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三专题一至专题四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思想家的核心主张是( )A为政以德B仁政C“尚贤”D“礼法并施”2董仲舒说:“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
2、暑。”下面对董仲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伦理应该高于天理 B揭示了世界万物的本原C是以人为中心的无神论 D人类之特性乃天意所授3儒家提倡土葬、厚葬,认为人死应入土为安。但宋代却出现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由此可知( )A经济发展推动丧葬习俗变化B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受到冲击C传统习俗受到现实因素制约D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被放弃4朱熹认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李贽也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朱李二人都( )A主张“人欲”等同于“天理” B把“天理”和“人欲”完全对立C关注了现实中的社会生活 D
3、把“天理”和“人欲”区别对待5肖云儒在秦文明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一文中认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取天下的用法很多。这种天下观:( )A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 B使古代中国没有民族的观念C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 D塑造出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6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子庄子,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7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
4、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8有人说,我国历史上曾提倡过科学,而科学所以不为人重视者,实因中国人太重实用。为什么我国民族太重实用呢?实由地理、社会、文化环境使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古代只注重实用导致科技落后 B缺乏逻辑思维导致理论迟滞C地大物博的环境导致人们懒惰 D固守农耕文明不利于科技发展9王意如在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与谎言中写道:率先指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是英国人李约瑟。1937年,37岁的李约瑟开始学习
5、中文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1942年,急需提高军民士气的蒋介石把李约瑟以及与他一起搞研究的中国留学生鲁桂珍接到重庆,让他们到中国来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一年后(1943)年在重庆搞出了“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四大发明”这一概念的提法来自于西方的学者B李约瑟在“四大发明”的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C搞“四大发明”的研究是为了提高军民的士气D“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10某学者描述中国古代审美精神的时代变迁时以佛教雕塑艺术为例,“秀骨清像、飘逸绝尘的形态被健康丰满、慈祥和蔼的形态所替代;对悲惨现实痛苦牺牲的描绘倾诉被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所替代;雕塑与壁
6、画强烈对比的矛盾美被相互补充的和谐美所替代。”这位学者描述的时代变迁是( )A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B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C从隋唐到宋元D从宋元到明清11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 )A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B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C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12传统京剧汉明妃和元杂剧汉宫秋中,王昭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形象,在黑龙江附近的番汉交界处,她选择以死来保持自己坚贞不屈
7、的人格,完成对国之大义的秉持与坚守,多少人因她的舍生取义而潸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更好适应市民阶层需求B社会环境相对宽松C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D实现社会教化功能13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D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14中国的地学,从尚书禹贡、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
8、、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这可以佐证( )A传统地学的政治性 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C地学记载的精准性 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1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建议中国人应该尽快发展自己的工业、商业、航运业、金融业。还刻意介绍了英美等国民主制度,以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制、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值得中国人注意借鉴。这表明魏源( )A 倡导“开眼看世界” B主张进行变法维新C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16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
9、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17清末民初,中国多种汉语文体并存,如文言、文话、新体、报馆体、白话、其它方言体等。在此背景下,北洋政府的“国语统一计划”和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相互呼应,奠定白话文的文学正宗地位。这反映出( )A“民主与科学”成为政府与学界的共识 B计划和革命都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统一C“文学革命”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支持 D政府和学界争夺白话文运动的领导权18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一个西方的发现和民族的觉醒的过程。与西方之文明导师与海盗的两面神相对应,中国现代思想亦
10、有西方化与反西方化两个面相:迎受西方现代性而改革传统,抵抗西方殖民霸权而复兴民族。最能体现这特征的阶段是( )A自强求富,同光中兴 B扶清灭洋,义和团兴C驱除鞑虏,革命共和 D民主科学,五四潮起19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然而在这起伏的过程中始终流淌着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一“主题”是( )A实业救国B崇尚科学C政治共和D救亡图存2019世纪末以来,在中国民主发展的进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与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用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些
11、争论的主要作用是( )A 逐步深化了中国人对于民主观念的理解B 使中国人民逐步明确了近代民主革命任务C弥补了民主政治体制的缺陷D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想的残余21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古田赖家坊的“协成店”驻地写了一封题名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信函,除对那些右倾悲观思想做了分析批评外,更多的是深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该信函( )A明确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B进一步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C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肯定农民的历史作用和农民革命的重要性22以第八次、第十二次、第十四次、第十六次党的代表达会为
