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审题定向常见设问(1)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2017年全国卷)(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2017年全国卷)(3)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2016年浙江卷)(4)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2016年天津卷)(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段中“孱弱”的含义。(2015年江苏卷)审题定向答题关键(1)题干有“结合文章内容”“结合上下文”等字样。(2)题干有“文中”“全文”等字样。(3)题干有“说明含义”“赏析词语”“赏析句子”“怎样理解”等字样。答题角度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
2、”,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据要点找对应字面意义,语境含义第段,“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第段,“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使用的手法无据要点找对应字面意义,语境含义第段,“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使用的手法 拟人,因为狗做出了人的动作和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