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精做江苏高考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阅读评价论述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文、论文、评论等。具体考点同散文阅读专题二“考点要求”。一、(2005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波兹曼的诅咒周国平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地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
2、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
3、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
4、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整体把握1 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答:_答案本文先借波兹曼一书提出了
5、论述问题(第一、二段),再介绍了波兹曼媒介文化观的内容(第三、四段),后转入论述中国电视文化娱乐化的事实(第五段),并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担忧(第六段)。2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本文凭借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重点批判了中国现实存在的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娱乐化的事实,表达了作者虽然坚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波兹曼的文化灭亡论,但娱乐至上的环境确实令人担忧的观点。问题研读1 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答:_答案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试题评点本题考查的是作者观点信息的筛选、概括。阅读范围明确,答题要求清
6、晰,关键在于对文段内部层次、观点的把握。语段共有11个句子。可分为三个层次:第句为中心句;第二层包括第至句,阐释了媒介观的主要内容;第至句为总结句。难点在于第二层次内两个小层次的再把握。第至句为第一小层,介绍文字的媒介靠书籍,电视是以现时为中心;第句为第二小层,句为因,句为果。据此可见,答案信息点集中在文段的第三句上。这道局部文意概括题考查的是对局部文字的精读(细读、深读)能力,这是江苏卷不论是在文学类文本还是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中都突出强调的一个能力点。2 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7、处?答:_答案(1)原书以美国为典型,作者以中国为例,有世界性,有代表性;读者对象为中国人,有现实针对性。(2)举例说明的方法。(3)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服力。试题评点该题考查的是对论证方法及其效果的分析能力。“采用了什么方法”这一问其实答案已在第一问暗示了。值得注意的是,高考答案给出的是“举例说明”似乎是一种说明方法,规范的说法应为“举例论述”。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中心是理解论点、论据、论证及其相互关系,而突出对论证方法的考查,是江苏卷重视文本特征的一种坚持。3 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答:_答案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
8、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对文化的伤害;放任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试题评点借助句子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是江苏卷一贯的命题特色。试题所给的是两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所谓“理解”,就是找出作者不同说法的理由及表达的意图。答题区间就在第六段,阅读时要抓住“我相信不过”这些句子内容。令人感兴趣的是时隔八年后的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16题(见后面论名声“问题研读”第2题)的考查形式几乎与此题相同。二、(2008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纯朴的嗜血者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简直是个
9、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他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李逵为什么会让人害怕?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了,破坏的能量太大了。鲁迅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托出了一个“嗜血者”形象:他的板斧向来是“排头砍去”,而且动不动就“杀得手顺”。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水浒虽然处处是刀光剑影,但快意恩仇,几乎没有悲悯色彩,连那个年仅四岁“生得端严美貌”
10、的小衙内的死也径直写作“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制造这一幕的正是“黑旋风”!也许为了逼使朱仝上山入伙,无论哪个梁山好汉对一个小孩的生命都是不屑一顾的,但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杀戮,似乎只有李逵去做才合适。李逵崇尚暴力,流血越多,越是兴奋,但他并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浑身充满无赖气息,反而那么纯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了。他嫉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强凌弱,哪怕是最崇敬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为什么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
11、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做赌注,“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仿佛大家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在一个全然不知怜惜生命的人的眼里,旁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也就变得自然和正常了。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整体把握1 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答:_答案本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对李逵虽然情感上亲近但理性上并不认同。接着逐层深入地分析李逵身上的可怕性及对生命的不珍惜。最后再一次重申自己的观点: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2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本文借对李逵身上“纯朴的嗜血”特性的分析,否定了李逵不珍惜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而滥杀无辜的嗜血
12、行为,希望人们珍惜自己的、别人的生命,对生命多些悲悯情怀。问题研读1 文中作者着力分析的李逵身上的矛盾是什么?(2013年考试说明样题)答:_答案嫉恶如仇,但不讲是非曲直;看不惯以强凌弱,但常常不分对象,大肆杀戮。试题评点该题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整合。值得注意的是题干中的“矛盾”一词,它暗示答案的组织必须是一组矛盾的表述。2 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1)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的行为持欣赏态度。(2)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3)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的态度形成对比,是本文作者观点的一个有力论据。解析
