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复习效果检测15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28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复习效果检测15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复习效果检测15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复习效果检测15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复习效果检测15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复习效果检测15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 课时演练复习效果检测15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复习效果检测(十五)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高频考点对应题号错题统计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客观性2系统与要素3前进性与曲折性5、13量变与质变6对立统一7、8、9、10辩证否定11、12综合考查4、14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1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造成了下一代的不平等。这种现象表明()A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B主观臆造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D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教育解析:选A材料揭示了教育、就业、生活之间的联系,A入选。主观臆造事物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B不选;材料未

2、体现前进与上升,C不选;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说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教育,D错误。2. (2014南通模拟)网上流传2014年是60年一遇的“金马”年。在“南京市妇幼之家”的QQ群里,已经怀上宝宝的妈妈们兴奋不已,都说自己家的宝宝以后是“影帝影后命”。“妈妈们”的说法()A. 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B. 符合矛盾具有特殊性C.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 违背了规律的普遍性解析:选C本题考查联系客观性的理解。因为今年是“金马”年而认为宝宝以后是“影帝影后命”,这是主观臆造联系,违背联系客观性,C入选;A、B、D与题意不符。3(2014郑州模拟)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

3、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B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C把握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D把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解析:选C题中材料说明要提高记忆力需要视听有机结合,在哲学上体现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故C正确。A观点正确但不符合要求。B、D均与题意无关。4(2014唐山模拟)世上本没有雾霾,污染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雾霾。同样,我们不怕雾霾,污染的人少了,就少有雾霾,治污减霾,谁也不能独善

4、其身,减少雾霾发生,实现天蓝地绿,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责任。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坚持矛盾分析法,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坚持联系的观点,立足整体实现事物系统结构的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科学理论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ABCD答案:A5(2014东城模拟)下图“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给我们的启示是()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对待错误解析:选C只要路是对的,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不怕路远,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6在北京

5、市西城区天桥街道的居民中,注册志愿者超过1万人,平均每5位居民中就有1名志愿者。他们用日复一日的不懈坚持,用每个人一点一滴的“小善”,积累起社会与时代的“厚德”。这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A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B促进量变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要热情支持和悉心推动新事物成长D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幸福社区解析:选A材料中“用日复一日的不懈坚持,用每个人一点一滴的小善,积累起社会与时代的厚德”,体现了A。B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在材料中未体现。D属于价值观的范畴,不符合题意。7(2014德州模拟)“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

6、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D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解析:选B空白与着墨属于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从而构成一幅完整的画,故答案为B。A强调矛盾普遍性,脱离题干。此题没有涉及主次矛盾,也没有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排除C、D。8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食用动物油在1520凝固,常用的食用植物油在1510凝固。由上述动物油和植物油混合而成的地沟油凝固点在两者之间,即50。该同学根据这一现象,在教师指导下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赢得创新大赛二等奖。她的发明思路符合的哲学道理是(

7、)A在主次矛盾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事物的重点和关键B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指导下,立足局部统筹全局C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D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指导下,实现创新性发展解析:选C不同的食用油,都具有凝固这一共性,但不同的食用油凝固点却不相同,属于矛盾的个性。某同学据此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体现,C符合题意。A、B、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9(2014惠州模拟)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中国书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

8、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志”。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ABCD解析:选D中国书法“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体现了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符合题意;“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志”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符合题意。错误,不选。10在高三复习阶段每天都有诸多的学习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这常常让我们手忙脚乱。如果善于按照下图所示将我们的学习任务进行管理,并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任务,就

9、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A矛盾普遍性原理B主次矛盾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解析:选B图示把事情按照重要性进行了分类,说明首先耍抓重点。但也不能忽视其他,反映了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11(2014西昌模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解析:选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强调新事物既是对旧事物的继承,又是对旧事物的发展,故本题选D。12没有自主创新的勇

10、气、智慧和精神,就没有中国航天事业的今天,也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这表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创新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A B C D解析:选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不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不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26分)收入分配失衡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事实上,该方案的起草工作早在2004

11、年就已启动,九年间经历了多次艰难的修改和反复后终于出台,明确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重点任务和改革路径。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历经九年艰难修改方才出台。(26分)解析:本题考查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原理,首先准确阐明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其次结合材料中方案九年间的经历分析出方案出台符合人民利益,但改革会触动多方面利益,改革的道路是艰难的。答案: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历经九年方获出台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分)(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收入分配改革作为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

12、大发展前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所以终获出台。 (10分)(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收入分配改革作为新事物,总会遇到旧事物顽强抵抗,其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所以要经历九年的反复修改要经过九年过程。(10分)14(26分)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向市民转移过程,城镇化进程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相继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城镇化土地问题等正在逐步破解。中国正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和将农民工纳入城镇

13、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原因。(20分)(2)推进城镇化,要注重城镇化质量,避免“快而不优”“大跃进”式的推进,切忌“贪大求洋”“千城一面”,粗放发展。试就此对我国城镇化建设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6分)解析:推进城镇化进程,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是高考的重大热点。解答第(1)问要获取材料中“农民转为市民”“面对诸多问题”“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等有效信息,调动联系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辩证否定的知识阐释原因。第(2)问要依据“大跃进”“千城一面”,可分析出量的积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答案:(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7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正是因为不断分析、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新问题,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城镇化的进程得以加速。(7分)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不断创新。中国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进行改革创新,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6分)(2)尊重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城镇的个性特色。(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