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01878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古汉语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若属皆且为所虏2.下列划线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A.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B.宾主尽东南之美C.我腾跃而上D.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维九月 维:句中语气词 三

2、径就荒 就:已经B.知来者之可追 追:追赶 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 时运不齐 不齐:不整齐D.老当益壮益:更加 悟已往之不谏 谏:劝止、挽回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何,什么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以为衣襟B.识盈虚之有数 数:定数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更加C.善万物之得时善:喜好,羨慕 气凌彭泽之樽 凌:超过D. 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引壶觞以自酌 引:举起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或植杖而耘耔 植:立,扶着 我决起而飞决:突然B.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到 凡在故老

3、,犹蒙矜育 矜:怜惜C.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缠绕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霁:雨过天晴D. 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所赖君子见机 机:机会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或棹孤舟 棹:用桨划 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B. 披绣闼,俯雕甍 披:开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生:繁衍生息C.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 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控制D.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贫穷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借鉴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不久B.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往 门衰祚薄,晚

4、看儿息祚:福气,福分C.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远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形容迅速往上升D. 聊乘化以归尽 乘化:顺随自然 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抢:集,着落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更相为命 更:更加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匹:比B. 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离开 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征夫:出征的人C.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凌:超过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准许、成全D. 接孟氏之芳邻接:连接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稔:庄稼成熟 9.下列各句中,和“复驾言兮焉求”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遂见用于小邑 童子何知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而莫之夭阏者 之

5、二虫又何知 门虽设而常关大王来何操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将有事于西畴A.B.C.D.10.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离开我; 朝菌不知晦朔晦:昏暗B.恭疏短引 疏:写 未数数然也 数数:拼命追求C.载欣载奔 载载:一边一边 窈窕寻壑 窈窕:女子姿态美好D.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息:子 未有知其修者修:修养1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负:承载 生当陨首 陨首:牺牲生命B.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沮:沮丧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舛:乖违,不顺C.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泠然:轻妙飘然的样子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序:顺序

6、D.猥以微贱 猥:自谦词,犹鄙 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的1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鲜:少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发怒B.臣以供养无主主:主持、做 抚孤松而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C.而刘夙婴疾病夙:多年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叨:言语教导D.朝菌不知晦朔朔:每月最后一天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胜:高贵的 二、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

7、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

8、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

9、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

10、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节选自西游记前言)13.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B.佛、菩萨、魔自六朝

11、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C.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D.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B.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C.西

12、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D.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1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B.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颠覆了神的神圣,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C.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

13、社会的宗教性观念。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的个性放纵上,他受紧箍咒的气让人同情,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乞 丐侯发山已经晚上十一点了,三个年轻人还没走。说是年轻人,更像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说是孩子比较恰当一点。他们的头发也染得有特点,一个白,一个黄,一个棕。此时,酒不喝了,菜不叨了,在那儿慷慨激昂地喷空儿,一会儿说到伊拉克,一会儿说到汶川;一会儿说到王宝强,一会儿说到朴槿惠好像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如果让他们主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有可能变了样。我最喜欢这类年轻人,他们花钱如拉稀,爽快。点菜时有别于其他顾客,点的都是

14、本店的精品菜,吃完吃不完是另外一回事,只管点,好像他们腰包里的钱跟流水似的。就拿今天这帮小年轻来说,我心疼他们花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提醒他们少点一些,不够吃了再点。这下好了,捅到马蜂窝了,“黄头发”瞪我一眼,说不差钱!“白头发”皱着眉头,说你开饭店的还怕大肚汉?我赶忙讨饶,扇自己的嘴巴,说乌嘴骡子卖了个驴价钱,吃亏就吃在嘴上。他们几个这才放过我,继续点菜。三个人,点了七道菜,一道牛肉羹。乖乖哩!他们能吃完吗?当时我还这样替他们考虑。事实上,他们只管喝酒,只顾说话,菜几乎没动。这时,溜进来一个乞丐,我没来得及阻拦,他直奔年轻人那一桌去了。“黄头发”挥舞着拿烟的那只手说:“去!去!去!”“白头发”

