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1. 2007年,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重见天日,在高等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象征王权的玉器及信仰用品,发现的巨大水坝需要至少一万人施工数年,测定年代(距今约5100年)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得多。这表明A. 良渚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B. 国家组织形态在当时已出现C. 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流域D. 早期王权借助神权强化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象征王权的玉器及信仰用品”“发现的巨大水坝需要至少一万人施工数年”等信息可知,当时的良渚已存在明确阶级分化和统一文化信仰拥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和后勤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国家组织
2、产生作用的反映,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信息,得不出“良渚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结论,排除A;长江流域只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排除C;材料中没有“王权借助神权”的信息,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 下边是西汉官盐、官铁、官服、官工的分布图。该图反映出西汉时期()A 中央对南方控制力度较弱B. 北工南农经济格局形成C. 国家统治倚重于北方经济D. 民间手工业的迅速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西汉时期官盐、官铁、官服、官工等官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北方,这说明国家统治倚重于北方经济,因此C选
3、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央对南方的控制情况,A选项错误;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尚未得到开发,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情况,D选项错误。故选C。3. 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这反映出宋代A. 注重功业皇帝观流行B. 皇权观念世俗化的倾向C. 君权神授的天子观强化D. 民间行为影响皇权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宋代帝王们的专用称谓“官家”,和“酒家”、“农家”、“医家”等以职业区分社会成员的称谓类似,反映出当时皇权观念世俗化的倾向,B项正确;宋代帝王“不
4、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自称”,A项错误;“君权神授”的天子观“强化”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官家”由宋代帝王自称发展成专用称谓,不是“民间行为影响”的结果,D项错误。4. 明朝时期,北方延绥镇兵马云集,其军需全赖商人接济,每年有定额,往往招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盐)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这一现象A. 打破了私人对贩盐业的垄断B. 推动了地方商业中心形成C. 抑制了徽商经济实力的增强D. 优化了政府对经济的管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输粮于各堡(给(盐)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可知明政府需要商人运输物资,开放盐业,引导商人卖
5、粮贩盐,该做法优化了政府对经济的管控。D正确;“打破私人垄断”的说法不符合题意,A排除;该做法不能推动地方商业中心形成,B排除;该做法的目的并不是抑制徽商增强实力,曲解了题意,C排除。故选D。5.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A. 放弃了天朝上国迷梦B. 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C. 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D. 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李鸿章被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深深的震撼,肯定日本的战法和进步,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
6、感,故C项正确;李鸿章投身洋务运动,表明他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进一步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故AB项错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改变这一主张,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是解题的关键。6. 如图是民国初期的屈臣氏荷兰水广告。这可以用来说明A. 社会风尚的变迁历程B. 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C. 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D. 新式生活理念的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民国初年屈臣氏荷兰水的广告宣传,说明当时商品借助广告进行推广,强调的是新式生活理念的传播,D正确;仅从商品广告来看是无法得出社会生活变迁的历程的,A排
7、除;材料未涉及西方的政治制度,B排除;屈臣氏荷兰水属于典型的外资企业,C排除。故选D。7. 下图为1941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该券可与法币进行兑换,曾在华东、华中和华南等汪伪统治区大量流通。该券发行的目的是A. 封锁敌后根据地的经济B. 掠夺沦陷区的物资财富C. 加强国统区的经济统制D. 扰乱解放区的金融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1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可知是南京汪伪政权发行的伪币,汪精卫政权通过中储券在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流通,达到在中国沦陷区进行经济侵略,掠夺资源,故选B;中储券在汪伪统治区,与A无关,排除;汪伪政权不是国统区,不是
8、解放区,CD错误。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兴起新的边疆研究高潮,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从近代的边界问题研究转向历史疆域、边疆治理研究并重,从单一的边疆历史地理研究到融合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跨学科的研究。这一转变主要说明A. 时代需要促进边疆史学研究的发展B. 经济发展是边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C. 边疆史研究确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 学科交叉研究是史学发展必然趋势【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80年代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使边疆史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侧重点发生变化,研究角度和方法呈现出新的方向,即时代需要促进边疆史学研究的发展,故A 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故
9、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边疆史学的作用,故C错误;“必然趋势”在题干信息中无法体现,故D错误。9. 关于贷款,十二铜表法限制最高利率不得超过1/12,公元前347年改为最高不得超过1/24,查士丁尼- -世(482- -565) 采取差别利率,把它定在年利4- 12%之间,按照出借人身份和贷款性质而有所增减。这一变化表明A. 平民地位不断提高B. 社会矛盾逐步缓和C. 万民法的最终确立D. 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罗马法对贷款活动的规范,从限制最高利率发展到差别利率,体现了商品经济日益发展,D项正确;罗马法中对贷款利率的规范,不能说明“平民地位”不断提高,A项错误;罗马法的发
