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B部)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意境一词的提出在唐朝。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在文境秘府论里介绍唐朝的诗论,在南卷论文意里有“夫作文章,但多立意”“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这里所说的“意”,同“情”结合,即情意。所说的“境”,即境界,即把感情色彩着在景物上。“以境照之”,即在境界上产生诗意,就可创作了。托名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
2、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的三境就是意境,只是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这里讲的物境,主要讲山水诗,要写出泉石云峰之美,这种美的观点在诗人的心里,诗人一定要处身于泉石云峰中,掌握了泉石云峰之美,看得透彻,了然于心,才能够描绘出泉石云峰的形象。所谓物境,主要有两点:一要看到山水的“极丽绝秀”,即山水之美;二要“形似”,描绘出山水的形象来。因为写出了诗人的美学观点,是形象和美的结合,所以构成物境。情境、意境同物境的分别,只是情
3、境写出了“娱乐愁怨”,意境写出了“意志”,把情意跟景物结合,就成了情境和意境了。其实这三者都是情景和境界的结合,情和意也往往结合着,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写山水里也往往有情意,所以这三境都是意境。刘勰文心雕龙物色里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互相连接着,是无穷的,所以称为万象,只要在视听的范围里所接触到的,着上感情色彩,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流连指在欣赏景物时,不忍离去,这里就产生感情,给景物着上感情色彩,沉吟就在进入创作了。又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图貌”是描绘形象,是写景;“与心”是表达情意
4、,是抒情。这两者结合,就做到情景交融,构成意境了,即情意同境界结合了。“写气”是描写气候,“属采”是运用辞采,也是为写境界用的。人间词话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这里提出境界出不出的问题,也就是哪些诗有境界,哪些诗没有境界。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的独特感受,写出了这种独特感受,不论是情景交融,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着到景物上去也好,诗人写出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 (有删改)。1根据原文对意境的分析,下列各项中引用诗句不属于意境的一项是(
5、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诗句表现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丛菊两开”既描写菊花已经连续两年开放,又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的苦闷。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刻画了一个儒雅潇洒,镇定自若,极富军事指挥才能的周瑜形象。C“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该句写李清照思念丈夫,夜不能寐的孤寂,“凉”既指天气凉爽,也指词人内心凄凉。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句表达了陶渊明对官场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池鱼”用池中的鱼来比喻身处官场的诗人自己。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在介绍唐诗的诗论中提出了“意境”这一概念,这里所说的“意”即情意;所说的“境”,
6、即境界。B王昌龄所作的诗格认为,诗歌可分为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C刘勰认为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只要在视听范围中可接触到,附着上情感,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D无论是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色彩附着在景物上,还是在诗中写出景物本身具有的情态只要写出了诗人的独特感受,都是有意境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诗格中提到的诗歌三境究其本质就是意境,因为三者都是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都是情景和境界的结合。B物境既要看到山水之美又要描绘出山水的形象来;情境写出了“娱乐愁怨”;意境写出了意志”,把情意跟景物结合,就成了情境和意境了。C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提
7、到的“写气”“属采”是指描写手法和对象的问题,“写气”指描写气候,“属采”是运用辞采。D人间词话举“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闹”“弄”二字例子说明诗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都是有意境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喝晃汤 江岸无论如何,大过年的,总得让老婆、孩子高高兴兴吃上一顿猪肉,一家人总得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包一次饺子!可是,有一年,快过年了,周全明还没有想好,怎样弄到过年要吃的那几斤猪肉。有十多年了吧,他家就没有杀过年猪。黄泥湾这十几户人家,虽然不是家家户户每年都杀年猪,但多数家隔个三年两载也要杀一头。整个湾子十多年没杀过年猪的,只有周全明一
8、家。他上有偏瘫老娘,下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他和老婆两人在生产队挣工分,粮食都不够吃,还能吃猪肉?他家年年向集体借粮,才不至于挨饿。好在黄泥湾有一个老辈子传下来的习惯,没有杀年猪的人家,可以向杀年猪的人家赊一块肉来吃,等到自己家杀年猪了,再还上就是了。每一年,周全明点头哈腰地从别人手里接过称好的猪肉,满面笑容地说,今年吃你家的,明年吃我家的。这句话,被他重复说了十多年。后来,他再开口赊肉的时候,要么热脸贴了人家凉屁股,人家干脆不理睬他,要么他赊五斤,人家只肯给三斤,而且还是猪后裆处的囊囊膪。周全明几乎欠了整个湾子所有人家的猪肉,今年找谁借呢?找谁借,都难以启齿。他到姐姐家串门,他姐不忍心,悄悄
