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155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九 传记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能力训练九传记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钱基博先生学行小传姜晓云钱基博,字子泉,江苏无锡人。他十岁在经学教育基础上从伯父学策论,熟读史记、诸氏唐宋八家文选,学习史学。十一岁熟读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纲鉴易知录。十六岁作四万言的中国舆地大势论,刊于新民丛报,梁启超亲自写信鼓励。青少年时期,钱基博先后接受国学、科举、新学(改良主义)、西学(近代西方的物理、化学、生理卫生等)的思想。“学问贵乎自得,际遇一任自然。”他在成为国学大师前,有一番独特的成长经历:江西提法使陶大均招之入幕,筹办司法改良;1911年辛亥革命兴起,任锡金军政分府秘书,后随部队驻镇江;应邀请,先后历任十多所大学教

2、授;应内兄王蕴章邀约,担任小说月报妇女杂志副主编,发表文学作品。钱基博先生对经史子集有深入研究,对当时的“民情国故”也有独到看法,“故于学术文章得失利病,多抉心发奥之论”(钱基博自传)。“四书五经”,都在先生“考镜源流,发明指意”之列,重要的史书、史论,能“观其会通”。周秦诸子均有涉猎。先生自谓“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并不过誉。张謇读钱基博先生文而感叹说:“大江以北,未见其伦。”钱基博先生“以文章教学后生”,治学与教学紧密相连,诚如钱基博自传所言:“其为教也,必诚必信,以为卷怀不可以宏道,乃开诚以示物;显言不可以避患,故托古以明义;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先生读书治学最重视方法,在学生“穷

3、思极索”写出习作之后,将自己的创作成果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变圣约翰大学重英文而轻国文这一教学现状,主动开设中国文学史,其名作现代中国文学史就是在教学研究相结合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因民族救亡需要,西学被大量引入,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遭遇到学术界的片面否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先生力求以古为新,“发国性之自觉”(钱基博总叙)。在治学篇中,先生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示人以治学的基本方法:“究其原始,叙其流变,条理通贯,别有会心。”这一时代,“学潮激荡,长傲纵欲”,以至于许多学生忘了读书使命,有些大师也“与为町畦”,甚至“不屑枉己以容悦不学之后生”。而先生“严气正性,

4、不与诸生为翕翕然。从学者初惮其严,久则相悦以解”(钱基博自传)。1938年先生来到抗战前沿,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授,并为守军讲授孙子兵法,将此书作为学校教材,以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1944年长沙等地失守,学院被迫西迁,先生自请留守,欲以身殉国。先生的这种身体力行,为中国“找出了精神的新泉”。抗战胜利后,先生受聘于华中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其子钱锺书等均选择留在国内。1950年先生将5万余册藏书全部捐赠给华中大学。1952年把历年收藏的甲骨、铜玉、陶瓷、历代货币、书画等文物200余件捐赠给华中师范学院历史博物馆。钱基博先生的学行,有一种精神贯串其中,那就是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人生历练,

5、更主要来自学术的砥砺。先生学术上的自信最集中的表现,在于始终坚持学术独立,撰写现代中国文学史,主张“论治不缘政党,谈艺不入文社”。胡适作为光华大学同事,梁启超作为前辈大师,先生不为“亲者”、长者讳,秉笔直书。所以当先生“以稿相示”梁任公,“任公晤谈时,若有不愉色然,辄亦无以自解也”。先生的这种自信,体现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标志着中国现代学术高度的自觉,具有永恒的价值。钱基博是学行结合的一代鸿儒,他不仅读书和做学问,而且还要使自己的学问和行动能够直接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有益于社会。(选自2016年第1期古典文学知识,有删改)相关链接百年之大计在树人,而树人必先自树;倘社会动荡而吾亦

6、与为动荡,无心问学,以自暴自弃;长此以往,天下之读书种子将绝,聪明亦以澌灭,人道或几乎息此则吾之所大惧。(钱基博答诸生论今日之大学)在对待东西文化方面,钱基博认为中西文化乃异质不同之文化,非有先进、落后之差别,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反对西方文化取代东方文化或用科学方法来整理国故。(孔祥增文化两昆仑:钱基博与钱穆)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钱基博青少年时期接受国学、科举、新学、西学的思想,在对比东西文化后,认为虽“中西文化乃异质不同之文化”,但更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精髓。B.钱基博先生有一番“入幕府、入军政、入教育、入文坛”的独特经历,这对他后来的“学行”有益

7、于国家、民族、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C.钱基博先生选择留在国内以及将其历年收藏的200余件文物捐赠出来,彰显出了其言传身教、家国情怀等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D.引用钱基博自传的相关内容,可使文章增添真实性和提高可信度;引用“大江以北,未见其伦”突出了先生的“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并不过誉。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钱基博少年时期在父辈们的熏陶下,经历了经学教育、史学和文学方面的教育过程,这些为他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在“学潮激荡,长傲纵欲”的时代,学生忘了读书使命,大师也“不屑枉己以容悦不学之后生”;而先生却“严气正性”,用自身行为引领示范。C.钱基博

