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和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程标准1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2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官制度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兴衰: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2)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3)实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2隋唐:科举制(1)形成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2)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作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度的进步性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二、三省六部制1魏晋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职权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3、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特点(1)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2)群相制: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3)政事堂: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三省六部制的制度优势(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3)尚书省下设六部
4、,分别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提高了唐朝的办事效率。(4)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三、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租调制(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2唐初:租庸调制(1)内容: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唐代租庸调制的历史进步性(1)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劳动积极性也有所提高。(2)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3)
5、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保障。(4)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3唐后期:两税法(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目的:解决政府财政困难。(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的利弊影响两税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减轻了
6、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但地主千方百计地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使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赋税制度沿革的实质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图解史实】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1)道教:本土宗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2)佛教:外来宗教,在中国盛行,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本土化。(3)儒学: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隋朝:“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代: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
7、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4反佛教斗争(1)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文化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思想融合,形成理学,推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发展;中国建筑、文艺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丰富了中华文化;中国化的佛教传入日本、新罗等国,对周边国家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以佛教为纽带,密切了与中印及沿途国家间的文化交流。(2)概况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
8、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5复兴儒学(1)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2)概况: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二、文学艺术1文学(1)东汉末年至魏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2)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唐朝社会变迁对唐诗风格的影响(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景象。(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
9、诗作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日渐衰落的社会景象。2艺术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和柳公权最为有名绘画魏晋时期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书法艺术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1)中国古代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
10、,书法艺术、文人画等水平高超,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2)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是山水画、文人画,注意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注重写意。三、科技1魏晋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成就数学祖冲之(南朝)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人农学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地理学裴秀(西晋)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2.隋唐时期(1)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2)雕版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3)火药的发明与应用: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11、(4)天文学: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5)医学: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在科技内容上,重实用,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轻规律探究,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4)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药学等方面。(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四、中外文化交流佛教东传高僧来华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
12、汉文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影响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外传鉴真东渡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佛法学问僧来华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是其中的代表影响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其他文化交流唐首都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日本、新罗向唐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其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唐朝后期,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玄奘西行的历史影响玄奘西行加强了东西方的陆上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仅为中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还为中印两国
13、人民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从玄奘西行以后,佛教完整教义传入了中国,弥补了自西汉佛教传入中国教义的不完整,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大大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中华文化圈的形成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一方面促进了唐代经济的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唐代文化的对外传播泽被东西,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考点一隋唐政治体制及赋税制度的创新考向1| 选官制度材料一(隋炀帝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
14、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解读:定时空隋炀帝,迄于明清抓主题科举制度找关键“历代踵行,时加修正”“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提素养材料一指出了科举制度的特点(史料实证),材料二的两则材料从对国内外两个方面说明科举制度的影响(唯物史观)问题:根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提示:
15、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积极影响: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为西方国家所借鉴。考向2| 中枢政治体制材料西汉一朝十二帝,拜命四十五人为相。在不到二百年的西汉王朝中,汉武帝踞帝位御民五十三年,前后更换十二人为相,执政之长更换丞相之频繁,秦汉诸帝比之不及。王鸣春汉武帝时期丞相频更因由之分析(唐代)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外,有副长官“中书侍郎”,中书侍郎之下,又有“中书舍人”;门下省长官侍中侍郎之下,还有“给事中”若干;尚书则分左、右仆射。唐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
16、“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位同宰相。唐宋之后无宰相:相权的削弱和分割解读:定时空西汉及唐代中枢机制的变迁抓核心在削弱相权问题上的不同手段提素养通过比较西汉“更换丞相之频繁”和唐代“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分析二者在不同政治谋略背后的共同政治目的(历史解释)问题:根据材料,指出西汉和唐代在削弱相权手段上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其共同目的。提示:不同之处:西汉频繁更换丞相,避免丞相专权;唐初通过增加宰相人数来削弱相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各省下设副职;常以品级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共同目的:维护封建皇权。考向3| 赋税制度材料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
17、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解读:从材料中的断句分开不同层次,如原则、对象、标准、时间等,从不同层次分析唐朝税法改革的特点。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朝两税法改革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提示:特点: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制定税收总额;对农民依财
18、产多少征收赋税;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征收商税。积极作用: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也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一、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
19、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二、两税法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历史影响1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了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2两税法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的作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使税收负担相对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3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考点二魏晋隋唐时期的中外文
20、化交流考向1| 玄奘西行材料贞观初年,玄奘在苦心钻研佛学中,发现当时国内佛教经论的体系杂乱,有些问题各家说法颇多分歧。玄奘听说天竺(古印度)地方有很多佛经,于是决心西游,“以问所惑,以释众疑”。他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归国后,玄奘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除了将梵文译成汉文外,玄奘还将汉文译成梵文。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解读:玄奘一人西行印度学习佛经,历时17年,归国后著成大唐西域记,主要在佛教文化传播、
21、中印文化交流、中西交通及文学创作等方面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玄奘西行取经的意义。提示:意义: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留下了研究唐朝与西域、中亚、南亚地区交往的重要史料;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考向2| 鉴真东渡材料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频经炎热”,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创建的,它对日本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该寺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
22、这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纪念物。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解读:明主旨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找关键“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精通医学,尤精本草”等提素养文化交流的影响是双向的,材料围绕佛教、建筑、绘画、医学等几个方面分析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问题:根据材料,概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提示:影响:促进了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促进了日本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日本医药学的发展;增进了日本对唐(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向往。唐代中外文化
23、交流的特点与原因1特点(1)对外交流范围广泛,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2)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密切,唐朝是亚洲文化的中心。(3)对外交往的形式多样,有使节往来、派遣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来往、艺术交流等。2原因(1)政权强大,政治环境稳定,国家统一。(2)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对外交通发达。(4)对外政策开放,包容。(5)长安是国际性大城市,影响巨大。【真题展示】(2020山东高考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
24、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命题人揭秘】提取信息:“翰林学士”高祖、太宗时“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正式参与朝政决策”。联系知识:翰林学士始设于南北朝时期,唐初,翰林学士以自己的专长为皇帝游居宴乐服务。确定答案:材料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选D项。【阅卷人点评】失分1对唐代政策理解不准确。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A项。失分2以偏概全。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
25、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项。失分3对时空观念学科素养的欠缺。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且材料与三省六部制无关,排除C项。1(2019全国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C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故选 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起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
26、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 A项;材料讲的主要是拔河活动而不是战争,排除B项;材料“荆楚民间”说明不是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排除 D项。2(2018全国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D解析:唐朝前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宰相权,但任职宰相却有品级限制,一般是三品以上。武则天时期,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的方式,让低于三品
27、的官员可以担任宰相,其实质是限制传统的高品级官员的权力,有利于实现君权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武则天的这一做法仅是增加了低品级官员担任宰相的机会,并没有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也无法“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故A、B两项错误。宰相数量增加,并没有强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故D项错误。3(2020江苏高考21)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
28、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材料二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
29、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解析:(1)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列举材料中述及的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同时结合所学补充西周时期和西汉初期的重要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即可。(2)据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分别指出改革的原因和措施。(3)分析其共同的积极作用,应从整体上认识古代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对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提高政治统治效能等方面的积极意义。答案:(1)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2)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3)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