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2191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第一讲 中国的自然地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2012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读我国局部图,回答12题。1A、D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横断山区 D三峡地区、江南丘陵2结合R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B自西向东流C自东向西流D可能向东流也可能向西流解析:第1题,根据对图中的经纬度、地形和交通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A城市位于四川盆地,D城市位于云贵高原。第2题,从R区等高线和河流的关系可以看出,河流流经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R区附近东侧的地势比西侧的高,河流应自东向西流。答案:1.A2.C(2012宁波模拟)右图为我国东部气温

2、随纬度变化的曲线。读图,回答34题。3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和 B和C和 D和4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差异大气环流影响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差异A BC D解析:第3题,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但仍是南高北低。冬季南北温差较大,最北端在零下20以下,南部海南岛为热带气候,温度在15以上。第4题,我国东部是季风气候,北部离冬季风源地近,比南部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所以南北气温差异大。答案:3.C4.A阅读下列漫画,完成56题。5漫画中的行为属于滥采导致耕地减少的是()ABC D6漫画中的行为会导致矿产资源短缺的是()A

3、BC D解析:漫画反映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漫画反映工业生产产生大量污水;漫画反映了水资源的枯竭;漫画反映了滥采瓷泥破坏耕地。答案:5.D6.A二、综合题7(2010上海高考)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和

4、_。(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A河:_;B河:_。(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问题:_原因:_举措:_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乙为昆仑山脉,A为黄河,B为长江,C为澜沧江。第(2)题,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与青海省地势高、有

5、冰雪融水、降水、地下水作为江河主要补给水源。第(3)题,A黄河主要流经兰州、银川、郑州、济南;B长江流经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第(4)题,我国城市发展中主要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问题,这既有自然原因又有社会经济原因;“中华水塔”的保护措施可借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回答。答案:(1)乙黄河长江澜沧江(2)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大江河主要补给来源。(降水和地下水任写一点即可)(3)A河:兰州、银川、郑州、济南B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4)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受污染等。举

6、措: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污染,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任答两点即可)(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2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山地为()A天山 B小兴安岭C长白山 D阴山2关于a、b两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a湖的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相同Bb河流经沙漠地区,流量小Cb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湖Db河有春汛与夏汛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山地北坡山麓自然带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带,而天山北坡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且山地海拔及所处纬度和天山不符,故A选项错误;小兴安岭北坡山麓自

7、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且纬度和小兴安岭不符,故B选项错误;阴山北坡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故D选项错误。综上可知,C选项正确。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及a湖所处的地形特征可知,a湖为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口湖,而贝加尔湖是由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故A选项错误;长白山北侧为东北平原,非沙漠地区,故B选项错误;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该地区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故C选项错误。综上可知,D选项正确。答案:1.C2.D(2012浙江五校联考)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格数据,回答34题。城市夏秋降水量(mm)冬春降水量(mm)7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153.212

8、4.425.715.2351.566.021.913.5165.637.123.69.0435.09.814.92.3南宁868.8431.828.312.83代表银川的序号是()A BC D4城市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A副高控制 B蒙古高压控制C热带气旋影响 D西风气流影响解析:第3题,银川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小且集中于夏季。对比表格中的数字可知,为乌鲁木齐,为呼和浩特,为银川,为拉萨,故C项正确。第4题,乌鲁木齐处于北半球中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气旋影响不到,蒙古高压和副高控制下不会产生降水天气,故A、B、C三项均错误;冬春季节,西风带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

9、遇山地抬升作用影响,形成的降水较多落在迎风的乌鲁木齐,故D项正确。答案:3.C4.D读我国三处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和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57题。5山脉垂直带谱对应的是B图中的()A甲 B乙C丙 D丁6造成山脉两侧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热量C光照 D纬度7下列有关丁山脉地理分界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400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C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D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解析:第5题,山脉海拔在4 000米以上,基带为荒漠,在海拔2 0003 000米的地方有森林分布,应为天山,对应B图中的乙山脉

10、。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脉两侧自然带差异主要是位于2 0003 000米海拔的森林带和草原带的差异,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第7题,丁山脉为秦岭,是我国800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答案:5.B6.A7.A8(2012沈阳联考)下图所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A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大C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小解析:根据经纬度、河流、湖泊等地理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范围属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较大;由于地势高,导致气温年际变化较小。答案:D洞庭湖是我国五

11、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年输沙量(103 m3)占入湖总沙量(%)长江来沙1.09482.0四水来沙0.24118.0入湖总沙量1.355100出湖总沙量0.35126.3湖内沉积量0.98473.7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表2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年份湖泊面积(km2)容积(亿m3)1949年4 3502931954年3 9152681958年3 1412281971年2 8201881977年2 7401781984年2 6911741995年2 62516

12、71997年2 1451509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资料,确定了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几个原因,其中最合理的是()泥沙淤积南水北调气候变暖围湖造田A BC D10该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改变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重点在四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在长江下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湖疏浚河道A BC D解析:第9题,此题应该综合分析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原因。第10题,对于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问题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长江下游植树造林与中游的洞庭湖面积减小没有关联,且四水来沙量较小(长江中游地区),所以重点应该是退耕还湖和疏浚河道。答案:9.B10.D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区

13、域最紧缺的资源是()A水资源 B能源C矿产资源 D耕地资源12图中区域人均耕地少,其原因主要是()A人口稠密 B耕地比重小C耕地退化严重 D过度开垦解析:第1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该地的经济发展。第12题,华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但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比较少。答案:11.A12.A二、综合题(共40分)13读材料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1: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材料2:该地七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1)材料1图中甲地形是_(地形区),该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是_。(4分)(2)材料2图中与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_,其原因是_。

14、(6分)(3)结合材料1,从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角度简要分析材料2图中地气温最高的原因。(4分)(4)材料1图中104E108E与28N32N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_,其危害主要是_。(6分)解析:第(1)题,甲地大致经度为104E108E之间,纬度在30N附近,应该是我国的四川盆地;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从图中看出两地之间等温线呈南北走向且气温由东向西递减。直接原因是受山地影响,此处山脉走向大致为南北方向,越往西地势越高,故气温越低。第(3)题,地气温最高,说明其地势最低;同时等温线闭合,说明该地应该是盆地地形,则热量不易散失而气温较高;再结

15、合该地西南地势较高,此处地势低可判断该地处在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多下沉气流而气温较高。第(4)题,四川盆地南部是山地地形以及云贵高原,由于降水量大、地壳活动频繁、植被破坏而易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直接造成表层土壤的流失而使肥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同时流失的泥土流到河湖,会淤积河道和减小湖泊面积;使洪涝灾害加剧。答案:(1)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气温由东向西递减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由东向西增高(3)地地势最低,处于夏季西南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地形比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4)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态恶化;泥沙淤塞长江河道及中游湖泊,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

16、害增多14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1: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材料2:陕西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1)根据图1分析陕西地势特征。(4分)(2)根据图2分析陕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8分)(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博览会在西安举行的优势条件。(8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河流的流向,可以分析出陕西地形的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第(2)题,根据图中年平均降水量数值大小,可以分析出陕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并且南部降水量线密集。原因可根据季风特点并结合地形分析。第(3)题,可从交通、配套的旅游设施、人口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2)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南部降水变化明显。主要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3)西安位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多条铁路经过,陆路交通非常便捷;西安是六朝古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位于关中平原上,地形平坦,建设用地充足;省内及周边大城市较多,旅游人口多。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