9、塞给他五元钱,对他说,你到公社食品站去买几斤猪肉,给娘和孩子们过年吃吧。周全明攥紧五元钱,手心里汗津津的,走到食品站的时候,竟将一张钞票都捂湿了。食品站却排着一个长龙似的买肉的队伍,他只好站在队尾,焦急地看着案板上的半扇猪肉被一点点肢解,一点点被人买走。突然,一个年轻人径直走到肉案前,也不言语,卖肉的赵师傅却挥刀砍下一一大块好肉,递给年轻人。我们排半天队了,凭什么他不排队?还讲不讲先来后到人群里响起纷乱的抗议声。赵师傅叭一声把刀砍在肉案上,双手往腰间围裙上一叉,傲慢地说,他是我儿子。谁喊我一声爹,我也给他砍一块肉!大家顿时沉默下来。周全明慢慢走到肉案前,对着赵师傅响亮地喊了一声,爹!赵师傅愣了
10、,所有等待买肉的人都愣了。周全明不由分说,从肉案上拔起刀,砍下一块好肉,拎起来,大步流星地走了。分田到户那一年,周全明家田地分得多,打下的粮食堆积如山。他家不仅能吃饱饭了,而且过年要杀年猪了!还要请众乡邻喝晃汤。黄泥湾人把猪血叫做猪晃子,杀了年猪,往往要开一两桌席面,把每家家长请来坐席,俗称喝晃汤,席上的主菜就是猪肉、猪肠、猪心肺、猪血放在一起的乱炖,就是晃汤。另外还要给每家每户送一海碗炖好的晃汤。这种杂烩为什么不叫别的名字,而叫晃汤,可能和猪血最廉价有关。这应该是一个乡间的谦词。喝晃汤这天,周全明家少有地热闹起来。酒至半酣,有人笑道,老周,你家的猪拱进萝卜地里了吗?还有一个更促狭的人,竟然踢
11、了一脚桌下抢吃骨头的狗,对着席面说,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够不够人吃的?你们还想抢?虽然是开玩笑,但是周全明的脸立马红到了耳根。他讪笑着,吱吱唔唔地说,俺家欠大伙儿十多年的肉账呢,还清以后,一头猪就剩下头蹄和下水了。明年一定让大家吃个痛快,保证一块萝卜不兑,全炖好肉。你还让我们等到明年?我看见你家厨房里还挂着一块好肉呢,怎么不炖上?肯定是留到过年自己吃吧!有人不依不饶。周全明解释道:这块肉,是留下来还给公社食品站卖肉的赵师傅的。赵师傅已经退休了。当周全明敲开他家大门时,他问,你找谁?有事吗?周全明毕恭毕敬地说,我就找您,今天专门过来还几年前借您的猪肉。说着,双手递过猪肉,深深鞠了一躬,转身走了。赵
12、师傅接过沉甸甸的猪肉,死活想不起来周全明是谁,更想不起来自己何时借给他这么一大块猪肉。 (选自2017中国年度作品微小说,有删改。)注囊囊膪口语nngnngchui猪胸腹部肥而松的肉。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融入民俗、民风,过年赊肉、杀年猪后请“喝晃汤”的传统,体现出了黄泥湾独有的乡土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B周全明还清了肉账,还请乡亲们喝晃汤,却因为汤里肉少萝卜多,被乡亲开玩笑而很不好意思,他还是没有拿出厨房的那块好肉。C小说具有很强的时代感,食品站排着长龙似的买肉队伍,人们争购猪肉的场面真实反映了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特点。D结尾“沉甸甸的
13、肉”照应了前文“砍下一块好肉”,意味深长,此时“沉甸甸”的不仅仅是猪肉,更是为了突出周全明的感激之情。5小说中的周全明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6“喝晃汤”的情节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出现,作者却以此为题,请结合作品分析其原因。(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小题。材料一:正常状态下,每个人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
14、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留下创伤。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乐观豁达的人能相对客观地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而敏感脆弱的人容易夸大事件的真实危险性。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同时,如果有了充
15、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控制的因素,恐惧心理就会减轻。因此需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因此,要对被感染SARS的真实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熟练地操作隔离等防护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暂时的、部分的无能。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足够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体察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能力将自
16、己的情感与病人分离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摘编自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7期,杨蕴萍由SARS认识应激与应激反应)材料二: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
17、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对待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
18、关注和紧张。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游旭群: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一般来说,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二是社会层面,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6日)材料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
19、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
20、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要强化事实,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
21、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1日)7三则材料对“应激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应激反应是一种内在平衡被打破导致机体紧急调动生理、心理系统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B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应激事件中需强健人格,乐观豁达,客观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C疫情引发的心理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但应激状态持续太久,会对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心理疏导必不可少。D重症患者和普通民众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应激反应必然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各类组织针对个体开展分类分级服务。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随着疫情防控工