15、扬起了一个空酒瓶:“滚!”“棕头发”站起来用凳子当武器:“走,走,走,老子还不知道想找谁要钱呢。”乞丐急慌慌地走了,嘴里嘟嘟囔囔,也不知道说的什么。我看了一下时间,搁往常,饭店该关门了。我起身提了一壶开水,过去问三个小年轻还需不需要什么,潜台词是提醒他们该走了。三个家伙这才意识到时间不早了,准备撤离。看着几个满满的盘子,我问道:“打包不?”“打什么包?俺家又没喂狗。”“棕头发”鄙夷地说道。另外两个嘻嘻哈哈地笑了,也不知道是笑话我还是笑话他的朋友。等到他们走出店门,我去里间拿盆子,打算出来收拾。当我从里间出来,傻眼了,一个中年人坐在那里吃起来,狼吞虎咽,像是饿饥了。中年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穿着那种

16、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有的劳动布衣服。衣服已经洗得发白,还补了几个补丁。头发乱蓬蓬的,落满了尘土。不像是乞丐,看样子,像是刚从工地上干完活的工人。咳,他们这类人挣钱如吃屎,难啊。他们进店吃饭,就着茶水,一碗面足矣。有的吃不饱,再加两个烧饼。中年人发现我在看他,停下筷子,咧着嘴,不好意思一笑:“这么多菜,不吃浪费了。”我连忙说:“吃吧,吃吧,没事,没事。”其实,他不吃,我收拾罢也是要倒掉的。“今天咋这么晚?”我同情地说道。中年人说:“在工地上加班,卸了一车水泥。”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神色如中了五百万的大奖。这时,一个小伙子进来了,就是那个“棕头发”,看到中年人,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失口叫道:“爸!

17、您、您”中年人也吃了一惊:“宝儿,你、你还没吃饭?”叫宝儿的“棕头发”说:“我刚跟同学吃了,手机忘拿了。”他说话的时候,嘴里喷着酒气。我这才从盆盆碗碗的间隙里看到,桌子上有一个手机。中年人刚才也没注意到。若不然,他也不会不吭声。中年人皱着眉头,说:“以后少喝点酒。”宝儿找到手机应答着走了。我目送宝儿出去,发现他鬼鬼祟祟拐进了旁边的一家歌舞厅。中年人只顾埋头吃饭,没有发现这一幕。我回到吧台上继续玩手机,看微信。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乞丐又进来了。中年人请他共进晚餐,他摇了摇头,固执地伸着手。中年人叹口气,掏出一卷票子,捻出五张给了那个乞丐。1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18、( )。(3分)A.小说第二段通过描写三个人点菜的情况,表达了“我”对他们既爱又恨的态度,为后文中年人吃剩菜埋下伏笔。B.老板好心提醒三个年轻人打包,但是被年轻人直接拒绝,他们觉得打包是一件丢人的事,不能体现他们的豪爽。C.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文中中年人在工地上辛辛苦苦养家,但是他的儿子却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大手大脚地请客,让人深思。D.“我”在文中是一个线索人物,通过“我”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年轻人的不满,对中年人的赞美之情。1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分析文中中年人的人物形象。(5分) 18这篇小说以乞丐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46分)(一)文言文阅读

19、(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922题: 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学,明经,后为都尉太守功曹,举孝廉为郎,病去官,复为州从事。大司马卫将军王商辟宣,荐为议郎,后以病去。哀帝初,大司空何武除宣为西曹掾,甚敬重焉,荐宣为谏大夫,迁豫州牧。岁余,宣坐免。归家数月,复征为谏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是时帝祖母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封爵亲属,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何武、大司马傅喜始执正议,失傅太后指,皆免官。丁、傅子弟并进,董贤贵幸,宣以谏大夫从其后,上书谏阻。上以宣名儒,优容之。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20、。宣复上书。上感大异,纳宣言,征何武、彭宣,旬月皆复为三公。拜宣为司隶。时哀帝改司隶校尉但为司隶,官比司直。丞相孔光四时行园陵,官属以令行驰道中,宣出逢之,使吏钩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车马,摧辱宰相。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宣坐距闭使者,亡人臣礼、大不敬、不道,下廷尉狱。博士弟子济南王咸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罪减死一等,髡钳。宣既被刑,乃徙之上党,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长子。平帝即位,王莽秉政,阴有篡国之心,乃风州郡以罪法案诛诸豪桀,及汉忠直臣不附己者,宣及何武等