13、解答第一问要细读文章第二段,答案非常明显。第二问可以从文章第一段的第一句去思考、分析。“复杂的感情”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段是“纯朴”的方面,第二、三、四段是“嗜血”的方面。结合文中作者语言的感情色彩,也能得出答案。第三问涉及论述性文章的说理方法问题,那就是通过对比,有力论证作者的观点。试题评点该题是一题三问,前两问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问答题区间在第二段,原文中的“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中的“却”至关重要。第二问答题区间在第一段,原文中说“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第三问考查的是分析论据的作用。答论据作用,首先考虑的是对论点的证明,再考虑论据间的关系。3
14、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答:_答案(1)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2)反对滥用暴力。(3)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解析本句在文章的结尾,是总结性的重点句子,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观点:“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好不要活在现实生活之中,因为这类人崇尚暴力,滥杀无辜;这类人最好活在书中,人们可以从中得到警醒。试题评点该题从表面上看是句子含意理解题,但因为该句放在文末,是全文的结论句,很有概括性,所以实质上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题。思考时可分为两个层次:为什么说“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
15、惜的人是最可怕的”?为什么希望“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而不是“活在现实中”?尤其是后一问题的思考,必须全面,要挖出它的潜在含意。三、(200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说“异”詹克明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了无差异的均衡,“中心”应运而生,有序的体系得以形成。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文武皆不出众的“异类”宋公明,
16、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第一把交椅。当液体加热到沸点之上,有时高出十几度还不沸腾,就成了过热状态。一旦过热液体受到扰动,瞬时大量汽化,极易发生爆炸。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出现“过热”,常将几粒多孔质的沸石投入高温液体。沸石不断释放的小气泡容纳了液体的饱和蒸气,鼓成大气泡腾出,借此平稳沸腾。过于纯粹的体系在形态转化时很可能出现滞后或过头,导致险象环生,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20世纪初,正是爱因斯坦在假设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又提出量子论,才使物理学获得了大发展。正因为他们的异类观念,才使得物理学大大创新。不过,切勿
17、强求“异类”,最应警惕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之类,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整体把握1
18、 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答:_答案本文先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不可小视异类。再分析异类在事物形成、发展、转折中的重要作用。接着剖析生活中存在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的原因在于缺少宽容心态。最后重申异类的重要性。2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本文认为“异类”在事物的形成、发展、转折中有着重要作用,希望人们对异类持一个正确的态度:宽容无害的异类,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问题研读1 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答:_答案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容忍无害的异类现象。试题评点该题与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8题(见前
19、面纯朴的嗜血者“问题研读”第2题)一脉相承,都是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筛选第一、四、五段内容即可,关键信息在第五段。人们对异类所持的态度往往受世俗之见的影响,这正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反对的。作者对异类的态度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和新的眼光,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对这两种态度,要善于辨析。2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答:_答案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解析本句在结尾,既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又点明了文章主旨,抓住“正常”和“必需”进行分析即可。试题评点该题考查的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这
20、也是一道因果分析题。“果”是结尾的一个结论句,而“因”在上文第二至五段中,只要筛选出第二段、第四段的中心句及第三段的结论句、第五段中的重要句“一个高度发达异类行为”,加以整合即可。值得注意的是,题干中的“不仅而且”关联词表明答案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回答。四、(2010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谈静朱光潜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
21、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自
22、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
23、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整体把握1 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答:_答案参照“问题研读”第1题。2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本文的主旨是关于静的修养。作者认为,心境空灵的“静”能使人领略乐趣,能够领略静趣的人,才能在尘世喧嚷中蓦然获得无穷妙悟。问题研读1 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
24、路。答:_答案(1)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2)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3)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解析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先分析每段各写了什么,哪几段组成一个表意单位,即一个层次,将各层大意归纳概括出来即可理出全文结构。试题评点该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并拉开了连续三年考结构思路的序幕。论述类文本阅读很重视文章思路的理解。梳理思路,就是给文章划分层次,归纳层意。全文共四段,每一段都有中心句或结论句,把这些关键句拎出来,组织成有先后顺序、层意准确的一句话。值得注意的是首次考查思路,并未考常见的
25、“总分”式结构,而是考了层递式结构。2 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答:_答案(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2)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解析(1)从“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领起的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加以整合即可得出答案。(2)结合上文对“感受力”及“静”的解说,可知这句诗中体现出来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试题评点该题两问,分别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
