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3101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六安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I.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千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A.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B.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C.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D.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2.关千吴文明的起源,一曰“太伯奔吴说“,即太伯、仲雍为让国千少弟季历(周文王之父)而奔走千荆蛮,建立勾吴之国;一 曰“有虞氏南迁说“,即舜部落

2、从豫东地区,一迁江淮东部,再迁江南地区。前者有史书记载而无考古实证,后者则兼而有之。据材料可知(A.“太伯奔吴说“属千史家杜撰B.周部落分封子弟为诸侯C.“有虞氏南迁说“可信度较高D.文明溯源工程遥不可及3学者王夫之曾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千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行其大公”和“平其政者“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郡县制更利于皇帝集权4.汉代朝廷颁行为七十岁老人赐杖之制,以法定形式将鸠鸟形象与杖相结合,并将其定为尊老重

3、孝的标志物,如右图所示。杖本身可辅助老人行走,还可防身。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刻鸠纹千杖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喳。”这说明汉代(A.国家主导社会优抚B.宗法观念得以复兴C.优抚与教化相结合D.社会救济体系完备5.北魏孝文帝千太和元年、太和十一年两次修改律令旧文,“凡八百三十二章,门房之诛十有六,大辟之罪二百三十五,刑三百七十七。除群行剽劫首谋门诛,律重者止枭首“,废除或降等了过去的车裂、腰斩、夷五族等残酷的刑律。这一做法客观上()A.整合政治认同以维护统治B.缓和社会矛盾以加快融合C.开启了律令儒家化的进程D.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6.隋唐两代实行东西两京制,多位皇帝曾巡幸东都洛阳。下表是隋唐皇帝巡幸

4、洛阳一览表。据推知,这一时期巡幸活动主要意图是()皇帝巡幸次数巡幸目的在洛时间隋文帝21 就食12个月隋炀帝9 征伐、巡游54个月唐太宗3 征伐、封禅、就食24个月唐高宗5 封禅、就食127个月唐玄宗6 封禅、就食119个月(注:就食,即因粮食供应紧张到洛阳办公)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持续加强民族交往C.解决地方治理危机D.应对经济格局婿变7.自古以来,汉语就存在复杂的方言分歧,历史上汉语形成了7个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闽方言区、粤方言区、客家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这种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A.是由古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导致B.与古代中国自然社会环境引发的人

5、口流动有关C.与古代中国封建统治中心地理分布关系不密切D.与古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民族众多无必然联系8.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噶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A.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B.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9.英国海军军官宾汉在谈到鸦片战争时说:大不列颠民族从愚昧而骄傲的中国官员手显所受到的无数侮辱因中国政府的固执和狡诈行为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他们加以打击“。这一观点()A.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B.反映了发动战争的真实

6、目的C.体现了政治立场改变战争属性D.表明了中国战败的不可避免10.1888年7月,天津时报刊登开平矿务局的启事,说矿务局召开股东大会出拟以Q氛余利银)分发利息”;同年10月,上海纺织局在申报如实登载招股章程。这说明 当时()A.民族企业借助媒介宣传C.近代报刊关注企业转型1B.新式企业受到国人青睐追捧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1.下图是洋商在上海申报投放的西方军械广告总矗统计图,由此可推知,当时(555 4332211(=王)鹹劝扣L湛情A.早期现代化尝试效果显现B.国家权力向地方转移C.新政改革中新军建设缓慢D.边疆危机渐趋千缓和12.1900年前后,梁启超发表新民说爱国论中国积弱溯源

7、论等文章,感叹在中国数于年“德育”之下,国民”欲为本群本国之公利公益有所尽力者,彼曲士贱儒,动辄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偏义”,将国民排除千公事之外,而使得国民益不知公德为何物“。梁启超这番言论意在()A.扞击封建教育的虚伪说教C.剖析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源B.为民主革命提供理论支撑D.呼吁提高国民的政治觉悟13.下面是1895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年代商办外商企业设厂数资本额(千元)设厂数资本额(千元)18951914年53 4697 196 280000 19141919年463 90801 116 103153 A.中国近代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内外环境