22、作不断推进,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应注重“恢复性危机干预”,重建公众心理健康。B面对疫情,不仅需要医学防控,也需心理防“疫”,材料一有关“应激与应激反应”的表述为材料二和材料三陈述心理防“疫”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C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会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给公众带来心理影响,并且三者相互影响,因信息不够明确,容易导致紧张,生活方式发生变化。D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假若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
23、恐慌心理?(6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仕周,历魏县、南乐二令。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
24、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年六十四。初,祐掌诰
25、,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 (宋史王祐传有删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B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C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D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11下列对
26、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罢、除、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判”则表高位兼低职。B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太祖被推举而称帝。D古代对人“死”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分)A王祐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很好。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
27、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帝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B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帝重用。太祖征讨太原时,因运粮车辆堵塞道路而治罪转运使,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荐王祐去治理,果然形势很好。C王祐敢于直言,劝谏皇帝。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D王祐不依附权贵,有政治远见。卢多逊多次劝他依附自己,但王祐没有听从;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结果事情的发展果然与宇文融相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5分)(2)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
28、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赠怀素草书歌(节选) 李白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诗题和诗句看,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篇幅、声律、韵脚比较自由。B本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C诗中作者既是写自己的观感,又是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
29、凡。15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说:“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找出本诗(节选部分)与蜀道难的相同之处,以作为本诗确为李白所作的佐证。(6分)(三)情景默写(6分)16根据提示填写句子。(6分)(1)莘莘学子要把劝学中的“_,_”当成座右铭,勉励自己要持之以恒,因为只有坚持,才会成功。(2)“落叶”是秋的典型特征,在杜甫的登高中“_,_”两句描绘了落叶纷纷的壮阔秋景。(3)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调动听觉、视觉来描写乐声由婉转流畅变为冷涩。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
30、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 ),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_的经典语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人查
31、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诗的真正模样。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无关大局 伤筋动骨 失之千里 耳熟能详B无伤大雅 遍体鳞伤 一字千里 耳闻则诵C无关大局 遍体鳞伤 失之千里 耳闻则诵D无伤大雅 伤筋动骨 一字千里 耳熟能详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B诗
32、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C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D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B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C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D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33、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天地就是空间, ,这是我们把握现实的两大坐标。西方人也常常说,所谓人是在生死之间的一个旅客。旅行是有不同动机的, 。中国以前的读书人赴考是要到京城去,这就是教育的旅行。孔子去拜见老子,司马迁为了他的史学大业,去访问名山大川,这些也都是为了教育。徐霞客游记是一本非常生动的记游之作,值得一看。徐霞客不仅文笔好,而且是地理学家、科学家。他认为长江的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所以他从杭州一路往西旅行,一直到昆明,到金沙江。旅行的另一个动机是政治,是不得已的, 。唐朝韩愈被贬到潮州
