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12247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试题语文(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和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3.答题时请用黑色的签字笔作答。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5.请保持答题卡的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 阅读题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

2、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

3、:“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今者出,未辞也辞:辞谢。B. 沛公则置车骑 置:安排。C.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取道。D.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责备。2. 下列对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公”,古代最高爵位名,也用来尊称长辈男子或年老的人。B. “都尉”,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C. “骑”,一人一马的合称,也泛指骑马的人。D. “再拜”,古代的一种礼

4、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3. 下列对节选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而此时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已经逃离了项羽的军营。B.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C. 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D. “鸿门宴”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4.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答案】1. B 2.

5、 D 3. A 4. (1)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路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你才进去。(2)这小子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B项,“沛公则置车骑”的意思是“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所以“置”的意思是“放下,丢下”。故选B。【2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

6、、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说法不够准确,“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的意思。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节选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A项,“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理解错误,刘邦逃离了项羽的军营是刘邦与张良、樊哙预定的计谋,并不是选项所说“刘邦在樊哙的鼓

7、动下逃离了项羽的军营”。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至”,到达;“不过”,不超过;“耳”,罢了;“度”,估计;“度我至军中”,估计我回到军营;“公”,对别人尊称,你;“乃”,才;“公乃入”,你才进去。(2)中的“竖子不足与谋”,即“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句,翻译时补出省略的成分;“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吾属

8、”,我们这些人;“今”,时间副词,将;“为”,被;“之”,代词,他,指沛公;“虏”,俘虏;“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表转折,我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刘邦出去后,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

9、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需躲避小责备。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羽;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发怒,不敢亲自献上。您替我把它们献上去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羽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拿着剑和盾牌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

10、,您就进去。”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辞别,说:“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羽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涸辙之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

11、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于枯鱼之肆!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将贷子三百金 贷:借B. 周顾视车辙中 顾:探望C. 激西江水而迎子 子:儿子D. 鲋鱼忿然作色曰 色:颜色6. 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 既来之,则安之。D.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7. 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

12、项是A.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译:庄周家里穷,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B.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译:我昨天来,路上听到呼喊的声音。C. 子何为者邪? 译:你是做什么的?D. 曾不如早索于枯鱼之肆! 译:还不如趁早卖干鱼呢!【答案】5. A 6. B 7. D【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B项,“周顾视车辙中”的意思是“我环顾四周,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所以“顾”的意思是“四面张望,环视”。C项,“激西江水而迎子”的意思是“引西江水接你

13、”,所以“子”的意思是“你”。D项,“鲋鱼忿然作色曰”的意思是“鲫鱼由于愤怒而变了脸色说”,所以“色”的意思是“脸色”。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对于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平时注意多积累,总结规律。本题要求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例句:活:使动用法,使活;A项,阙:使动用法,使受侵损;B项,美:意动用法,认为美;C项,安:使

14、动用法,使安;D项,活:使动用法,使活。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关键点,翻译时保证关键点的落实,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D项,“曾”,还;“早”,趁早;“索”,找;“枯鱼之肆”,指卖干鱼的店铺;“索于枯鱼之肆”,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枯鱼之肆索”,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所以该句应翻译为“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故选D。【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

15、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参考译文:庄子家里贫穷,所以往监河侯借粮米。监河侯说:“可以,我马上要收到租金(统治者在自己的领地里向老百姓收取税赋、租金等收入),借给你三百两金子,好吗?”庄子变了脸色,说:

16、“我昨天来,听到呼喊的声音,我环顾四周,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呢?鲫鱼回答说:我原本是东海海神的臣子。你有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呢?我说,可以啊,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鲫鱼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没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及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 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 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B. 曲中凄凉与温

17、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C. 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D. 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9. 有人说“古道西风瘦马”中改一字而成“古道西风骏马”,则意境全变,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么?谈谈你的看法。【答案】8. D 9. 有道理。同样是“古道西风”的背景,“瘦马”令我们联想到游子已经奔波得太久、太疲倦了,甚至可能处境困窘,连马都累瘦了;而若是一匹“骏马”,则让我们联想到骑马的应是英姿飒爽的侠客,正驰骋天地间,施展自己的抱负。二者意境大相径庭。【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曲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词曲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

