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质检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2.西周时期,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的方式。这体现出古代中国()A.以个体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C.农具的改进提高了耕作效率D.手工业进步提高了农具质量3.(2019福建漳州模拟)下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
2、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这表明()A.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力发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4.史载,从元朝中后期开始,“讲求西北华化(畿辅)水利者,多主张要招募南方江浙地区老农到北方做农师”。这表明当时()A.北方水利遭到彻底破坏B.北方经济出现严重衰退C.南方水利技术比较先进D.水利技术重心不断北移5.(2019广东汕头模拟)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的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
3、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许多地区“妇女无工于蚕事”。这一变化发生的背景是明朝中后期()A.政府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B.环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C.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D.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6.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织作在城东,比户习织,其专业者不啻万家”,估计有织机12 000台。据此可知,当时苏州民间丝织业()A.超过官营手工业B.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C.专业化特征明显D.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7.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牧产品,经常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这说明当时()A.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已出现B.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C.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8.读唐代长安商业分
4、布图,它反映了该时期长安城()A.除东、西两市之外设立更多的“市”B.全城均衡分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C.对城中的“市”已经不再直接监管D.商业活动呈现突破空间限制的趋势9.(2019湖南衡阳模拟)唐宋至明清,受对外贸易的推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后期更是达到空前水平,据估计,17世纪的前30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万26.5万千克。导致17世纪白银大量流入的原因是()A.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海禁”政策已经废除D.货币制度发展需要10.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数次由中央政府颁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隋唐均田制。据此可知,
5、田制所有权属于()A.国家土地所有制B.自耕农土地所有制C.地主土地所有制D.佃农的土地所有制11.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期间,勤政惠民,春耕时节都要率衙役带着花酒和春鞭,举行“班(颁)春劝农”仪式,劝农人勤作农事。这一材料主要印证了()A.政府重视农业的思想B.农业生产耕作上的适时性C.经济形态上的封闭性D.农业经营方式上的分散性12.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禁止发展中外贸易C.坚持维护国家安全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
6、分)13.宋代把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称为海商或船商,海外贸易繁荣是宋代经济发展极具特色的表现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
7、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材料二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政府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商的特征并分析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15分)(2)根据上述材料
8、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10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代和唐初中唐及晚唐北方水利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南方水利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
9、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摘编自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12分)专题质检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A根据图表,可知铁制农具包括犁铧、掘土工具、刨土工具、铲、锄等,这表明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从秦汉时期的墓葬、
10、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中不能推断当时的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故B项错误;从图表中的数据无法得出这些铁制农具的来源和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故C、D两项错误。2.B材料反映的是土地耕作方法不断改进,不涉及生产单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垄作法”“代田法”“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可知我国古代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行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农具的改进,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不是手工业,故D项错误。3.B根据材料“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可知冶炼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耕作方式的革新,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耕作方式的革新,与土地私有无关,排
11、除A项;材料强调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排除C项;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D项。4.C题干反映的是北方水利的发展需要,故A项错误;元朝以后全国农业经济繁荣,北方也得到发展,故B项错误;题干中“讲求西北华化(畿辅)水利者,多主张要招募南方江浙地区老农到北方做农师”,说明南方江浙地区老农的农业水利技术普遍高于北方,故C项正确;唐朝中叶以后,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故D项错误。5.A宋元以前国家征收赋税的形式主要是谷物和布帛。明朝实行“一条鞭法”,规定赋税一律征银,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气候的变化,排除B项;宋代之后,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这
12、并不能说明明代农业变革的背景,排除C项;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西汉,兴盛于唐宋,明中后期已由盛转衰,排除D项。6.C材料仅反映了苏州民间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未反映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的结论无从得出,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清朝苏州民间丝织业规模较大,未体现新的生产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清朝时苏州民间丝织业规模较大,这说明苏州丝织业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供丝织业的海外贸易情况,故D项错误。7.AA项与材料“经常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的政策和官府加强了对商业控制的信息,“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
13、牧产品”仅是个体行为,故B、D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故C项错误。8.D根据分布图,可知该时期长安城除东、西两市之外,没有设立别的“市”,故A项错误;根据分布图,可知东市周边饮食服务设施较为集中,而西市周边较少,全城的饮食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故B项错误;宋以前对市场交易进行了严格限制,材料也无法体现城中的“市”不受政府直接监管,故C项错误;根据分布图,可知7世纪前手工业店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附近,而7世纪后手工业店、餐饮店、娱乐场所和旅馆不仅数量大增,而且广泛分布在长安城,并不局限于东、西两市,这反映了商业活动呈现突破空间限制的趋势,故D项正确。9.A结合所学知
14、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中国的茶、丝、瓷器等货物在世界市场上畅销,因而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故选A项;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这与中国对外贸易中白银大量流入无关,排除B项;明朝中后期依然推行“海禁”政策,排除C项;明朝中后期由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成为中国市场上的主要流通货币,D项因果关系倒置,排除D项。10.A根据材料“中央政府颁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隋唐均田制”,可知材料反映的田制都是中央政府把国家掌握的土地授予农民,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故A项正确;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指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土地制度,与材料中的授田制、屯田
15、制、占田制、均田制不符,故B项错误;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指地主掌握土地的制度,与材料中国家把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符,故C项错误;佃农是指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他们只是使用土地,没有土地的所有权,故D项错误。11.A材料体现的是身为知县的汤显祖,举行劝农人勤作农事的仪式,这反映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农业生产耕作适时性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农业活动的支持,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分散性,故C、D两项错误。12.D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开放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活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夷妇也不许进去,
16、以防盘踞之渐”,可知清政府是为了防止其在广州长期生活,而不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和外国的交往,故D项正确。13.参考答案(1)特征:贸易频繁,范围广;海商为数众多,出身不同阶层;海商贸易为民间性质,受政府严格控制。原因: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东南地区经济崛起(经济重心南移);政府鼓励;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进步。(2)作用:促进中外经济贸易交流,拉近中外人民距离;充当使者,传递中外信息,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传播中外文化科技,推动西欧社会转型。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一“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
17、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得出贸易次数频繁,范围广;根据材料一“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得出为数众多,出身不同阶层;根据材料一“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得出海商贸易为民间性质,受政府严格控制。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地区经济崛起(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材料一“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得出政府鼓励;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第(2)
18、问,根据材料二“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政府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得出促进中外经济贸易交流,拉近中外人民距离;根据材料二“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得出充当使者,传递中外信息,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根据材料二“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传播中外文化科技,推动西欧社会转型。14.参考答案示例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阐述:隋代和唐初,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北方农业生产力,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造成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的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而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确保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隋代和唐初与中唐及晚唐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的对比。根据材料中南北方水利工程反映的农业发展状况,可拟定论题为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结合两个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变化和农业发展状况等史实,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