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国际形势(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两种建交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任晓伟核心论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的建交方式受“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一边倒”政策侧重于
2、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4.成就(1)苏联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次日,第一个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2)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表明中国外交的成熟。(二)走向国际舞台1日内瓦会议(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2万隆会议(1955年)(1)成果:中国代表团
3、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2)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形成了“万隆精神”。(一)外交关系的突破1重返联合国(1)背景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占据。广大的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及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中国拒绝。(2)过程: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既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也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中美关系解冻(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
4、是双方的共同需求。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利用中国牵制苏联。中国: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2)历程1971年4月,“乒乓外交”活动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年12月,双方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
5、就1外交政策的调整(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3)独立自主、不结盟。(4)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活跃的多边外交(1)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中国促成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2001年6月,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图解历史】“一边倒”外交方针信息提取:“一边倒”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获得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支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严峻国际形势下的外
6、交选择。【构图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概念阐释】“求同存异”方针(1)同:中国和亚非国家都曾遭受殖民统治;都面临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要求加强团结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2)异:中国和亚非一些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3)“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误区警示】(1)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国际法,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替台湾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的代表资格
7、,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并不等于中美建交。中美正式建交不是在1972年,而是在1979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知识拓展】中美三个联合公报(1)“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指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2)
8、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教材补遗】“一条线、一大片”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一条线”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一大片”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目的是团结“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所有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扩张势头。重点一国家战略抉择与步入外交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旧中国的屈辱外交【论点】(1)清政府的屈辱外交: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
9、国政策,无论军事上是失败了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1901年的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前期是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期是段祺瑞政府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3)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总的来说对外依附,投靠英美帝国主义。统治前期提出“改订新约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取消了英美帝国主义在华的治外法权。抗战胜利后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史料一“一边倒”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
10、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史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史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
11、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史料解读】(1)史料一从国家利益角度说明实行“一边倒”的原因。解读时注意材料中“意识形态同一性”“国际格局”及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等因素都与国家利益有关。(2)史料二信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创新性;“国家主权平等”说明了其平等性的原则。(3)史料三信息“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适用范围广泛,具有包容性;“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体现了其开放性的特点。【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行
12、“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试答:(2)结合史料二、三,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试答:【提示】(1)主要原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需要;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和雅尔塔体系的制约;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敌视和包围。主要影响: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巩固,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形成局部开放(半开放)的局面,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基本格局;打破外来的孤立,客观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制约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选择范围。(2)它超越了“三大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
13、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历史追问】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一边倒”就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吗?试答:【提示】不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1包容性: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展中或发达国家。2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4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
14、上的伟大创举。重点二中国智慧与担当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1从美国一方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2从中国一方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点考虑: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三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次建交的高峰及影响因素【论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影
15、响中国外交与外国建交的因素有国家利益(决定因素)、国际形势、国内政治变动、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国家综合国力等。全面认识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理念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国家结盟。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3实行无敌国外交: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4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的基
16、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5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6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真题引领航向1(2019高考江苏卷T11)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命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内政外交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解析:选D。结合题中关键信息“1949年10月3日”“大旗招展全球”等可知,该漫画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
17、国成立初期的内政措施及其国际影响等内容,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宣告成立,B、C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此时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了,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采取封锁、包围、敌视的态度,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2(2018高考江苏卷T11)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命题点: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念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