34、,宋朝苏轼被贬到最南边的海南岛,这都是政治的旅行。还有一种旅行的动机是宗教,宗教的旅行也叫“朝圣”。你到罗马,到普陀山,到宗教圣地去,都要跋山涉水。21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某中学“巴蜀名人研学团”的同学所准备的解说词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莅临“杜甫草堂”拜谒游览!今天由我担任导游,实乃荣幸之至。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堂,观赏杜甫的风采吧!四、材料作文(60分)22阅读下
35、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防控疫情期间,复兴中学“强国论坛”上,推送了三则材料,鼓励全校师生参与讨论。“(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如果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没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如果青少年的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有人说:“课业这么多,再阅读这么多课外名著,如何保证考试成绩?”也有人说:“音乐、美术等学科,高考又不考,学了有什么用!开网课,只开文化课就行了!”请结合材料内容,从学生、教师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向学校师生阐述你的观
36、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1B 2B 3C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意境分析。根据原文对意境的分析,下列各项中引用诗句不属于意境的。需要理解意境的特点,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结合原文内容分析,诗句既描写形象,又表达情感,二者合起来就构成意境。B项,只描写周瑜形象,没有表达情感,因此没有构成意境。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37、B项,从原文中的“托名”可以看出,诗格非王昌龄所作。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又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图貌是描绘形象,是写景;与心是表达情意,是抒情。这两者结合,就做到情景交融,构成意境了,即情意同境界结合了。写气是描写气候,属采是运用辞采,也是为写境界用的”分析可知,“写气”“属采”是指描写对象和手法的问题。4B 5有家庭责任感: 为孩子和家人能在过年吃上猪肉、饺子而低三下四去
38、赊肉买肉。知恩图报:还清赊的年猪肉,即使当年乡亲们有过嫌弃但他仍回请乡亲喝晃汤。知耻自尊:用一声“爹”换回一块好肉,用沉甸甸的一大块猪肉换回自己的尊严。6“喝晃汤”回应上文借乡亲年猪肉的情节,也为下文留下一块好肉还给赵师傅的情节做铺垫。周全明家生活条件改善后,主动请乡邻来“喝晃汤”。表明他知耻感恩,人格不泯,丰富了人物形象。“喝晃汤”是周全明从贫困与走向富裕的分水岭,反映了分田到户政策对农民的影响, 作为标题,深化了尊严的主题。用一个读者不熟悉的黄泥湾风俗作为小说题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
39、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他还是没有拿出厨房的那块好肉”说法不准确,厨房里的好肉是给赵师傅留着的,而不是给自己留着,他最后拿出来了,亲手送到了赵师傅的手中。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
40、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要有例证说明。周全明为了让孩子和家人能在过年吃上猪肉、饺子而低三下四去赊肉买肉,这里体现他作为一个男人的担当,有家庭责任感;自己家里条件改善后,养了年猪,他还清多年来赊的年猪肉,即使当年乡亲们对他有过嫌弃但他仍回请乡亲喝晃汤,体现了他知恩图报,心胸宽广;为了一块好肉,当着众人的面叫赵师傅“爹”,为了家人不顾自己的脸面,但最后他用一块沉甸甸的猪肉换回了自己的尊严,这体现了他自尊知耻。6本
41、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小说标题作用题通常联系小说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和联系读者的阅读感受作答。从情节看:“喝晃汤”是小说重要的情节转折点,代表着生活境况的转变;同时,小说用请乡邻“喝晃汤”来引出周全明还清村人肉账,尤其是留下一大块好肉还给赵师傅的情节。从人物看:周全明家生活条件改善后,主动请乡邻来“喝晃汤”,表明他知耻感恩,人格不泯,丰富了人物形象。从主题看:“喝晃汤”是身处贫困与走向富裕的分水岭,作为标题有着重要的寓意,深化了感恩与尊严的主题。从表达效果看:用一个读者不熟悉的黄泥湾风俗作为小说题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7A 8D 9信息传播。提醒媒体及时发布明
42、确信息,确保公众知情;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强化事实,多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社会保障。限制公众出行,减少社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给公众相对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缓解恐惧情绪;心理干预。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建立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提供心理支持。【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应激反应是一种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错误,应对
43、的不仅仅只有“困难和危险”,也不仅是“适应性”。比如第二段“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可知还包括“预期性焦虑”等内容。 故选A。8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D项,“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错误,旨在避免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故选D。9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
