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825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S-32 Cl-35.5 第一卷(单项选择题)1.下图是用球棍模型表示的某有机反应的过程,则该反应的有机反应类型是( )A. 取代反应B. 加成反应C. 聚合反应D. 酯化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由图知,第一种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另一种分子断裂产生的原子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B项正确;答案选B。2.

2、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次能源中的水能、地热能、天然气等;二次能源中的电能、氢能等。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太阳能风能石油煤潮汐能木材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符合绿色能源的要求;石油、煤、木材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碳的氧化物,其中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不完全燃烧的产生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并且煤在燃烧过程只用还会产生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木材燃烧产生粉尘颗粒污染空气,因此石油、煤、木材不属于绿色能源,属于绿能能源的是。故选:D。3.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法分离的是( )A. 乙醇和水B. 苯和溴

3、苯C. 乙酸乙酯和Na2CO3 溶液D. 苯和庚烷【答案】C【解析】【详解】A乙醇和水互溶,故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不合题意; B苯和溴苯互溶,故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不合题意;C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不互溶,故能用分液法分离,故符合题意;D苯和庚烷互溶,故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4.下列过程因发生取代反应而产生的是( )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 将苯、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后在 5060 水浴中加热D. 乙醇和氧气在铜做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加成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4、;B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由于发生萃取是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将苯、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后在 5060 水浴中加热生成硝基苯,是发生取代反应,故C符合题意;D乙醇和氧气在铜做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是发生氧化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区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最简单的方法是( )A. 加入金属钠,振荡,静置B. 在有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与乙酸加热C. 加蒸馏水后振荡,静置D. 加硝酸银溶液后振荡,静置【答案】C【解析】【详解】乙醇和水互溶,苯、溴苯难溶于水,但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则区别乙醇、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蒸馏水后振荡,静置,不分层的为乙醇,分

5、层且有机物在上层的是苯,分层且有机物在下层的是溴苯;其余选项中的物质较复杂、且浪费药品,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萃取及现象的考查,注意现象相同不能鉴别物质,紧扣最简单方法分析解答,区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与水混合即可,现象分别为不分层、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以此来解答。6.下列各组离子从左至右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A. S2-、Cl-、K+B. Mg2+、Na+、O2-C. Mg2+、F-、H+D. Br-、Al3+、Cl-【答案】A【解析】【详解】A.S2、Cl、K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

6、大,半径越小,所以半径大小为:S2ClK,从左至右半径依次减小,故A符合题意;B.Mg2、Na、O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半径大小为:O2Na+Mg2,从左至右半径依次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C.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H半径最小,Mg2、F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半径大小为:FMg2,故Mg2、F、H三种离子半径大小为:FMg2H,故C不符合题意;D.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Br、Al3、Cl三种离子半径大小为BrClAl3,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微粒半径大小的比

7、较规律:层数相同,核大半径小。即电子层数相同时,结构相似的微粒中核电荷数大的微粒半径小;层异,层大半径大。即当微粒的电子层数不同时,结构相似的微粒中,电子层数大的微粒半径大;核同,价高半径小。即对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简单微粒中,化合价高的微粒的半径小;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则半径小。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生成B. CH4、CF4、CCl4、CBr4 熔、沸点逐渐升高,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C. NH3 和 H2O 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D. NH4H 是离子化合物,其含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答案】D【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就

8、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生成,故A正确;BCH4、CF4、CCl4、CBr4均为分子晶体,其熔、沸点受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结构相似的共价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CH4、CF4、CCl4、CBr4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故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故B正确;C氢键是指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若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Y(O 、F、 N等)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故NH3和H2O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故C正确;DNH4H是离子化合物,其含有离子键、极性键,但没有非极性键,故D错误;故答案为:D。8.从柑

9、橘中炼制萜二烯,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 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常温下液态,难溶于水C. 分子式为C10H16D. 与过量的溴的CCl4溶液反应后产物为【答案】A【解析】【分析】该有机物中碳碳双键,根据碳碳双键的性质进行分析。【详解】A. 萜二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说法错误;B. 萜二烯分子中含有十个碳原子,常温下为液体,烃类化合物一般难溶于水,故B说法正确;C. 根据萜二烯分子结构图,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6,故C说法正确;D. 1mol该物质中含有2mol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故D说法正确;答案:A。9.已知断裂 1

