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99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7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9课兰亭集序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多义实词,背诵全文。2.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确立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3.赏析本文景、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和骈散结合、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1词语理解(1)一词多义修致怀信诸或答案高,大举行寿命长修理,整修施行长情致到达招纳表达胸怀感慨揣着,怀抱安抚确实,实在实情信任随便兼词,“之于”兼词,“之乎”代词,众,各有时有的人倘若有的或许(2)古今异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义:_今义:_茂林修竹古义:_今义:_列坐其次古义:_今义:_俯察品类之盛古义:_今义:_或取诸怀抱古义:_今义:_所以游目骋怀古义

2、:_今义:_向之所欣古义:_今义:_终期于尽古义:_今义:_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_今义:_答案古义:都。今义:有盐味。古义:高,大。今义:修理,修饰。古义:它的旁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古义:指万物。今义:种类。古义:抱负,志向。今义:胸怀;抱在怀中。古义:用来。今义:连词,表示结果。古义:过去。今义:方向。古义:至,及。今义:一段时间。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2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 _(2)少长咸集: _(3)映带左右: _(4)一觞一咏: _(5)引以为流觞曲水: _(6)所以游目骋怀: _(7)足以极视听之娱: _(8)当其欣于所遇: _(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_(10)

3、齐彭殇为妄作: _答案(1)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2)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名词用作动词,环绕。(4)名词用作动词,喝酒。(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7)副词用作动词,穷尽。(8)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欣。(9)数词用作动词,将视为一体(一样)。(10)形容词用作动词,把等同起来。3特殊句式(1)死生亦大矣:_(2)其致一也: _(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_(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_(5)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_(6)引以为流觞曲水: _(7)当其欣于所遇: _(8)亦将有感于斯文: _答案(1)判断句(2)判断句(3

4、)判断句(4)省略句(5)省略句(6)省略句(7)介宾结构后置句(8)介宾结构后置句4语句翻译(1)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_(2)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译文:_答案(1)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之中,无拘无束,旷达放纵。(2)虽然人们的追求和舍弃各异,恬静与躁动不同,当人们对所遇见、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就感到快乐满足,(竟然)没感觉老年即将到来。1本文是一篇书序,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本文最能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答:_答案(1)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作诗情形、成书经过和本书意义。(2)死

5、生亦大矣。2文章共四段,可分为两部分,一、二段为第一部分,三、四段为第二部分,这两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答:_答案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集会地的地理环境、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1在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答:_答案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想到人生苦短,不禁“痛”从中来;接着作者批判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慨叹死生的重大意义,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有致,情真意切。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

6、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与热爱,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务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2第四段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悲”,是真的“悲”吗?探究点拨本文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恃;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再次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他的这种认识、关注,使人们对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敏感和热情,使人们对生命的忧愁和局限拥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答:_答案钱钟书曾说“目光放远,万事且悲”。魏晋时代,由于社会黑暗,现实残

7、酷,人们便转向了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致消极悲观,反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无。虽然王羲之慨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的,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3文中有一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答:_答案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权贵。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漂到哪里就是哪里。他们认为,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

8、了委婉的批评。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人死得默默无闻,有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自己的生命轻易地悄悄逝去。1赏析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点。答:_答案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

9、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平静、闲适。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到了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作者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作者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2赏析本文骈散结合、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语言特点。答:_答案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

10、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因此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流觞(shn)会稽(hu j)嗟悼(ji dio) 激湍(tun)B修禊(q) 癸丑(ku)彭殇(shn)

11、 虚诞(yn)C骋怀(chn) 静躁(zo)世殊(sh) 峻岭(jn)D悟言(w) 俯仰(f yn)曲水(q) 群贤(xin)答案C解析A项“会”读Kui,“悼”读do。B项“禊”读x,“癸”读u,“诞”读dn。D项“悟”读w,“曲”读q。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答案C解析“趣”通“趋”。3下列各句,与“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中“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答案D解析D项与例句中的“一”均为“一样”、“相同”的意

