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作品版权由张会平老师所有,授权予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本公司热忱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有意者请登录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盗用必究!【同步达纲练习】一、课内方法实践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青荇( )(2)浮藻( )(3)漫溯( )(4)残羹( )(5)罗绮( )(6)佝偻( )2对再别康桥第一节(开头四句)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B开头,勾画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和非常“宁静”的作别姿态。C诗中有意连用三个“轻轻的”字样,主要作用是突出了诗人离别时的伤感和无奈。D诗中有意连用
2、三个“轻轻的”字样,突出表现了诗人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3对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河畔的金柳B是夕阳中的新娘C波光里的艳影D在我的心头荡漾4对第一节(开头四句)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节诗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康桥的美丽。B这一节诗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康河的风姿。C河畔的金柳,水里的波光,夕阳照耀下康河的美丽,已经与诗人的情感完全融合在一起了。D押韵“娘、漾”声音响亮,渲染了作者对美丽的康河的赞颂。5再别康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相似,又并非简单的重复,这种写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6选出对死水这首诗内容和形式理解有误的一项( )A诗中描绘的画面形象,从本质上说是丑恶
3、的,令人生厌的,但是诗人却使用了美好的、令人向往的诗句。B诗人主观描述与视觉形象的尖锐矛盾,既含蓄、曲折,却又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诗人的讽刺本意。C诗的最后,作者否定了这个丑恶的地方,“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认为只有以毒攻毒,才能彻底改变这个世界。D全诗用隐喻手法,把完全失去生命力的黑暗的病态的旧中国比作死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的不满和厌恶的情感。7对赞美诗中“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句出现在每一节诗的末尾,是全诗的主调。B该句使诗歌的情感“哀而不伤”。C该句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强大。D该句使全诗悲中有壮,沉痛中充满了一种内在的力量。8赞美诗中第二、三段以“他”“农人”为核
4、心。“他”有何性格特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读死水,完成910题。9诗中那些“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在冒泡沫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0诗的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样写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课外方法实践11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金黄的稻束郑 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了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5、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一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生命力的
6、消逝的沉思。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与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般的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12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落雪的夜牛 汉北方,落雪的夜里一个伙伴给我送来一包木炭。他知道我寒冷,我贫穷,我没有火。祖国啊,你是不是也寒冷?我可以为你的温暖将自己当作一束木炭,燃烧起来。你温暖了,我也再没有寒冷。(1
7、947年春天)A第一节诗人以平实朴素而又精练的语言述说在寒冷的雪夜友人送来木炭的事情,为第二节做铺垫。B诗中的三个“寒冷”写出了诗人一生的磨难和坎坷,两个“温暖”是指祖国的光明美好和繁荣强盛。C第二节表明了诗人愿为祖国牺牲自己的情怀。D最后一节写出了诗人和祖国唇齿相依的关系。1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红 叶 沙 白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A这是一首通过描写自然界的镜头表现诗人瞬间顿悟的诗,诗人巧妙地用一个“掷”字将“风”和“红叶”联系起来,为下面诗人的顿悟做铺垫。B诗人用一个“噢”字,由写景转入对自然现象的顿悟,用语精练传神。C“绿色
8、的生命也有热血”一句在诗中奇峰突起,作者由一片经霜变红的叶子,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不在于忍让,而在于斗争。D诗人用语极其精练,而诗的内蕴却很丰厚,很有古人绝句、小令的神韵。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1) (2) (3) (4) (5) (6) 2C 3B 4B5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四五呼应的结构形式,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受。而相似并非相同,“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变成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轻轻的招手”,是向云彩“告别”;“挥一挥衣袖”,似乎“云彩”依依不舍,拽住了“我”的衣袖,“我”不得不挥之而去。首节与“云彩”告别,尾节斩钉截铁地宣告“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诗人个人的自由天性,诗意又深了一层。6C 7D8勤劳、坚忍、饱受苦难。一个民族的象征,凝聚了民族生存的全部内容。9用美丽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让人恶心的反面效果。10体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及其战斗精神。二、11(1)D (2)D 12B 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