8、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C.社会经济发展的半殖民地性突出D.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4.下表是民国初期部分有影响力的立宪派知识分子的政治活动。据此可知(姓名学历主要政治活动张赛清末状元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北京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一水利总长等职汤化龙日本法政大学毕业湖北军政府民政总长,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秘书处长,北京临时参议院副议长,众议院议长谭延闾清末进士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三任湖南都督,国民党支部长等林长民H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参与临时约法起草工作,组织共和党,众议院议员、秘书长,组织进步党等A.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斗争异常激烈B.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已名存实亡C.中国权力结构尚未发生根本变动D.

9、辛亥革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15.从清末到民初,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减免茶税的条文。1904年,随着清政府颁布公司法等,迎来了 一个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有些地方还设立茶叶检验所,对出口茶叶进行质量检验,并加强广告及包装等环节。这表明,近代茶叶贸易的兴盛()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茶企发展C.反映出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16.下表最能用千说明()B.得益于中央到地方振兴茶业的努力D.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经济侵略长沙岳麓山民国初年部分英烈公葬归葬简介表人物逝世时间地点归葬时间籍贯蒋翊武1913年于广西就义1916年湖南常德澄县蔡愕1916年病逝千日本1917年湖南邵阳黄兴1916年病

10、逝千上海1917年湖南长沙A.辛亥革命的动荡延续B.国民政府注重宣传英烈精神c.护国运动的曲折发展D.文化传统与革命理想的结合二、非选择题(共52分,本题共4小题,其中第17、18、19题各12分,第20题1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秦代就有御史监郡的制度,由中央的御史府派御史常驻郡中,监郡御史直接受御史大夫的领导,是在地方工作的中央官。汉初延续了这项制度,但是后来发生了监郡与被监者同流合污,互相包庇的现象。于是,汉文帝又开创了 一项新的中央巡视制度一一刺史制度刺史”居无常治”,他的工作方式就是巡行,在巡视中采察政情民情。同监郡御史相比,州部剌史的权力更大,他负责考察地方的政

11、情民意,对郡一级地方长官的行政能力进行赏罚,纠正冤狱。监郡御史是一个御史监一个郡,州部刺史是一个剌史监若干郡。郡守两千石,一方长官;剌史只是六百石的小官,故而“以卑临尊。在整个权力结构中,刺史独立于地方利益之外,资历又相对较浅,正处于官僚生涯的上升期,因而勇于弹劾,敢于承担责任,保证剌史制的有效性。一一赵冬梅法度与人心一一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l)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监察体制的发展历程。(4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刺史制度的特点及历史作用。(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某中学开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研究性学习,下表是三个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12、组别材料结论汉代赋税主要包括:按土地征收的 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田租方面,汉文帝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实行三十税一的税率,并成为西汉定制,汉代赋税征税标准以汉代组口赋、算赋是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更赋是摇役土地为主的代替税,即代役钱。-据漆侠中国改革史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唐代组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两税法有利于保证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府的财政收入-据资治通签嘉靖末行一条鞭法一条鞭之利于一 时者少,中国古代的赋役改革而害于后世者大矣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明代组每进行一次,百姓负有其生也亦无几矣。-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担就加重 一次。(1)结合材

13、料和所学知识,任意选取两个小组进行判断,看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8(2)根据材料并结合清代史实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加以说明。(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王韬(1828-1897)的思想主张阶段主张1849年秋,他进入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墨海书馆”担任中文编辑。在他看来,西人貌视做晚而不为礼”,与西人通商”即大墨海书馆时期害之所在“,长此以往“华风将浸成西俗,此实名教之大坏也”,(1849-1862年)“如徒颂美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西国所行者”近于杂霸之术,非纯 王之政”,“政教一体”和“君民同治”为立法大谬者1862年,王韬因受太平天国