12、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D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23邓小平曾说:“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邓小平这样说的原因不包括( )A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革命道路并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D毛泽东思想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24邓小平同志说:“
13、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优越,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他对形式主义的东西深恶痛绝,呼吁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这说明邓小平注重( )A坚持原则的做法B群众路线的方针C实干务实的精神D艰苦奋斗的作风25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始终做到“三个代表”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38分)26(本题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3小题,共18分)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
14、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宗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唐代宋代明代1人267人36000人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材料三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明末李贽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1)依据材料一
15、,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唐至明代“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6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说明李贽这一看法形成的原因。(4分)27(本题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
16、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28(本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绅士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达300多万人,然而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史的骂声扑面而来,更
17、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矩,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海国图志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材料二 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在读到海国图志“以夷制夷”的主张后,不禁拍案感慨:“呜呼!予与魏,各生异城,不相识姓名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一何奇也,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在魏源思想的引导下,佐久间象山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发展与西方关系的重大变化。他主张从全球的形势出发思考日本的方略。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价钱一路走高。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英杰,的孤寂与荣光材料三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使风行到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在废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
18、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热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摘编自胡适四十自述(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国图志在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命运,并分析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天演论风靡中国的原因及影响。(4分)(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思想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三、论述题(共12分)29(本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大家对新文化运动的诊释总有着各种不同的话语
19、。其中“文艺复兴”说甚为流行。蔡元培“因而观察我国的文化反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象征”。但通过对“文艺复兴”说进行追根溯源,并将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在产生、发展、价值取向、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又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的看法。摘自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析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高二历史十月考参考答案1C 材料的大意是“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
20、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这句话体现了墨子“尚贤”的主张,故选C;材料信息与为政以德、仁政、礼法并施无关,排除ABD。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联系墨子的思想分析解答。2D 题干反映出人类的各种特性都是上天所授的,是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故选D。“天理”是宋明理学的探讨话题,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人与天的关系,并不是揭示了世界万物的本原,排除B;由材料来看,带有明显的神学色彩,排除C。3C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富人可以土葬、厚葬,而穷人只能火葬、薄葬,这是受经济现实制约的,即材料意在强调传统习俗受到经济现实制约,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
21、确;选项A和材料主旨恰恰相反,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是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强化时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仍然存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4C 材料中朱熹强调了“人欲”中包含有天理的因素,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从“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可知李贽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要尊重人性,关注了现实中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中朱熹强调了“人欲”中包含有天理的因素,李贽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没有把“人欲”等同于“天理”,也没有把“天理”和“人欲”完全对立、区别对待,故ABD三项排除。5D 据材料“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
22、员,。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取天下的用法很多。”可知,中国人自古就有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反映了实现自身活动范围统一的要求,为国家统一的实现提供了思想基础,D正确;据材料“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可知,天下观产生于宗法制、分封制之前,A错误;据材料“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可知,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天下一家的天下观,弱化了民族之间的区分,但并不等于古代没有民族观念,B错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是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C错误。6B 论述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