18、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词曲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词曲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D项,“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表述不对,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有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西风。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词曲意境,及针对词曲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词曲,整体把握词曲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结合想象内容进行赏析,回答问题。比如本题,题目是:有人说“古道西风瘦马”中改一字而

19、成“古道西风骏马”,则意境全变,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么?谈谈你的看法。是要求学生赏析“古道西风瘦马”和“古道西风骏马”意境。“古道西风瘦马”一句,写出了道是荒凉的古道,马诗体弱无力的瘦马。一个游子骑着体弱无力的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行走在荒凉的古道上,领读者联想到游子已经奔波得太久,连马都累瘦了,表现了游子的奔波之苦和思乡之情。若把“瘦马”换成“骏马”,也就是“古道西风骏马”,领读者联想到英姿飒爽的侠客行走在古道上。所表达的意境和“古道西风瘦马”完全不一样。所以说,“古道西风瘦马”改成“古道西风骏马”,一字之差,意境大变。答题时,结合两句的具体意象,分析其所表达的意境,进行回答即可。【点睛】诗词

20、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词意思、诗词的思想主旨、诗词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词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词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词意思要读懂诗词,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词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句子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词,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四)名篇名句默写(9分)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结庐在人境,_

21、。(饮酒陶渊明)(3)过零丁洋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主旨句)是:_,_。(过零丁洋文天祥)(4)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氓)(5)赤壁赋中客人把微不足道的生命,看作与米粒一样渺小的微生物一样,予以寄托的话的句子是:_,_。(赤壁赋苏轼)(6)_,岂余心之可惩?(离骚屈原)【答案】 (1). 入则无法家拂士 (2). 而无车马喧 (3). 人生自古谁无死 (4). 留取丹心照汗青 (5). 桑之落矣 (6). 其黄而陨 (7). 寄蜉蝣于天地 (8). 渺沧海之一粟 (9).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

22、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既有直接性默写,又有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拂、喧、青、陨、蜉蝣、渺、沧、粟、犹。【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

23、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小狗包弟(节选)巴金一个多月前,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和狗的事情。据说艺术家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他给人揪回来,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

24、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我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

25、知。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两年以后,她再

26、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1

27、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包弟送走后,我下班

28、回家,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摔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

29、煎。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1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包弟在“我”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在“我”“半靠边”时,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我”的身边。最后被打断了后腿,才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B. 包弟把巴金一家人当作亲人,当主人不在家时守候在门前,多令人感动!当主人回来时,与主人亲热,仿佛老朋友重逢一般,多么懂感情的小狗

30、。C. 当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时,小狗包弟就成了“我”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我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被红卫兵抄走。D. 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一条小狗包弟的遭遇,让人看到“文革”的一角,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体现“文革”时期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E.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后,“我”便又怀念包弟。12. 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答案】11. BD 12. 先说别人的故事,然后引入自己的故事,具有引入、铺垫的作用。与后文“我与包弟”的故事形成对照。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作者与狗的故事,都说明

31、当时社会人性的扭曲,“文革”造成的人祸惨烈,这类事在全国十分普遍,从而深化了的主题。【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立足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我的身边。最后被打断了后腿,才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描述的是艺术家遇到的狗,不

32、是“我”家的包弟,其中“它一定要留在我的身边”,原文是“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身边”,相关信息在课文第一段。C项,“害怕小狗包弟会被红卫兵抄走”说法错误,不是怕狗被抄走,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八段,原文是“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E项,“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说法不对,相关信息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为“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故选B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段落作用能力。分析理解文章段落作用,要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先明确段落内容,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

33、进行分析理解其作用。本题题目是“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题干已经指出段落是“文章第一段”,内容是“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文章首段作用要注意从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首段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后文是写自己家的小狗包弟的故事,所以在形式上,先言其它小狗,再写自己的小狗,很明显是引入话题,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从下文叙述的内容来看,也起着照应作用。在内容上,可结合着写作意图分析,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与我和狗的故事,都反映了社会现实,因此深化了主题。【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

34、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开头,注意从铺垫、照应、主题的角度进行思考。(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侯仁之:城市的知音1932年,“一二八凇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