8、学术上的自信,尤其是学术独立,体现出其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标志着中国现代学术的高度自觉,具有永恒价值。D.在钱基博看来,天下最恐惧的事是因为社会出现动荡而无法“树人”与“自树”,这样,天下将无读书人,“聪明亦以澌灭,人道或几乎息”。E.钱基博认为中西文化没有先进、落后之差别,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反对西方文化用科学方法来取代东方文化和整理国故。3.结合文章,简要概括钱基博先生在学行方面的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一个人,一所大学陈序经,字怀民,1903年9月1日出生于广东文昌县(今海南文昌市),早年随父两度侨居新加坡。1925年夏,复旦大学毕业后,陈序经到美国深造,

9、1928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又前往德国留学,研究欧洲的政治、哲学和文化。1931年,陈序经回到广州,在岭南大学任教。1934年夏,陈序经来到当时还是私立的南开大学,任职经济研究所,颇受校长张伯苓的器重。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北大、清华与南开决定合并,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陈序经任法商学院院长、校务委员。抗战胜利后,南开大学迁回天津,这时陈序经身兼南开教务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和政治经济学院院长三职,教学行政工作非常繁重。1945年8月,陈序经从美国讲学回到国内,一次酒筵上,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主动请他出任泰国大使,陈序经以“矢志教育不改行”为由,坚决推辞。1949年,国民党有意让其

10、出任教育部次长,他又拒绝了。陈序经的一生引发过三次大争论。其中两次,一是最著名的文化问题大争论,一是影响深远的关于教育问题的争论。针对广东当局泛扬复古祭孔的趋势,1933年12月29日晚,陈序经应邀到中山大学做了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他说:“中国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演讲批评了“复古派”和“折中派”,指出这两派是没有出路的。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文化大论争,论战的参与者,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知名文化人,其中包括梁漱溟、胡适等。关于教育问题的论争,源于胡适1947年发表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由国家出资重点扶持五所大学,使之成为世界一流。陈序经随即撰文反

11、对,他认为不能忽略了私立大学。陈序经还对中国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感到忧虑。他在论学术发展的计划中说:“我国大学教育,一向集中于平、津、沪数个地方,这本来就不很合理从地域方面看起来,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1948年8月1日,陈序经离开国立的南开,到私立的岭南大学出任校长。在首次全校公开讲话中,他就强调学术不分宗派,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自由。陈序经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来校,其中包括陈寅恪、姜立夫、王力、容庚在校董事会领导下,岭南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采用的是由五名教授参与管理的“教授治校”方式。陈序经说,校长应从教授中选举产生,要兼任不要专任,期满了可以回去

12、做自己的学问。他又说,他自己的头衔是“教授兼校长”。由他主持的校务会议,其实就是一个教授会议,是由他们,而不是行政官僚来决定学校的事务。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了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他还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增设了一些院系和研究机构。岭南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隶属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广州商业发达,选读该系的达三百人,为全校系之冠。陈序经顺应社会需求,将商学经济系扩充为商学院,开设经济、商业管理、银行学三个系。他主持校务后,十分注重与地域特点相关的研究工作,恢复了西南社会调查所的研究工作,并将该所扩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开展专题研究,辑校有关西南社会经济的文献,翻译有关著作,并从事西南物产资源

13、、农村社会经济、土地制度、物价等方面的调查。短短一年内,就有干栏西南原始住宅的研究南洋与中国等专著问世。在陈序经到任后的一年间,岭南大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学校逐渐具有全国性与国际性,他还扩大了向京、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的招生人数,从而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大学。(选自陈其津我的父亲陈序经等,有删改)相关链接岭南大学是广东的第一所大学,对广东的影响十分深远。从1948年陈序经出任岭南大学代校长一职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后虽然只有4年时间,但这短暂的4年却是岭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谈火生陈序经与岭南大学)这位谦谦君子,在20世纪30年代却是力倡“全盘西化论”的得力猛将,名字

14、与胡适等风行一时。在极“左”年代一直为“全盘西化”罪名所累的陈序经,其生活方式与待人接物之道,却一直都是中国式的。终其一生,中国传统贤者“恭、宽、信、敏、惠”的操行,在陈序经身上有很鲜明的体现。(陆键东陈寅恪与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1.下列关于陈序经担任岭南大学校长之后的工作实绩,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他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如陈寅恪等来岭南大学任教,并请教授参与校务管理,以保证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B.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扩充原来隶属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为商学院,开设了银行学等三个系,就读人数达三百人,居全校之首。C.将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扩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调查所,并进行

