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2389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首发》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2013.9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卷页上。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西方浪漫主义阐释的有效性(节选) 对屈原作品的个案考察浪漫主义是存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具有特定结构方式的一种文学形态,而并非是自古就有的,情感与想象是浪漫主义的非本质属性,他的本质属性主要是对立性与主体性。所谓对立性,主要是指个人与社会、感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的本质对立,在美学上具体表现为对崇高美的追求,这种崇高美是针对古代和谐美而言的。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也会深深体验到他与周围环境的

2、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冲突仍局限在古代的伦理范围之内,他推崇的是古代的圣君贤相,批判的则是昏君贼臣,他并不是要摧毁,相反是要强化和重建当时的社会秩序。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是非常执着的,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这种理想追求又与他对现实的极大关怀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既有禀赋楚国文化光怪陆离的感性色彩,又有中原儒家文化积极入世的理性精神。他对他所处的集体境况是哀怨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种哀怨、牢骚显然有别于近代意义上的复仇与反抗。所以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认为在中国历代诗人中,只有屈原能“放言无惮”,敢说前人不敢说的话,但同时又指出,即使在他的作品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

3、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屈原追求的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和谐美,而对于内容和形式、德性与容貌不统一、不和谐的美则予以极大的排斥。这种审美理想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的美学追求显然有着极大的差距。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这篇被誉为浪漫主义宣言的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对立原则,而他的巴黎圣母院则是对这一原则的具体实践,他有意地追求形式丑,甚至以丑来表现美,如撞钟人加西莫多,形体上丑陋不堪,但是在心灵上却是最美的形象。这跟屈原作品中“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显然是大相径庭的。就主体而言,近代浪漫主义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其内涵是人的个体自我。而屈原虽然屡遭不公,但九死而未悔,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兴亡

4、,人民的安危,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他政治上失意的时候,出于不得已,他也曾有过要离开故土的念头,但当骑在马上,回首眺望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的时候,他的悲伤痛悼的心情又是那样的深挚,“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当得知旧国古都破灭的时候,他又不禁写下哀郢以表达他的哀思与忧伤:“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最后他还是决心重返故土,立誓死也要回去,“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正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他“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这种思想感情无疑是真挚的,伟大的,但却与浪漫主义主体性无关,甚至从根本旨趣上讲是背道而驰的。1. 下列对“浪漫主义”的理解,不符

5、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在时间上既有上限,也有下限。B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浪漫主义,仅凭其是否具有强烈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是不足为据的,而应主要看其是否具备对立性和主体性。C对立性是浪漫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主张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不可调和,追求崇高美与古代和谐美的对立统一。D主体性作为浪漫主义的又一本质属性,追求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否定古代那种对君主乃至国家的人身依附。2. 下列不属于作者否定屈原作品具有“主体性”时所用的论据的一项是( )A. 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B.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C. 鸟

6、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D. 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浪漫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文学形态,用它阐释作家作品时,有一定的局限性。B. 作者引用鲁迅的话,是将其作为论述“屈原不是浪漫主义者,屈原作品不是浪漫主义作品的”佐证。C.巴黎圣母院通过对加西莫多这一形象的塑造,具体实践了浪漫主义对崇高美的追求,体现了德行与容貌的鲜明对立。D. 屈原的作品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其主体性的内涵也是人的个性自我。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ks5u(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7分)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祖

7、灵庆,齐竟陵王录事参军。枢数岁而孤,为其姑所养。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梁邵陵王纶为南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为学士。纶时自讲大品经,令枢讲维摩、老子、周易,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纶甚嘉之,将引荐于朝廷。寻遇侯景之乱,纶举兵援台,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枢肆志寻览,殆将周遍,乃喟然叹曰:“吾闻贵爵位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为管库,束名实则刍芥柱下之言,玩清虚则糠秕席上之说,稽之笃论,亦各从

8、其好也。比求志之士,望途而息,岂天之不惠高尚,何山林之无闻甚乎?”乃隐于茅山,有终焉之志。天嘉元年,文帝征为度支尚书,辞不应命。时枢亲故并居京口,每秋冬之际,时往游焉。及鄱阳王为南徐州刺史,钦其高尚,鄙不能致,乃卑辞厚意,令使者邀之,枢固辞以疾。门人劝请,不得已乃行。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营茅茨而居。每王公馈饷,辞不获已者,率十分受一。枢少属乱离,凡所居处,盗贼不入,依托者常数百家。目精洞黄,能视暗中物。常有白燕一双,巢其庭树,驯狎纮庑,时集几案,春来秋去,几三十年。太建十三年卒,时年六十。撰道觉论二十卷行于世。 南史卷七十九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9、) A. 素闻其名,引为学士 素:平素 B. 纶甚嘉之,将引荐于朝廷 嘉:赞赏 C. 稽之笃论,亦各从其好也 稽:争论 D. 枢肆志寻览,殆将周遍 殆:几乎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马枢“知识渊博”的一项是( )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 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 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 枢肆志寻览,殆将周遍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枢是一个知识渊博又有辩才的人,他淡泊名利,一心向往隐逸生活,憩于山林,不愿出仕。B邵陵王想彻底了解马枢学识的优劣,于是让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与马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