35、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完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在英国期间,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即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

36、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1958年以后,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连续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

37、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在这次考察中, 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

38、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 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

39、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13.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展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B.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将爱国学生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C. 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实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价值。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D. 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

40、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E. 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14. 下列不属于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的一项是A. 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文章开头第一段就写出了侯仁之转而学史的原因是为了疗救社会,表现出他对国家民族的爱。B. 富有创新精神,有打破旧传统的勇气,注重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侯仁之认为“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并身体力行,“连续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C.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关注现实的精神。文章最后两段写侯仁之积极参与

41、保护城市工作,表现出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现实的精神。D. 侯仁之取得的成就与他弟弟的激励分不开。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侯仁之由学医转学史,才有了后来的成就。15. 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3. AC 14. D 15. 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充满热爱;侯仁之对榆林、承德、北京等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它们被埋没的历史;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保护工作。【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

42、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要求选出“不最恰当的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说法盲目拔高侯仁之所做事情的作用,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完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D项,曲解文意,信息在第五、六段。文中说“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并没有说“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E项,“侯仁之发

43、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张冠李戴,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是北京市政府的决定。侯仁之做的是积极呼吁保护,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引起了政府的注意。故选A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不属于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属于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本项讲述的内容是弟弟侯硕之的话对侯仁之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不属于侯仁之自身的因素,属于外在因素。故选D。【15题详解

4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让后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筛选出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回答问题。比如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要先从文中找到这句话所在的语段,然后从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城市的知音”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意思是说,侯仁之是一个热爱城市、了解城市、研究和保护城市的人。所以,本题需要通读全文梳理出侯仁之热爱城市的表现,为研究、保护城市做过的贡献,然后分条列举,就可得到答案。如,第段“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

45、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表现出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的热爱之情;“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表明侯仁之研究过的城市很多,发现了很多城市被埋没的历史;第段“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积极参与保护卢沟桥与莲花池等行动,表明侯仁之为保护城市付出了很多。【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

46、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

47、语言文字运用(20分)16.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雕梁画栋,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美轮美奂。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巧夺天工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差强人意。A. 雕梁画栋B. 美轮美奂C. 巧夺天工D. 差强人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

48、语的能力。这类题要综合考虑分析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要联系句子语境思考辨析选用。常见的成语错误使用类型有望文生义,对象误用,断词取义,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色彩不明等。本题要求选出“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项,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使用正确。B项,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此处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使用正确。C项,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用来说对联内容很好,使用对象错误。D项,差强人意:形容尚能令人满意。符合语境。故选C。【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

49、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25日,全省普降甘霖。

50、经过此轮降雨,全省大部分地区旱情将解除,对改善空气质量也十分有利。B. 现在困扰大多数城市的交通拥堵是交通拥挤和交通堵塞的合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于路窄车多所造成的。C. 领悟祖先留下的生存智慧,提高人居环境建设的中国元素,古村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参照。D. 我们不必将文学作品所有的内涵都开发为语文课程内容,因为文学作品,即使是一首短诗,也有近乎无穷的内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

51、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本题要求选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A项,偷换主语造成的结构混乱,“对改善空气质量也十分有利”偷换主语,其主语应该是“此轮降雨”。B项,结构混乱,“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于路窄车多所造成的”句式杂糅,可改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路窄车多”或“这一问题是由于路窄车多所造成的”。C项,搭配不当,“提高”和“中国元素”搭配不当,可改为“增加人居环境建设的中国元素”。故选D。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C. 这

52、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口语表达是否合理的辨析能力。口语表达是语文的常考题型,与人交流语言要委婉,礼貌用语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身份,而且有利于相互交流,所以在交往时,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A项“承蒙”为敬辞,用于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能用于自己;B项,“高足”,本意良马、骏马,犹言高才,后常用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词,不能用于自己;C项正确;D项“恭候”,意为恭敬地等待,敬辞,用于自己等待别人,不能用于他人。故选C。19.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

53、,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无欲则刚”的意思是人如果没有私欲,就会坚强;真正刚强的人,必然不会屈服于世俗种种欲念的诱惑。这句古训告诫人们要去私欲,做刚强的人。只有无所求才能无所畏,才能勇往直前。请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你最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1)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是_(2)这句古训的意思是_这句古训的警示作用_【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这句古训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这句古训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语言表达即可。本题要