44、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即信息传播强化事实,多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结合防疫事实,要限制公众出行,减少社交,政府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给公众相对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缓解恐惧情绪;“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
45、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即心理干预;“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即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建立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提供心理支持。10C 11A 12B13(1)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给同乡朋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辞气概优异卓越,有很多人称颂他。(2)六军刚刚到达,而转运使因为获罪传闻出去
46、,敌人必定说我们储备不充分,有用来窥探我们的依据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解析】10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注意培养语感,注意一些解题规律。如虚词、名词、动词、对称性句子等。”多“作”因“的状语,不要断开,”故“表结果,引领后面的句子,前面断开,由此排除ABD。故选C。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
47、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年号。本题考查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除”是授予官职一类。是除去旧职任新职。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故选A。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2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B项“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荐王祐去治理”错,文中表述为“赵普曰:俾能治剧者,往莅
48、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由此可见,王祐去治理并不是赵普举荐。故选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注意关键词:(1)人名保留,“坐是”译为因此,“见”译为表明,“贻”译为送、给;(2)“闻”译为传闻出去,“窥”译为窥探,“非威远之道也”(判断句)。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文翻译】王祐,字景叔,大名莘县人。年少时专心研究词学,性格洒脱有英气。后晋天福年间,通过书信见到桑维翰,桑维翰称赞他词藻华丽,王祐因此闻名京城。邺帅
49、杜重威征召他担任观察支使。后汉初年,杜重威移师镇守睢阳,反复无常内心不安,王祐曾经劝说他,让他不要反叛后汉,杜重威没有听从。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赠送给同乡好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辞采卓越过人,有很多人称颂他。太祖接受禅让(以“受禅”之名夺权),任命他为监察御史,从魏县调任掌管光州,升任为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承命草拟诏令。乾德六年,转为户部员外郎。太祖征伐太原,已经渡过黄河。各州的军粮聚集在上党城中,车辆堵塞道路,皇上听到这件事,将要按照拖延滞留加罪转运使。赵普说:“六军刚刚到达,而转运使因为获罪传出去,敌人一定认为我们储备不充分,有理由前来来窥探我们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
50、方敌人)的办法。让能够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的人,前去此州就足够了。”立即命令王祐为潞州知州。王祐到潞州后,军粮不缺乏了,道路也没有堵塞。军队回来,召王祐回朝。适逢符彦卿镇守大名,治理很不当,太祖用王祐代替他,让他观察彦卿动静。王祐用全家来担保符彦卿没有罪,并且说:“五代的国君,大多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所以他们在位的年数不长,希望陛下引以为戒。符彦卿因此获得免罪,所以世人说王祐有暗中帮助别人的美德。接着因为朝廷用兵岭表,王祐改任襄州知州。湖湘平定,王祐调任为潭州知州。后被召回朝廷,代理判吏部铨。当时左司员外郎侯陟从扬州回来,像从前一样任判铨,王祐任判门下省,侯陟选用的官员,王祐多有驳回纠正。卢
51、多逊与侯陟友好,侯陟因此控告王祐,卢多逊平素憎恶王祐不依附自己,就让王祐出朝任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王祐改为河中府知府。入朝任左司员外郎,任中书舍人,充任史馆修撰。不久,任开封府知府,因为有病请求告老。太宗认为王祐的文章和高洁的节操都著名,特地任命他为兵部侍郎。王祐一个多月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当初,王祐掌管诰命,恰逢卢多逊担任学士,暗中排挤赵普,卢多逊多次规劝王祐依附自己,王祐不听从。一天,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卢多逊更加不高兴。等到赵普再次进入朝廷,卢多逊果然身败,与宇文融的事很相似,有见识的人都佩服王祐的先见之明。王祐主持贡举,经常选拔提升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毕士
