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3127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广州模拟)右图是1965年在浙江温州市市郊白象塔内发现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印本残页。经专家考证定为1103年前后的活字印刷本,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博士称此为“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该残页证明(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B.温州具有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客观条件C.北宋时期曾经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佛经D.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印刷佛经的唯一方法2.右图是我国现代学者根据古籍记载复制的“司南”模型。大约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的鬼谷子有这样的记载:“故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这一记载表明

2、,司南在当时被用于( )A.寻找矿石B.检测矿石C.观察风水 D.水上航行3.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A.B.C.D.4.(2012大同模拟)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使用的名宪历等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吏)的攻击。康熙帝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却误差不断。于是复用名宪历,杨光先被革职。对此段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

3、.中国的科学技术已落后于世界水平 B.南怀仁是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者C.康熙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 D.杨光先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5.(2011潍坊模拟)读右图,该书是教育部在高中语文学科新课标中规定的学生必读书。如果由你来写一份推荐说明,你认为最合适的理由是( )A.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B.它曾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C.它揭露了古代社会的阶级压迫与剥削D.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的一句话:“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主

4、题应是( )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B.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C.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7.(2012温州模拟)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浙江海宁人)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王国维认为,元

5、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A. B. C. D.8.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中“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一现象与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B.这反映了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自主的观念C.材料中现象体现了明朝社会的进步D.小说是文学作品,但作为史料使用,应当慎重9.(2011嘉兴模拟)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6、程朱理学元曲 小说 汉赋A.B.C.D.10.(2012南京模拟)“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材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的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11.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中西文化的交融性12.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

7、之娱乐一文中写道:“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这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戏曲功能是( )A.休闲娱乐 B.普及历史知识C.社会教化 D.保存历史资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材料二 中国拥有“四大发明

8、”,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引用材料中的史实)(10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

9、进步的原因。(4分)(3)科技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4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材料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材料三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明清小说请回答:(1)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0分)(2)指出王国维评价使用的文学形式,分析其繁荣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8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图、探究能力。“迄今发现存世最早”与“

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没有必然关系,也不能说明温州具有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客观条件。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取玉必载司南”,可知司南当时用于寻找矿石,而不是检测矿石。故A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3.【解题指南】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李约瑟高度评价四大发明,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与李约瑟的观点是否一致。【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李约瑟对四大发明给予高度评价。火药使骑士阶层不堪一击,错误;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正确;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正确;智者学派活跃于公元前5世纪,这时

12、造纸术还未出现,错误,故选D。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却误差不断”可知A项正确;根据南怀仁的身份可知B项正确;“复用名宪历,杨光先被革职”说明C项正确;杨光先反对西方历法与反对西方文化侵略无关,D项错误。5.【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文明史观和对高中学生的影响来看,D项最具现实意义,是最适合的理由。6.【解题指南】本题以宋元戏曲的研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及探究能力,最终得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与社会存在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13、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从材料看,由于科举制的废止致使大量文人投身元杂剧的创作而使其兴盛,C项错误;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种形式,D项过分夸大了其历史地位,错误。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一代之文学”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消亡,错误;“稍卑”说明正确;“均不著于录”说明正确;“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明文学是时代的重要代表符号,正确,选D。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材料中的现象与资本主义萌芽有一定关系,体现了明朝时期婚姻自主观念的出现。B项中的“整个明朝”说法太绝对。A项是材料现象的经济基础,小说在鉴定之后可以作为史料使用。9.【解析】选D。题目中指明了信

14、息“市民文化”,而且是“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元曲和明清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对文化日益增强的需求。10.【解析】选B。由材料中的图画文字可以看出,原始文字的起源是来自于生产生活实践,以实际的符号、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发展成现在的方块文字,故选B项。【误区警示】本题易误选为A项,A项描述了文字变化的现象,但与材料关系不大,要求我们要学会提取信息进而分析归纳。1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因此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

15、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故壁画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因此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些都说明了艺术体现时代特征。1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通过“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辞事实”这一信息可以看出戏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社会教化,选C。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注意材料对万里长城、大运河、四大发明的认识可得出文明的特征。第(2)题,结合材料加以概括,“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第(3)题,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回答。答案:(1)特征: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

16、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例子:印刷术和造纸术可以促进文化新发展也可以用来大搞迷信活动;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礼”,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也可以被统治者改造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2)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3)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联系教材分析原因;第(2)题,材料二使用的表现形式是词,其繁荣的原因应联系教材分析;第(3)题,要紧扣材料进行归纳,注意几个关键词。答案:(1)原因:唐朝的统一和巩固;科举制的推行;封建经济繁荣;对外政策的开明;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2)词。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科技的高度发展;词比较适宜抒发感情。(3)特点:包容性;世俗化;创造性。说明问题:我国古代文学总的发展趋势是市民化、通俗化;古代文学形式之间不断继承并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