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743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练习: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单元提升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6江苏南京、盐城质检)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 行业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1953年农轻重比重(%)52.829.617.61957年农轻重比重(%)43.529.227.3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解析材料信息不能体现计划体制,故A项错误;判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基本依据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

2、根据表格平均增长速度可知,重工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农业、轻工业,故C项正确;19531957年不属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广东清远质检)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6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中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C.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材料的关键词是“效仿苏联”,即照搬苏联模式的表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特色的

3、独创,苏联并没有出现过此类改造,不可以证明材料的观点,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以重工业为重点”学习了斯大林模式中的“重视重工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农业集体化”学习了苏联1928年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照搬了苏联模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3.(2015安徽合肥二模)右图为20世纪50年代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A.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B.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

4、,故A项错误;据材料信息“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且该说法与材料时代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4.(2016山东青岛质检)下面材料节选自顾准1959年的日记,反映了当时()11月4日,民工队来买菜的人说,村里的红薯已经吃光了,这应该是真的。刘引芝的父亲死了。肿病劳动过度,营养不良。缝纫室张的哥嫂几乎同时死亡,也是肿病。1959年旱灾,1960年春夏,该会有多少

5、人死亡呢?劳动队真是天堂。徐云周的孩子在这里吃了晚早两顿稀饭,欢喜得不得了。A.对“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大跃进”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自然灾害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解析材料没有认识到“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不能说是客观认识,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大跃进”的相关内容,不能把“大跃进”等同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故B项错误;材料观点认为“劳动队是天堂”,这样的政策是正确的,仍然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除了自然灾害外,当时错误的经济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能把原因简单的归结为自然灾害,故D项错误。答案C5.(201

6、6河南洛阳质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主要源于()A.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B.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C.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D.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解析材料中主要谈及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没有涉及国际形势变化的信息,故A项错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根源,故B项错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一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改变,故C项错误;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7、,发展是硬道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说明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故D项正确。答案D6.(2015浙江东阳二模)1978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党的政策必须落实,自留地上桃树不能砍的文章,对浙江某地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次日,头版再刊鼓励社员经营正当家庭副业的文章,批评了四川某地干涉社员发展正当家庭副业的错误做法。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某些地方对国家农业政策的执行出现了右倾现象其政策导向上透露出国家将对农村政策进行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认可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A. B. C. D.解析“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是“左”倾错误的表现,不是右倾

8、,故错误;依据人民日报头版的两篇文章党的政策必须落实,自留地上桃树不能砍和鼓励社员经营正当家庭副业可以看出,其政策导向上透露出国家将对农村政策进行调整,故正确;1979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不符,故错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时间不符,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7.(2016山东泰安模拟)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对这两项举措评述最准确的是()A.是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对

9、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解析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公有制,故A项错误;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不是对前者发展,故B项错误;两者都坚持公有制,故C项错误;两者都是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D项正确。答案D8.(2016湖南株洲质检)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下列对这一决定解读错误的是()A.

10、发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是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变更了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D.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土地经营效益解析注意材料设问“解读错误的”。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项政策明确了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项政策涉及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而非所有权,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讲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必将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土地经营效益,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9.(2016河南洛阳质检)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

11、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税改革初步取得成功。这主要得益于()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C.企业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D.企业所有制的重大调整解析“农村经济体制的推动”主要体现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时间是198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利改税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所以材料所述现象出现是因为分配关系的改革,故C项正确;企业所有制改革是改

12、变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5北京西城二模)有学者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有的“知识无用论、排外思想、意识形态的狂热与平均主义同时被新政策和新规划的大潮一扫而空。”其中“新政策和新规划”应包括()恢复高考制度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设立经济特区分配制度改革A. B. C. D.解析恢复高考制度发生在1977年,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错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发生于1978年5月,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舆论上的准备,故错误;1980年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展开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稍后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3、都对分配体制作了变动,故正确,选项D项符合题意。答案D11.(2015广东佛山二模)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年份1979198019831985198819922003指数24.9%30%40%50%60%63.2%73.8%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市场化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从1984年开始,不能说明1984年以前的市场变化,故B项错误;从1979年到2003年,中国市场化不断提高,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14、故C项正确;21世纪初中国只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确立,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6山东枣庄质检)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在全国普遍实行,故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所以1993年市场一词出现比较高,故B项正确;到目前,我国只能说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不能说基本确立,故C项错误;

15、2001年中国才加入世贸组织,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2016江苏泰州二模)国家干预与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关系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家政策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当时运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有效动员和集中国家有限的资源,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保证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陈先九十纪行材料二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

16、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0%。人教版必修二材料三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完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

17、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请回答:(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有何变化?如果仅依据材料一评价建国后30年的经济体制,会有何缺陷?(6分)(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三的结论。(12分)(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论结合;280字左右)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比较材料一“计划经济体制”和材料二“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可知,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从国家全面干预、计划经济到利用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第二小问,如果仅依据材料一评价建国后30年的经济体制,则只

18、看到其成就,看不到其存在的问题。第(2)问,一般的答题步骤如下:首先,概括材料三的结论,即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其次,运用史实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正面,政府适应的干预有利于经济发展;反面,政府过度的干预不利于经济发展。注意表述成文,字数相符,逻辑严密。答案(1)变化:从国家全面干预、计划经济到利用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计划)相结合。缺陷:只看到其成就,看不到其存在的问题。(2)评分参考观点史实论证其它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2分)正面:政府适度的干预有利于经济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策实行早期,积极作用明显,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

19、代化历程的第一步;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新中国制定及实施的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新中国初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稳定政权发展国民经济成绩显著等等(4分,任答1点1分)反面:政府过度的干预不利于经济发展明清时期,海禁、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滥发纸币,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过度的行政干预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时期,我

20、国逐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等等(4分,任答1点1分)表述成文,字数相符,逻辑严密(2分)14.(2016江苏宿迁高三期中)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贫穷让中国人燃起对富裕不可遏制的渴望,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冲击了内地,也在北方某城陈姓三兄妹家庭中引起轩然大波,向南下海一场惊心动魄的向命运的抗争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展开,成功和失败如影随形,在他们每个人身上轮番呈现,跌倒再爬起来,他们付出了身家性命,最终完成了情感、精神、灵

21、魂的蜕变。这就是中国人从未经历不得不经历的、辉煌又残酷的走向富裕的历程,这就是中国人的下海。电视连续剧下海剧情介绍材料二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分析和判断社会性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公有制”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两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这两个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体实现形式决不限

22、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材料二、三均摘自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侯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2013年1月5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海”一词的含义。此时“广东经济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3、4分)(2)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对这一问题又是怎么认识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这一讲话的目的。(8分)(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指出改革开放前后的最主要成绩分别是什么?(6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成功和失败如影随形”并结合所学从“经商”和“风险”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广东地区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的角度思考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邓小平“南方

24、谈话”内容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回答;第三小问,联系实际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坚持改革开放前的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的信息来概括观点;第二小问,联系现代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制度变化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角度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题型,围绕科学理论要与时俱进以及辩证评价历史的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含义:一方面指创业经商,另一方面指带有一定的风险。原因:广东率先对外开放,建立特区。(2)含义: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深化改革开放,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3)观点: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不能相互否定。成绩:改革开放前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后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4)认识:科学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对历史问题的评价要放到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全面辩证地评价。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