15、了一系列文献整理及调查、研究工作,出版了一批专著。D.扩大了向京、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的招生人数,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大学,具有了全国性和国际性。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陈序经有多次到国外侨居及留学深造,研究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念,都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B.陈序经在南开、西南联大和岭南大学都曾取得不俗的业绩,如果他改变“矢志教育不改行”的信念,跨入仕途,必能成为同样杰出的外交官或行政官员。C.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问题论争中,陈序经曾力倡“全盘西化论”,其实他针对的是“复古派”和“折中派”,却自那时起一

16、直遭受“极左派”的误解。D.陈序经是我国较早接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之一,但在生活方式与待人接物上,他却是一位谦谦君子,体现了中国传统贤者的品德。E.陈序经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发展史和教育史上绕不开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曾将岭南大学带上高峰,更因为他有数度与胡适等大人物争论的勇气。3.作为20世纪四五十年代杰出的大学校长、教育家,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有哪些重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白纸上作戏,世故里写真记连环画家贺友直舒靓芫2016年3月16日晚20时30分,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在上海瑞金医院病逝,享年94岁。说起“泰斗”一词,先生生前特地翻过辞海:“哪里是泰山

17、北斗啊,看了心就慌了,哪能敢当啊?画画的,够得上画家已经蛮吃力了,更勿要讲是大师来。”他认为自己只是画家,而且不敢是“专家”,只是在连环画方面的“内行”。有人曾形容,画老上海没人画得过贺友直。先生说:“我不敢当。我是从社会底层出来的人,有直接的感受,所以大家觉得,贺友直画老上海有味道。”1938年先生初到上海,他先在亲戚开的小工厂做工,后在印刷厂做学徒,各行各色人等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那个年代的生活艰辛,工作乏味,他的乐趣是“一个月发一次零用钱,除去剃头洗澡,余下的钱逛一趟游乐场”。对身边人群、事态的观察,成就了他记录民生万象最原始的积累。先生说过:“我来自民间,所以我懂

18、得升斗小民关心啥。”所以,他把老上海平民百姓的悲欢离合变成了连环画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展示了20世纪上海各行业人物的典型形态和表情,这“三百六十行”的连环画也被誉为“老上海社会文化记忆中的珍宝”。华君武先生称先生“目光如炬,观察人间万物”,冯其庸先生则称先生“画笔实亦史笔”。抗战时期,先生印象中的上海是一席“畸形的”盛宴:穷人、富人、外国人,混在一起避难;戏院、餐馆、舞厅、妓院,各种纸醉金迷的行当争先恐后地兴起。如今再没了那畸形的繁华,先生感慨道:“大环境不一样了,我们那时画连环画是当作饭碗的。1996年我的一个连环画展名字叫谈情说爱,情就是我对连环画的感情,爱就是我爱上了这碗饭。当时真的非常

19、投入,画什么像什么,现在画什么都不像了,因为没有了那个生活底子。”他坦言:“现在艺术浮躁得很,不少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果说画里的作戏,是老先生独立于大众而创造,那么画外,先生则过着属于自己的真实人生,从不作戏给任何人看。任职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时,先生原来住在一个“容纳了108将的大办公室”。他不爱去那种划成一小格一小格的新式办公室,他比喻说“把人放进冰箱格子”一样,还为此画了一张最没有人性的格局。1955年,先生一家搬进巨鹿路一间30平方米的一居室。画画、见客、饮食、起居都在这里,真是“一室四厅”。屋子不大,打扫起来也不麻烦,家里不用保姆,先生吃的是老伴为他烧的饭,俩老人一个月退休金加起来

20、,总也花不完。先生拍拍胸口,笑称虽然“买不起房”,但生活上“不差钱”,“天地之大,全在心中”。先生的生活中,自有一件顽皮可爱的事爱喝老酒。每天中午和傍晚两个时段,他定会“抿几口老酒”。这个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老酒,是先生艺术创作的“生命口服液”。每每有熟络的学生去家中做客,总能看到这个老人惬意地抿酒,就像乘风凉画里的那位老爷们儿一样,“快活赛过神仙”。人世间到处都是歌哭与悲欢的交替。在先生真性情的生活中,除了乐得自在,也有另一面。先生的画传贺友直自说自画,就说到过一些关于特殊期间的事情。两年都待在牛棚中,先生始终惦记着家人和孩子们。一次,妻子给他带来一罐辣酱,怕别人看出里面放了肉,就把

