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复习教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 知识体系 二、 阶段特征主要体现“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两大历史潮流;二者相互影响,但都不能走向成功。具体表现为:(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这些斗争都不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正确的道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尽头。违背历史潮流,倒行逆施者终将受到历史的惩罚,袁世凯及张勋的下场即是证明。(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和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三、 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剖析: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接着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不久,又废除了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他还修改了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并有世袭的权利,中华民国名存实亡。袁世凯称帝心切,急于取得日本的支持,不惜出卖国家主权,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极,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护国运动兴起后,袁世凯在战场失利、内外交困,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取消帝制。重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剖析:袁
3、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反动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改组为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由代理事长宋教仁主持。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结果在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二次革命:为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指使凶手于1913年3月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宋教仁,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掀起了“二次革命”。7月,江西都督
4、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但是,国民党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下去,从此南方的政权被袁世凯所控制。护国运动: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高举反袁大旗,成立“中华革命党”,发表讨袁宣言宣布以扫除专制,建立完全民国为目的,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领导反对帝制的讨袁护国战争。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重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剖析:(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些限制民族工商业的樊篱被冲破,禁令被取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投资发展民族工业;第一次世
5、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辛亥革命后,全国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及特点:从1912年到1919年,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一亿三千多万元;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轻工业部门,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实业救国” 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有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工业体系,在资金、技术、设备以
6、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这是民族工业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经济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时的民族工业是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的空隙中,进一步发展的。大战结束不久,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难点:无产阶级的壮大。剖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产业工人已增加到二百多万人。工人的斗争方式有了较大的发展,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工人先后爆发了130多次罢工斗争,有的是全行业的同盟罢工,开始出现工人带有政治性的罢工和斗争。无产阶级的壮大,为
7、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四、 例题精解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解题思路:该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结论的能力。经济事件的原因可从政治角度去找,也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这里的政治状况不是指阶级的特性,而是中国社会的政治状况,答案为C。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民族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壮大 B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8、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解题思路:本题为程度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对民族工业发展影响的理解和认识。涉及到新旧民主革命两个不同的概念,特别是两个概念主要不同是领导阶级,A、C、D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直接结果,故本题答案为B。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内阁成员方面,袁世凯本来认为:“革命人才,鲜当人意”,因而他开始拟定内阁名单。“概属亡清旧吏,无一纯粹新人物”,使南方各界“咸怀不平”,但是为了表示这个新总统总算有几分“诚意”,他也作了些微小的让步。摘自辛亥革命史材料二 袁世凯曾向杨度透露:“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摘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请回答:(1)材料一中袁世凯“微小的让步”表现在哪里?(2)结合政治知识说明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并据此指出材料二体现的袁世凯的想法。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历史与政治两科知识。知识点有北洋政府的性质、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阐释和表达能力。参考答案:(1)将司法、教育、农业、工商等“冷部门”交给同盟会控制。(2)在近现代,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力量。任何阶级要夺取国家政权,掌握和巩固国家政权,通常需要自己的政党。袁世凯正是害怕这一点。他惧怕国民党的壮大,提防国民党通过竟选以合法手段打破其独裁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