54、求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自己最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根据题目中的提示,首先要找一句古训(如:题干中“无欲则刚”),古训实质上就是古代格言、俗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然后指出这则古训的含意(如:题干中“人如果没有私欲,就会坚强;真正刚强的人,必然不会屈服于世俗种种欲念的诱惑”),实质上就是用现代汉语翻译,指出它的字面意义,再联系个人及现实阐明喜欢的原因,最后指出它的教育意义。如:题干中“告诫人们要去私欲,做刚强的人。只有无所求才能无所畏,才能勇往直前”。在具体的解答时,首先找一句古训,然后指出这则古训的含义,再联系个人及现实阐明喜欢的原因,指出它的教育意义。最后一步,也就是古训的警示作

55、用,无论是从那个方面进行表达皆可,注意要符合题干的具体表述。20.2012年8月,“佛山为美化市容下令驱逐乞丐!”继广州天桥底筑水泥锥驱赶流浪汉、上海发布“乞讨排行榜”后,佛山出台“禁乞新规”再掀“乞丐潮”。标准要求“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无人员乞讨、露宿”。针对此种举措,众说纷纭。请你对“佛山驱逐乞丐”这种做法表明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案】赞成:我赞同佛山驱逐乞丐的作法。城市中的乞讨行为,如同美玉上的瑕疵,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特别是以此为生的职业乞丐,不仅有损城市形象而且破坏了劳动创造生活的传统美德。驱逐乞丐可以还市民一个清静的公共场所。驱逐乞丐势在必行。反对

56、:我反对佛山驱逐乞丐的做法。此种做法过于冷漠,难道乞丐就没有生存在城市的权力吗?政府应该反思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乞丐,而不是采取强硬措施使之离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所在。【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旗帜鲜明,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然后陈述自己的理由,在陈述理由的过程中要按照题目的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点评:本题的解答,首先要关注具体的语境:各地对乞丐的举措。然后要明确本题的要求:对“佛山驱逐乞丐”这种做法表明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并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有时,还需注意,题干还有没有其他的限制,比

57、如字数等。四、写作(60分)21.请以“糊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人生都道聪明好,难得糊涂方为真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名言。话说得悖情悖理,荒诞不经。人人都想聪明而怕糊涂,板桥却道“难得糊涂”,糊涂既难得,就成了珍稀品,成了一种追求的对象。郑板桥的原文是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通过这三部作品,我感到:这里的糊涂并不是真正的糊涂,而表达的是一种处世哲学。难得糊涂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不是对社会和苦难的逃避,恰恰相反,是历经坎坷懂得的人生哲理,它教人志

58、向远大,对枝节杂碎不屑一顾,怀着一种宁静致远、平静泰然的心态,在繁杂的世界中,达到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社会是一个纷纷扰扰,喧闹嘈杂充满争斗、权诈、是非、诱惑的世界,许多人在“物役”“物累”的困境中不得自拔,失去了灵魂和自由。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正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哲理的启迪,如果从世俗的功名利禄、是非得失的尘网中提升出来,人生就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解放。首先,难得糊涂是一种超然豁达的人生境界。郑板桥中进士后,曾任山东范县知县,为人磊落正直,廉洁奉公,替百姓诉讼,办赈济活动,得罪地方豪绅,最后称病辞官,只能居扬州卖画。在他任知县期间,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县相托,以便赢

59、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稍后写下“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两幅字。正是多年的官场生活,让郑板桥明白,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生活中,糊涂实为难得,任何事都需要有宽广的胸襟,不要什么都斤斤计较,有些事看来是吃亏,正是它们,使人生的意义更加深刻而通达。不仅如此,难得糊涂还是一种韬光养晦处世智慧。当人处在某种险恶的形势下,糊涂的智慧可以起到应付时局,摆脱困厄的作用。名著三国演义中写到,官渡之战后,曹操扭转战局,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当他的手下在袁绍帐中搜到许多曹操手下人在曹操最困难的时候写给袁绍的投降信,曹操在所有士兵的面前

