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21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广东专用).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3073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21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广东专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21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广东专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21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广东专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21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广东专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21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广东专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21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广东专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知能闯关:第21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广东专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11高考上海单科卷)“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选D。从题干可知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即可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D。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未涉及到承包土地等,故排除A、B、C三项。2(2010高考四川卷)右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

2、作生产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实现中外合作生产”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排除含的A、B、D三项。3.(2011高考山东卷)右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解析:选C。从图片中的文字信息“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已允许个体经济出现,说明所有制形式开始趋向多样化,故C项符合题意。1980年中国

3、尚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于1984年,也不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4(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解析:选C。题干材料中“1985年”的时间信息和关于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比率的规定,本质上反映了新时

4、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生产效益,将企业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说明了经营方式与分配方式的改革,故主要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正确答案为C。A、B、D三项未能在材料中体现出来。5(2011高考福建卷)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B。图片中显示出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是在1984年,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A、C、D三项分别发生在1980年、1990年、2001年,均与题干所要求的时间不

5、符。6(2011高考上海单科卷)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材料(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解析:选C。A项“上海工业化一瞥”,在材料中的“中共二大”无法体现;B项“改革开放在上海”和“上海红色的摇篮”只是片面反映材料中的某些局部;C项“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全面概括材料的主题包括工业化历程及红色的摇篮。一、选择题1“全会对于中央

6、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正确说法是()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ABC D解析:选A。题干中的这次重要会议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所以正确。2(2012江门市高

7、三调研)张建国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A1954年,张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B1958年,张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C1976年,张建国参加全国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D1984年,张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解析:选C。恢复高考是在1977年,所以应该选C。3(2012泰州模拟)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实

8、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A BC D解析:选C。组合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中国土地所有制度,土地制度仍然是公有制,所以排除。其他几项都符合史实,故答案为C项。4(2012安徽期末测试)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A BC D解析:选B。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和人民公社体制下集

9、体劳动的生产组织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5(2012厦门质检)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B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C确立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解析:选C。我国的改革主要是从经济体制开始的,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打破了理论上的束缚,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2012东莞八校联考)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

10、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解析:选D。从材料“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分析,“35年来”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84年,1984年我国在对外开放中采取的重大措施是开放大连、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力地增强了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符合题干“开放整个海岸”等信息。7(2012安徽十校联考)“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对

11、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解析:选C。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题中信息过分夸大了“挑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8(2012广东六校联考)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胡锦涛所说的“党的基本理论”不包括()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理论D“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

12、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解析:选C。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是1961年提出来的,其提出来的背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困难。时间上与题干不符。9(2012东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是张德元、潘林所作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30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一份结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A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B生活水平的提高C生活习惯的变化 D商品经济意识增强解析:选D。从图表来看,金钱占了44%,可知农民认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金钱,这是农村改革30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商品经济意识增强造成的。10(2012珠海

13、期末测试)在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中,有许多新兴通讯和传播工具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下列通讯和传播工具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电话 B电报C电视 D互联网解析:选A。根据材料“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可以排除电视和互联网,中国出现电视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互联网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应是电话,本题选A项。11(2012临沂模拟)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它们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位的变化解析:选C。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

14、了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各种生活习惯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2(2012佛山市质检)有15家主流媒体征集的“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白猫黑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和“雄起”。第个流行语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法宝,它是()A南方谈话 B市场经济C入世 D中国特色解析:选D。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国改革开放决策转变就在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实事求是的根据中国国情,并结合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此题正确选

15、项是D。二、非选择题13(2011高考广东卷)(节选)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据申报月刊(1933年)“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据独立评论(1934年

16、)(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2)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解析:本题属主题式材料型探究题,这一主题知识贯通近现代史,关联中外,时空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第(1)问从纵深方向比较、归纳经济政策(体制)的调整(发展)、表现;第(2)问为本题的归纳、升华,应在综合分析和归纳材料与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升,学有所感、学有所得。答案:(1)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17、;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言之有理即可。14(2011皖中名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新疆的喀什是中国最西的地方,当年的“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在此汇聚成一点,再穿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第一个中国城市就是喀什:“这里的居民大都从事商业活动,很多人都是熟练的手工业者,不少外地商人在此地经转周游世界各地做贸易。”材料2:喀什人民广场上有一尊著名的雕塑(注:雕塑底座上标语内容:向深圳学习,向深圳致敬!)材料3: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

18、有重要战略意义。(1)根据材料1指出古代史上喀什的经济特色,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时,中国商业有什么特点?(2)材料2图中的标语反映了什么问题?(3)依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党和政府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新疆喀什的经济发展历史。第(1)问的“经济特色”可从材料直接找出答案,“商业特色”首先要判断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是在元朝,然后回答元朝的商业特点即可;第(2)问,从“雕塑底座上标语内容:向深圳学习,向深圳致敬!”可直接解答;第(3)问,题目已确定了答题的方向,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解答。答案:(1)经济特色:“丝绸之路”南北交汇点,国际商业中转站。商业特点:纸币流通广泛;古代商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峰期。(2)喀什人民追求繁荣富强的精神,深圳为后来的经济特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3)政治原因: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边疆地区的稳定。经济原因:可以推动西部边陲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贯彻西部大开发的既定方针。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