26、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静趣”是理解全文观点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关键词是“静”,其含义在第四段中点得很明确:心界空灵。所谓“空灵”,就是指心灵摆脱了外界的喧嚣、功利的羁绊,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领略到人生的乐趣,有无穷的感悟。第二问虽说有些难,但只要准确理解了“静趣”的含义,也就不难了,其实该问可以转换为两问:(1)所写内容与“静趣”有什么关系?苍蝇搓手搓脚,是苍蝇的“静”。(2)苍蝇是害虫,作者为何会欣赏它呢?因为他“心界空灵”,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明白在对苍蝇的描述中有“静趣”在,就好理解多了。拓展练习2008年湖南卷谈静一文的相关题目。1 第一段第二句(指“所谓感受感官和心灵”句)后命题者删去
27、了“这两个字含义极广”这样的句子。请结合第一段文意,说明“含义极广”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答案(1)感知到对象,(2)对象引起的人的心灵反应,(3)不同个体的反应有差异。解析该题考查筛选、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在“两个字含义极广”后面对它进行了解释,解释分为三层:一层是“眼见颜色,耳闻声音”;一层是“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一层是“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然后举一例予以说明。2 下面是两个推论句,但作者省略了推论的中间环节。请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分别补写出句中所省略的内容。答:(你的)心境(界)愈空灵,_,(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你的)
28、心界愈空灵,_,(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答案对物界的感受愈敏锐物界对心界的影响愈小,心灵愈能领略趣味解析结合“推论句”所在的段落分析、归纳、整合答案。五、(2011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捧与挖鲁迅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伶俐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
29、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九不是好东西。既然十之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作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道: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
30、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捧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最奇怪的是北几省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料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护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
31、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选自鲁迅全集华盖集,有删改)整体把握1 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答:_答案见“问题研读”第1题。2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本文针对中国人喜欢“捧”的恶习,剖析了“捧”的动机和危害,指出“捧”是自讨苦吃,是苟安之道,“挖”才是“自求多福”之道。该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问题研读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答:_答案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最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解析议论文通常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结构模式。本
32、文先从中国人一贯的做法引出下文,提出人们有爱“捧”的习惯,并指出“捧”的实质和后果,并举三例给予佐证,而后提出“挖”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最后再回到批判现实中来,收束全文。试题评点该题仍与2010年高考一样继续考查对全文思路的把握,在选文较难的前提下,试题保持了稳定,这无疑是降低了难度。理解该文思路,只要抓住了关键句、段即可。文章一、二两段提出问题,考生容易把握。对第三段,抓住第一句后半句中的“动机”,就抓住了要害。第四段第一句是过渡句,“结果”是关键词,而该段领起了下文五至八段,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上都很重要。最后一段在前文反面论述的基础上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全文思路是按照“提出问题(压和捧)分析
33、问题(捧的动机和后果)解决问题(不能捧,而要挖)”的顺序进行的,本论部分使用的是层递式结构。2 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答:_答案(1)后果:助长贪婪,人们反受其害;腐蚀人格,使之蜕化变质;恶性循环,造成毁灭性的后果。(2)递进关系:揭示“捧”的危害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解析第五至七段分别列举了三个例子谈“捧”的后果:知县寿诞,“捧”使人起贪心,危害个人;都督变坏,“捧”使好人变坏人,善人变恶人,危害一方;河道增堤,“捧”使祸害更大,河水决堤,危害一片。三个例证之间存在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由个体危害到全民危害程度递增的递进关系。试题评点该题
34、虽说考查论据之间的关系,但重点在于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针对第一个问题,首先要筛选出文章中的三个例子,再将三个例子所揭示的“捧”的后果加以概括。针对第二个问题,主要抓住知县都督北几省的河道,范围渐大,危害渐大。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例子之间到底存不存在着递进关系,本该见仁见智,命题者却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考生,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的思维,这是该题饱受诟病的地方。3 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答:_答案“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解析从文意来看,“挖”与“捧”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可从最
35、后一段中先找出“挖”在文中的起始含义(基本含义),再向前文辐射,从“挖”与“捧”(后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的关系,作者为何在结尾要提出“挖”等层面思考。试题评点该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实质上是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虽说考查的重点是文章内容的深意,看起来难,但做起来其实不很难,这类“在文章结尾提出的,包含哪些深意”主要依赖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准确把握。其“深意”主要集中在结尾,把结尾两句话分三层概括即可。论述类文本重视在结尾设题,这或许是江苏卷的一个命题特点。这在2008、2009年及2012年高考中已得到证明。六、(2012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笑的价值英伍尔
36、芙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