60、把他们全部烧掉,不再追究。这不是曹操的仁慈和大度,而是一种处事智慧。从此以后曹操重整旗鼓,成立了三国鼎立的霸业。这正体现了难得糊涂的道理,它不是因为对现实判断错误才有的逃避,而是因为看的太过透彻才有的手段。其实,难得糊涂是哲人面对芸芸众生的执迷而发的机言智语。它犹如禅宗的偈语,是需要用心体悟的。古语也有“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智”的说法,和难得糊涂是异曲同工之妙。郑板桥传达的不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而是想让人们从中悟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一味去争,不能功名利禄总是放不下,“糊涂一点”,能让人得到一种安宁,一种轻松,一种傥荡,一种悠然,一种自在。来点“难得糊涂”的超越,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心理和社会

61、压力,保持一种心理平衡,坐看云起花落,超然通达地面对人生。【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话题作文写作能力。对于话题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话题,真正吃透话题,总结出话题的主旨,紧扣话题,从话题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本次作文的话题是“糊涂”。“糊涂”可以有两方面的理解:(1)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2)“难得糊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都说明有时候为人、做事不能太较真,糊涂一点好。根据以上分析,具体作文时,可以从一下角度进行立意:大是大非面前,是容不得半点糊涂的;为人、做事不能太较真,糊涂一点好,或者说为人处世不必斤斤计较,心胸

62、狭窄;糊涂未必不清明;糊涂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等等。在文体选择上,记叙文和议论文都可以。比如选择“为人、做事不能太较真,糊涂一点好”这一立意行文,记叙文,可以通过具体事件记叙来表明人生没有必要太较真,糊涂一点正是人生大智大慧的体现。议论文,可以通过具体材料引出中心论点“人生何必太认真”,然后采用并列式结构,采用几个分论点来证明人生没有必要太较真,比如:人生何必太认真,糊涂保护的是利益;人生何必太认真,糊涂维护的是情义;人生何必太认真,糊涂带来的是心境上的飞跃。最后强调观点,做到开头结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相关素材积累:1. 毛泽东说得好:“小事糊涂点,大事明白点。”当年楚怀王内感于郑袖,于是放

63、走了痛恨的张仪;又轻易地听从了娇宠的幼子子兰,于是远赴他乡,身首异处,为后人嘲笑也抱憾了几十年,当年邹忌被妻妾们夸赞“美于徐公”心中一定窃喜.而幸亏他头脑清醒,认清了事实,还得出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的明智结论,为后人所称颂至今。2. 难得糊涂,郑板桥的坚守 传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郑板桥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下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来这里观赏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已黑暗下来,郑板桥不得不借宿于山间茅屋。茅屋的主人是一位儒雅老翁,自称“糊涂老人”。他的室内陈列了一块与方桌一般大小的砚台。砚台的石质细腻,镂刻细致精良。郑板桥特别叹赏。老人请求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定老人必有来历,就题写

64、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压印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因砚台的背地尚有许多空白,郑板桥就要求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并压了一块方印,印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仕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雅名颇有寓意,看到砚背上还有空隙,就提笔补写了一段:“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3. 有人写了两句诗把诸葛亮与吕端作了一个形象的比较“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既形象深刻,又能引人思考。“诸葛一生唯谨慎”

65、,说的是蜀相诸葛亮一生处世谨慎为先,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立世奇勋。但终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业未了身先死。可说是成也“谨慎”,败也“谨慎”。“谨慎”是诸葛亮一生用计策的首选。比如他六出祁山,虽因各种原因无功而返,但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在兵家史上少见。诸葛亮一生中不得已使用的险棋只有一次就是空城计退曹兵。诸葛亮辅政后,从任免一个县官,到军中打二十板子以上的惩罚都要亲自决断,可谓谨慎之至。令人钦佩。但这样做首先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结果诸葛亮死后,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也由于谨慎,在运用人才上不敢改造人才。比如大将魏延,被诸葛亮先见为主认为其有反骨,长期压制和猜忌,造成魏延心理失衡