14、运动牵连,被迫流亡海外。王韬首先批评了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虚骄之气,明确提出因势利导,利流亡海外时期用西方之利,师其所长,学习内容多为历算、格致、轮船、织(1862-1874年)具等。1867年后,他游历英国和参观议院后,称其是“国中遇有大政重务,宰辅公侯,荐绅士庶,群集而建议于斯,参酌可否,剖析是非 的重地他创办报刊,撰文称中国传统政治症结在于“民视君阁如九重之远矣”。英国立国之基并不在于时人所说的船坚炮利”,而重回故土时在于“君民共主,上下相通”的法政制度。“英不独长于治兵,(1874 1897年)亦长于治民,其政治之美,驳驳乎可与中国上古比隆焉”“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摘编自李栋、扬莹洋

15、务运动时期 王韬对待西方法政知识的认知与逻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王韬思想观念的“变与不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井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l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东沙岛交涉事件1907 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次带领人员入侵东沙岛,并盗采岛上矿产资源,引起中国政府关注。两广总督张人骏上奏朝廷,请求与日本开展交涉,维护东沙岛主权。在政府积极开展东沙岛交涉维护主权的影响下,外交报大同报等报刊发表了大量有关东沙岛事件的消息、文章和评论,谴责西泽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迫害中国渔民的行径,社会各界积极地帮助收集我国古代有关南海的方志等资料,”时座中又有言,前福建同安县陈伦

16、炯所著海国闻见录,己曾记有东沙形势与今日政界所查大同小异,此书出版在数十年前更可为证。”惠州地区还有人发出布告罗列东沙岛属于中国的证据:“(一)沿海渔户在该岛所建庙址为该岛显属我国确据;(二)日本人前后布置该岛惨逐渔户实情;(三)英美二国公认该岛为我国领土之电告;(四)西人地图证明该岛属我之确据“经过多次交涉,最终日方在中国提供的大量史籍证明之下,同意归还东沙岛,承认中国政府的管辖权。1910 年中国政府设立了“管理东沙岛委员会”,并推进东沙岛的资源开发,”又能使该岛积成广袤之区,可求种植利源”。受“东沙岛交涉事件”剌激,东方杂志地学杂志等报刊先后刊登文章,详细描述了东沙岛的地理位置、历史、物

17、产及我国渔民在该岛进行的开发活动和航路情况,进一步提升国人对东沙岛的认知。教育界也开始把东沙岛相关内容引入学校教育教学当中。1912 年出版的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首次出现了南海疆界线,增强了国民对南海的疆域认识。1914 年前后青年学生在学生杂志等刊物发表文章,指出“东沙岛和西沙岛战略位置重要,皆位南海之中心”“欲保侨民御列强,必自西沙巩固始。东沙居汕头之南,可为西沙之策应,远图南洋,近距保广湾。”温小平近代我国南海主权教育的历史考察(1)日人西泽吉次侵占东沙岛时称其为“无主地”。依据材料驳斥该说法。(8分)(2)“东沙岛交涉事件”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有哪些启示?(8分)历史试卷参考答

18、案一、选择题l23 4 5 6 I 1 I s I 9 I 10 答案B C C C D D I B I C I A I A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答案A D B D B D I.答案】B胖析】材料表明,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化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记载开始出现,故8项正确。土地买卖是土地兼并的前提,至于土地兼并现象是否趋向激烈,材料无法判断,A项错误。战国时期,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确立,C项不符合史实。D项本身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2.【答案C【解析】“有岚氏南迁说“既有史书记载,又有考古实证,这两个不同类型的材料可以实现互证,所以可信度较齿,故选C项;“太伯奔

19、吴说“有史书记载,没法与其他类型史料互证,可信度相对较低,但要说屈千史家杜撰,还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才可以,排除A项;由“太伯、仲雍为让国千少弟季历(周文王之父)”可知,吴文明起源的时候尚未建立西周,而周部落分封子弟为诸侯开始千周武王,二者时间上不符,排除8项;文明溯源工程有较大的难度,但并不是遥不可及,且相关工作已经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等,排除D项。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郡县制,官僚任免打破贵族世袭的局面,主要依据是依据才干政绩,“行其大公”“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故选C项;郡县制下“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但却是皇帝的属民、臣民,无法体现政治上的平等,