10、mol 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 键:436 kJ;II 键:151 kJ;HI键:298 kJ。下列对反应H2(g)I2(g)=2HI(g)的判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吸收的能量为 9 kJB.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 反应物I2(g)与H2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的HI 具有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结合题干已知信息,根据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可知,该反应的焓变H=(436kJ/mol+151kJ/mol)-2298k

11、J/mol=-9kJ/mol,即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kJ,A选项错误;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旧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要放出热量,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物理变化也可能伴随能量变化,即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选项错误;C反应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即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是否加热无关,C选项错误;D由A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0,则反应物I2(g)与H2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的HI具有的总能量,D选项正确;答案选D。10.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 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

12、应C. 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 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详解】A该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A正确;B1mol苹果酸中含有2mol羧基,所以1mol苹果酸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C能和Na反应是有羧基和醇羟基,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molH2,C错误;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是同一种物质,D错误。答案选A。11.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用试剂方

13、法A乙醇(乙酸)氢氧化钠溶液分液B乙烷(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C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D乙醇(水)生石灰蒸馏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乙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乙酸钠溶液和乙醇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选项A错误;B.乙烯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除掉了乙烯的同时引入了新杂质二氧化碳,选项B错误;C.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的水溶液,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采用分液法来分离,选项C错误;D.生石灰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实现氢氧化钙和乙醇的分离,选项D正确;答案选D。12.10mL

14、浓度为 1molL-1 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 )A. KClB. KNO3C. CuSO4D. Na2CO3【答案】A【解析】【详解】A加入适量的KCl溶液,相等于增加溶液的体积,浓度减小,减慢速率,氢气量不变,A符合题意;B加入KNO3,与H+结合形成HNO3,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不产生氢气,B不符合题意;C加CuSO4,锌置换出铜,形成锌铜盐酸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D加Na2CO3溶液,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速率减慢,氢气量减少,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13.对于可逆反应 A(g)3B(s)2C

15、(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molL-1min-1B. v(B)1.0 molL-1min-1C. v(D)0.4 molL-1min-1D. v(C)0.1 molL-1s-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将各种物质转化成A,以此可比较反应速率大小。【详解】Av(A)0.5molL-1min-1;BB为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Cv(D)0.4 molL-1min-1,则;Dv(C)0.1 molL-1s-1,则;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D,答案选D。14.如图所示为 800 时A、B、C 三

16、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2A(g)2B(g)C(g)B. 前 2 min A 的分解速率为 0.1 molL-1s-1C. 2 min 时,A 的转化率为 50%D. 2 min 时,A、B、C 的浓度之比为 2:3:1【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减小,B、C的浓度增大,因此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根据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确定反应为2A(g)2B(g)C(g),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前2 minA的分解速率,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2min时,A的转化率,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据图可

17、知2min时,c(A)=0.2mol/L,c(B)=0.3mol/L,c(C)=0.1mol/L,浓度之比为2:3:1,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B选项为易错点,解答时容易忽略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从而判断错误。15.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叙述表示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C. 当有1molNN键断裂时,有6molNH键断裂D 单位时间内生成2amolNH3,同时消耗amolN2【答案】C【解析】【分析】该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反应,其反应为气体非等体积

18、反应,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的变化量不再变化,据此进行分析。【详解】A、因各物质起始投料量未知,故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浓度无法判断,当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因该反应中各物质均为气体,且容器体积不变,故混合气体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不变,故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当有1molNN键断裂时,有6molNH键生成,若同时有6molNH键断裂,则可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D、反应发生时,根据反应方程式计量数可知,若生成2amolNH3,同时会消耗amolN2,故不能确定

19、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6.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苯中含有键数为 3NAB. 1mol 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5NAC. 现有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 14g,其原子数为 3NAD. 1mol 甲基所含电子数为 10NA【答案】C【解析】【详解】A苯分子中既不含有碳碳单键,也不含有碳碳双键,A选项错误;B1个乙烯分子含有6个共用电子对,因此1mol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B选项错误;C乙烯、丁烯的最简式都是CH2,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则其原子数为,C选项正确;D1个甲基含有9个电子,1mol甲基所含电子数

20、为9NA,D选项错误;答案选C。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3Y2(g)2Z(g),其中 X2、Y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4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c(Z)0.4 molL-1B. c(Y2)0 molL-1C. c(X2)0.2 molL-1D. c(X2)0.05 molL-1 且 c(Z)0.3 molL-1【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反应X2(g)3Y2(g)2Z(g)是一个可逆反应,故各物质均不可能完全转化,假设反应往正方向完全反应,故有: ,假设反应往逆方向完全进行,

