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能力训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原乡”是早年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的称呼,原意是指一个宗系之本乡,换言之,“原乡”是指祖先未迁移前所居住的地方。“原”小篆字体为“”,像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乡”甲骨文为“”,像二人对食形,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后引申为“乡村”“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两种解释。所谓“原乡”即“原色本乡”,意味着传承祖先的历史记忆和原味生态环境。原乡规划理论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对人类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所产生的担忧,尤其是中国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过程中,大量的村落被毁,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所表现出来
2、的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离“原乡”的本义越来越远,这样的规划在毁掉城市后又将毁掉美丽的乡村。于是,原乡规划理论应运而生。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尊重自然,尊重景观本色,尊重乡村本色,尊重自然规律,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规划的最高境界。近年来,乡村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需求,日益彰显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乡村保持了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拥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村庄与自然环境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整体,对乡村景观的向往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逃离现实生活,放松身心压力,体验农家乐趣的主要心理动因。
3、原乡规划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有效利用乡村原生景观,严格保护有价值的景观景点,并通过合理的人工修复来完善乡村景观系统,形成真实的乡村景观意象。因此,在原乡规划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应尽量遵循村庄现有布局,在村庄聚落的内部分区之上合理规划布局项目,并保护村庄建筑特色,不去破坏、异化现有建筑景观,这是乡村景观能够保持地方性特色,继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切实保护乡村遗产的关键。同时,还要保护好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人文生态。其中乡村文化包括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它是乡村景观文化内核的主要构成部分。乡村人文生态是在乡村居民建筑村落和田园景观背景下,
4、所形成的乡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民俗文化的和谐的乡村环境系统。它们是乡村景观的独有表达方式,乡村旅游规划应彰显这些元素。总之,乡村景观规划的精髓是“原乡”,即通过景观设计、风貌控制与建筑保护,维护乡村地区的原乡风味,并在此基础上整治优化社区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生产和旅游氛围。乡村景观规划的根本要求是可持续性,应始终关注“人景地”的和谐。(摘编自杨振之论“原乡规划”及其乡村规划思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原乡”原指宗系之本乡,这一称呼蕴含着大陆人对早年去台湾的客家人的深厚乡土情谊。B.原乡规划理论是对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进行反思的产物
5、。C.大量村落被毁,造成了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这就是所谓的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D.原乡规划践行的是老庄哲学思想,强调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尽量回归大自然的本真状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两段,由“原乡”一词自然引出“原乡规划”,即传承祖先的历史记忆和原味生态环境。B.本文采用层进式结构,依次阐述了什么是“原乡”,什么是“原乡规划”,以及其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C.第两段,从论述层次上看是并列的,分别阐述了乡村旅游规划要顺应乡村自然特点,保护人文生态。D.作者认为“原乡”是乡村景观规划的精髓,根本要求是可持续性发展,应始终关注“人景地”的和谐。3.根据原文
6、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援引“原”的小篆字体和“乡”的甲骨文字体,是为了解释“原乡”的含义,为原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B.以城市规划的相关思想为开发理念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会造成乡村原有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异化和变质。C.乡村景观规划要以原乡风味为基础,和谐处理人、自然、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旅游诸要素。D.如何最大程度地协调好经济开发与乡村景观原真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儒家士大夫的社会身份是由“士”与“大夫”构成的,他们需要承担“士”的文化创造和“大夫”的政治管理两个不同的社会职能。儒家士大夫首先
7、是“士”,即从事文化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学者群体。作为学者文人的士,他们往往要从事价值建构和知识创造。“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者群体,并不依附于某一种具体的政治集团,故而他们秉持的思想视角、政治倾向有一定的超脱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政治观念、思想形态往往体现出超现实的甚至是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是,儒家士人还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能够有机会进入权力核心成为“大夫”。他们意识到,必须参与到“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创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所以,儒家士大夫特别希望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参与到封建君王主导下的政治体系与经世治国活动中去。而士人一旦分享了封建君王的权力成为“大夫”