18、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解析:选A。结合材料信息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可知,邓小平强调的是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应坚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A项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递交了国书,开创了中苏友好的新局面,B项与题中“1984年”的时间信息不符,错误;C项说法明显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与邓小平讲话精神无直接对应关系,D项错误,排除。3(2016高考江苏卷T12)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命题点: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解析:选A。由题中的有效信息“中国代表团”“争取越南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可知,该国际会议的参与国有中国、法国和美国等,且该国际会议与和平解决越南问题有关。据此分析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故A项正确。4(2019高考江苏卷T1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命题点:中美关系的改善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
20、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解析:选C。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此时美国不仅要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也要应对来自日本和欧洲的挑战,C项正确。当时中国确实已经重返联合国舞台,但无力改变美苏对峙的局势,A项错误,排除;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是基于各自的需求以及对付苏联的需要,即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并未消除,B项错误,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5(2017高考江苏卷T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
21、是()命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析:选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两国总理”“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可以佐证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与材料信息“两国”不符,故A项和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不符,排除。练模拟能力提升1(命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调整)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周恩来于1953年进一步提出和平共处五
22、项原则;此后不久,毛泽东又明确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关系中去,“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据此可知()A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逐步被打破B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弃了“一边倒”方针C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解析:选D。据材料“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关系中去”并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选D项。2(命题点:现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0年条约废止;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会
23、议上正式确立了不结盟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表明()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B社会主义阵营走向解体C中国致力于推动不结盟运动D世界形势发生根本改变解析:选A。中国1980年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束了中苏法律上的同盟关系,并于1982年确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这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A项。3.(命题点:外交关系的突破)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右图是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人物“周恩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B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国际会议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24、位D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解析:选C。从时间“1971年11月”可知,图片反映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国际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排除B项;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在1953年,排除D项。4(命题点:20世纪六七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1969年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有44个,到1972年年底达到88个。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B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 D提出和平共处五
25、项原则解析:选A。根据材料“1969年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有44个,到1972年年底达到88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积极改善同美日等国家的外交关系,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故选A项。5(命题点:新时期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时间事件1980年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1988年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1996年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时期中国()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C积极参与多种区域性合作组织的活动D坚持实施结伴不结盟政策解析
26、: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原子能组织等18个,从材料信息来看,其罗列的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大多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的多边外交,故选A项。6(命题点:新时期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下面两图中的中国外交活动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推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与邻为善、以邻为伴C促进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D自主选择、求同存异解析:选D。根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1979年邓小平访美还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都是中国外交活动中主动选择和求同存异的表现,故选D项。(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南京一模)下表反映的是1949
27、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表中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国家数109100A.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B贯彻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贯彻的是“一边倒”外交方针解析:选D。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A项表述与题目中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不相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的,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2(2020泰州三诊)“这次会议的召开,推动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
28、,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这次会议”召开的初衷是()A实现中国与邻近国家友好发展B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C推动广大亚非国家间加强联系D谋求国家不结盟对抗美苏控制解析:选B。根据材料“这次会议的召开,推动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主要目的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选B项。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A试图扩展对外
29、交流的空间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C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D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弱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旨在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故选A项;“摆脱了”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突破了美苏两极格局,排除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中国才开始缓和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排除D项。4(2020无锡三模)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A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变
30、B延续了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C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D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解析:选A。材料“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不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准,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变,故选A项。5下表为19561967年共青团组织参与重要国际活动一览表。该表反映了()时间活动主题地点出访/来访代表团效果1957年7月28日8月11日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莫斯科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率由1 200名青年组成的代表团与80多个国家代表进行了多边联欢1960年11月23日12月22日访问北京古巴等10国学生代表团一行16人受到毛泽东、周恩