52、安、柴成务都是他录用的人。后来与他的儿子王旦一同进入朝廷任知制诰,居于中书省。14D 15两首诗都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情感。两首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的手法。两首诗都使用了联想、想象的手法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这些内容都能佐证本诗是李白所作。【解析】14本题考查诗歌理解鉴赏能力。准确解读文本,从语句含意、容情感、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等各个方面全面分析、全面理解,把诗歌弄懂弄透。认真阅读选项,把选项内容和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结合起来。要善于运用正确的选项来加深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比对选项和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53、。D项,“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理解有误。“凡几家”意为“多少名门大家”。最后两句以夸张之词强调当地民众喜爱怀素的草书。故选D。15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表现手法一般包括描写手法(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景物与抒情的关系)等。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分析,两首诗都使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方法,比如蜀道难既从正面描写了蜀道陡峭崎岖的特点,也从人的感受侧面烘托了这一特点。赠怀素草书歌中首联“须臾扫尽数千张”正面描写怀素创作之速,颔联“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从侧面的环境烘托怀素创作的情景。同时,从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分
54、析,两首诗都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蜀道难中利用“五丁开山”等神话传说虚写。本诗“如闻神鬼惊”“只见龙蛇走”等既是比喻,又是联想,形象地写出怀素创作时的气势,表达诗人对主人公的赞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两首诗都使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运用比喻手法。本诗,“须臾扫尽数千张”,“须臾”强调时间极短,“数千张”强调数量极多,运用了夸张说法。写出怀素创作之速。“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范茫”,意为:如同疾风骤雨一样,飒飒惊魂。又像花飞雪飘飘扬扬,一片苍茫。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怀素在创作书法时候的情景,表现了对怀素的赞叹之情。
55、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两首诗都使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等。蜀道难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直抒胸臆。本诗中“惊”“恍恍”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直观感受,属于直抒胸臆。16(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7D 18A 19B【解析】17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
56、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无伤大雅: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无关大局:对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此处是针对改动大部头著作,并非针对整个局势,选用成语“无伤大雅”。第二处,伤筋动骨: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此处是说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受到重大损害,乃至面目全非。选用成语“伤筋动骨”。第三处,一字千里:是说差一个字意思就会相差很远。失之千里:失误虽小,结果损失很大。此处是根据前文“改了哪怕一个字”“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选用成语“一字千里”。第四处,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
57、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闻则诵:记忆力好。此处是说我们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的经典语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选用成语“耳熟能详”。故选D。18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这是一道连贯题,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依据文意,第一段是在阐述很小的错误都会对诗歌产生极大影响。前有“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面目全非”,后有“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只有A项符合前后语意。而其他几项所言均与本语境无
58、关,文章没有涉及。故选A。19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仔细阅读划线的句子“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可发现划线句子有不合逻辑和语序不当的语病“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因果关系颠倒,“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为因,“信息辗转传播”为果,改为“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这就偷
59、换了“大不一样”的内容,应是“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依照此分析对应,只有B项符合要求。故选B。20光阴就是时间 其中的一个动机是教育 也就是贬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瞻前顾后”。由前面“天地就是空间”及后面“这是我们把握现实的两大坐标”可知,第空应该填“光阴就是时间”;由前面“旅行是有不同动机的”及后面“这就是教育的旅行”“旅行的另一个动机是政治”可知,第空应该填“其中的一个动机是教育”;根据后面所举的韩愈和苏轼的例子可知,第空应该填“也就是贬官”。21“女士们、先生们”改为“同学们”;“莅临”改为“来到”;“拜谒”改为“参观”;
60、“荣幸之至”改为“非常高兴”;“观赏”改为“一睹”。【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并且注意表达意思是否完整、明确。本题语境是“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 “女士们、先生们”使用不当,与“学生”这一身份不合,应改为“同学们”; “莅临”使用不当,多用于书面用语,多用于贵宾,尤指上级到来,此处应改为“来到”; “荣幸之至”使用不当,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此处应改为“非常高兴”; “拜谒”使用不当,拜访谒见,参拜瞻仰(陵墓、碑碣等处),此处应改为“参观