21、则有:综合得出:0c(X2)0.2 molL-1 ,0.1molL-1c(Y2) 0.7molL-1,0molL-1c(Z) 0.4 molL-1故A、B、C均不正确;D项当c(X2)=0.05 molL-1时,说明反应了0.05 molL-1 X2,则将生成0.1 molL-1Z,故c(Z)=0.2+0.1=0.3molL-1,故D正确,故答案为:D。18.在4L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 A气体和5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2C(g)xD(g),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mol C,经测定,D的浓度为0.5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1B. B的转化率为

22、20%C. 平衡时A的浓度为1.50molL-1D. 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85%【答案】B【解析】【分析】到平衡时,生成了2molC,D的物质的量为4L0.5mol/L2mol,则:,进而可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转化率等物理量,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x2,A错误;BB的转化率=100%20%,B正确;C平衡时A的浓度为0.75mol/L,C错误;D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压强不变,D错误。答案选B。19.铁与 4 molL-1的稀硫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H2 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

23、2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 常温下,改用 98.3%的浓硫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 反应在 24min 间生成 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 molL-1min-1D. 02min 内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 02min 内温度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答案】D【解析】【详解】A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反应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越多,反应速率就越大。根据图示数据可知在24min间反应速率最大,A选项错误;B98.3%的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H2SO4分子形式存在,H+浓度降低,Fe在室温下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改用98.3%的浓硫酸不能加快反应速率,B选项错误;C反应在24min间生成H2的

24、物质的量是0.2mol,由于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氢气的浓度,因此不能计算其反应速率,C选项错误;D在24min内反应速率大于02min内反应速率,说明24min内温度比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大,D选项正确;答案选D。20.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X、Y 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Y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K 层的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YZB. X 只能形成HXO3型的酸C.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 ZD. Y与Z、W都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主族的

25、短周期元素,Y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Y为Na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Z为第3周期元素,为S元素;则W为Cl元素;X、Y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X为N元素,据此判断。【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Y、Z、W分别是N、Na、S、Cl。则A. 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YZ,故A错误;B. N元素可以形成HXO3型的酸,也可以是HXO2型的酸,故B错误;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热稳定性WZ,故C错误;D. Y与Z、W都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分别是硫化钠、氯化钠,故D正确;故答案选D。【点

26、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断。本题的易错点为X元素的判断,要注意四种元素属于不同主族。第二卷(非选择题)21.I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用物质的组号填写下表。类型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组号_ 与 与 金刚石和石墨 12C、13C、14C 和II下图中A、B、C 分别是三种烃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电子式_,B 的结构简式_。(2)A及其同系物的分子式符合通式_(用 n 表示)。当 n_时,烷烃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当 n=6 时,同分异构体有_种。(3)A、B、C 三种有机物中,所有原子均共面的是_(填名称)。结构简式为 的有机物中,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数最

27、多为_,处于 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至少为_。(4)有机物 C 不具有的结构或性质是_(填字母序号)。a是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交替的结构 b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和溴水反应褪色 d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或氧气反应(5)等质量的三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 H2O 和 CO2,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状况下)最大的是_(填A 或B 或 C)。III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1mol 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_mol氢气反应,最多可以和_molNaOH 反应。【答案】 (1). (2). (3). (4). (5). (6). CH2=CH2 (7). CnH2n+2 (8). 4 (9)

28、. 5 (10). 乙烯、苯 (11). 22 (12). 8 (13). ac (14). A (15). 4 (16). 1【解析】【详解】I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故符合;同素异形体是指由相同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故符合;同分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而不同结构的化合物,故符合;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故符合,而它们实际是同一种物质;故答案为: ;II (1)A即甲烷的电子式为,B即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答案为: CH2=CH2;(2)甲烷及其同系物的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

29、n+2 (用 n 表示),甲烷、乙烷、丙烷均无同分异构体,丁烷才开始有,故当 n4时,烷烃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当 n=6 时是己烷有5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3(CH2)4CH3、(CH3)2CH(CH2)2CH3、CH3CH2CH(CH3)CH2CH3、 CH3CH(CH3)CH(CH3)2、(CH3)3CCH2CH3,故答案为:CnH2n+2; 4 ;5;(3) 图中A、B、C 分别是甲烷、乙烯和苯,所有原子均共面的有乙烯和苯,结构简式为 的有机物是两个苯环通过碳碳单键连接,由于单键可以任意旋转,故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数最多为22个,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至少为一个苯环上的6个加上另一个

