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现代诗二首品 读 释 疑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又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旧梦白屋说诗等。走近作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赴英国剑桥留学。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因飞机失事去世。主要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走近作者自读课文,要求:1.反复朗读诗歌,自学生字,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2.说说诗歌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物,并用笔将描写的景物圈画出来。3.借助课文插图和诗歌
2、,想象诗歌的画面意境,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朗读视频我会读归巢芦苇剪秋罗睡眠霸 占cho wilumin bzhn易错音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归巢(cho co)芦苇(we wi)剪秋罗(lu lu)睡眠(min mn)识字飞鸟运用:奶奶张罗了一些人帮忙拔萝卜。同音易混字罗lu萝字义:散布,搜集,招致,包括。组词:(包罗)(张罗)字义: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组词:(萝卜)(藤萝)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多音字.尽jnjn(尽管)(尽头)读一读:尽管很累,但我们还是竭尽全力爬到了山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指
3、导朗读秋晚的江上1.自由朗读这首诗。2.朗读时,重点词语要重读,如“鸟儿、倦了、还、双翅、掉、芦苇、妆成”等。花牛歌1.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2.把重音放在动词“坐、眠、走、做梦”上。3.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感情。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朗读时,表现出对鸟儿的怜爱之情。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妆红颜”“头白”“红颜”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生气,给画面增加了色彩。带着对花牛的喜爱之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在草地里走,小
4、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1.课文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2.是否读准节奏和注意停顿。3.语速是否恰当,情感是否饱满。朗读视频整体感知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我看到了,凌江飞渡,江边的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倦鸟归巢芦苇驮着斜阳整体感知朗读诗歌花牛歌,说说诗中描绘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全诗描绘了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青峰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恬淡的草地风景画。花牛在草地里坐眠走做梦闲适、美好找出诗中的动词,说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花牛的动作,体现了花牛怎样的生活。朗读诗歌,找一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说说这
5、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最后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的动静变化,体会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法导读本课共有两首现代诗,分别描绘了不同的景色,分别是什么呢?自由朗读,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想象夕阳下,鸟儿归巢,看上去就好像是鸟儿在“驮”着太阳。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景物之中。倦鸟归巢诗人运用奇丽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倦鸟归巢图。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描写体现了鸟儿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通过“妆”和“红颜”三个字,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
6、与生气。江上斜阳花牛歌朗读诗歌,思考: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干什么?1.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拟人,花牛的形象更为调皮、可爱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2.在草地里眠拟人,“霸占”写出了天上的白云很多,铺满了半个天空。这句话描绘了天空中白云朵朵,草地上花牛静卧的幽静画面。3.花牛在草里走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写出了花牛的快乐。“滴溜溜”字写出花牛在草地上无拘无束游走的快乐情景。4.花牛在草地里做梦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峰暗示天色已晚积累:“滴溜溜”是ABB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黑漆漆香喷喷乱哄哄语文要素归纳小结秋晚的江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江面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花牛歌写了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花牛的喜爱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