23、秋,题干中的“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体现出的儒家思想特点是注重研究社会现实。故答案为B项。“涉世”本身不能反映以人为本的理念,排除A项;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C项;佛教宣扬前世和今生的因果轮回,排除D项。7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对商鞅变法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帝道指的是上古帝王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王道指的是遵循现代的礼乐制度的儒家思想;霸道指的是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依靠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加强对人民的约束。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根据以上分析,ACD均错误。【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采用的思想。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
24、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要知道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道家、儒家、法家8D “地理、社会、文化环境”指的就是中国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具有较高的封闭性和稳定性它不需要太高超与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更多的是依赖经验的积累和人力的补充。在这一文明下人们更重视技术的实用性,而轻视纯粹的学理研究,这是导致中国科技发展迟滞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重视实用不代表“只注重实用”,我国古代也有纯理论建树;且该
25、项只对应了材料的前半部分概括不全。故A项错误.“缺乏逻辑思维导致理论迟滞”与材料无关,材料主要讲因为地理、社会、文化环境导致中国古代不重视科学。故B错误。“懒惰”这一说法不妥当,未能点明真正的原因。故C项错误9B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材料提到“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轰动世界,但没有涉及李约瑟在“四大发明”的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故B符合题意;由材料“率先指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是英国人李约瑟”,可见“四大发明”这一概念的提法来自于西方的学者,故A不符合题意;由材料“1942年,急需提高军民士气的蒋介石”,可见搞“四大发明”的研究是为了提高军民的士气,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故CD不符合题意。10B 由
26、“秀骨清像、飘逸绝尘”;“悲惨现实、痛苦牺牲”、“矛盾”等特点可知,前一个时代社会黑暗,国家分裂,政治动荡,新旧交替;而后一个时期“健康丰满”、“欢乐和幸福”、“和谐”具备了富足、稳定、自信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A、C项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材料描绘的正相反。D项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无法满足“健康丰满”、“和谐”的概念。【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史的阶段特征,通过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推理出材料中所描绘的历史特征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针对特征定位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11A 根据“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刑
27、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可知,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都认为小说是引起好勇斗狠和刑讼、奸盗频繁的主要原因,从侧面反映出通俗小说在社会上有很强的影响力,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理学”的信息,B不符合题意;C是材料直接说明的信息,不符合“从侧面说明”的限定,C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D 材料体现的是传统戏剧中将王昭君形象塑造为坚贞不渝、坚守国家大义及舍生取义的形象,说明传统戏剧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3D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凭借先进武器战胜落后的封建贵族,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建立,
28、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指南针的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使得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刷术在欧洲地区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欧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与材料题意不符,故错误,符合题意。14A 由材料中的地理学“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的信息,说明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与国家政治有很大的关系。A符合题意;古代科技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与民生相关的农学、天文历算、医学、建筑学等成就突出,材料未能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精准测量、记载的信息,排除C;小农社会的狭隘表现为农业、手工业
29、上的封闭性,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D。15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工业、商业、航运业、金融业。还刻意介绍了英美等国民主制度,以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制、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说明魏源主张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故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思想萌发影响;16D 戊戌变法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都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探索救国道路的不同策略,都说明中国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尤其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提出要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反对中国的儒家思想。故选D。儒家学说通过合理改造,依然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排除AD;维新变法是披着儒家思想的外
30、衣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排除B。17B 语言统一是近代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表征。根据题干“清末民初,中国多种汉语文体并存”的“此背景下”,可锁定答案B项。新文化运动呼吁“民主与科学”,矛头之一就是对准北洋政府,故排除A项;“文学革命”受到部分知识分子的拥护,也受到相当广泛的批评(注:批评者不一定都是顽固势力,批评者的很多意见其实具有真知灼见),故排除C项;D项与题干信息抵牾。18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强求富,同光中兴”指的是洋务运动,这只体现出“迎受西方现代性而改革传统”;“扶清灭洋,义和团兴”指的是义和团运动,这只体现出“抵抗西方殖民霸权而复兴民族”;“驱除鞑虏,革命共和”指的是辛亥革命,
31、体现出“迎受西方现代性而改革传统”,而没有明确的反帝;“民主科学,五四潮起”指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体现出“迎受西方现代性而改革传统”,五四爱国运动体现出“抵抗西方殖民霸权而复兴民族”。由此可知,最能体现这特征的阶段是“民主科学,五四潮起”,故D正确,ABC错误。19D 近代中国处于列强的不断入侵,使中国不断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制,民族危亡不断加深,故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三个层次,目的是挽救救亡图存,故选D;实业救国、崇尚科学、政治共和是救亡图存的方式,不是“主题”,排除ABC。20A 根据材料可知,民主发展过程中“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