10、论争,但无法驳倒马枢。C鄱阳王钦佩马枢的高尚节操,于是就用谦逊的言辞,诚恳地让人去邀请他。他起初借口生病,坚决推辞。D马枢少年就遭遇战乱流离的世道,但他当年居住的地方一般盗贼都不去骚扰,且他眼睛深黄,能看见黑暗中的东西。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4分) 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营茅茨而居(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吴西逸:生平

11、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8. 从归隐的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6分)9.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5分)(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0.(1)仲尼厄而作春秋; , ; (2)今臣亡国贱俘, ,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 。(4)屈原曰:“ , 是以见放。”(5)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4题。(共23分)梅贻琦,清华的名片梅贻琦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

12、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1931年底,他受命于危难之时。在就职演说中,他提出一句关于大学教育的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任用的华罗庚即是典型一例。梅贻琦做人外圆而内方,人称他是“寡言君子”。如遇工作问题,他总先问旁人:“你看怎么办好?”如果同意,便说:“我看就这么办吧!”如不同意,则说还是怎么怎么办好,或者说:“我们再考虑考虑”,从无疾言厉色。另一方面,他与秘书有

13、约定,凡是求情信件,不必呈阅,不必答复,“专档收藏了事”。抗战前的清华总务长,是梅贻琦的好友,也是位有声望而干练的“回国学人”。一次,那位总务长要求梅贻琦聘他为教授,以“重”视听。梅认为行政人员与教授司职不同,不可混为一谈。结果那位总务长拂袖而去。梅贻琦终不为友情所动,显示他固执的一面。西南联大办了一所附中,由于教学质量高,昆明市民都想把自己的子弟送到这所学校读书。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女儿龙国壁报考了这所学校,但没有考上。联大创立时,龙云给予很多支持,这次他的女儿没被录取,十分生气,认为梅贻琦太不给面子,就派他的秘书长到梅贻琦处疏通。但秘书长踌躇不动,龙云生气地问他:“你还站着干什么?”秘书长说:

14、“我打听过了,梅校长的女儿也未被录取。”龙云这才作罢。在治校方面,梅贻琦倡导“吾从众”的民主作风。大家都说他是个只知有事,不知有“我”的人。他博采众议,无为而治。但又择善固执。针对教育部所提倡的“只重专才,不重通才”的教育方针,他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大学不应该也不可能负担起直接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才”的任务,这种任务应该由其他教育机构来承担,而大学应该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着眼于为学生们通向高深而做基本能力的培养,其办学方针是与国民政府颁布的抗战建国纲领相悖的,但他仍坚持唯实,不唯上。1940年,西南联大的清华师生为他举行公祝会,感

15、谢他为清华服务25周年。面对朋友、同仁道贺,他在答辞中说:“无论哪个人总有一些长处,但也必有他的短处,只是诸位不肯说这个人的短处罢了。或许诸位因为爱清华的缘故,爱屋及乌,所以对于我这个人不免有情不自禁的称扬的话语。”梅贻琦爱庐,亦爱庐内的同仁、朋友。闻一多被害,令他悲愤欲绝。梅贻琦为防止类似惨案发生,旋将潘光旦夫妇、费孝通一家安排到美驻昆明领事馆避险。他一面妥善安排闻一多的后事,一面跟当局交涉追查凶手,揭露特务的罪行。吴晗教授思想活跃,当局曾令清华解聘吴晗。梅贻琦一面拒绝,一面悄悄地通知吴晗离去。国难当头,学生运动迭起。梅贻琦完全理解、同情学生的爱国热忱。学生进城游行后,梅贻琦派卡车把同学接回

16、。对当局逮捕、开除学生,他总想方设法予以保护。有学生被逮捕,他总费尽周折去保释。学生们也很体谅梅贻琦,每要闹学潮时,又怕影响梅校长的地位,总要先贴出拥戴梅校长的大标语。对梅贻琦与警察局周旋呵护学生的行迹,学生们模仿梅校长的口吻,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传闻可能有什么,恐怕仿佛不见得。”梅贻琦在1941年曾说:“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是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梅贻琦以他的智慧、务实精神和果断的态度,在那非常的岁月,保存了清华的元气,驾驶着“清华”这条船驶向了坦途。梅贻琦曾亲自为清华校刊题写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以毕生的实践,躬行了清华的校训,弘扬了

