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73634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新考势检测:1-3-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分层排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通史排查真题对点知识点1北洋军阀的统治、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运动备考策略: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8年)这一类题,属于课标高考新增题型,要抓住军阀混战割据的时代特征来解题。注意出题人运用新材料考查这一时期北洋政府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国近代化做过的努力;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运动、共产党成立考题极少,难度一般,正常掌握基本内容根据题目所提供材料即可正确作答。1(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2、)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解析: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

3、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C2(2017年高考江苏卷)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解析: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是无产阶级的机关报,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说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讲的是中共的主张,并不代表国民

4、政府,故B项错误;中共机关刊物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观点,不是知识分子的共识,故C项错误;中共机关刊物代表的工人阶级的观点,不是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故D项错误。答案:A3(2017年高考北京卷)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解析:材料主要讲述毛泽东关于国民革命与国民党合作的主张,没有

5、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得出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与材料提到与国民党合作不符,故C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全民族的联合抗日,与题目中的国民革命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4(2017年高考海南卷)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

6、,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解析:1927年正处在北伐战争时期,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影响但不能决定战争走向,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共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不能推断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故B项错误;材料中这位国民党领导人认为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会导致其“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认为这是“一种危险”,这是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的误解敌视,反映出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故C项正确;材料中这位国民党领导人表达了对工农运动的重视,但不能据此推断是“开始”,故D项错误。答案

7、:C5(2016年高考海南卷)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材料信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体现的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现象,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民党的农村政策,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

8、革命,故D项错误;这些口号得到乡村农民的认同,所以答案为A项。答案:A知识点2国共十年对峙备考策略:本考点偏好考查共产党对革命道路,偏好考查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城市中心论到井冈山道路)、土地革命的特点。1(2018年高考北京卷)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解析: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

9、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故排除A、B、D三项,选C。答案:C2(2018年高考天津卷)“(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

10、政的国家。”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下图中()ABCD解析:依据题干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此次大会应该是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宪法大纲,据此分析可知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地点均不合题意,故排除A、B、C项。答案:D3(2015年高考天津卷)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

11、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考点:国共的十年对峙土地革命解析:此题要求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排除干扰,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材料中提到孙中山的土地政策,但这并不是材料重点,材料重点在于:30年代,多数土地被少数人(地主)掌握中国共产党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也就是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这种做法的实质是消灭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故选B项;材料中所述中国共产党将土地分给农民没有明确的时间设定,所以不能确定“参加革命”“红色政权”等阶段,故排除A、C两项;选项D是土地革命的作用之一,并不是实质,故排除。答案

12、:B知识点3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备考策略:抗战是近几年的高频考点,偏好考查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客观呈现国民政府抗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英中美合作抗战。注意适当补充19311937年的抗战史实、西南联大、七届二中全会内容。1(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卷)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封建”或“半封建社

13、会”的术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官僚资本在中国的膨胀问题,B选项排除;“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民众,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答案:D2(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卷)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解析: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中国与俄国存在不同之处,说明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不能借鉴俄国革命的

14、经验,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不同,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国革命要联合资产阶级以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故选择C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右倾错误的批判,且此时党内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右倾,排除D项。答案:C3(2019年高考北京卷)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B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解析:据所学可知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15、在这次会议指导下,1938年中共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故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正面战场是对国民党战场的称呼,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辟的,且新四军的主力在南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北方,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陕北的延安,C项错误。答案:D4(2019年高考江苏卷)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夫唱妇随赴战场 B抗战流血不流泪C国共北伐齐协力 D解甲归田喜而泣解析:根据“1940年”可判断当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不许戎衣有泪痕”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抗日战场的情形,即

16、抗战流血不流泪,所以“不许戎衣有泪痕”,故选B项;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上战场,而不是夫唱妇随上战场,故排除A项;国共北伐和漫画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不许戎衣有泪痕”是指奔赴战场,而不是解甲归田喜极而泣,故排除D项。答案:B5(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

17、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解析: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项;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项;D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答案:A6(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

18、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B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

19、故D项错误。答案:A7(2018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共产党兵力开始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答案:C8(2018年高考北京卷)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