30、苯环上与该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以及与该碳原子对位上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故至少有8个,故答案为:22 8;(4) a苯环上的六个碳碳键均为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一种独特的键,故a错误; b苯是一种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无色液体,故b正确;c苯不与酸性 KMnO4 溶液和溴水反应,但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故c错误;d在镍作催化剂时苯与氢气加成,苯能够燃烧,故d正确;故答案为:ac;(5)等质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 H2O 和 CO2,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状况下)取决于该有机物中H的百分含量,H的百分含量越大,消耗氧气的体积越大,甲烷、乙烯和苯三种有机物中H的百分含量依次减小,故最

31、大的是A,故答案为:A;III1mol该有机物含有1mol苯环能够与3mol氢气加成,1mol碳碳双键可与1mol氢气加成,故一共最多可以和4mol氢气反应,只有羧基能与最多可以和NaOH 反应,故为1mol,故答案为:4 ; 1。22.某温度时,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从开始至2 min,用 Z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Z)_。(3)_min时, 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混合

32、气体的密度_。(4)改变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填序号,下同)。A.恒压时充入He B.恒容时充入He C.恒容时充入X D.扩大容器体积 E.升高温度 F.选择高效的催化剂(5)下列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的是_。A.体系压强不变 B. 2v(Z)正3v(X)逆 C.三种气体的总质量不变 D.X 的转化率为 30%(6)将 a mol X 与 b mol Y 的混合气体通入 2 L 的密闭容器中并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n(Z),则原混合气体中 ab_。【答案】 (1). 3X+Y2Z (2). 0.05mol/(Lmin) (3). 2

33、 (4). 增大 (5). 不变 (6). CEF (7). AD (8). 5:3【解析】【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根据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系数比写出方程式;(3)由图标拐点可以发现2min起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达到了平衡状态,相对分子质量和密度根据基本公式进行分析判断变化情况;(4)考查影响速率的因素,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因素如升高温度、增大浓度、使用催化剂等;(5)平衡利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者变化的量不变时进行判断;(6)利用三段式列出算式求出比例。【详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小,Z

34、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且n(X):n(Y):n(Z)=0.3mol:0.1mol:0.2mol=3: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2)在2min时间内,用Z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Z)=0.05mol/(Lmin);(3)由图可知从2min起,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了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和摩尔质量相等,M=m/n,从开始到平衡,气体总质量是守恒的,但是n是减小的,所以M会增大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混合气体密度=m/V,从开始到平衡,气体质量是守恒的,体积是不变的,所以密度始终不变;(4)A.恒压时充入He,体积增大,各物

35、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不符合;B.恒容时充入He,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符合;C.恒容时充入X,X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符合;D.扩大容器体积 ,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不符合;E.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E符合;F.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F符合;故答案为:CEF; (5)A.在温度一定、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压强和物质的量成正比,该反应总物质的量在改变,故达到平衡之前压强在变,当体系压强不变时达到了平衡,故A符合;B. 2v(Z)正3v(X)逆 ,等式中分别表示了正、逆反应速率,但比值不对,应为 3v(Z)正2v(X)逆 ,

36、 故B不符合; C.三种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在密闭容器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故C不符合;D.X 的转化率为 30%,由图可知达到平衡时,n(X)=0.3mol,转化率为0.3mol/1.0mol100%=30%,故D符合;故答案为:AD。(6) 3X + Y 2Z(设Y的变化量是x)初始量:a b 0变化量:3x x 2x平衡量:a-3x b-x 2x当n (X)=n (Y)=n (Z)时,a-3x=b-x=2x,则a=5x,b=3x,所以原混合气体中a:b=5:3。【点睛】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可通过观察图象中的拐点来确定,(4)ABC三种情况将压强转变为浓度的变化来分析,进而

37、分析对于速率的影响(5)能作为平衡判据的物理量在平衡前后一定要有差别,之前变化,之后不变的量可以作为判据,若始终不变则不可以,若用到速率则必须一正一逆且满足系数比。23.A 是一种来自石油的重要的有机物,也是果实催熟剂。D 和 C 碳原子数相同,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E 是一种具有果香味的酯,F 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相互转化如下:(1)B 的分子式为_,D 的官能团为_。(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类型为 _;_,反应类型为_。(3)R 的一种同系物 W,相对分子质量比R 大 154,则W的分子式为_。(4)与A 相邻的同系物 Q 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

