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巧用模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人教版新课标从2019年9月开始,我接触到“生本”,并努力学习“生本”理论,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生本”。下面结合我执教的伯牙绝弦第二课时,谈谈怎样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万事需要一个好的开头。因此,我在每节课前安排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小主持人,引领大家吟诵经典名句、论语、以及优秀文章等,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接着,我利用图片、谜语、故事等手段紧扣学生心弦,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例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我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让学生亲身感受高山流水。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二、出示目
2、标,学生自学目标是教学的导航,对整个学习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标准和依据。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出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例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我拟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和节奏;(2)默读课文,用笔画出难懂的词语,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联系书中插图和注释等方法理解意思;(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的一件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用笔画出能体现他们各自特点的语句,并用简练的语言作批注;(4)课外收集有关友情的名言、诗句、故事、文章等,让学生能有的放矢地去学习,从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3、三、小组交流,面向全体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小组是最基本的单位,学生的所有合作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小组开展的。没有小组,就难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以伯牙绝弦教学为例,我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组内人人有序发言,其余成员可评价、补充、质疑。此时,我深入小组中,把自己当做其中一员,耐心倾听,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四、展示互动,相机点拨展示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亮点,主要是展现合作交流的成果。此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当一个学生的汇报出现了卡壳或遗漏,其他同学可以给予提醒或补充。展示形式力求多样化、立体化,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运用读一读、品一品、辩一辩、演
4、一演等形式展示。例如,教学伯牙绝弦时,“紫色风铃”有精彩的表现。师:伯牙为什么将子期视为自己的知音呢?生:我代表第三小组补充。因为当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子期就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弹的是高山。我是从第二句话中体会出来的。生:我代表第五小组补充。“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句话证明了这一点。生:我代表第八小组补充。我是从第四句话中体会到的,只要是伯牙心里想到的,钟子期都能知道。师:伯牙除了想到高山流水,还会想到什么?他还会用琴声表现大自然中的哪些景物呢?生:伯牙还会想到草原、白雪、杨柳、清风等事物。师:如果此时你是子期,你将怎样赞美伯牙呢?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生:善哉,辽阔兮若草原。师:高山也罢,流水也罢,草原也罢,世间万物沧桑,善鼓琴的伯牙无论想什么、弹什么,善听的子期都能听懂。(板书: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生:伯牙与子期虽然没有言语的交流,却是如此心灵相通,他们真乃是知音呀!(生板书“知音”。)这一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