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四 语言表达连贯【高考指向标】考试能力要求:语言表达连贯。所谓“连贯”,是指一个语段的各句子之间,或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在内容上、形式上都连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文笔顺畅。语言表达连贯是近几年高考常考查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点:【真题展示台】【例1】(2020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瘦西湖的景妙在巧。_,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回视小金山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又在另一拱门中A.B.C.D.【解析】选C。思维过
2、程:根据选项,可确定句不可能排在最前,因为前文与小金山无关,此处太突然。句应在最前,排除A、B项。对比两句,句中“又”为关联词,说明“又在另一拱门中”之前应该出现“拱门”,才可以前后形成关系,所以凭此断定句应该在句之后。【例2】(2019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3、。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A.B.C.D.【解析】选A。可采用分组组合法。第句开始有一个词“因此”,应该连接在解释“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后面,很明显的意思是解释芭蕉的优点。第句开头“在旁边配上几竿竹”是指在什么旁边呢?明显是所描写的画面,因此相连。第句是景色的总写,所以应该放在最后。【例3】(2019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
4、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解析】第一空由前面句子推断,主要内容为压力影响糖皮质激素水平,关键词为“压力”。由后面句子内容可知,关键词为“肥胖”。而本句前面的“所以”一词,可以推知该句为总起句,所以判断该句应为“压力与肥胖有联系”。第二空前面“如果打破节律”和后面“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
5、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可知中间过渡句应是“本来应该是低谷时”。第三空前面“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有转折关系,可知非常重要的应该是“压力产生的时间”不一样。答案:压力与肥胖有联系本来应该是低谷时压力产生的时间【例4】(2019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_,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_密切相关。如果花芽生长所
6、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_,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解析】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其次分清句子间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最后结合文体,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第空,根据上文“先开花后长叶”和下文“花叶同时生长”可知,此处应为“有些先长叶后开花”。第空,根据下文的分析,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主要看叶芽或是花芽,哪个生长需要的温度低,哪个就会先生长。此处应填“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与“密切相关”衔接。第空,根据后文“先叶后花”和哪个芽所需温度高哪个后生长,可
7、知这里要填“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答案:有些先长叶后开花 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 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高分研习所】连贯语句复位题解题“六照应”1.句式照应指在同一层次的表达中,根据其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利用结构上的对称性,力求表达形式(修辞手法等)和语言结构(短语类型等)一致。2.对象照应指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几个分句的叙述者必须互相兼顾,才能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即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叙述角度等)要保持统一。3.意境照应指作者通过形象描写营造的环境氛围,或悲或喜,或褒或贬,或欢快或低沉等,在同一段文字里应该保持一致。4.韵律照应指从音节和节奏上看,要前后和谐,即要做到句式对称和上下文
8、押韵。5.逻辑照应指几个短语或句子先说哪一个,后说哪一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语句排列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或以空间的变换为序,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等;或以事情发展的客观过程为序;或以事物性质的主次轻重为序;或按观察的角度高、低、俯、仰之分为序;或按景物的远、近、动、静等不同为序。这些规律表现为总分式、并列式、承接式、递进式、因果式、转折式等。6.主旨照应指一个语段只能表达一个主旨,选用的句子应能保持整个语段的主旨一致,以免出现文段的中心和重心不统一的情况。连贯语句排序题解题四步骤第一步,通读文段,判断文体文体不同,行文的顺序也不尽相同,所以要确定句子的顺序,必