17、清华精神。(张昌华曾经风雅,有删节)(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是梅贻琦发自内心的真诚告白,浓缩了他对清华这个学校,对清华同仁、朋友、学生的挚爱。B. 破格任用华罗庚和想尽办法保护潘光旦夫妇、费孝通一家及吴晗教授,是梅贻琦爱惜人才的不同表现。C. 在西南联大的清华师生为梅贻琦举行的公祝会上,他认为朋友、同仁的道贺并没有真正反映自己的优点和缺点。D. 梅贻琦无论是在治校风格还是为人处世上,都在认真地用毕生的实践,躬行他为清华校刊题写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E. 本文通过梅贻琦为清华服务的种种小事,写出了旧时代一个教育家与黑暗势力抗争所

18、表现出的忍辱负重与团结合作的精神。(2)梅贻琦被称作“清华的名片”,其原因是什么?(6分)(3)从本文看,“梅贻琦做人外圆而内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4)你对梅贻琦提出的大学的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的观点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答。(6分)第卷 语言基础题四、语言基础知识(共20分,选择题每题3分)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深夜的南沙群岛万籁俱寂,只有我坚强的海防战士睁着警惕的眼睛守卫着中国的海疆.B. 学习外省的先进经验,就应该立足我省省情、特点。结合实际,有所取舍,切忌采用画地为牢那种生硬模仿的方法C. 两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相知相交几十年,高山流

19、水,情深谊厚,成为当代文学艺术界广为传颂的佳话D. 日美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几乎是沉默不语,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来推波助澜,简直就是一出双簧。1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B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C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民,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左右。D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

20、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14.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一组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 ,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一旦别人代替自己做出选择 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 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A B C D15.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望仆不相师 望:怨恨、抱怨B. 谨赓一绝 赓:续作、酬和C. 系狱抵罪 系:拘押、囚禁D. 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痛恨、怨恨16. 下列关于课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

21、确的一项是( )A.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翻译: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准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可以侥幸地平安寿终。B.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翻译: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C.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翻译:如今任安您却教诲我推荐贤士,恐怕和我内心的想法相违背吧?D.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翻译:全世上的人都混浊,只有我清白,众人都喝醉了,只有我很清醒,这样就流放了我。17.以下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李凤同学给某公司的求职信,从语言使用得体的要求上看,存在5处不当,请按

22、要求修改。(5分)尊敬的领导:您好!您能在百忙之中拜读我的求职信,我感到很荣幸。谢谢!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热爱建筑设计,曾经获得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二等奖。我偶然在有关材料上,看到你们公司的情况介绍,十分羡慕公司的优良环境和优厚待遇,钦佩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超前意识,十分愿意为公司贡献我的学识和能力,拒绝我会是你们的损失! 此致敬礼XX大学李凤2013年6月28日应删的两处是:(1)_ (2)_应修改的三处是(1)_改为_(2)_改为_(3)_改为_五、作文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1914年爱迪生的实验室发生了一场大火灾。大火最凶的时

23、候,爱迪生的儿子查理斯在浓烟和废墟中发疯似地寻找他父亲。最终找到了: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摇曳的火光中闪亮,白发在寒风中飘动。他平静地看着大火,那平静中,可能有悲伤,有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坚毅和冷静。“我真为他难过,”查理斯后来写到,“他都67岁不再年轻了可眼下一切都付诸东流了。”火灾过后,爱迪生面对眼前的废墟说:“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给烧得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火灾刚过去三个星期,爱迪生就推出了他的第一部留声机。爱迪生的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请结合你的切身经历和感受,自选角度,以“面对灾难(坎坷、不幸)”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24、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月考参考答案1. 答案C ( 浪漫主义排斥古代和谐美,与古代和谐美只有对立,而根本没有统一。这由二四段相关文字可以概括。)2. 答案A (文本中没有出现这句诗,所以不可能用来证明某个观点)3. 答案D (屈原的作品内涵不是自己的个性自我而是我和我的国家)4. 答案 (稽,考察) 5. 答案B (是说马枢自幼聪明 是学者自己提出问题 萧纶送书给他)6. 答案B( 解析:没有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只是“拱默听受而已”)7. 答案 和马学士讨论经义,一定要使他屈服,不能够空(或白白地)立辩论的客主两方。 鄱阳王专门(或另外)建了一座房屋来安置他,他