8、后,就成为朝廷命官,进而在国家政治上承担起相应的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就需要承担文化创造和政治治理的不同职能。因不同的思想视角、社会立场而拥有不同的价值理念,最终又形成了儒学内部的多元思想和不同学派。儒家士大夫既可能因为坚持“士”的书生气而追求理想主义和价值理性,故而与君王产生矛盾、形成冲突;也可能因追求“大夫”的立功而坚持现实主义和实用理性,并在追求政治功利的过程中与君王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由此可见,尽管儒家士大夫是思想信仰大体一致的社会群体,但由于这一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对“士”与“大夫”不同社会身份的认同、不同思想视角的认识偏重,在思想观念、社
9、会职能上的政治实践中往往会有很大差别,从而形成了内部分歧很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儒学内部的思想形态和各学派之间的差异,根源于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在两千多年的儒学衍化中,出现了许多思想与学术的分野,产生了不同形态的儒学,如果追溯源头,均与“士”和“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认识偏重有关。汉代以后,统治者的“独尊儒术”只是让一部分儒者步入庙堂,成为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其学术思想也成了国家学术和官方意识形态,使儒学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政治功能。而另一部分儒家学者则留在民间,他们主要在民间继续从事儒学的研究和传播。对于这两种儒学,学者们分别称为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显然,庙堂儒学与山
10、林儒学的分野表现出儒家士大夫对“大夫”与“士”的不同职责的强调。庙堂儒学的学者倾向于“大夫”的政治责任,所以,他们关注儒学的政治功能,注重儒学体系中有关典章制度、国家治理、社会教化等涉及经邦济世的社会功能。山林儒学的学者倾向于“士”的学术情怀,关注儒学的思想创造和文化批判。(选自2017年4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士人创造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的目的就是要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参与封建君王主导下的政治体系与经世治国活动。B.儒家士人一旦分享了封建君王的权力成为“大夫”、朝廷命官后,就只追求在国家政治上承担相应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
11、。C.儒家士大夫坚持“士”的身份,就会与君王产生矛盾、形成冲突;而坚持“大夫”的身份,就会与君王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D.儒家士大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思想信仰大体是一致的,但其内部也确实存在很大分歧,形成了不同思想体系和不同派别。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将儒家士大夫的社会身份细分为“士”和“大夫”两类,他们分别承担文化创造和政治治理的不同职能。B.本文是按照“士”和“大夫”的关系、“士”向“大夫”的转变、“士”和“大夫”的职责逐层展开议论的。C.文章第段重点论述了儒家“士人”向“大夫”转变的内因,即“实现自己创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D.第段由“士”与“大夫”
12、社会身份、思想视角、社会立场等的不同,推论出不同形态儒学产生的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往往从事价值建构和知识创造,“大夫”往往要参与到“治国平天下”的系统,而要成为“大夫”,必须先做好“士”。B.儒家士大夫的分化先是因为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进而认识有偏重,最后形成内部分歧很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C.汉代以后,不同形态的儒学就表现为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两者分别对儒家士大夫的“大夫”与“士”有不同职责的强调。D.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两个学派的区别在于两者强调的职责不同,并且两者的关注点不同,一个关注政治功能,一个关注思想文化建设。三、阅读下面
13、的文字,完成第13题。休闲阅读是人在闲暇时间里,于内心之爱驱动下自主选择的以阅读为内容的休闲方式。休闲阅读是阅读与休闲的结合,阅读赋予休闲以文化内涵,提升了休闲的文化品位;休闲赋予阅读以审美乐生的内涵。宋代陆九渊提出优游阅读,主张以悠然闲适的心态去读书。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休闲阅读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读书内容、方式、地点等,不受强制性目标与任务的限制和约束。休闲读书是随兴而为,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获得内心的丰盈与适意。它还具有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的特点。趣味性高意味着吸引力大,进入门槛低意味着休闲机会的易得性与可达性高,
14、这些均十分有利于让阅读进入休闲,让闲暇接纳阅读,从而在普通大众中得到推广和普及。与其他休闲活动相比,休闲阅读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休闲阅读不但能起到消遣放松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学识水平,陶冶气质情操,具有重要的养心益智功能。尤其是,休闲阅读的派生价值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均较有益。宋代朱熹强调,读书带给人的是智慧之乐、心灵之乐与和美之乐。明朝李贽说:“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休闲阅读有助于克服内在贫乏对休闲的制约。内在贫乏主要指精神世界的贫乏。休闲阅读对充实精神空间,建构休闲生存智慧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闲暇管理的要义,是用积极健康的休闲活动填充闲暇时间,实现闲暇时间的“无害化
15、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西方休闲理论认为,闲暇是时间形态的社会资源。它的特点一是无法以真空的状态存在,如果不积极占用,便可能导致消极占用;二是这种资源的使用效果,取决于人们的休闲选择。亚里士多德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闲暇管理对于个体幸福和城邦和平的重要性,认为闲暇越多,越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罗素强调,明智用闲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后考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闲暇时间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闲暇时间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空间。如何管理和利用闲暇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休闲选择和闲暇时间的利用与人成为人有着直接的与内在的关联。人成为人的过程