31、 来接见1964年9月16日23日“莫斯科青年论坛”莫斯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照华率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30人促进了与苏联青年的交流1967年8月22日10月5日来访北京刚果(布)全国革命运动青年组织访华受到毛泽 东 接见A.“一边倒”政策阻塞中西交往B国际活动深受外交形势影响C“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国家外交活动D“求同存异”得到人们一致认可解析:选B。通过表格信息可知,共青团组织在1956年到1967年间,主要的交往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可知,当时的活动深受外交形势的影响,故B项正确。6(2020盐城三模)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美国国务院研究
32、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摧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这表明当时()A中美关系改善迎来有利时机B中美两国国家利益趋于一致C美国改变对华“孤立”政策D在美苏对抗中美国处于劣势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长期敌视新中国,而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这说明中美关系改善迎来有利时机,故选A项。7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苏联斡旋下的美越和谈,中国向越南揭露了苏联出卖越南的阴谋,表示积极支持越南抗战到底。而1971年周恩来则向越南明确表态:“据我们观察,你们从外交斗争中赢得了经验”“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这表明中国外交()A从“一边倒”
33、到和平共处B从中美敌对到中美建交C从区域对抗到全球合作 D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解析:选D。材料中中国支持越南是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而1971年提出向越南学习,是从自身实际出发,故选D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的,排除A项;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并未出现全球合作,排除C项。8(2020常州三诊)有人说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其中在第三个周期出现的
34、战略性调整是()A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C实行“一边倒”的政策D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解析:选D。抓住设问句“在第三个周期出现的战略性调整”,即197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此时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故选D项;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在1942年,排除A项;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在1946年,排除B项;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应该是第二个周期,即1949年的战略调整,排除C项。9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这主要表明()A美苏关系缓和具有战略意义B美苏军备竞赛负担沉重C中美关系改善
35、影响较为明显D苏联力图破坏中美关系解析:选C。由“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苏联让步”可看出中美关系改变对苏联有很大触动,故选C项;“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强调中美关系缓和的影响,排除A、B两项;材料未提及苏联力图破坏中美关系,排除D项。10(2020南京调研)中国新时期外交战略和政策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战略选项战略重点实现手段选项一大国协调战略处理与大国关系伙伴关系选项二区域整合战略处理与周边关系一体化外交选项三政治联合战略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论坛外交下列符合“选项二”的是()A实行“一边倒”战略 B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36、C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解析:选C。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属于区域整合战略,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故C项正确;实行“一边倒”战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是在新时期,故A项错误;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不是区域整合战略,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11(2020泰州一诊)下图是人民日报不同历史时期与援助有关的报道的占比柱状图。以下解读合理的是()A20世纪60年代报道情况可能受“一边倒”政策的影响B20世纪70年代外国援华报道变化受中美建交的影响C20世纪80年代的变化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有关D从整体上看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7、这个主题解析:选C。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实行改革开放,材料中外国援华报道增多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有关,故C项正确。12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18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1.47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我国()A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B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C推进“一带一路”倡议D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解析:选D。我国是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是主导,故A项错误;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是新型区域合作,故B项错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无关,
38、故C项错误;我国参与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故D项正确。13(2020南京、无锡二模)2017年“两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首次提出了“金砖”的概念:“通过金砖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组织进行对话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其主要目的是()A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B克服内部不利因素的制约C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 D领导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解析:选C。根据材料“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可知,扩大“朋友圈”的目的是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故选C项。14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表(部分)
39、。时间事件外交谈话提要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015年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6年在伊朗发表署名文章“信则立,不信则废”2017年金砖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2018年博鳌论坛“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习近平外交思想()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解析:选D。材料中各项外交思想提要均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或典籍,意在和谐国际关系,推动世界共赢,故选D
40、项;习近平外交思想意在推动世界共赢,而不是增强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排除A项;习近平外交思想也不是为了树立中国的大国意识,排除B项;习近平外交思想符合中国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排除C项。15(2020宿迁一模)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D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
41、解析:选D。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故选D项;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排除B项;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6(2020江苏高考压轴卷)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一边倒”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材料一历史的进程表明,当中共领导人开始考虑为新中国制定对外政策时,他们对世界政治形势及其发展方向,已经有了相当深入和固定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边倒”方针的形成的确反映了中共领导人对当时世界政治力量的分野和发展趋势的总看法,这
42、种看法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是他们根据革命理论和长期领导革命运动的经验观察世界的结果。另一方面“一边倒”方针的形成也说明,中共领导人在考虑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是以认识中国革命运动与世界的关系为出发点的。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和主要特征材料二在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宣布向苏联“一边倒”的同时,斯大林同意给新中国3亿美元贷款,年息仅1%,以机器、设备等材料和商品的形式提供。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实现了全面改装。1954年初,中国组建的28个空军师、5个飞行团,共3 000余架飞机,都是苏联赠送和售予的苏联是当时唯一能够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在经济上,苏联援建了47个项目,还无偿提供了大量
43、技术资料,并派大量高级专家来华工作。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世界政治形势”的主要特点。基于这种政治形势,新中国制定“一边倒”方针的依据有哪些?(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一边倒政策与新中国的发展成就”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280字左右)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新中国成立时的时代背景回答;第二小问依据,从制定外交政策需要考虑的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对世界形势的认识、自身革命经验等不同方面归纳。(2)结合材料一、二以及“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各方面的影响,以“一边倒政策与新中国的发展成就”为主题,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证。答案:(1)特点: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冷战局面(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依据: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世界政治形势的认识;革命运动(革命理论)的经验。(任答两点)(2)论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政治:有利于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人民主权。经济:苏联的援建项目和技术资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和一五计划的建设。军事,有利于人民军队的全面改装升级,为抗美援朝做出了巨大贡献。外交,与广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分层表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