时生产关系出现变化,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关系,排除C;材料与土地集中的信息无关,排除D。12.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的有效样未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朝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此例从24%提高到53%。这主要反映出A. 平民弃儒经商现象的普遍B. 选官考试程序的不公C. 科举制度僵化程度的加深D. 恩荫入仕机会的增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的科举制度。材料的信息说明明朝时期平民
14、家庭出身的进士逐渐减少,而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的比例却逐渐上升,这里体现出科举制度逐渐脱离了公平化的原则,僵化的程度逐渐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现象说明的是科举制度僵化问题,不是平民弃儒从商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选官程序的不公正,故B项错误。恩荫入仕也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入官渠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13.康熙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A. 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B. 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C. 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D. 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
15、要【答案】D【解析】【详解】从康熙发布“容教令”的原因是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以及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等习俗来看,康熙对于宗教政策的标准是宗教传播不得有害统治,即反映了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康熙允许进行有条件的宗教传播,不是阻碍西学东渐,排除A项;宗教可以在中国传播,不能说明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不能反映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排除B、C项。14.某学者指出,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是并存的,并得到了线一;他在各学派中是最讲功利的,但他倡导的功利并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里的“他”应是A. 孔子B. 孟子C. 韩非子D. 墨子【答
16、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墨子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但这些主张在战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背景底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具有理想性;同时墨子主张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代表的是平民百姓的愿望,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说墨子的思想是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并存,故本题答案选D项。ABC三项不符材料要求,排除。15.董仲舒主张,“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一主张传承了A. 孔子的民本思想B. 荀子的治国思想C. 孟子的义利主张D. 墨子的兼爱思想【答案】
17、B【解析】【详解】西汉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材料“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体现重视赏罚,是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与荀子的王霸并用的治国思想一致,故B正确;孔子的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孟子的义利主张与“庆赏罚刑”的主张不符,排除AC;墨子的兼爱思想主张互相关爱,不涉及“庆赏罚刑”,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联系所学荀子的治国主张分析解答即可。16.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但资料显示,直到东汉前期,选官中仍然有“俗吏繁炽,儒生寡少”、“儒者寂于空室,文吏哗于朝堂”的情况。据此可以推知,汉朝的选官A. 体现以德取仕的鲜明意向B.
18、更重行政能力和工作经验C. 纯用文吏而儒生仅为点缀D. 纯用儒生而文吏仅为陪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大意是说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官吏中本应多为饱修儒学的文学之士,但是据资料显示却不然,直到东汉前期,很多熟练掌握各项政府职能,具有实际治理国家经验与能力的“俗吏”“文吏”却充斥于朝堂,而儒士所占比例一直很低,这体现出汉朝在选官上更加注重实际经验与能力,题干中信息与德行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题干中既有儒士、也有“俗吏”“文吏”,可见“纯用”说法过于片面,与题干信息不相符。故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东汉的选官制度17.在南
19、朝皇权伸张时,策试成为君主选官用人常用之制;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这反映出A. 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B. 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C. 北朝的制度进化更显生机D. 门阀世族势力的强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仅凭材料君主选官用人的制度,不能说明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故A项错误;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可知北朝的制度进化更显生机,故C项正确;材料选官用策试
20、,而非靠门阀氏族势力,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18.北宋时期,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说:“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批复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作为个案,它可以佐证当时A. 地方割据的隐患严重B. 儒家信仰得以重建C. 君主集权程度逊于前代D. 政治风气较为开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据材料文人献诗、知府上报、皇帝批复,由此可知政治风气较为开明,故 D项正确。据材料“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可知并非地方割据,故 A 项错误;材料信
21、息无法体现儒家信仰得以重建,故 B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君主集权程度逊于前代,故 C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政治特点19.据汉书记载,汉代一个乡的员吏编制不过三四人;而据考古发据的汉简显示,实际上一个乡的员吏达到了三四十人。关于汉代一乡员吏的数量A. 依据考古材料就可确认B. 史书比汉简更可靠C. 还需要其他史料来证实D. 只可存在一种说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汉代一个乡的员吏编制不过三四人;而据考古发据的汉简显示,实际上一个乡的员吏达到了三四十人”,反映了关于汉代一乡员吏在史学研究上存在分歧,亟需其他史料作为佐证,故本题答
22、案选C项。AD两项表达过于绝对,排除;史书不一定比汉简可靠,B项表达错误,排除。20.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这一衍变表明A. 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 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 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 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符合传统儒家孝道,从而以节日形式受到宫廷和民间的推崇。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佛教在民间的流传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外来文化中契合传统主流观念的因素得以流传,是外
