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1481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一、单选题:共12题1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战国时期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礼法制度。根据材料中“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说明西周时期注重礼制,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可自己制定礼法制度和社会习俗,说明西周时期的礼法制度逐渐走向崩溃,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服饰多元化成为主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礼制,不是等

2、级制度和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故B、C错误,故选D。2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等。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深入社会生活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重建三代宗法制度D.强化对乡里的控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儒学思想的发展。材料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注重宗族利益,建立义庄,兴办义学等,主要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土地兼并现象,故B项错误;材料中建立义庄、义学并不是建立宗法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对乡里的扶助救济,不是加强对乡里的控制,故项错误,故选。3元大德九

3、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的中书省。根据材料中“对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说明并不是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中书省对地方的干预,并不是扩大地方自主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仍要求地方对中书省禀报,并不是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书省对地方行省的规定,说明当时既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注意提高行政效率,故D项

4、正确,故选D。4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明朝推行这一举措的目的是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科举制的改革。根据材料中描述的是明朝对南方和北方的科举考试给予一定的比例,主要目的是通过科举录取比例控制南北方各自的政治势力,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故选B。5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

5、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出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B.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D.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对我国外交的影响。根据材料中“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说明英国已经扭转原来的劣势,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英国文书的态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放弃了原来“天朝上国”的理念,对英国的态度有所转变,故B项正确;中英条约的签订是

6、在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前提下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清政府完全完全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故D项错误,故选B。6史载,清朝“合计洋关岁征各税,咸丰末年,只四百九十余万。同治末年,增至千一百四十余万。光绪十三年,兼征洋药厘金,增为二千五十余万。(光绪)三十四年,增至三千二百九十余万。为岁入大宗。”材料表明A.中国逐步扭转对外贸易逆差局面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对外贸易呈现逆差,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自然经济虽然

7、开始解体,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咸丰年间到光绪年间中国的关税收入呈增长趋势,充分体现了我国在鸦片战争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D项正确。7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D.

8、南昌起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国民革命失败说明当时无产阶级为主的中共并未担当起领导责任,故此阶段应为国民革命后,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8月1日,体现的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D项正确,故选D。8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筑路计划。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城墙是封建落后象征,拆城即革命,以建设布新。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最后拆城计划被迫停止。这一事件反映了A.民生主义实践探索中的问题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遇到阻力C.私人资本与官僚资本之争激烈D.

9、无锡近代工商业呈落后状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根据材料中的信息1929年无锡决定拆城筑路,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这是破除封建统治,有利于建设布新,后来无锡民众决定暂缓拆城,说明在实践民生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29年,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35年开展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私人资本和官僚资本,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对无锡拆城的过程的描述,不是说明近代无锡工商业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故选A。9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

10、甘宁边区。这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B.国民政府已准备持久抗战C.国共内战仍在争夺战略资源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工厂内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民政府组织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内迁,说明国民政府已经决定与日本进行持久战,故B项正确;材料中国共双方已经不是内战状态,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工厂内迁,不是经济中心的转移,故D项错误。10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回顾一书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疏导社会游资,平稳市场物价,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但是到了1952年7月和8月,天津、北京证券交

11、易所相继宣布关闭。造成证券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证券交易不利于经济发展B.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C.政府强化计划经济的结果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可知,1952年,我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材料中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关闭主要是政府为了加强计划经济建设,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开始于1953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当时并未出现“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故选C。11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

12、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关系。根据材料中的描述英国虽然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是只同意和中国维持“半外交”关系,并且得到中国的认可,说明它一定程度上符合两国之间的利益,中国希望得到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承认,而英国则仍依赖美国,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是叙述了中英关系,不能说具有典型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英国“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故C项

13、错误;中英之间的“半外交”并未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故D项错误,故选A。12改革开放后,合资企业引领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生产。80年代的一些品牌,如北京牌、长城牌逐步被淘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外合资升格为主体地位B.国产家用电器质量低劣C.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D.全球化冲击了国产品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中强调的是合资企业对中国传统品牌的冲击,并不是说中外合资升格为主体地位,故A项错误;国产家用电器质量低劣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合资企业引领了家用电器的生产,而一些80年代的国产品牌逐渐被淘汰,主要原因是我国提

14、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全球化的信息,故D项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共4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左右。至西汉末年增加到6000万,三国鼎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此后南北分裂,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北宋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

15、政权的人口合计1000万。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据葛剑雄从中国历史各朝代的人口数量变化看5000年中华民族历史沧桑整理(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材料二“高宗(乾隆皇帝)谕内阁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犹幸朕临御以来

16、,辟土开疆,幅员日廓,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籍以暂谋衣食。然为之计及久远,非野无旷土,家有赢粮,未易享生平之福。”清史稿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出现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为应付严峻的生计问题不得不从副业生产中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以副助农的一种选择。中华文明史材料三新中国人口和粮食情况2001年前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2001年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原因。【答案】(1)特点:人口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每阶段内人口数大起大落