21、皆死。时名捕陇西辛兴,兴与宣女婿许绀俱过宣,一饭去,宣不知情,坐系狱,自杀。(选自汉书鲍宣传,有删改)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B.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C.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D.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20.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2、)A.明经,汉朝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文中指鲍宣以此科进入仕途。B.孝,指孝悌者;廉,指清廉者。孝廉,汉朝选拔人才的科目,常合为一科,也指被推选者。C.三公,文中指汉时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D.田牧,指打猎与放牧,又指农业和牧业,后泛指从事农牧生产,在文中即是此意。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宣勤奋好学,颇受中央和地方官员器重。他曾担任过都尉太守功曹,并先后被大司马卫将军和大司空举荐担任官职。B.鲍宣数次上书论政,曾当面指责傅太后失政,而皇上因为鲍宣是名儒,因此对他很是优待宽容,没有怪罪于他。C.鲍宣不惧权势,对丞

23、相同样不留情面。他曾将依仗权势、违反规制、乘车在驰道中行走的丞相掾史扣留,并没收其车马。D.鲍宣忠于汉朝,忠诚正直。王莽视他为敌人,欲除之而后快,后来鲍宣受陇西辛兴牵连被捕人狱,并在狱中自杀。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归家数月,复征为谏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 (2)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注】梦得:刘禹锡。白居易与刘禹锡

24、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2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不忧生计”使人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老后不“惜酒钱”表现出一脉相承的豪情,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句写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C.颈联写“闲饮”的细节,两位老友行令吟诗,体现了闲中的高雅情趣,也反映了他们在政治上受到冷遇的无奈与愁苦。D.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共君一

25、醉一陶然”使人看到其与挚友的深情厚谊。24.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20分)(1)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_,_”。(2)李商隐在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_”。(3)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起兴,写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5)赤壁赋中,客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6)蜀道难中,“_, _”

26、两句描写了激流喧嚣,落石滚滚,山谷轰鸣的景象。(7)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的句子:_,_。(8)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杜甫登高中,“_”一句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_一句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9)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的结局。(10)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感叹流泪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青春岁月一生只一次,恰如_,又如江流入海。这是人生中最美好且短暂的时光,更是不可复刻的

27、璀璨年华,因此古人有“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之言。不知从何时开始,“趁着青春快速成功”成了一种潜在的价值观。殊不知,( )。青春的座右铭的确应是步履不停地向前奋进,但不_的“静”,才应是青春中那抹最纯净的底色。现代青年人似乎时刻都在忧虑,唯恐脚步稍慢,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在身后。在这样焦躁的、功利的价值观的驱使下,如果一心只想着趁青春还在,快一点、再快一点,就难免会忽视“静心”和“平稳”的关键作用,最终甚至急不择路、与初心_。我们要始终坚信,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的根基。有热血、有想法、有创造力、不骄不躁,才应是这个时代青年人身上的专属“标签”。守住初心,将专业、兴趣转化为追梦的动力,将热情发展成长

28、期奋斗的事业,才是体现青年人对人生的高度负责。当然,“平心静气”并不等于消极懈怠、_,而是要在奋进的过程中让心静下来去沉淀、去厚积。只有在“静”的底色中,青春的拼搏与奋斗才会越挫越勇,一往无前!2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昙花一现 好高骛远 南辕北辙 碌碌无为B.电光石火 急功近利 南辕北辙 无所作为C.电光石火 好高骛远 背道而驰 碌碌无为D.昙花一现 急功近利 背道而驰 无所作为2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稳和静”比“早和快”来得更稳妥心安B.“早和快”远不如“稳和静”来得稳妥心安C.“稳和静”更令人感到稳妥心安,而不是“早和快

