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第5课游子吟(1)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游子?(2)你们离开过自己的父母,出过远门吗?(3)在你出门前你的父母忙些什么?说说你的感受。谈话交流游 子 吟孟郊(751814),中唐诗人,湖州武康人。青年时过年隐居生活,近50岁过中进士,做过溧阳县尉等小官,长于五言古诗,诗风与韩愈接近,后人以“韩孟”并称。简介作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 子 吟(唐 孟郊)古诗欣赏仔细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妈妈的神态怎样?猜猜她在想什么?吟线临密迟我会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诗歌节
2、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拿着针线在昏暗的油灯下,正给准备出门远行的儿子一针一线地缝制衣服。诗句欣赏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临行:意恐:将要出行。担心,害怕。在临行前把衣服的针脚缝得细细密密的,担心儿子走后迟迟不能回来。诗句欣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心”指小草的心意,这里用来比喻游子。“三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这里用来比喻母爱。这句话的意思是“小草似儿女,怎能报答春天阳光般的母爱呢?”诗句欣赏升华情感父母的爱,伟大无私。通过儿子临行前的一些举动来表达父母对儿女的无私的爱,号召我们要懂得父母的那份爱之心,努力奋斗,将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在孟郊的诗行里,没有深切的呼唤,没有高声的赞美,然而一份浓浓的真情却从这简单的30个字里自然流露,轻轻触摸着我们的心灵。宋代大文豪苏轼这样评价游子吟:“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说明孟郊的诗都是肺腑之言,感人肺腑!直到现在,这首诗里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广为流传。课文总结课后练习生活中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的你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能否报答父母之恩,你会怎样报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