38、案】 (1). C2H6O (2). 羧基 (3). CH2=CH2+H2OCH3CH2OH (4). 加成反应 (5).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6). 取代反应 (7). C13H28 (8). CH3CH=CH2+Br2CH3CHBrCH2Br【解析】【分析】A是一种来自石油的重要的有机物,也是果实催熟剂,则A为CH2=CH2,A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R,则R为CH3CH3,A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B为CH3CH2OH,B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C为CH3CHO,D和C碳原子数相同,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则D为CH3COOH,B与D反应

39、生成E,E是一种具有果香味的酯,则E为CH3COOCH2CH3,F是一种高聚物,则F为聚乙烯,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为CH3CH2OH,B的分子式为C2H6O,D为CH3COOH,其官能团为羧基,故答案为:C2H6O;羧基;(2)反应为CH2=CH2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为CH3CH2OH和CH3COOH发生酯化(取代)反应生成CH3COOCH2C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加

40、成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3)R的分子式为C2H6,其同系物W的相对分子质量比R大154,则W比R多个“CH2”,因此W的分子式为C13H28,故答案为:C13H28;(4)与A相邻的同系物Q为CH3CH=CH2,其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CH2+Br2CH3CHBrCH2Br,故答案为:CH3CH=CH2+Br2CH3CHBrCH2Br。24.(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纯锌粉(g)2.0 molL1硫酸溶液(mL)温度()硫酸铜固体(g

41、)加入蒸馏水(mL)2.050.025002.040.025010.02.0500250.202.050.0254.00本实验待测数据可以是_,实验和实验可以探究_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实验的目的是_,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序号体积V/mLK2S2O8溶液水KI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10.00.04.0402.09.01.04.04.02.08.0Vx4.04.02.0表中Vx_mL,理由是_。【答案】 (1). 反应结束所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条件下产生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2). 硫酸浓度

42、(3). 探究硫酸铜的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ZnCu2=Zn2Cu,Zn2H=Zn2H2 (5). 2.0 (6). 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的改变,而其他物质浓度不变【解析】【分析】根据反应速率的含义确定要测量的数据;根据各组实验所控制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进行分析。【详解】(1)根据反应速率的含义,本实验待测数据可以是反应结束所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条件下产生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实验和实验相比,只有浓度不同,其它条件均相同,可以探究硫酸浓度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只有所用的铜的质量不同,实验和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硫酸铜的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Cu2=Zn2

43、Cu,Zn2H=Zn2H2。(2)K2S2O8溶液与水的体积之和为10mL,则Vx10mL-8.0mL=2.0mL;这主要是由于要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的改变,而其他物质浓度不变。25.(一)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符合图 1 的有_ (填序号,下同),符合图 2 的有_。煅烧石灰石 木炭燃烧 炸药爆炸 酸碱中和 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 食物因氧化而腐败(二)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I、II、III)三套实验装置: (1)某同学选用装置I进行实验(实验前 U 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 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为探究固体

44、M 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II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可推出 M 溶于水_是放热反应(填“一定”或“可能” ),理由是_;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 M 可能是_。(3)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选择上述装置_(填 “I”或“III”)进行实验;方法: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反应。【答案】 (1). (2). (3). 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4). 可能 (5). 有热量放出

45、不一定为化学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 (6). 硝酸铵、氯化铵 (7). I (8). 放热【解析】【分析】【详解】(一)煅烧石灰石为吸热反应;木炭燃烧为放热反应;炸药爆炸为放热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为吸热反应;食物因氧化而腐败为放热反应;图1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能量变化符合图1的有;图2所示为吸热反应,符合图2的有;(二)(1)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使锥形瓶中的液体受热膨胀,所以会使U形管中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2)有气泡产生,说明M溶于水放出热量,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如NaOH固体溶液水放热,但为物理变化过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

46、应均是指化学反应,所以M溶于水可能是放热反应,原因时:有热量放出不一定为化学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M溶于水后导致大试管中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证明M溶于水为吸热过程或与水反应为吸热反应,溶于水能够吸收热量的物质有:硝酸铵、氯化铵等;(3)方法:选择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装置右边U型管中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或烧杯中导管中有气泡放出),证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方法: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棉花燃烧,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点睛】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是指化学变化,某些物理变化过程可能也会伴随热量的变化,但不能称为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