29、”D.“早和快”和“稳和静”相比,后者来得更稳妥心安2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守住初心,将专业、兴趣发展成长期奋斗的事业,将热情转化为追梦的动力,才是青年人对人生高度负责的体现。B.守住初心,将专业、兴趣发展成长期奋斗的事业,将热情转化为追梦的动力,才是体现青年人对人生的高度负责。C.守住初心,将专业、兴趣转化为追梦的动力,将热情发展成长期奋斗的事业,才能体现青年人对人生的高度负责。D.守住初心,将专业、兴趣转化为追梦的动力,将热情发展成长期奋斗的事业,才是青年人对人生高度负责的体现。四、写作(60分)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

30、贪玩。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爱因斯坦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父亲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烟囱内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

31、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二学年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B 2.C 3.D 4.C 5.C 6.A 7.B 8.C 9.D 10.B 11.C 12.B二、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阅读13.B; 不能确定佛、

32、菩萨、魔是“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14.D; A项,明朝四大奇书不全是传统积累型小说。B项,“吴承恩为了抛弃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错。C项,“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说法绝对。 15.B吴承恩的态度不能决定人们对神魔的看法,强加因果。(二)小说16C 文中看不出请客的是中年人的儿子。17.中年人是个普通的农民工形象。(1分)节俭质朴,从“穿着那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有的劳动布衣服。衣服已经洗得发白,还补了几个补丁”以及去饭店吃人家的剩饭剩菜。(1分)勤劳知足。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还要加班,卸了一车水泥,但是他的神色如中了五百万的大奖可以看出;(1分

33、)疼爱孩子。见到自己的孩子询问吃饭没,叮嘱少喝酒;(1分)有同情心,自己不富有还是给乞丐钱。(1分)。18. 内容上,“乞丐”一语双关,既指文中乞丐,也指文中三个年轻人。结构上,”乞丐是全文线索,在小说中前后两次出现,互相照应,贯穿小说的始终。形象上,中年人看似乞丐,去饭店吃人家的剩饭,其实他很富有,富有爱心,掏钱资助那个乞丐;那三个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看似很有钱,其实“贫穷”得很,因为他们缺乏爱心,缺乏对父辈的关爱,缺乏节约意识。(6分。每点2分)三、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B;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可根据句意,运用排除法断句。“讹言”的意思是谣言,“行筹”的意思是占卜求

34、签,二者所说的是“民”之状,而“明年正月朔日蚀”则述另一事,故应在“行筹”后断开,故排除A、D两项。“罢数十人”的主语是“上”,而不是“息夫躬”,故排除C项。20.A;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文中指鲍宣以此科进入仕途”错,“明经”在文中意为“精通经义”。21.B;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当面指责傅太后失政”错,原文说的是“宣以谏大夫从其后,上书谏阻”。22.(1)(鲍宣)回家数月后,又被征召为谏议大夫。他每次在位为官之时,常常上书进谏,据理力争,他的言辞少有文采,却朴实而切中时弊。(2)此事被交到御史中丞那里处理,侍御史到司隶官衙处,想要逮

35、捕鲍宣的随从官吏,鲍宣闭门不让他进入。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征,征召。谏争:进谏,据理力争。文:文采。(2)下:交付。官:官衙。内:同“纳”,使进入。【参考译文】鲍宣字子都,是渤海高城人。勤奋好学,精通经义,后做都尉太守功曹,被推举孝廉时做了郎官,因病辞职,又做了州从事。大司马将军王商征召鲍宣,推荐他做议郎,后来(鲍宣)因病辞职。哀帝初年,大司空何武任命鲍宣为西曹掾,很敬重他,又推荐鲍宣做谏议大夫,调任豫州牧。一年多后,鲍宣因犯错误被免官。(鲍宣)回家数月后,又被征召为谏议大夫。鲍宣每次在位为官,常常上书进谏,据理力争,他的言辞少有文采,却朴实而切中时弊。当时哀帝祖母傅太后