61、”;“观赏”与“风采”不搭配,改为“一睹风采”。22范文:体验读书的乐趣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饥饿者的面包”,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小时候,我特别厌恶读书,感觉读书特别乏味、无趣。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读到了孙权劝学这一则故事,我渐渐恋上了读书,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我发现:只有书,才是我的精神家园;只有书,才可以充实我的人生价值。我爱读书,无论诗歌、散文、小说都爱。每当我得到一本书时,我就会视如珍宝,爱不释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无限的乐趣。诗歌之美,韵味悠长。横看侧看
62、,峰岭各异,远看近看,高低不同,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飞来峰上,千寻宝塔,鸡鸣初闻,旭日渐升,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杨花落尽,子规鸣啼,长途跋涉过五溪,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读诗歌,意在音乐之美,韵味悠长。小说之美,婉转悠扬。小说中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有意想不到的人物描写,有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读小说,我会为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开心,也会为好心人死于非命而伤心。会为红楼梦中贾宝玉情不由衷爱不由己而感到悲哀,也会为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勇有谋救出唐僧而高兴,更会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才干和谋略而敬佩。散文之美,激情洋溢。读散文,有形散而神不乱的真谛。
63、语句时而婉转,时而起伏。读朱自清的匆匆,我知道时光悄然逝去,不可触及,一去不复返,所以我要珍惜时间,把握每一分钟。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我深深体会到旧社会黑暗剥削势力的强大。散文就像一首激情洋溢的曲子,温柔婉转,跌宕起伏。清晨时分,手持一卷爱书,书伴着我,在智慧的海洋里遨游,在知识的宝库里探寻。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跟我一样,在读书中体验乐趣,在读书中享受成长!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解析】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的作文有三方面不同:一是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态度;二是材料往往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特点;三是材料带有明显的任务驱动。故写此类作文,一要明确写作要求,
64、弄清任务;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三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四要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对于防控疫情期间,网上课堂“名著学习”的问题,题目给了三则材料,材料一是恩格斯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材料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重点讲了读书的重要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材料三是学生、老师和家长不愿意阅读名著的原因。思考三则材料的关联,材料是要呼吁学生阅读名著,增强自身精神文明素养,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同时也是符合我们一贯倡导的素质教育,但是在面对升学压力的情况时,学校、家长、学生要如何去进行抉择,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点,另外,考生要注意以学生或
65、老师的身份写发言稿,观点明确且要求有明确的建议,言语最好简洁明快。立意我阅读,我快乐!名著阅读,增强素质!阅读,伴我成长!我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结构本作文需要考生写发言稿,考生先要确定发言稿身份是教师还是学生,但对象都是复兴中学“强国论坛”上谈论的师生。考生要把握每则材料之间的关联点,确定材料暗含的情感倾向,呼吁大家抗疫期间,也不要忽略了名著阅读的学习,并阐明理由、提出建议。如写:我阅读,我快乐!这一立意,考生可先讲明发言稿的缘由,并阐明为何呼吁阅读名著,即名著阅读在人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本篇文章题目为“体验读书的乐趣”,文章开篇点题,点明“书籍是文化的载体”,然后从反面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
66、历,说明:只有书,才可以充实我的人生价值。然后分别以阅读诗歌、小说和散文为例,讲明阅读书籍,特别是优秀的书籍、名著对个人成长的好处,文章善于组织材料和语言,最后发出自己的呼吁,结构严谨,材料组织精当,是一篇优秀的文章。素材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6.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7.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
67、等,虽多无益。胡居仁8.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12.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13.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14.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16.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1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1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19.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20.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