16、也是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格的健全,意味着人的潜能的实现与多方面的生命体验的获得,意味着包括审美在内的人与对象世界关系的全面性和人的内在世界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休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契机。自从分工出现以来,专业化的繁忙劳作易使人片面发展,而闲暇时间的增加将使人有机会弥补和打破分工对于自己发展空间的限制。分工越细,闲暇时间和休闲活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越重要。在工作专业化与教育功利化的背景下,休闲阅读对于弥补实用阅读和应试教育对人的发展空间的限制,丰富人的生命体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科专业分化越细,休闲阅读对人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对人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发展越重要。(选自王景全论
17、休闲阅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休闲阅读是人们自主选择的以阅读为内容的休闲方式,它把阅读与休闲结合起来,并赋予阅读与休闲以新的统一内涵。B.休闲阅读在阅读内容、方式、地点等方面具有自主选择性,读者在阅读中随兴而为,没有阅读目标,也没有阅读任务。C.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的特点,不仅有利于阅读与休闲的结合,而且还有利于休闲阅读在普通大众中得到推广和普及。D.内在贫乏就是指精神世界的贫乏,它对休闲具有制约作用,而休闲阅读能够充实精神空间,有助于克服这一制约作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先介绍什么是休闲阅读,接着指出休闲阅读是阅读与休闲的
18、结合,再引用陆九渊的观点和鲁迅的主张,意在让读者了解休闲阅读的心态和阅读范围。B.第段阐述休闲阅读具有自主性强、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资源消耗低等特点,第段分析休闲阅读所起到的多方面作用,两段之间构成了因果关系。C.第段拓展笔墨,引入“闲暇管理”这个概念,丰富的引用让文章在更宽的视野下讨论管理和利用闲暇资源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为下文深入探讨做铺垫。D.第段承接第段,探讨休闲阅读的现代意义,认为休闲选择与“人成为人”有密切联系,休闲阅读有利于丰富人的生命体验,促进人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闲阅读能消遣放松,养心益智,它的派生价值既有益于个体成长,也
19、有益于社会发展,朱熹所说的读书之乐主要是就社会发展的意义而言的。B.“闲暇”以时间形态存在,它的使用效果,取决于人们的休闲选择,闲暇管理不仅关系到生命个体的幸福与成长,还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C.实现闲暇时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生命个体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亚里士多德、罗素的观点,对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具有启发意义。D.专业化繁忙劳作使人片面发展,不断增加的闲暇时间打破了分工对于个体发展空间的限制,休闲阅读及其他各种休闲活动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
20、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
21、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
22、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23、.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
24、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根本标志。文化浅层的标志包括服饰、语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深层的标志则是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内部,无论身份高低、财
25、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文化之下。例如,只要是汉族人,大家都过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过年都要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这些都是汉民族成员彼此认同的基本依据。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一个民族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只要自己的文化还在,就能重新凝聚人心,还有复兴的希望;反之,如果文化已经消亡,即使没有敌军入侵,民族实际上就已经灭亡。顾炎武把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归纳为“亡国”与“亡天下”两种情况,前者是民族内部的政权兴替,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变化;后者是亡国加上灭种,不仅民族政权覆灭,而且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种已不复存在。在上古时代,埃及、两河流域、恒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大约在公元
26、前后,这些地区的文明被外来文明所置换。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来文明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当地的上古文明,人们称之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这些属于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的文明。历史上还有因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国的契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唐宋时期,契丹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他们建立的辽国,与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由此来看,延续中华文脉是振兴中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有人举起多元文化的旗号加以反对,认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再提主体文化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