66、,最终走向毁灭。再者,由于诸葛亮的谨慎,使得最终一切都由他做主,他是军中的主心骨,没有锻炼手下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造成马谡失街亭。4. 短暂的人生啊!糊涂难得!难得糊涂,这是一种智慧人生,真人不露相。老子曾经这样说过:“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去处理具体事情,都硬碰硬地做下去,是不行的;必要时也要装下“糊涂”,想出迂回的法子来,以柔软相克,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的。就像电视剧中的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颠,而他本人毫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哪里有不平哪里有我,专捡达观显贵“开刷”,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醉半醒,亦醉亦醒,也不失是一种“糊涂

67、”。所以当我们面对现实,要学大肚弥勒佛的笑容可掬,学济公那种超然的糊涂。5. 糊涂学是一种道家的学说,以自己特有的大智慧去拥抱人生,以自己固有的方法去展开生命。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令人十分苦恼的事,如果无法自明自己,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想,那样是很累的,也很浪费时间,此时学会等待与忍耐是最好的办法,否则就易玉石俱焚;有时候,人的欲望很高,我们不能一味地被驱使。心灵一旦为欲望侵蚀,就无法超脱红尘,而为欲望所吞灭。只有降低欲望,在现实中追求人生目的,才会活得快乐。糊涂修身需要快乐的心情,然而快乐是我们一直忽视的最重要的价值。快乐是依人而定的。有的人心灵永远充满热情,需要不断体会生活,接受挑战,不会世

68、人的眼光而放弃,抹杀生命的激情。觉得这样的人生才精彩,才快乐,如“主动放弃哈佛学位追求自我的比尔盖茨。6. 海瑞一生清廉,富有节气,是史上一大清官,而同代的用人大师却云:海瑞有德,而深得民心,有才而入朝为官,但此人太过于清高,不可与他人共合而事,无团结之势,仅一人之力终将一事无成,遂不用海瑞。海瑞活得太清楚了,太清白了,他所修之屋,万事皆太过于“丰满”了,不给他人留一条后路,纵使有德、有才,这过分清楚而无一缝隙的“屋”,终将地板开裂,仅剩海瑞斗严嵩的曾经与清高名声的外表,实世之用无多。7.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则明晓这道缝隙这“难得糊涂”的髓。纪晓岚的学识过人,而官拜大学士,乾隆帝也是赏识他,但不

69、免也有所妒忌。纪晓岚在修四库全书时,常故意使用错别字,乾隆帝审察时,便也欢喜,这纪晓岚大学士也会犯错。于是这君臣关系、气氛总是相宜而适得。纪晓岚在政事上,不敢怠慢,总如魏征直言进谏,这使他富有威望,是他的清楚的证明。而在该糊涂处,他也毫不犹豫地留下了那道“缝隙”。【点睛】话题作文写作误区:不要把话题当文章标题。话题作文的导语提供的是写作范围,并非作文题目。人家的话题是什么,你就以什么为题,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出力不讨好。不要以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如果不管文体,信马由缰,文章就会不伦不类所以一定要选定一种文体,然后按这一文体的有关要求写作。不要摘录导语。不少考生误将导语作为材

70、料作文的“材料”,一开篇就“引”入文中,然后才开始或编述故事,或展开议论,这样的开篇自然也就成为文章的一大败笔。不要泛泛而谈。有些学生“拿”起话题就写,根本没考虑“大题小做”,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致使作文中充满了大话、假话、空话、套话,全文找不出明晰的中心。不要游离“话题”。少数同学对“话题”不假思索,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没有触及话题,甚至与“话题有关的词眼也找不到,完全成了自由作文因此,写作前一定要读懂“话题”,写作中一定要扣住话题其实,有的文章只要在恰当的地方点示一下话题,文章就不担心离题了。话题作文写作技巧:善于联想。比如话题“风”,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韩流、金庸热等等。比如以“水”为话题的文章,你可以叙述一个停水后的故事,你可以说明水的性质、用途,你可抒发对“水”的情感,你可以议论“水滴石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你可叙述“水”的童话,你可以想象说资源枯竭后地球的劫难等等。化虚为实。比如“靠”这个话题,往实处“靠”,爸妈靠科技致富,学生靠勤 奋成才,运动员靠拚搏夺冠。化大为小。比如以“美景”为话题:“校园美景”“家乡美景”“心中的美景”“美景其实也平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