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26714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苏轼词二首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为艳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为人们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认为词只宜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认为这才是词的正宗。当他登上词坛后,他以其超拔的才气,凭他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使词走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他在写作传统的婉约词的同时,大量写作豪放词,豪放词风就是由他开创的。这对宋词的繁荣昌盛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美字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赏美文苏轼就是一杯茶读苏轼的叶嘉传,感觉

2、苏轼就是一杯清香的茶。放一小撮瘦细的茶叶在白瓷杯中,一股滚烫的开水冲下去,茶叶在滚水中上下翻腾、盘旋,然后慢慢绽开细嫩的叶片,水也渐渐地有了微微的绿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仿佛嗅到山野的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苏轼就是杯中被滚水反复冲泡的茶叶。如果苏轼没有人生上遭受的一次次打击,哪来“坡仙”的名号?哪来后人的景仰?他如同杯中的茶叶,一次次贬谪如同沸水不断地冲泡。读苏轼的叶嘉传,又感觉苏轼是一杯苦茶。苏轼是一杯茶,是一杯清茶,但入口的感觉是苦。甜的饮料人人都爱喝,却给人媚俗的感觉,而苦茶却是人们不喜欢的,因为人们怕吃苦,可是苦茶的功效是下火提神,有益身心。苏轼本人为人耿直,总是言国家之弊、百姓

3、之疾苦。王安石变法,他反对,因而被变法派打击;王安石变法失败,苏轼发现变法有合理的地方,又上书保留变法某些合理的地方,因此又受到守旧派的打击。苏轼处处从实际出发,讲真话,不掩饰。他如苦茶一样为人不喜,但始终不改变自己,自己却吃尽了苦头,才有了屡遭打击的命运。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品味苏轼这杯苦茶,入口虽“苦”,然后感觉是香甜,我们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滋养。苏轼生活趣味颇多,酿酒、种竹、赏月、品茶,样样都在行。他写茶,写出了茶的精神、人的风骨;他品茶,品出了人生的滋味,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偶然下笔,便成妙文。叶嘉传也许游戏为之,但文中的茶何尝不

4、是他自己呢?叶嘉就算是苏轼个人的写照吧。诗曰:东坡叶嘉本一人,茶香茶苦品自真。竭力许国是风骨,一杯在手著妙文。(来源于中学学科网,有删改)【课内挖掘】1东坡续诗有一天,苏轼看到王安石案几上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苏轼见此不由一声冷笑,他想,菊花怎可能在秋天凋落。于是挥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一天时值重阳,苏轼出行,但见秋风瑟瑟,吹得菊花四处飘零,满地恰似黄金铺就。苏东坡想起当年改诗之事,内心甚是羞愧。2师生吃面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宋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在上任途中,黄

5、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于梧州与藤县之间。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面条粗粝涩口,黄庭坚食不下咽,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地唉声叹气。苏轼却极为快速地把面条吃完了。望着黄庭坚良久,苏轼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上路。【课外运用】寻找苏轼的灵魂暗想,在疏星度河之夜,人未寝,水殿风来,暗香已满,试问人,夜如何?目光穿透荧荧的窗纸,看槛外月波淡淡,玉绳低转,屈指算西风,又叹流年偷换。透过千年的红尘,眺望苏轼远去的背影,寻找已经走远的灵魂竹杖芒鞋于一身,吟笑徐行且一路,他渴望的是披一袭蓑衣,让心灵沐浴着自由的春光,任凭那湖海烟雨

6、、任凭那山高水阔都泰然度此平生,苏轼的灵魂轮廓是潇洒的,在潇洒中却丝毫不少侠气如虹,在他看来,倒行归隐山水中才是最为逍遥的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淘没淘得千古的英雄人物,我无从得知,可我却知道,这句词过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东坡的感叹是无尽的愁,乌台诗案的痛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彼时的他多么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梦,可过往的马蹄声告诉他,这是事实,悲痛之余,把樽中的美酒洒向江中,祭拜那亘古长空的明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吟诵舌尖这句已嚼烂的词,突然感到一种不可言表的情愁。对自由的思念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化作优美的文字,在高楼徘徊了千年不绝苏轼的

7、灵魂是无迹可寻的,因为他的灵魂是气体只能在这里祝愿苏轼有一个好的今生来世一、基础巩固1从词的风格特点上看,下列词句中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B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D杨柳岸晓风残月。解析:A项属于豪放风格的词,B、C、D三项均属婉约派。答案:A2下列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B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C“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D“山头斜照”一句是

8、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晖,映照我身。解析:“吟啸”是指“吟咏、吟诗”,既指低吟,又指长啸。答案:B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D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解析:并没有“归隐田园的决心”。答案:B4

9、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仁宗嘉祐三年,与弟辙同试礼部,苏轼及弟才华出众,同科进士及第。B苏轼在诗、词、文、书法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如诗歌惠崇春江晚景,散文赤壁赋。他的书法在宋代书苑中具有很高的地位。C苏轼的词一洗绮丽柔靡之风,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D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解析:C项,应是“苏轼的词一洗绮丽柔靡之风,开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答案:C二、迁移发散5阅读

10、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释】萼:花萼。这里指花瓣。(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_,“一家”指的是_。(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答:_答案:(1)梅花与雪花大自然(2)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采桑子冯延巳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1)这首词

11、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_(2)“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主要使用反衬手法,以乐写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衬失却侣伴之悲;用笙歌反衬愁肠欲断;用蝶燕双双反衬孤寂。(2)将要落山的夕阳映照着绿树青苔,景色凄清苍凉,寓情于景,表现了词人孤寂、凄婉、哀伤之情。7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最美好的时节是什么时候?如何得知?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答:_(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

12、_答案:(1)初春。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2)上阕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阕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三、创新语用8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出恰当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_,绘画是片段静止的文学。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文字都是色彩;_,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千姿万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进,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的心态又有何异?解析:补充句子,关键是要读重语段内容,尤其是上下句的内容,所补充的句子大多能从上下句中推测出来。如处,侧重于下句“绘画是片段静止的文学”,据此可推测出应该是“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文学是连续活动的画面”之类的句子;处的推断亦然。答案: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绘画是用线条色彩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