27、说法似是而非,亟须澄清。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由于地理、气候、物产、历史等生存条件的差别,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各呈异彩。各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都有其合理性,应享有平等的尊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大约500年中,西方殖民者垄断了全世界的资源,长期奴役许多地区的人民,毁灭了他们的文明。殖民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制造出了“西方文明中心论”,企图摧毁异质文明的自尊。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并存,正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如果本土文化都失落了,又用什么去交流?当今世界,由于交通与传媒十分发达,各国、各
28、民族的交往更为便利,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也更为频繁。但有一点始终无法改变: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在民族国家还将长期存在的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要加强。人类文明犹如百花园,只有每个民族的文明之花都呈现出自己的独特姿容,百花园才会最美。每个民族把自己的文化发展好,形成特色,就是为人类文明增光添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必定能为人类做出更多贡献。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发展方式与文明形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同一民族
29、内部的所有成员都凝聚在同一文化之下,有着基本相同的风俗习惯。B.文化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不同的民族在服饰、语言等方面不尽相同,但最重要的是缺乏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C.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文化在则希望在,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文化亡则民族亡,即使无外敌入侵。D.在顾炎武看来,“亡国”指民族内部政权兴替而文化性质不变,“亡天下”是民族政权覆灭且伴随种族消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段中,分别采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两种方法,阐释了文化与民族之间不可或缺的紧密关系。B.作者在第段中,用举例的方法阐释了文明失落的两种原因,有的是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有
30、的则因自身原因衰落。C.文章阐释了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指出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本土文化的存在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前提。D.文章论证层次清晰严谨。作者在阐释“文化”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必须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各民族的地理、历史等生存条件存在差别,但是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且可以相互补充。B.“西方文明中心论”是西方殖民者为自己垄断世界资源,奴役异族人民等行为制造的辩护之词,其中含有不良企图。C.每个民族的文明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姿容,中华文明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文化发展方式与文明形态。D.文章认为每个民族在
31、发展中都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但每一种文明并非都完美无缺。答案:一、1.BA项,主客颠倒,应为“这一称呼蕴含着早年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深厚的情谊”。C项,文章第段中“大量的村落被毁”和“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都是新农村“城市化运动”的表现。D项,偷换概念,“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思想”而非“践行”老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也不是“回归大自然的本真状态”。2.AA项,“传承祖先的历史记忆和原味生态环境”是“原色本乡”的含义,而不是“原乡规划”的含义。“原乡规划”的具体内容见原文第段。3.AA项错在“为原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原乡规划的理论依据是老庄哲学。二、1.DA项,颠倒了
32、目的和手段的关系。B项,“就只追求在”理解偏颇。C项,两个“就会”不合文意,原文是“可能”。2.BB项,理解错误,文章不是按照“士”和“大夫”的关系、“士”向“大夫”的转变和“士”和“大夫”的职责逐层展开议论的。文章逐层论述的是儒家士大夫的身份不同,其价值取向就不同。3.AA项,“而要成为大夫,必须先做好士”的说法武断,且文中没有依据。三、1.CA项,赋予的应是不同的内涵。B项,“不受强制性目标与任务的限制和约束”,不等于没有阅读目标和阅读任务。D项,内在贫乏主要是指精神世界的贫乏。2.BB项,两段之间不是因果关系,可理解为承接关系。3.AA项,错误,朱熹所说的读书之乐主要是就个体成长而言的。
33、四、1.CA项,假设关系不当。B项,“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与原文不符。D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2.C在答此题时一定要注意认真对照上下文,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关系。C项,“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属无中生有。3.BB项,“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错,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是呵护乡村记忆的目的。在答此题时应抓住原文中的逻辑关系,辩证理解分析,要善于识别多余信息。五、1.DD项,“且伴随种族消亡”不正确。根据原文,消亡的应是“作为文化意义上的”的“种”,而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种族”。2.AA项,“分别采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两种方法”错,第段没有采用“比喻论证”。3.DD项,“每个民族在发展中都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与原文语意不符,属于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