36、想和成帝的母亲同称尊号,并为其亲属封官授爵。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何武、大司马傅喜一开始就坚持正义,违背了傅太后的旨意,(于是)都被免官。丁、傅子弟都得到晋升,董贤因受宠而显贵,鲍宣以谏议大夫的身份继孔光、师丹、何武、傅喜等人之后,上书进谏阻止(此事)。皇上因为鲍宣是名儒,对他很是优待宽容(没有怪罪于他)。这时郡国发生了地震,民间谣言四起,纷纷占卜求签。第二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皇上于是征召孔光,罢免了孙宠、息夫躬,又罢免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鲍宣又上书(言政),皇上(对鲍宣的言论)大感惊异,于是采纳了鲍宣的谏言,起用何武、彭宣,十天半月间就重新复任他们为三公,任命鲍宣为司隶。这时哀帝改司隶校尉

37、为司隶,官位级别相当于司直。丞相孔光负责四时巡视园陵,其属官仗恃有皇帝的敕令(而违反规制),乘车在驰道中行走,鲍宣外出正好遇见,鲍宣就让属吏扣留了丞相掾吏,并没收其车马,羞辱丞相。此事被交到御史中丞那里处理,侍御史到司隶官衙处,想要逮捕鲍宣的随从官吏,鲍宣闭门不让他进入。鲍宣因此犯了拒绝接纳使者、没有人臣之礼、大不敬、不守道义等罪过,被捕下廷尉狱。博士弟子济南人王咸举着一面旗帜到太学门前,说:“想救鲍司隶的人请集中在此旗帜下。”太学生聚集了一千余人。到了上朝之日,他们拦住丞相孔光自己说明情况,丞相的车马不能前行,又守候在宫阙门前,上书皇帝。皇上于是将鲍宣的死罪递减一等,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鲍

38、宣被判刑后,便举家迁徙到上党。他认为上党地区适于农耕和放牧,又少才智出众的人,容易为首称雄,于是就把家安在上党的长子县。汉平帝即位后,王莽擅权专政,暗地里有阴谋篡夺帝位之心,于是他暗示各州郡罗织罪名,陷害诛杀豪杰之士,至于对汉朝忠诚正直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如鲍宣与何武等人都要被处死。当时指名通缉陇西人辛兴,辛兴与鲍宣女婿许绀一起到鲍宣家拜访,吃一顿饭就离开了,鲍宣不知实情,受牵连被捕下狱,(在狱中)自杀而死。(二)23.A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A项,对首联后一句的分析不当。“老后谁能惜酒钱”使人联想到那种阅尽世情冷暖、饱经世事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气,与首句相对,难免有“早岁那知世事艰”的感慨

39、。24.和友人相聚闲饮之乐。两人“共把十千”,行酒令、引经史,相约再聚之乐。官场冷遇,闲置之愁。白居易在政治上遭到冷遇,“闲”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年老饱经沧桑之悲。首联、颔联写诗人回首平生,由年少时的不为生计担忧的豪情,到两人六十多岁时,白发相对,阅尽世情冷暖、饱经世事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感受。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诗人的思想感情,要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分析来体会。首联,“少时”和“老后”对照,流露出诗人阅尽世情冷暖、饱经世事沧桑的悲伤。颔联,一个“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

40、;下句写两位老人无言的凝视,包含着宦海浮沉、饱经忧患的复杂感情。颈联,“闲”是身闲而心未尝闲,虽有高雅的情怀、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引经据史,行行酒令,虚掷时光,这正是仁人志士的不幸。尾联的“共君一醉一陶然”,既表现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表现。(三)名句默写(1)师不必贤于弟子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只是当时已惘然(3)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4)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5)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6)飞湍瀑流争喧豗; 砅崖转石万壑雷(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41、8)潦倒新停浊酒杯; 往往取酒还独倾; (9)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0)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四)语言文字应用25.D本题考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电光石火:比喻瞬息即逝的車物。也形容速度非常快。前者强调短暂,后者强调速度,“昙花一现”更合语境。好髙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从强调“稳和静”的语境看,用“急功近利”更合适。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南辕北辙”是就冋一事物而言,偏重于行动