12、思。A项中的“一”指“一边边”。B项中的“一”有“全部”的意思。C项中的“一”是“将视为一体(一样)”的意思。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亦将有感于斯文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答案B解析A项古义:抱负,志向。今义:胸怀;抱在怀中。C项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D项古义:它的旁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5下列各句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一句是()A当其欣于所遇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为介宾结构后置句。6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群贤毕至,_。此地有崇山

13、峻岭、_。(2)是日也,天朗气清,_。仰观宇宙之大,_。(3)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_,_。(4)及其所之既倦,_,_。(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答案(1)少长咸集 茂林修竹(2)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3)快然自足 曾不知老之将至(4)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5)齐彭殇为妄作二、考点对练依文本带考点,由考点明解法链接考点掌握文言实词的活用技巧:形容词活用解析考点形容词活用的类型有:(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齐楚之精英”中的“精英”是“金玉珠宝”的意思。(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在文言文

14、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正襟危坐”中的“正”是“端正”的意思。(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足以荣汝身”中的“荣”是“使荣耀”的意思。(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中的“乐”是“以为快乐”的意思。答题路径(1)确定加点词语的词性为形容词。(2)联系前后词语及语境,推断活用类型。(3)结合语境内容,解释活用词的意

15、义和用法。即时对练7运用上述技巧,解释下列加点形容词的含义(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_(2)齐彭殇为妄作: _(3)当其欣于所遇: _(4)奈何取之尽锱铢: _(5)不知东方既白: _(6)卒不忍独善其身: _(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_答案(1)作名词,贤,贤士;少长,年轻的人、年长的人(2) 把等同(3)意动用法,以为欣 (4)作动词,取尽(5)作动词,露出白色(6)作动词,完善(7)作动词,尊敬、敬重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

16、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读fi,通“榧”,树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17、”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时刘惔为丹杨尹,许询尝就惔宿,床帏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

18、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 钟繇:曹魏大臣,精于书法。张芝: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时人尊称为“草圣”。巢、许:巢父、许由,相传均为唐尧时隐居的高士。稷: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契:传说中商族的始祖。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羲之叹惜弥日弥:满B我书比钟繇,当抗行 抗:抵挡C意甚悦,固求市之 市:买D顷正赖丝竹陶写 赖:依赖答案B解析抗:匹敌,相当。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项均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于是,就”。B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因为。C项介词,替

19、;动词,做。D项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词,表示顺承关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组是()见棐几滑净,因书之书其扇,各为五字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焕若神明,顿还旧观采药石不远千里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A BC D答案C解析“任率”意为“任性率真,不做作”。是指庾翼感到王羲之书法焕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感到过去张氏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是讲王羲之晚年热衷于炼丹制药。这两件事均与“任率”无关。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觉得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欣然命笔。B王

20、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王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氏书法的风貌。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答案B解析王羲之认为自己的书法如与钟繇相比,应当并肩媲美;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只能像大雁排队一样紧跟在他后面。并不是“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12把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译文:_(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21、。译文:_答案(1)王羲之被授予护军将军之后,又苦苦请求出任宣城郡太守,未被准许。(2)张芝面临水池练习书法,浸入水池的墨汁竟然将池水都染成黑色,假如让我也像这样沉迷于书法练习,我的造诣未必就在他的后面。参考译文(王羲之)开始出仕时担任秘书郎。后来又被授予护军将军的职务。王羲之被授予护军将军之后,又苦苦请求出任宣城郡太守,未被准许。既而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郡有一个独身老妇养了一只鹅,很会啼叫,王羲之向她购买没有成功,于是带着亲友乘车前去观赏。老妇听说他要来,便将鹅杀了烹煮款待他们,王羲之叹惜了一整天。山阴县有一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前往观赏,感到非常愉快,坚持