21、肉丁切成了肉末。先生看着这些为他精心准备的食物,想着自己无法见到日夜思念的亲人们,忍不住地号啕大哭。从牛棚出来以后,先生回家头一桩事就是坐在家中餐桌上,喝老伴为他温的酒。三个幼小的女儿就围在桌边看他吮酒。画到这幅画面,先生忍不住泪如雨下。家庭圆满,儿孙绕膝,有如此的温情,只怕每一个尝过人情冷暖、看过世态炎凉的人都会情难自禁。20世纪80年代后期,连环画由盛转衰,渐渐失去了昔日的热度。随着国画、油画等画种的价格节节攀升,甚至有“画面以尺定价”的,不少连环画家纷纷转向那些领域。先生却始终坚持自我,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我们知道,他的傲气不那么锋芒毕露了,但风骨犹存。他一生为人正直,率真而达观,冷眼给

22、了是是非非,豁达给了坎坎坷坷,固执给了画画描描。对大众他从来都说自己只是“一个画匠”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的顶峰。(摘编自传记文学2016年5月,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贺友直先生少年家庭贫困,从小在小工厂做工,见过各行各色人等,对底层生活有直接的感受。B.贺友直先生善于对身边人群、事态进行认真观察,这些观察成了他记录民生万象最原始的积累。C.贺友直先生在艺术上求真,他善于“观察人间万物”,“画笔亦史笔”,无论画什么都惟妙惟肖。D.贺友直先生有真性情,他细心体会生活,曾因思念亲人号啕大哭,也曾因家人团聚而潸然泪下。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23、是()A.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画出了老上海平民百姓的悲欢离合,被誉为“老上海社会文化记忆中的珍宝”,画老上海没人画得过贺友直。B.贺友直在小工厂做工,在印刷厂做学徒时生活艰辛,工作乏味,唯一的乐趣是当每个月发零用钱时,除去剃头洗澡,用余下的钱逛一趟游乐场。C.贺友直先生对连环画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愫,不仅把1996年的连环画展命名为谈情说爱,而且即使在连环画渐趋衰落的时候也始终画画描描。D.贺友直先生把去那种划成一小格一小格的新式办公室比喻成“把人放进冰箱格子”里,还为此画了一张最没有人性的格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E.酒是贺友直先生艺术创作的“生命口服液”,他每天都要喝几口酒,以此激发自己源源不断的创

24、作欲望,从而创造出了一系列生动逼真的连环画。3.从贺友直先生的连环画创作实践和人生追求的角度看,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谈谈你的理解。答案:一、1.AA项,“更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精髓”属于无中生有。2.ACB项,错在以整体代部分,应是“许多学生”“有些大师”。D项,“天下最恐惧的事是因为社会出现动荡而无法树人与自树”曲解原意。E项,“反对西方文化用科学方法来取代东方文化和整理国故”和原文信息不相符。3.钱基博先生学行的最大特点就是“广博”。钱基博先生“以文章教学后生”,治学与教学紧密相连。钱基博先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推行爱国精神。钱基博先生的学行,把自信这种精神贯串其人生。二、1.AB项,“三百人

25、”是原来选读商学经济系的人数,不是扩充为商学院之后三个系的总人数。C项,“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与“西南社会调查所”名称应互换。D项,使岭南大学逐渐具有全国性和国际性是未来目标,而不是已经实现的现实。2.ADB项,“必能成为同样杰出的外交官或行政官员”过于绝对。C项,“自那时起一直遭受极左派的误解”曲解原文,原文“相关链接”是说“在极左年代一直为全盘西化罪名所累”。E项,“数度与胡适等大人物争论”于文无据。文中只写了与胡适的一次争论。关于“文化问题论争”,原文只说及胡适等是“论战的参与者”;“更因为”说法不当。3.公立大学之外,不能忽略私立大学;大学教育应防止地域方面不合理的畸形发展;提倡尊重个

26、人思想、信仰、言论学术自由;学校应采取“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方式。三、1.CC项,“无论画什么都惟妙惟肖”在文中没有依据。2.CDA项,“画老上海没人画得过贺友直”只是“有人”的观点。B项,“唯一”有些绝对。E项,夸大了“酒”在贺友直画连环画过程中的作用。3.参考答案真正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因对自己的产品永不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挚爱、谦虚平和、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精神。贺友直先生热爱本业,钟爱连环画。他把画连环画当作饭碗,挚爱连环画。他谦虚平和,坚持不懈。他从来都说自己只是“一个画匠”、一个画家,而且不承认是“专家”,只承认是在连环画方面的“内行”;不少连环画家纷纷转向国画、油画等领域,他却始终坚持自我。他精益求精,做到极致。虽然他会说自己“思维枯竭了”,但他依然走在“让自己的艺术水平更为精进”的道路上。有人曾形容,画老上海没人画得过他。解析此题考查对传主精神的理解分析。题干给出了分析的角度:从贺友直先生的连环画创作实践和人生追求的角度。从贺先生的连环画创作看,一生执着于此,精益求精;从人生追求看,谦虚平和,追求卓越,力求极致。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