20、会议的成果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解析:注意漫画创作的时间“1945年”以及漫画标题端赖合作、图片上的文字“国共”“复兴门”“建国大道”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全国民众希望国共继续合作,实现和平建国,故漫画反映了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故D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而且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并非国共联合,排除A;双十协定是1945年重庆谈判的结果,重庆政协会议召开于1946年初,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重庆谈判时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排除C;故选D项。答案

21、:D9(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抗日政策解析: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于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7年9月,土地改革的开展是在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

22、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因而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1927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抗日,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不可能反抗国民党政府,故D项错误。答案:B10(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

23、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解析:据材料“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革命工作的重心仍在农村,故A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中共党员比例的变化,跟统一战线范围无关,而且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据材料“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

24、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力量在农村得到迅速发展,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时期人民解放军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解析: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

25、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主权,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故B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此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故D项错误。答案:B知识点4民国时期的中国经济备考策略:本部分内容高频考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抗战经济;注意全面抗战前后大量沿海企业(重点人物爱国实业家卢作孚)、教育机构(如西南联大)、文物(如故宫文物)等内迁、抗战期间重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专利增多等内容成为近些年高考的偏好命题点;关注20世纪30年

26、代中国部分学者的“计划经济”思潮。1(2018年高考海南卷)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A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B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C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解析:据材料“以军事为中心”“重工业基础”“国防生产能力”,可得出这个决议意在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这个决议没有体现出强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这个决议没有体现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

27、料这个决议没有体现出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2(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解析:材料反映了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不能得出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俗,“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是西方婚礼仪式,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

28、和规模,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说明是由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项错误。答案:B3(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考点: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的加强解析: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日伪纺织企

29、业,组建国营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其主要背景与原因:抗战胜利初期,国民政府是考虑日伪纺织企业的民营化和后方纺织资本家有优先承购权,但遭到收复区纺织资本家的反对;抗战胜利后,后方纺织资本家和收复区纺织资本家实际上都无资金“承购”,后方纺织业因为抗战胜利而政府宣布停止军需品(如军布)的订货,甚至已订之货都取消和约,普遍陷入停产减产,日占区的纺织业在抗日战争时期早就遭受空前残酷之打击。所以无论是后方纺织资本家,还是收复区纺织资本家,都没有资金能够“承购”日伪纺织企业;如果允许他们“承购”,他们也是先要求国民政府的救济贷款,再来“承购”,而处于财政困难的国民政府并没有这种承担能力;抗战胜利后,日伪纺织企

30、业纷纷停工、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工潮迭起,政府压力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没收日伪纺织企业、组建中纺公司,希望迅速复工,救济失业。宋子文在记者招待会上解释成立中纺公司的目的时,明确指出这个问题:“日本投降时,日商纱厂共有350余万锭子,当时曾考虑出卖民营,但纱商无力购买,因原有纱厂亦在向四联总处借款政府对于接收各工厂必须立即复工, 因此急不能待。目前各地我国自办的各民营纱厂均以周转金缺乏, 感觉不能维持,纷纷请求向国家银行贷款,所以即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须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题干材料讲到战后政府对日伪纺织企业的国营化,并解释了原因,与民

31、族工业无涉,A项可排除;但这个选项设计存在着一个小的问题,因为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只要是中国人办的,即民族资本创办的企业,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如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日伪纺织企业”中有没有广义的“民族工业”?如果有,那么政府接收它们使之迅速恢复生产算不算是“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题干材料只讲到政府接收日伪纺织企业,没有讲到对后方和收复区的轻纺工业的政策,B项可排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可排除;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即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抗战胜利后

32、又接收日伪纺织企业,组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企业集团中纺公司,一改抗战期间一贯坚持的轻工业民营的原则,强力控制轻纺工业,D项正确。答案:D4(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对华经济侵略解析:抓住设问与材料关键信息: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北平发行“联银券”;发行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等行径的目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转嫁

33、战争负担是上述行为的共性目的,B项正确;A项国统区未提及;C项抗日根据地未涉及;D项日本的目的不仅限于物资管制。答案:B5(2018年高考江苏卷)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

34、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至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

35、史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可知,其准备主要有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的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从日本侵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等角度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

36、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等举措。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抗日战争、区域开发、工业布局以及民族经济等所产生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