25、讨厌这套房屋过于奢华,便在竹林间自己盖(或建造)了间茅屋居住。8. 答案:(1)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开头到“疾如箭”)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后边几句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9. (2)对偶,“秋月”与“春花”上下相承,写时流逝之快。比喻,将“人情”比作“云”,突出人情冷漠,不可捉摸。夸张,将“风景”比为“箭”兼有夸张,时光短促,人生短暂,暗示隐退之意。10. 答案1、屈原放逐,乃赋离骚2、至微至陋,宠命优渥ks5u3、冥然

26、兀坐,万籁有声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5、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11. 答案1 AD (给分,D给2分,B给1分 B 项“破格任用华罗庚不只是爱惜人才更多的是招揽人爱的手段,C 项梅贻琦的话只是表示自谦E在与黑暗势力抗争所表现出的忍辱负重错误,文中并无根据)2、 梅贻琦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弘扬了清华精神,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梅贻琦一生对清华充满着挚爱之情-爱校、爱师、爱生 。梅贻琦得到了社会认可和清华师生的尊重。3、外圆: 对工作中的问题从无疾言厉色;在治校方面博采众议,无为而治;为保护师生与当局机智周旋。 内方:坚持原则,回绝友人;严于律己,不谋私利;择善

27、固执,唯事不唯上。4、观点一:大学的重心应在培养通才。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不能担起培养专才的任务。大学应着眼于为学生通向高深而做基本能力的培养。社会和国家需要通才,专才教育使人缺乏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观点二:大学的重心应在培养专才。特殊时期更需要专才,大学按专业设置就是为了培养某领域的专业人才。社会分工细化各个行业都需要专才。通才重视知识的综合性和广泛性,但影响学科专业的深入发展,观点三:大学的重心应在培养“通“和”专“并举的人才。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某类专业知识,还需要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需要通与专的结合。优秀的专业人才首先应该是和谐发展,人

28、格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所在领域的专家。12. 答案:B 画地为牢:比喻只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逾越。此处可用邯郸学步。13. 答案:A (B成分残缺,缺主语。C成分赘余,去掉“左右”。D 句式杂糅去掉“具有”)14. 答案:D15. 答案: D (恨,遗憾)16. 答案:D (是以见放:因此被流放)17. 答案: 应删的两处是:(1)偶然(2)和优厚待遇应修改的三处是(1)(拜读)改为(阅读)(2)(你们公司) 改为 (贵公司)(3)(拒绝我会是你们的损失)改为(希望给我一个机会)文言文翻译马枢字要理,扶风郿县(现作“眉县”)人。其祖父马灵庆,为齐竟陵王录事参军。马枢几岁时父母俱丧,其姑收养了他

29、。六岁时,他能背诵孝经、论语、老子。长大后,他博览经文史籍,尤其善解佛经及周易、老子义。梁邵陵王萧纶任南徐州刺史,向来闻其名,荐引为学士。萧纶当时自己讲授大品经,令马枢讲授维摩、老子、周易,同一日阐发题解,道俗听者二千人。邵陵王想弄清讲授的优劣,便对众人说:“与马学士论义,一定要使他屈服,不能够空立主客之席位。”于是数家学者齐起发问,马枢便一一剖析,先阐发其宗旨,然后条分缕析,论述千变万化,与他论者都顶礼膜拜默默聆听而已。萧纶十分赞赏他,想把他向朝廷推荐。不久遭遇侯景之乱,萧纶带兵援助台城,便留下二万卷书给马枢。马枢潜心阅览,几乎全部通读,便喟然叹息说:“我听说看重爵位的人把巢父、许由当作羁绊

30、,喜好隐居者以伊尹、吕望为低贱,为名利所束缚者则把道家之言视为草芥不值。习玩于清淡者则把儒家学说当作糠米比,公正的考察,他们是各取所好。近来那些追求志向的人们,望着道路而叹息。难道是上天不愿施惠给高尚之人,以至于隐居之人是这样的少!”便隐居茅山,有终身之志。天嘉元年(560),文帝征辟为度支尚书,他辞不应命。那时马枢的亲人故友都住在京口,每年秋冬之际,按时去游玩。鄱阳王任南徐州刺史,钦慕其品德高尚,担心不能招致,于是卑辞厚意,让使者去邀请他,马枢称病坚决推辞。有门客规劝他,马枢不得已,才前往。鄱阳王另外筑室让他住,马枢不喜欢住所高贵华丽,便在竹林间自造茅茨庐居住。每次王公的馈赠,他再三推辞,自己所要的只是十分之一。ks5u马枢少时逢乱世,他的居所,连盗贼都不进,依托在他家的人常有数百家。他目光敏锐富有洞察力,能看见暗中物品。常有一只白燕,在他家庭院的树上筑巢,栖戏于檐庑之下,时而停集几案,春去秋来,差不多三十多年。太建十三年(581)去世,时年六十岁。他撰写的二十卷道觉论流行于世。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