10、展不能说明社会矛盾逐步得到缓和,B项错误;万民法早在公元3世纪时已经确立了下来,C项错误。10. 1600年,西班牙学者马丁塞洛里戈说:“如果西班牙没有钱没有金银,是因为它拥有这些:如果西班牙贫穷,那是因为它富有。”这种因为骤然富有而贫穷,就是所谓的“西班牙陷阱”。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班牙A. 实行重商主义B. 社会分化严重C. 维护封建制度D. 金银大量外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600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凭借强大的封建中央集权最早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但是西班牙掠夺来的财富大量用于封建统治者的奢侈享乐,而不是用于投资,故造成材料中的“
11、西班牙陷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西班牙对封建制度的维护,故C项符合题意;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运用国家力量来发展商业的思想,同材料无关,排除A;社会分化严重不是造成材料中的现象的原因,B项错误;早期殖民时期大量财富是流入西班牙的,故D项错误。故选C。11. 下表为部分关键年份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万英镑)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造成的主要政治影响是A. 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 加强了英国国王的经济力量C. 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D.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工业革命影响,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为1832
12、年议会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经济发展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进步,A项正确;19世纪中期英国国王的经济力量并没有加强,B项错误;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是在18世纪早期,C项错误;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是在18世纪中期,D项错误。12. 以下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丹尼罗德里克提出的全球化发展的“三元悖论”(世界经济的三难选择,即超全球化、民主政治和国家主权,三者无法同时存在。)据此可知,作者意在 A. 表明维护主权就必须抵制全球化B. 说明全球化下出现多重利益的冲突C. 指出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利弊共存D. 强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
13、想深化全球化,就要放弃一部分主权或一部分民主;选择高度全球化和国家主权,就要财政从紧、小政府、低税收、放松监管和对外开放;如果选择高度全球化和民主抉择则需要放弃一些国家主权,融入更高程度全球治理体系。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下出现了多重利益冲突,故B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对外开放是使唐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威远播的重要积极因素。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弱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
14、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被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材料二 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伍延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直开商埠的实施。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先后开放岳州、秦皇岛、济南等地。1905年,
15、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材料三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付出巨大代价换回的历史教训,也是改革开放40年的宝贵实践经验。当今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世界大势浩浩荡荡,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对外开放的受益者,同时也在积极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国贡献,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
16、织到建一带一路”,中国正在不断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摘自学习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系列评论之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近代开埠通商相比当今中国对外开放有哪些发展。(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答案】(1)特点:交往领域全面,形式多祥;政府采取措施主动开放;大量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商品生产呈现外面型倾向;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答出其中3点即可)作用:促进了唐朝的繁盛,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提升唐朝国际地位,推动“中华文化圈”发展。
17、(2)发展:由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由封闭半封闭的开放到全面开放;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多建设性贡献。(3)有效途径:发展中国家要走符合因情的发展道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加强南南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平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除中外使节弱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等可从政府态度、人才资源角度、交往形式、交往氛围等进行概括; 作用:根据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可从唐朝
18、国际地位、社会发展角度、文化传播角度等进行分析。(2)发展:根据材料“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直开商埠的实施”“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并结合所学,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今中国对外开放较于中国近代开埠通商的优点可以从开放程度、开放原则与意愿、与世界沟通角度等进行说明。(3)有效途径:材料“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世界大势浩浩荡荡,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结合所学,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国际政治格局角度、南北合作、和平发展角度进行说明。14.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如表为1500-1800年欧洲居民1万以上的城市数量(单位:个)-摘编自简德弗里斯欧洲的城市化:1500-1800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18世纪后半期英国城市化进程迅速。论述:18世纪后半期英国1万人以上的城市增加了一倍多,城市化迅速发展,成为欧洲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英国社会经济变化和对外殖民扩张密不可分。这一时期,英国圈地运动仍快速推进,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而这正适应了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于是,大量农民进入工厂成为城市居民。这一时期,英国成为世界