37、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为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
38、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真的,没有什么
39、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杨静远译,有删改)整体把握1 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答:_答案本文首先指出“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接着分析了笑的两个独特价值:笑,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嘲笑的前提是就本来面目看人。然后从反面谈对眼泪的误解。最后重申笑的可贵和难以做到的观点。2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本文表达了对笑的价值的独特思考,探寻了笑的意义,认为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能够嘲笑一个人,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妇女和儿童的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因为他们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问题研读1 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答
40、:_答案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解析本题通过围绕一个中心筛选信息来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先找到主体段落的中心句。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第三段的中心句是: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在中心句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就是答案。试题评点该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重点是将文章中与“笑的价值”相关的内容概括全,信息点集中在第一、二、三段的关键句中,不过,不可直接照抄,需要按题目要求适当地将原句加以整合。2
41、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答:_答案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解析本题通过分析论述层次来考查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前两句为第一层,是提出嘲笑的前提: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引出本段的论题:妇女和儿童对人具有更强的观察力。第三句至第五句为第二层。剩下的句子是第三层。联系现实阐述孩子和妇女的笑让人惧怕。归纳层意时,要着眼于全段的中心,三个层次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试题评点该题虽然仍是考查对文章结构、思路的把握,但角度较2010年侧重整体把握有所不同,重在
42、把握文段内部层次。该文是译文,理解起来有些难,不过该段的层次还是较清晰的,可分为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概括分析为“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即可,表述为“要用人的本来面目看人”或“嘲笑不应及于表面”也可;第二层从第三句到“清晰轮廓”,概括为“阐述妇女和儿童能够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若紧扣妇女和孩子的精神属性来谈也可;第三层是剩余部分,概括为“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若表述为“由于孩子和妇女的嘲笑,虚伪的人才会害怕”也可。全段按照“提出论点具体阐述”的思路展开,在“具体阐述”部分又按照“因果”的思路展开。这是江苏卷连续三年考查论述类文本的思路,充分凸显了命题人对把
43、握议论文思路的高度关注及对考生阅读的强烈导向。3 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定态度。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解析本题通过分析句子含意来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热衷于”与“远胜于”“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这些词句都能表现出作者的否定态度。这一段列举了一种反面现象,紧接着下段就提出了正面的观点。试题评点该题两问,第一问是借助句子来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问的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分为两部分,一是画线句子的主要内容,“悲伤比笑更可贵”;二是作者对这句话所持的看法,从
44、“热衷于”“远胜于”“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这些词句基本可以把握作者持否定态度。第二问考查的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即反面论证。考查要审准题,“对论述笑的价值的作用”,不能按惯性思维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借助句子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重视论证特色,重视结尾处设题,该题充分体现了江苏卷这几个命题特点。七、(2013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论名声德叔本华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
45、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
46、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
47、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
48、却当获而未得。”(金玲译,有删改)整体把握1 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答:_答案本文先通过荣誉与名声的对比提出名声话题,再说获得名声的两条大道立功、立言各有利弊,后说名声与价值的关系。2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本文认为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者各有利弊,但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名声是要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但它不一定代表价值。问题研读1 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答:_答案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解
49、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要通读全文,找出关于“立功”与“立言”的关键语句,然后整合答案。第二段“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第三段“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第四段“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根据这些句子不难作答。试题评点该题是借助两个概念的区别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命题与2012年高考第15题(见前面笑的价值“问题研读”第1题)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文思路清晰,信息集中在第二、三、四段中,体现二者区别的提示语也非常明确,难
50、度不是很大,但对思维的缜密性要求高,且答案表述要求严格。三个答题点分别从“时间”“机遇”“判断”三个角度对立功与立言进行比较,每个要点必须包含两方面的比较且表述正确,才能得分。2 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第一句话要联系作者对“绝对价值”的解释加以理解。文中说“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可