23、来文化借助主流观念而不是冲击主流观念,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材料没有对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进行比较,排除。21.明代一位名叫顾清的官员,在松江府志中描述了当时松江地区民风向奢的23种常见变化,并对这些民间消费行为都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和否定。这一现象说明A. 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B. 奢侈行为危及社会发展C. 商品经济冲击了传统观念D. 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官员对民间向奢消费行为进行批评,说明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奢侈行为危及社会发展,故B错误;材料反映松江地区民风向奢,说明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24、,出现向奢民风,故C正确;材料不涉及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出现,故D错误。22.在“吐鲁番地区发现了不少唐代前期的租佃契约,表明立契租佃制当时已经十分流行。宋代租佃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之间广泛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第二个特征,是在租佃制下,客户已经有了迁移的自由。”这说明唐宋时期A. 均田制的广泛实行B. 庄园经济的发展C. 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D. 自耕农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租佃制打破了自耕农经营的模式,使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即土地经营方式出现了变化,故C项正确,D项错误;均田制存在的时间是北魏到唐前期,故A项不符合材料的时
25、间信息;庄园经济盛行于东汉,故B项错误。23.元朝匠户子孙世袭,被长期“鸠集”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户除在规定时间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这种变化A. 表明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 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 说明匠户地位和身份的根本改变D. 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兴起【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是明朝政府放松了对匠户的控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匠户在服役时间外可以“自由趁作”,可以经营民营手工业,从而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兴起,故D正确;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是在明朝中后期,故A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材料中没有雇佣关系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说明匠户地位和身
26、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不是根本改变,故C错误。24.元史记载,1278年诏谕福建行省:“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由材料能够直接得出A. 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兴盛B. 周边各国非常崇尚中华文明C. 东南沿海成为元朝重要财源地D. 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诏谕福建行省”“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可知,元朝政府鼓励对外贸易,D正确;材料反映政府鼓励对外贸易,无法体现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兴盛,排除A;“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说明东南岛屿诸国非常崇尚中华文明,“周边各国”表述错误,排除B;
27、材料反映政府鼓励对外贸易,不能够直接得出东南沿海成为元朝重要财源地,C错误。点睛:本题容易误选A,应该紧扣材料“诏谕福建行省”“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分析解答,材料只是政府鼓励对外贸易的诏谕,无法体现对外贸易十分兴盛。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28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晋商具有爱国热情,为报效朝延,常常参与朝延的平叛与防务活动,捐钱出人都比较踊跃。在国家危难之时,晋商常常直接参与国家的军事行动,保家卫国。晋商
28、的爱国情怀还表现为力争主权。清末,晋商的标号名声逐渐开始衰落,但是他们并没有以此而萎靡不振,依然和全省人民共同团结,全心全力,与想独霸矿权的外国商人(主要是英国商人)进行了长达十几年抗争,始终不屈不挠,最终从英商手中赎回山西煤权,保护了山西的煤矿资源,同时,晋商还舍利取义,回报社会。很多晋商在创业经商积累一定财富之后都会伐善行施、购药治病、架桥修路、接济孤寡、扶持穷苦等。一指编自廖启云、李忠民晋商责任意识的基本内容探析材料二 当时的商人已不再拘泥于士农工商的传统定位,他们将自己誉为社会的中坚,自豪地表示:“今日实业之世界,论人数以商界为至众,论势力以商界为最优。”有的声称;“今日之商家,实操我
29、民族存亡起废之权者也”;有的指出“追文明进步,出产丰富,器用繁多,万国交通,因利生利,而商人居中控御,握一国之财政权,而农、工之有大销场,政界之有大举动,遂悉唯商人是赖。”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材料三 在当代中国,一些企业家将儒家的伦理道德用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样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16年(第六届)中国商业文化与管理学术会议上公布的“2016年中国儒商风范企业50强榜单”上,就有华为电子、海信电器、海东集团等知名全业,这五十家企业的儒商风范凸现出儒商精神在当代仍具有其不巧的价值。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当下的市场
30、经济社会中由于中国传统商业伦理的缺失,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在这个时候重提和重振儒商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黄鹰儒商精神及当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晋商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商人如何“操我民族存亡起废之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商精神的当代价值。【答案】(1)表现:为国捐资;奋勇杀敌;力争主权;回馈社会。原因:民族矛盾的激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2)早期维新派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思潮;一战期间兴起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
31、动时期商人罢市,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20世纪3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解析】【详解】(1)表现:依据材料一“常常参与朝廷的平叛与防务活动,捐钱出人都比较踊跃”可以得出为国捐资;依据材料一“晋商常常直接参与国家的军事行动,保家卫国”可知奋勇杀敌;依据材料一“最终从英商手中赎回山西煤权”可知是力争主权;依据材料一“都会伐善行施、购药治病、架桥修路、接济孤寡、扶持穷苦”可知是回馈社会;原因: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民族矛盾的激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儒家伦理道德的影