42、和目的恰恰相反,“背道而驰”是就两个事物而言,偏重于彼此距离越来越远。根据语境,应用“背道而驰”。碌碌无为:形容智力平庸,没有突出的能力和才干。无所作为:不去努力做出成绩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此处突出不作为,应用“无所作为”。26.B本题考査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括号之前的句子强调“早和快”,括号之后的句子强调“稳和静”,从“首尾相接”的衔接原则看,B项最恰当。A、C两项与前后文衔接不够然,D项的表达不如B项简洁,均应排除。27.A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右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应是“将专业、兴趣发展成长期奋斗的事业”“将热情转化为追梦的动力”;二是结构混乱,“才是体现青年人对人生

43、的高度负责”可改为“才是青年人对人生高度负责的体现”或“才能体现青年人对人生的高度负责。”28.作文主体材料:一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小时候,他以别人为镜子,心安理得地混迹于一群顽皮的孩子中;后来,他以自己为镜子,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由此可知,人应该以自己为镜子,审视和映照自己,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超越自我。议论提示:爱因斯坦父亲郑重地说出的那一段话是审题的关键。审要求: “人生的镜子”是一个具有比喻意义的话题,要抓住本义进行议论或记叙。立意:人应该以自己为镜子,审视和映照自己,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参考例文:亲自丈量脚下的路 用灵魂审视自我,认清自我题

44、记:成功的人永远影响别人而不被别人影响,除非他比你更成功。亚洲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古语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讲的是人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做事才能不偏不倚。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然而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丢失的是以己为镜,不愿用心亲自去丈量脚下的路。爱因斯坦从父亲的故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自我清醒的审视有多么重要。所以在热嘲冷讽中,那个被认为愚笨的总是异想天开的孩子,后来用“相对论”征服了世人,以己为镜,照出了生命的光辉。我们常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被他人的行为方式所影响。我们嘲笑盲从的人是“趋之若骛”,其实我们

45、自己同样被自我限制在大多数人走着的轨道上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没有亲自去丈量脚下的路,结果被所谓的潮流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我们怎么样才能像庖丁解牛那样看请自我呢?一个人应当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持用灵魂的眼睛审视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内心真正的愿望。这样才能做到以己为镜,不被客观外物所影响。这双灵魂的眼睛即是要能够看清物理意义上的人生状态到精神意义上的人生境界的一种眼光。韩信受胯下之辱,被“一市人皆笑”,连对他有一饭之恩的漂母也对之抱以轻蔑的态度。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因为他明白自己有一天是要于乱世中建立丰功伟绩的。才有了后来的拜将封王、位极人臣,成不世之功业。司马迁受宫刑之辱,虽“

46、下流多谤议”,“重为乡党所笑”,然始终不忘著史之志,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保持用灵魂的眼睛审视自己,认清自我,才能超越自我。奥运会男子田径项目一直都不曾成为亚洲人的舞台,年轻的刘翔却用飞翔般的速度在这个舞台上自信地展示他优美的舞姿。在欧美人的篮球殿堂里,我们的姚明也在黑与白的世界里树立了一面黄颜色的旗帜,并令nba那些著名的中锋们汗颜不已。黄伯云二十年磨一剑,这个“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的科学家在屡败屡战之后,制成了世界上最硬的航空材料,打破了欧美人垄断的先进技术。这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霸气,就是审视自我、超越自我的最好体现。保持一双灵魂的眼睛审视自我,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坚持自己的信仰。这件事情没有别人可以帮你做。尽管你的周围有人不断提醒你得与失,对与错,但是脚下的路始终应当亲自去丈量。后记:“路只有靠自己走,才能越走越宽。”居里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