22、要买鹅。道士说:“您为我书写道德经,可以把整群鹅都送给您。”王羲之欣然为他书写完道德经,然后将群鹅装入笼子带回家,很是快乐。他为人任性率真就是这样。一次他去门生家,看见棐木做的几案非常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真书、草书各写一半。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惊悔懊丧了好几天。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山碰见一位老妇,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卖,他在竹扇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起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就能卖一百文铜钱啊。”老妇按照他的话去做,人们竞相购买。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看重,就像

23、以上的例子。王羲之每每自我评价说:“我的书法如与钟繇相比,应当并肩媲美;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还可以像大雁排队一样紧跟在他后面。”他曾经给人写信说:“张芝面临水池练习书法,浸入水池的墨汁竟然将池水都染成黑色,假如让我也像这样沉迷于书法练习,我的造诣未必就在他的后面。”王羲之的书法最初比不上庾翼、郗愔,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才精妙无比。他曾经以章草的书体给庾亮写回信,庾亮的弟弟庾翼看到之后深为叹服,因此给王羲之写信说:“我过去曾收藏张伯英的十幅章草书法作品,战乱时南渡长江情况狼狈,结果全部丢失,经常感叹精妙的真迹永远也见不到了。忽然观赏到足下回答家兄的书信,焕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感觉过去张

24、氏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王羲之弃官之后,与居住在京城建康东面各郡的人士尽情游赏山水,以射鸟钓鱼为乐。又与道士许迈一起采用服食养生之法,不惜跋涉千里去搜集各类药物。同时遍游东面各郡,登尽名山,泛舟沧海,感叹说:“我最终会因快乐而死去。”谢安曾经对王羲之说:“进入中年以来,容易为情感伤心,与亲友分别,总是要难受好几天。”王羲之回答说:“人接近晚年,自然会有这种情形。最近我依赖音乐来融化宣泄心中郁积的情感,又总是害怕儿子们察觉,会减少我欢乐的趣味。”朝廷考虑到他的誓言坚决,也不再征召他为官了。当时刘惔做丹杨尹,许询曾到他那里借宿,床帏崭新又漂亮,饮食丰盛又甘美。许询说:“如果能保有这些,比在东山隐居

25、强多了。”刘惔说:“你如果认为吉凶可以由人自己决定的话,我又怎么会保有这一切?”王羲之当时在座,说:“假使巢父、许由碰见稷、契,应当没有你们这样的对话。”刘、许二人听了,脸上都生出惭愧的神色来。四、语言表达1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补写句子。要求:话题一致,句式协调。生命如一条路,有坎坷崎岖,也有一马平川;生命如一幅画,_,_;生命如一首歌,_,_。静静地聆听,静静地品味生命之舟行驶过每一个港湾所发生的故事,有喜有悲,有甜有苦。每一个故事都带着某种微妙的情绪,而生命之舟也似乎渐行渐远,风帆更加鼓满,只是作为船长的我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把好航行的方向,勇敢地冲向大洋彼岸,到达另一个新的起点。答案有浓

26、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14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兰亭集序(见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_。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_;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_;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_。A秉性、精神、

27、风仪各异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答案DCA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选用句式,兼及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和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题目时,涉及到语境、句意、句式、图画中的书法等方面。和两处的区分,主要是从文段表述上与所给出的图画书法上来进行,文段中有“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是描述章法方面内容的,从图画中可以看出有潇洒飘逸之美,自然也就是填D了;而是属于用笔方面内容的,自然与B项“运笔使锋”相关联。结合语境,可以知可填C,因为上文语境中有“不求”,那么要填入横线上四句中句式上与之协调一致的有C项的“强调”。从句意上思考,可以知应填A,前面的语境中有“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的内容,显然是将其比喻成人的特点,那么与之协调一致的就只有A项。再者B、D两项赞美的内容一个是“运笔”,一个是“天然潇洒飘逸之美”,句意上显然与前面的内容不搭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