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怎样教学生“画苹果”_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4137 上传时间:2025-11-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怎样教学生“画苹果”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怎样教学生“画苹果”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怎样教学生“画苹果”人教版新课标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教学案例: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要求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苹果就像苹果。比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

2、老师的苹果”。这个小例子折射出我们的教育观念基本上还是“我授你受”,教师一味地牵着孩子的鼻子转。就说选修课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讲得很清楚,“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选修课就是要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长远发展的目标,立足于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选择性的需求,立足于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课程理念,就是要让学生“画”出生活中的、自己的“苹果”来。而我们相当一些老师的实际教学却差不多还是“讲”“练”二字,老师往往捧着选修教材不厌其烦地讲,或者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没完没了地练,学生一直处于很被动的状

3、态。如此教学确也“立竿见影”(考试可以得到高分),学生很快就“画”得“像苹果”,但是这“苹果”能构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能滋养学生的生命之躯吗?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学生“画苹果”?“生本教育”的创立者郭思乐教授在回答“什么是教学?”的提问时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使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郭教授此言告诉我们,让

4、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才是真教学,让学生自动互动起来的教学才是真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滋味的教学才是真教学。再以“课程资源观”来观照教学,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也是课程资源,而且是更具开发潜力、更为鲜活的课程资源。我们做教师的,不能只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孩子,甚至当做任意揉捏的橡皮泥,而应当像美国的教师教“画苹果”一样,为学生创设“亲历亲为”的情境,搭建学生可参与的平台,激活学生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对参与实施积极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成果都得到展示。像人教课标版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中“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的教学,可以将教室变成熟语活动室,学生讲成语故事,做熟语接龙游戏,编成语灯谜,说成语相声,出成语墙报,进行熟语知识竞答,连熟语写作文,写探究熟语的小论文,等等,这样整个的学习过程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活动,充分地体验,充分地展示。可以说,这样创设“亲历亲为”的情境开发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是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革命,而且这样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求知,在求知中探究,在探究中提升,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更容易转化为生命成长的养分。要让学生“画”出生活中的、自己的“苹果”,我们做老师的当具有教学机智,不要太功利,太急躁,太程序化,而应科学地安排,耐心地引导,热情地激励,静静地等待学生笔下的“苹果”圆起来,等待生命之花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