17、;总体呈增长趋势,古代前中期增长缓慢,明清以来爆炸性增长;人口增长出现地域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增长慢于中原地区。原因:人口大起大落受朝代治乱兴衰影响;总体增长在于小农社会自然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后期快速增长主要在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与人头税取消;少数民族地区增长较慢主要在于其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且受民族歧视。(2)影响:人口增长促进耕地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农业人口向手工业流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人口过度增长也造成粮食匮乏,引发社会危机。特点: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呈比较快增长趋势。原因:科技进步,特别是高产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8、社会稳定;水利工程大量兴修;国家重视农业生产(三农政策);计划生育国策推行。【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和新中国的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从总体趋势、分阶段人口增长情况和地区不平衡等方面总结;第二小问“原因”,总体增长主要是因为受小农经济的影响,明清时期主要是引进了高产作物,阶段性变化与社会的治乱有关,少数民族增长缓慢主要与其自然环境和民族政策有关。第(2)问,第一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主要从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三的图表可以看出都呈现增长趋势;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材料的时间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19、改革、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科技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等进行分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读图1、图2,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准确运用相关材料进行说明)【答案】示例1:如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说明:2014年,美、俄、日、韩等发达国家出境游客人数占人口比例约占20%,我国不足10%,出境旅游还有较大发展空间;1994年至2014年,我国出境游客人数几乎逐年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力度逐步加大,为出境旅游提供了政策依据;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

20、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出境旅游提供了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观念更加开放,出境旅游需求增加;发展旅游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等。示例2: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旅游的增速会逐渐放缓。说明:20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境旅游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2004年后出我国境旅游增速大大放缓,2011年至今,我国境旅游增速甚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出境旅游费用相对较高,不少中低收入家庭还难以达到;随着大量人口出境旅游后,出境旅游的诉求会相对降低等。【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出境旅游。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预测未来的出境旅游的发展

21、趋势,可从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任选一个进行说明。在说明理由时要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

22、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时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康熙改革在注重社会平衡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改革的积极影响。【答案】(1)措施: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政府财政资助;保证开荒者的土

23、地所有权。(2)积极影响:打击了明朝宗室,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成为“流民”,有利于社会稳定,赢得民心,缓和矛盾,巩固统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恢复;农民缴纳赋税,使清政府的国库日益充实,财政收入增加,提高国力。【解析】本题考查康熙帝时期的土地改革。第(1)问,根据材料中“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得出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根据材料中“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得出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根据材料中“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时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

24、财政资助”得出政府财政资助;根据材料中“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得出保证开荒者的土地所有权。第(2)问,结合第(1)问中的措施可知,实行“更名田”打击了明朝的宗室贵族,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力。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姚莹(17851853),安徽桐城人。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侵占台湾,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积极备战,组织台湾军民击退敌军五次进犯,这让清政府中的投降派大臣如鲠在喉,交章弹劾。中英谈判时,英国谈判特使璞鼎查诬蔑姚莹枉杀其“遭风难民”,要求清朝政府将其“去官正法”“以命抵偿”,否则“干戈

25、复起”。1843 年,姚莹被捕入狱。后经友人大力营救出狱,但仍被贬谪川、藏。面对政治打击,姚莹不改初衷,在出西藏后写出康輶纪行5卷。书中对西藏的宗教民俗、地理交通等皆有记录,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亦皆有所阐述,揭露英、俄两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和相互之间的矛盾。书中对“西洋各国情节及诸教源流,尤深致意焉”,认为“知彼虚实”,“徐图制夷”,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者,必须要学习他们的自然科学技术。咸丰帝即位后“复用姚莹,擢为广西按察使,剿粤匪之乱,病逝军中”。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姚莹五战五胜却被捕入狱的原因。(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姚莹简要评价。【答案】(1)原因

26、:晚清政治腐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投降派和英国特使的诬陷。(2)简评: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主张学习西方,促进近代思想解放;镇压太平天国,体现其阶级局限。【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历史人物姚莹的主要经历及对其评价。第(1)问,根据材料中“这让清政府中的投降派大臣如鲠在喉,交章弹劾。中英谈判时,英国谈判特使璞鼎查诬蔑姚莹”得出投降派和英国特使的诬陷,根据所学可知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姚莹被贬谪。第(2)问,一方面要从抵抗侵略中得出捍卫了国家主权,根据材料中“面对政治打击,姚莹不改初衷,在出西藏后写出康輶纪行5卷。书中对西藏的宗教民俗、地理交通等皆有记录,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亦皆有所阐述,揭露英、俄两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和相互之间的矛盾”得出主张学习西方,促进近代思想解放,但同时要看到其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封建统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