20、排除A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为后代官僚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规划了基本的构架和运行模式,政务处理高度的程式化,排除B项;郡县制更利千皇帝集权,皇帝专制集权是“家天下”的必然,所以说这是皇帝将天下视为私产的一面,而非“行其大公的方面,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据材料赐杖之制”以法定形式将鸠鸟形象与杖相结合”“将其定为尊老重孝的标志物”“望老者食时防喳”等可知汉代不仅优抚老人,同时教化人们要尊老重孝,故选C项;“国家主导“不合题意,与材料仅提及政府赐杖之制相悖,排除A项;“得以复兴“不合史实,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崩溃,但宗法观念却存留下来,排除B项;“体系完备“不合逻辑,与材料仅提及社会优抚

21、制度的一项赐杖之制相悖,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据材料“废除或降等了过去的车裂、腰斩、夷五族等残酷的刑律”可知孝文帝改革废除了过去伤残人体的重刑,有利千恢复和发展生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故选D项;强化政治认同以维护统治秩序,这是统治者废除残酷刑罚的主观目的和直接影响,而材料的问题是客观影响,排除A项;废除残酷的刑罚有利千缓和社会矛盾,但是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无直接影响,主要体现的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排除B项;汉代确立保学的独尊地位开始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排除C项。6.【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皇帝巡幸洛阳的主要目的是就食,说明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的经

22、济地位已经下降,经济重心东移,移驻洛阳便千就地取粮和接受来自江南地区的赋税钱粮,故选D项;皇帝巡幸洛阳只是便利了财政钱粮的征收,并不会增加财政收入,排除A项;”就食”说明皇帝巡幸主要是基千经济动因,与民族事务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仅凭巡幸目的:就食、征伐、封禅,不能推断其意图是解决地方治理危机,排除C项。7.【答案】B(解析】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与中国文明起源的特征多元一体相关,境引发的人口流动的结果,故选B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这与汉语是中国古代自然社会环井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项;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古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除C项;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与中国古代幅员辽阔人

23、口和民族众代中国封建统治中心地理分布有较大关系,排多的特征有比较8.【答案】C【解析】据材料”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可知噶厦的设立体现了大的联系,排除D项。因俗而治的做法,有利千尊狐藏族当地的传统习惯,但藏内善后章程更加强调消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主权归属,从法律上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选C项;,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说明西藏地区事务力求与中央一致,必须由中央政府进行统一管理,体现了当政者对少数民族治理的重视,排除A项;西藏地区受到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影响,无法实现与内地治理的完全一体化,排除B项;清朝通过改土归流的方式实现对西南地区

24、的直接管辖,但是藏族地区依然以因俗而治、册封等方式为主,对西藏地区进行间接管理,排除D项。9.【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将鸦片战争的爆发归结于受到中国侮辱而迫不得已对中国实行军事打击,这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故选 A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是打开中国国门,寻求商品输出场所,排除B项;“改变”一词过于绝对,政治立场影响对千战争属性的解释,但是无法改变战争属性,排除C项;英国军官的观点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将鸦片战争的爆发归结于对中国侮辱的报复,并 不能说明中国战败不可避免,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据材料“天津时报刊登招股章程”可知,开平矿务局利用报纸发布“

25、分发利息“信息,上海纺织局利用报纸发布招股信息,都希望吸引更多投资者,体现了近代民族企业对报纸宣传的重视,故选A项;材料并未涉及国人对股份制企业的态度,得不出“青眯追捧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企业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而非报纸主动关注企业,排除C项;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表现在:中国日益成为列强的原料掠夺地、商品倾销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据题干曲线图可知,洋商在申报上所投放的西方军械广告总量从无到有,且在洋务运动及中法战争前后出现了两次高潮,说明清政府采购了大量的西方军械,再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可知,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引进了大量的西方军事设备,据此可以推