51、见题中第一句话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一个人的内在价值。题中第二句话要联系后文的阐述和莱辛的话来理解。试题评点该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所选的句子很有特点,它为“矛盾句”。解答理解“矛盾句”的含意题,要学会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分析,找出看问题的“角度”或“层面”很重要。两句话都是在谈“名声”与“价值”的关系,但“角度”与“层面”不同。第一句是从“绝对”的角度讲“真正的名声依靠其内在价值”,是无条件的,是针对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第二句是从“相对”的角度说“无名声者并不是没有价值”,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有条件的),是针对许多“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的天才等人而言。第一句话要关
52、注其后的“绝对价值”及其解释,特别是对“只”“直接”“全力”几个关键词的理解;第二句话要关注其后的论证(例证、引证),特别是对“许多”“有些”“另一些”几个关键词的理解。此题是有些难度的,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领悟能力,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无疑是一道好题。3 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答:_答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强调“德”的首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白我国古代“立德、立功、立言”
53、的含义。然后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作出客观周全的判断。就本文而言,叔本华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他没有单独谈“立德”,但是原文说“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说明他也强调品德。比较我国古代的说法和叔本华的说法的异同,就可得出答案。试题评点该题出得实在令人意外。因为它很明显属于探究题,属于利用文本知识、理解解决课外问题的延伸探究题,但探究题不属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范围。所给答案也令人大跌眼镜,是一种比较异同的答案,与试题所要求的开放性答案相距甚远。不过,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道很好的探究题。“三不朽”的出处考生不一定清楚,但这三个词在平时的阅读中经常遇到,也会有一
54、定的思考,如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柳子厚墓志铭就涉及了这个问题。根据答案服从题目的原则,考生不必拘泥于原答案,只要能结合叔本华的观点写出对我国古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认识,且持之成理即可。不过,随着2014年考试说明的出台,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出探究题已不再是“超纲”和“意外”了,因为新增了“探究”层级要求。命题探究及备考启示1 江苏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选文上有何特点?命题的重点是什么?主要题型有何特点?答案江苏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选文上就篇幅而言,以一千字文为主,阅读量适当,篇幅小,思路清晰;就体裁而言,以杂文、论文为主,尤其是一些经典杂文,人文色彩浓厚,有现实启迪意义,对考生具有较好的思
55、想引导作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阅读经典论著的要求。不过,近几年江苏卷在选文上专业性渐强,文本难度稍微加大。高考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覆盖面宽,思维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尤其是江苏卷重点考查掌握知识的准确性,逻辑思维的缜密性、深刻性及语言的灵活性。而且试题的区分度较大,失分率较高。江苏卷命题从考点上讲,重点放在:(1)把握文章的论述思路,(2)分析概括文章观点、作者态度,(3)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另外,江苏卷注重对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的考查,即注意论点的阐发与论据的运用以及论证的过程,这是江苏卷与其他省市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不同的显著特色。主要题型的命题特点有:(1)
56、把握论述思路题。它几乎是江苏卷的必考题。考查角度既有对全文论证思路的梳理,又有对某一段内部思路层次的分析。(2)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意)题。它对应的是考试说明的“理解”层级,属必考题,但理解主要概念的含义与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则属于轮考题。无论考哪一题,都要求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回答,试题难度都不太大。概念的表现形式为词或短语,考查重要概念的含义实际上是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江苏卷重点选那些能够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词语考查。考查重要句子的含意在实际命题中也是选择那些集中反映作者的观点或概括性较强的句子考查,答题多要求从句子所在的段落乃至全文的大语境中探究其意。(3)分析概括作者的观
57、点态度题。江苏卷不大喜欢要求概括全文的观点,而是喜欢选取句子,以句子为凭借,来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走的是“由小到大”的思维路径,即从文章局部内容出发,通过比较概括达到对文章整体或中心意思的把握。(4)论证特色题。这是江苏卷所独有的。不是必考题,但属常考题。命题的重点放在“关系”和“作用”上,即要把握住论点与论据、论据与论据的关系,论据和论证方法使用的作用。另外,根据2014年江苏考试说明关于现代文阅读要求的调整说明,今后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增加了“鉴赏评价”和“探究”两个层级,可能对命题影响不大。它恐怕会在继续保持原有题型的基础上增加探究题,如2013年江苏卷第17题,借助文本内容解决文外
58、问题,这类题型或许会保持不变。2 江苏卷的命题特点对于我们复习备考来说有何启示?答案(1)强化论述类文本阅读意识,把握好两种思维路径。论述类文本阅读也是现代文阅读,同样要求先读文后做题,读文是做题的根本前提。论述类文本阅读有别于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它突出的任务是把握好三要素:论点、论据及论证。先要快速阅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把握主旨。再理清论点及论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看用什么论据、什么论证方法来说什么理;梳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看用什么论证结构,思路层次是怎样的。后要会抓观点句、中心句、段首领起句、段末结论句、过渡句等,它们常常是筛选答题信息的区域。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般有两种思维路径:由
59、大到小和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即先看文章的中心意思,再看文章的局部乃至细部的意思,基本是循着演绎的思维进程。优势在于能从整体背景出发来给局部定位,可靠性强,比较适用于对文章中局部问题的推敲。“由小到大”是从文章各局部内容出发,通过异中求同的比较概括,达到对文章整体或中心意思的把握,是按归纳的思维进程展开的。优点在于思考的面比较广,有比较、鉴别、取舍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保证其结果的正确性,因而较适合对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记住: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几乎所有的答案都在原文中,能不好好阅读文本吗?(2)突出题型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命题类型化特点很强,无非就是理解概念或句子题、梳理思路题、分析概括观点态度题等几种类型。对每一种题型,从审题到答题都应有针对性的研究、规范化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