9、须要先准确判断文体。准确判断文体之后,就可以通过查找时间词、空间方位词和一些提示叙述或说理层次变化及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连词、关联词、副词等来确定相应的行文顺序。第二步,依据文体特点,确定文段中心句根据写作的规律,中心句对全段的内容起着总括的作用,要么总领全段,要么总结全段。它所处的位置一般比较显眼,常在首句或末句。第三步,利用标志性词语,进行句间配对标志性词语:呈现某种行文顺序的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词语;表示层次结构关系的词语;表示指代关系的词语。第四步,结合句间配对,排列顺序在做句序排列的选择题时,应从试题的选项入手,先做选项间的辨析,找出它们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再代入文段去查看哪一种排列
10、最准确。连贯补句题答题四技巧1.条理清晰,顺序合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总有个次序问题,次序乱了,不但不“清晰”,而且也不连贯。特别是同时说几项事物,上下相承更要注意一一对应。常见的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等)。2.句尾和句首衔接自然一般情况下,句尾留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再加上句子表述往往不断从已知信息推向未知信息,因此前句句尾和后句句首有时很讲究衔接。如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干过,连见也没见过。比较两句,
11、句虽主语一致,但句子较拖沓,不如句后句首咬前句尾衔接得好而显紧凑。3.前后照应这里的照应可能是词语上的、句式上的、语意内容上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语境,由已知信息推知未知信息。4.音节和谐语句韵律和节奏的巧妙组合,常能使语句结构更加紧凑,语意更为流畅。得法补句题解题三步骤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
12、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最好在写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高考展望板】新高考倾向以非典型性、复杂的情境任务为载体进行考查。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科考队徒步穿行沙漠,每天平均行程大约14千米。按照在沙漠中每一步幅约30厘米计算,每人每天大约步行近5万步左右。在沙漠中,一天最大的温差可达40。科考队第一次遇上沙暴伴随降雨是在10月17日。_在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所有科考队员都经历了严峻
13、的考验。(1)将下面四个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上午9、10点钟,灰白的云雾中偶尔闪露出白色的太阳。由于风的作用,体感温度降至-10。夜晚至次日清晨,狂风、沙暴、骤雨袭来,平均风力8级,阵风10级,最低温度-2。当时,白天的风力5级左右,降尘扬沙遮天蔽日。A.B.C.D.(2)文中画线句逻辑混乱,请修改后写在横线上:_。(1)【解析】选D。对比四个句子,按照逻辑,通常是从白天到黑夜、程度由轻到重,第句描述的是白天总的情况“白天的风力5级左右”,而且“当时”紧密连接横线前的句子“科考队第一次遇上沙暴伴随降雨是在10月17日”。第句中“上午9、10点钟”出现的偶发情况是对第句的补
14、充。白天风力5级,“降尘扬沙遮天蔽日”程度加重,到了夜晚,“狂风、沙暴、骤雨袭来,平均风力8级,阵风10级”等,所以后面接两句。第句提到了“狂风”,则第句“由于风的作用”承接第句。故正确语序是。(2)答案:每人每天大约步行5万步(或:每人每天步行近5万步;或:每人每天步行5万步左右)2.同学三载,毕业在即,请给你的高中同学写一段临别赠言。要求:恰当引用下面两句话,语意连贯,感情真挚,赠言字数80120。(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资治通鉴)答:_答案(示例):充满激情和追求的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高等学府的大门向我们徐徐打开。“天行健,君子以自
15、强不息”我相信你一定会发扬高中的拼搏精神,继续奋斗,把自己锻造成有用之才。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踏入社会。“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让我们以香草自饰,一心向善,奉献社会。3.根据情境,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张老师的话,要求语言表达得体。(不超过60个字)十岁的子涵首次参加朗诵比赛。一开始她有些怯场,本来背得很熟的内容竟然有两处忘记了,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尽量以饱满的情绪完成了整首长诗的朗诵。观众和评委给予了这位勇敢的小姑娘热烈的掌声。评委张老师说:_答案(示例):“这首诗很长,记忆难度大。子涵虽然一开始忘词了,但是她能及时调整,坚持完成比赛并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很不容易,值得鼓励!”【考点知
16、识卡】语言表达连贯八注意1.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如果换了话题,整个句子就显得不连贯。2.事理的逻辑性在行文中,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中违背了逻辑,就一定会影响语言的连贯。3.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连贯。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4.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5.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的语言风格应该一致。不然就显得不协调。6.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在语言的具体表达中,也要满足这样的顺序。7.音节的协调性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在后,既保证了句子由短而长的自然顺序,语句亦显连贯了。8.句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这样,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