20、上最大殖民国家,拥有最广阔的海外市场,掠夺了巨额财富,这又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进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总之,以工业革命为核心的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的18世纪后半期英国城市化的发展。(“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解题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信息,注意各个城市化的变化,然后任意选择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表现提出论题,结合其发展原因进行论述。依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涉及的是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各国城市化状况,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750年开始英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由此可以得出论题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城市化进程迅速。然后从18世纪后半期英国城市化发展表现、工业革命和英
21、国殖民扩张及其影响进行论述即可。15. 材料 1978 年至1985年是我国贫困人口减少最快的时期,减贫动力主要来自农村改革及农村经济的发展。1979 年中央成立专门机构支持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1980年又设立了“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但没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状况。1986 年至2000年,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政府采取以发展为核心的扶贫政策。由国家投入资金,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各种产业促进增产增收。同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2001年至2013年,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协调农村
22、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在此期间,基层组织发展日益规范,“要致富,选好党支部”成为贫困人口的真实呼声。摘编自董敬怡 中国扶贫改革40年:历程、经验及展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扶贫改革的阶段性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扶贫改革工作的基本经验。【答案】(1)阶段性特征:1978年至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减贫阶段,总体上属于国家层面“输血式”、“救济式”扶贫。1986年至2000年,开发式扶贫阶段,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经济开发,达到脱贫目的。2000年至2013年,综合性扶贫开发阶段,从经济开发向全面小康迈进。(2)经验:政府主导
23、,注重财政经济扶贫(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强科教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开发与加强党和政府的基础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积极投身扶贫开发事业。【解析】【详解】(1)阶段性特征:根据“1978 年至1985年是我国贫困人口减少最快的时期”“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得出1978年至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减贫阶段,总体上属于国家层面“输血式”、“救济式”扶贫。根据“1986 年至2000年政府采取以发展为核心的扶贫政策”“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得出1986年至2000年,开发式扶贫阶段,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经济开发,达到脱贫目的。
24、根据“2001年至2013年,还协调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得出2000年至2013年,综合性扶贫开发阶段,从经济开发向全面小康迈进。(2)经验:根据“中央成立专门机构支持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得出政府主导,注重财政经济扶贫;根据“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得出加强科教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根据“基层组织发展日益规范”“要致富,选好党支部”得出扶贫开发与加强党和政府的基础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积极投身扶贫开发事业。16. 材料 19461971年大事年表(部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2
2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局势发生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力量崛起;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出现。(2)原因:二战削弱殖民国家力量;亚非拉民族意识的觉醒,美苏冷战的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解析】【详解】(1)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946年到1971年,亚洲和美洲的印度、印尼等多个国家脱离原有的殖民宗主国实现独立,或者建立共产主义政权,不结盟运动兴起。说明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出现。(2)二战后国际局势发生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和殖民国家力量削弱、亚非拉民族意识觉醒、美苏冷战影响
26、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有关。17. 材料 孙思邀,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他目睹民众缺医少药,毅然放弃仕途,立志做一名“苍生大医”。他以历代名医为榜样,刻苦钻研医药典籍,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并结合个人的学术经验,先后撰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故以“千金”两字命名。该书搜集整理了6000多种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自古以来至唐初的医药学成就。他提出行医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精”,即精深的医学造诣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诚”,即对病家、对同道怀有一片赤诚之心。在治疗学方面,他对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有比较突出的创造性。他还十分重视妇幼保健卫生,强调妇科病的特殊性和小儿护理的重
27、要性。孙思邈与唐朝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人们为了纪念孙思邈,尊其为“药王”,“箫鼓年年拜药王”,已成了孙思邀故乡人民千百年的习俗。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思邈的主要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思邈所具备的优秀品质。【答案】(1)编撰了医药学巨著千金方;与政府合作,推动了唐代医学发展;对我国中医理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后世传染病的防护提供重要借鉴。(2)淡泊名利;刻苦钻研医学,志向远大;救死扶伤,医德高尚;善于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拯救苍生为己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解析】【详解】(1)根据“结合个人的学术经验,先后撰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得出编撰了医药学巨著千金方;根据“孙思邈与唐朝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得出与政府合作,推动了唐代医学发展;根据“在治疗学方面,他对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有比较突出的创造性”等内容可知他为后世传染病的防护提供重要借鉴,同时还为我国中医理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从淡泊名利、志向远大、医德高尚、善于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总结概括孙思邈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