26、知在19世纪后期,清政府早期的现代化尝试效果显现,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清政府的国家权力开始向地方转移,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清末新政 开始于1901年,这与曲线图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在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的边疆危机不断涌现,如英俄对新疆的侵略、英俄进犯西藏、美日侵略台湾等,而不是趋千缓和“,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据题干“将国民排除于公事之外“、“国民益不知公德为何物”等内容可知,梁启超认为国民在偕家道德教育的影响下缺乏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参与,说明其发表新民说等文章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政治觉悟,故选D项;题干所述表明 梁启超反对中国数千年的“德育“教

27、育,但是这并不是其目的,而 是其“手段“,排除A项;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而不是“革命”,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而题干梁启超所述说明要提高国民的政治觉悟,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13.【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与189 519 14年相比,1914一1919 中国商办企业增加,外商企业减少,这与 国内北洋政府出台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一战前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关,故选B项;中国近代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可知,外商企业数量减少,说明此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民族性突出,排除C项;欧美列

28、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过千片面,无法准确解释189 5一19 14年中国近代工业的 发展情况,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民国初期有影响力的立宪派知识分子成为民国的重要人物参与各方面的政治活动,这体现辛亥革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故选D项;材料井无革命派的信息,无法得出立宪派与革命派斗争的结论,排除A项;自辛亥革命后中国就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排除B项;中国政体由君主制转为民主共和制,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动,排除C项。15.【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从清末到民初,中央政府出台法律减免茶税和引进制茶机器,而地方政府也设立茶叶检验所等推动茶叶贸易发展,说明中国近代茶叶贸易

29、时代的兴盛得益于中央和地方的努力,故选B项;材料井未说明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使民族资本主义茶企,排除A项;材料反映近代茶叶贸易的兴盛得益于中央和地方的努力,并未说明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排除C项;“抵制了“一词过千绝对,排除0项。1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表格中的三位人物都是湖南籍革命家,去世后都安葬回湖南,这是落叶归根的文化传统,公葬归葬体现了政府对革命家的宣传,故选D项。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无法同时涵盖三位历史人物的生平,排除A.C两项;此时是1917年,当时是北洋政府,而国民政府是由国民党建立的,时间是1927年,排除B项。17.【答案】(12分)(I)发

30、展历程:秦朝建立了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1分)汉文帝创立刺史巡视制度;(1分)汉武帝完善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名。(2分)(2)特点:刺史品级低、权力大;(1分)刺史具有相对独立性;(1分)刺史监察的范围和内容广泛。(2分)历史作用:打击了郡国豪强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澄清吏治;激发了官吏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为后世借鉴沿用。(4分)解析】(I)据材料“秦代就有御史监郡的制度中央官”结合所学得出秦朝建立了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据材料“汉文帝又开创刺史制度“结合所学得出汉文帝创立刺史巡视制度;结合所学得出汉武帝完善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名

31、。(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刺史只是六百石的小官,故而 以卑临尊“州部刺史的权力更大“结合所学得出刺史品级低、权力大;据材料刺史独立千地方利益之外”结合所学得出刺史具有相对独立性;据材料“一个刺史监若干郡“州部刺史的权力更大纠正冤狱”结合所学得出刺史监察的范围和内容广泛。第二小问历史作用,据材料”考察地方的政情民意纠正冤狱”结合所学可从打击了郡国豪强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澄清吏治等角度入手;据材料勇于弹劾,敢千承担责任“结合所学得出激发了官吏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结合所学得出为后世借鉴沿用。18.【答案】(12分)(1)汉代组:结论不成立。(2分)理由:材料反映了汉代赋税征收标准是土地和人口,但没

32、有显示比例,不能看出以土地为主;汉代赋税征收以人丁为主。(2分,任答1点即可)唐代组:结论成立。(2分)理由:材料反映了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2分)明代组:结论不成立。(2分)理由:材料反映的是黄宗毅对一条鞭法的看法,而结论扩大到每一次赋税改革,材料论据不够充分;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减少了各类杂役,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统一了征税标准,官员难以巧立名目减轻了人民的负担。(2分,任答1点即可)(任选两个小组8分)(2)说明:清代实行了摊丁入亩,赋役征发逐渐转到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征税标准由人丁税向土地税转变;摊丁入亩取消了人丁税和土地税分开征收的情况,合二为一,从种类