32、“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等多种主义争论,反映了在社会改造斗争和争论中,中国人不断解放思想,对民主有了更深的理解,A选项正确;中共二大明确了近代民主革命任务,B选项错误;仅有思想界的斗争和争议不能弥补政治体制的缺陷,C选项错误;思想界的一系列争论在不断推陈出新,20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其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的“思想残余”并不是多次思想争论的主要作用,D项错误。21B 由“更多的是深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主要是强调中国的革命道路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本题选B项;A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无产阶级的地位;C项
33、不选,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延安时期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农民的地位和作用。22B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的党的八大主要内容为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大主要是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大主要是确立三个代表为党的主导思想;故选择B。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内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确立;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个代表确立23D 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可
34、知,它是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武器;同时,它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分析选项,A、B、C均正确。回答了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是邓小平,D不合史实。此题是逆向选择题,所以应选D。考点: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24C 认为经济发展速度和效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首要表现,反对吹牛和形式主义,强调要腾出时间多办实事,说明邓小平注重实干务实的精神,C项正
35、确;坚持原则、群众路线和艰苦朴素等与材料不符,ABD三项错误。25B 试题分析: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故选B。A、C项实际上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D项是“三个代表”思想中的一项,即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26(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6分)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 (2)唐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封建礼教观念不强)。宋明理学发展,强调三纲五常;明清统
36、治者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6分)(3)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李贽的 “异端”之学),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4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第(1)问,主要考查西汉儒学的影响和地位。根据材料“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结合西汉时期儒学的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分析从唐至明代“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这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来考虑,特别是要考虑到宋明理学的影响。第(3)问,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这主要从材料中获取
37、信息,完整的解读信息,归纳信息的内容。说明李贽这一看法形成的原因。主要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分析。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点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春秋时期创立,战国时期发展,但是尚未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汉以后成为主流,后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其它各家思想也需要掌握。27东西方交流加深,改变了对东方理想化的认识;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归纳,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已学相关知识分析归纳,依据材料中“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中国的园
38、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在东西方的交流过程中对东方的认识不断加深,改变了对东方理想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中国衰落的同时欧洲却迅速发展,这便是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28(1)不同命运:在中国受到排斥,在日本受到追捧。(大意相同即可)原因:中国:士人追逐功名,轻视科技读物;天朝大国的心态;封建生产方式的制约。日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改革潮流的推动:民族危机的出现:维新思想家的推动。(2)原因:民族危机的加剧;西方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爱国知识分
39、子的宣传:天演论让国人重新认识了世界。影响:推动了思想启蒙;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3)认识: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助推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思潮的传播。(若答其他且言之有理也可的情给分)【解析】(1)不同命运:根据“海国图志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得出:在中国受到排斥,在日本受到追捧。原因:根据所学,中国,可从中国士人轻视科技读物、天朝大国的心态、封建生产方式的制约等方面分析回答。日本,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革潮流的推动、民族危机的出现和维新思想家的推动等角度概括归纳。(2)原因:根据“在庚子辛丑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汰,适
40、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民族危机的加剧、西方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天演论让国人重新认识了世界等角度分析总结。影响:根据“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结合温馨思想传播的影响分析得出:推动了思想启蒙;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3)认识:根据材料二、三得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助推社会发展;综合三则材料得出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思潮的传播。29认同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述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进行:(1)对传统文化的的批判与重建;(2)倡导文学革命性;(3)抨击封建权威思想政治工作;(4)呼唤人性的复苏,倡导个人的解放。反对新文
41、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述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进行:(1)历史背景不同;(2)价值取向不同;(3)作用和影响不同。【解析】试题分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首先需要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出观点,这个材料出现了两个观点:即认同观和反对观。然后需要从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观点,去论证观点的正确性。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所以选好观点之后,要结合所选观点根据自己所学,将与该观点有关的史实回忆出来,以在论证时抽用;同时这一题还考查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论证时还要求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角度越多越能多得分。从所学知识的角度来看,本题就是要求考生对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进行比较,自己确定比较的角度,然后选择符合自己观点的史实进行表述。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近代世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