32、响等角度回答。(2)依据材料二“他们将自己誉为社会的中坚”和所学从早期维新派主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思潮;一战期间兴起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时期、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以及20世纪3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回答。(3)依据材料三“同样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信息和所学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回答。【点睛】运用历史学科基本方法解答高考试题:一是具备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明确高考命题考查的主干知识、试题材料载体、命题意图等。二是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突出对调动和运用知识能
33、力的考查。特别要注意对历史主干基础知识的三个方面的迁移理解,即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阶段的把握,注意将试题有效信息与历史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根据设问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所学基础知识,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解答问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课标或大纲教学目标和要求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先讲中国史,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次讲亚洲各国、欧洲、美洲史,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1912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
34、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1932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叙述我国民族之拓展与历代社会之变迁,以阐发三民主义之历史的根据。说明近世帝国主义之发展,民族运动之大势,以研讨我国应付世界事变之方策。1963年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掌握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情况,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爱国主义思想,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以及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历史
35、责任感。据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摘编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对表2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答案】论点:历史教育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论述: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旨在宣扬忠君爱国,维护清朝的统治;1931年,随着九一八事变发生,民族危亡空前严重,当时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1932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图通过说明近世帝国主义之发展,民族运动之大势,以及研讨我国应付世界事变之方策,唤醒广大民众觉悟并参加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1996年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
36、学历史教学大纲希望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具有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把我国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历史的纵深推进。总之,历史教育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体现了当时的国家意志。【解析】【详解】论点:根据表格信息,即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历史教育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论述:根据材料“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结合唯物史观可得知,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旨在宣扬忠君爱国,维护清朝的统治;根据材料“说明近世帝国主义之发展,民族运动之大势
37、,以研讨我国应付世界事变之方策”,结合所学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可得出1932年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1932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旨在唤醒民众的抗日觉悟,挽救民族危亡;根据材料“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以及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结合所学改革开放时期的阶段特征,可得出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希望通过历史课堂,培养改革开放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最后,综上所述,呼应开篇论点,进行理论升华,即历史教育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体现了当时的国家意志。27-28题为选做题,请在答卷上标出你选做的题号,不标题号则按27题评分。27.
3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诏令汉族士大夫主持修律成为常例。世祖时,规定各州国死刑案须奏请皇帝裁决,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期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至此,北魏律基本定型。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
39、。(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借鉴前代司法制度;司法制度儒家化增强;注重司法监督建设;中央对司法活动干预较强。(2)影响:完善了北魏政权的司法体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打击了司法不公行为;为后世司法建设提供借鉴。【解析】【详解】第(1)问的特点,依据材料“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期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等信息概括
40、即可。第(2)问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问的特点和所学从完善司法体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打击司法不公行为以及对后世影响等角度分析。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明代拓城县人轩輗,永乐22年中进士。轩輗担任多年的高级官员,为人正直,经常向皇帝上奏时弊,断案时秉公执法,铲除奸邪佞臣,不偏袒权贵,所以备受时人推崇。轩輗为官廉洁,使得所到之处社会风气皆为之一清,他在浙江任按察使时,衣食十分简单,结束任期时他的所有行李只有一只竹箱,他的清廉甚至惊动了皇帝,明英宗专门对他进行了嘉奖。轩輗十分看重为人品行,同僚张纯置办酒席宴请客人,轩輗厌恶他的奢侈,拒不赴会。轩輗的祖籍鹿邑县专门为
41、他在文庙旁建立祠堂进行纪念,县令还亲自题匾:“勋垂奕世”。摘编自明朝简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轩輗为人做事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轩輗受时人推崇的原因。【答案】(1)特点:正直、清廉、公正不阿,注重道德修养。(2)原因:符合封建礼法要求;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正面宣扬和引导。【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为人正直断案时秉公执法,铲除奸邪佞臣,不偏袒权贵”,可得知正直、公正不阿;根据材料“轩輗为官廉洁,使得所到之处社会风气皆为之一清他的清廉甚至惊动了皇帝”,可得知为官清廉;根据材料“轩輗十分看重为人品行,同僚张纯置办酒席宴请客人,轩輗厌恶他的奢侈,拒不赴会”,可得知注重道德修养。(2)原因:根据材料可知,轩輗为人做事,正直、清廉、公正不阿,注重道德修养,堪称道德典范,符合中国古代封建礼法要求;根据材料“明英宗专门对他进行了嘉奖”“轩輗的祖籍鹿邑县专门为他在文庙旁建立祠堂进行纪念,县令还亲自题匾:勋垂奕世”,可得知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正面宣扬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