33、看,化繁为简;摊丁入亩将人丁银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从形式看,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摊丁入亩将人丁银摊入田赋中,田赋沿袭明代,分夏秋两季征收,征收时间从不定时到定时。(任选两个角度4分)19.【答案】(12分)示例论题:王韬经历了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扞击、接受与传播的心路过程。(2分)阐述: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加紧侵略中国,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也加快传入中国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王韬最初(在墨海书馆时期)对西方思想文化待否定态度,大力扞击西方的民主思想,把君主立宪制 度等象征西方民主的实践视为重大谬误。王韬到英国游历后,仔细观察英国议会,对其评价较高,逐 渐肯定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具体措施。随着近

34、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施成。西学东渐的进一步发展,王韬重回故土后,撰文扞击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揭示英国富强的主要原因不在千器物 而在千政治体制。这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要求政治制度的变革,学习英国,积极宣传君主立宪制,为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思潮的盛行奠定了基础。(8分)总之,王韬政治主张的转变,是一名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生动写照,反映了其始终未变的家国情怀。(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解析】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近于杂霸之术,非纯王之政”“利用西方之利,师其所长”“君民共主,上下相通”得出论题:王韬经历了对近代西方政治

35、思想扞击、接受与传播的心路过程。其次,根据材料中王韬在不同时期对英国的认识,并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思想解放的潮流阐述分析,如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加紧侵略中国,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也加快传人中国。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王韬最初(在墨海书馆时期)对西方思想文化持否定态度,大力扞击西方的民主思想,把君主立宪制度等象征西方民主的实践视为重大谬误。王韬到英国游历后,仔细观察英国议会,对其评价较高,逐渐肯定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具体措施。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西学东渐的进一步发展,王韬重回故土后,撰文拌击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揭示英国富强的主要原因不在千器物 而在千政治体制。

36、这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要求政治制度的变革,学习英国,积极宜传君主立宪制,为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思潮的盛行奠定了基础,进而得出结论:王韬政治主张的转变,是一名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生动写照,反映了其始终未变的家国情怀。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20.【答案】(16分)(I)从历史上看,中国早就有记载东沙岛的方志(地方史志);中国人早就在东沙岛定居和生产生活;包括英美国家在内,国际公认东沙岛是中国领土;西方国家的地图也证明东沙岛是中国领土;日本人入侵东沙岛后,中国政府立即对日交涉维护主权。这些都证明东沙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任意4条,8分)(2)国家领土完整是国家主权的核心(领土主权

37、神圣不可侵犯);维护领土主权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必须加强国家领土主权的教育,不断增强国民的主权意识;青年人应当自觉肩负起维护领土主权的责任。(任意4点,言之成理即可。8分)【解析】(l)据材料“社会各界方志等资料”结合所学得出从历史上看,中国早就有记载东沙岛的方志(地方史志);据材料沿海渔户我国确据“日本人惨逐渔户实情”结合所学得出中国人早就在东沙岛定居和生产生活;据材料“英美二国公认该岛为我国领土之电告”结合所学得出包括英美国家在内,国际公认东沙岛是中国领土;据材料“西人地图证明该岛属我之确据结合所学得出西方国家的地图也证明东沙岛是中国领土;据材料“日本商人请求与日本开展交涉,维护东沙岛主权”结合所学得出日本人入侵东沙岛后,中国政府立即对日交涉维护主权。这些都证明东沙岛是中国固有领土。(2)结合所学得出国家领土完整是国家主权的核心(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据材料“社会各界方志等资料”结合所学得出维护领土主权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据材料“东方杂志提升国人对东沙岛引入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增强了国民对南海的疆域认识,结合所学得出必须加强国家领土主权的教育,不断增强国民的主权意识;据材料“青年学生欲保侨民御列强保广湾“结合所学得出青年人应当自觉肩负起维护领土宾权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