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语文复习第25讲古代文整体阅读(一)南京一中 孙芳铭上一讲主要阐述了高考古文阅读的命题趋势和应试策略,本讲侧重说明如何整体阅读古代文语段。一、整体阅读要领1依据选文特点前面说过,高考选择“浅易”古代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知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3)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下面举例说明如何知人、明事、辨理。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实,则
3、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凯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凯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凯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宋书孝义传)注白粲:白米。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
4、这段选自宋书孝义传的文字,写了何子平、顾凯之等人,主要人物是何子平。他“世居会稽,少有志行”,在乡里被人称道。顾凯之是镇军将军,当州的“上纲”。两人关系很是密切,也许是朋友。全文所叙主要事件是:何子平之母户口本上的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大。按照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卸职归家奉养。何母实际年龄未至八十,“亲故所知”,何子平奉公守法,“便去职归家”。顾凯之劝他在州中任职,他不愿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不肯接受。顾凯之又劝他“以母老求县”,他也不愿意。顾凯之便更加敬重他。何子平回家以后,竭力劳作,以保证母亲的供给。后来授官为吴郡海虞令。所得俸禄全部用来供养母亲,妻子儿子“不犯一毫,”母亲去世,他“哀
5、毁逾礼”。除了这主要事件,文章开头还叙述了何子平在扬州为官之时的孝行。这一切都表明何子平“事母至孝”,表达了作者对何子平为人的赞颂之情。能像这样分析文章的人、事、理,便可以认为读懂了文章。2依据试题的特点高考古代文阅读的试题,既有实词、虚词含意和用法的辨别,有文句的翻译,又有筛选信息、分析文意、评述作者观点态度,虽然已往考生在实词、虚词理解上也会出现误判,但更多的是在翻译文句、筛选信息、分析文意、评述观点态度上出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了解考试侧重点的变化,不知道这些试题其出发点就是考文意的理解,考查对选文句子含意、事件之间逻辑顺序的把握。譬如当年选用前面所举叙何子平“事母至孝”的文章,最后一道
6、题的B项是这样的:“子平归家之后”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认为希禄本在养亲,坚持县禄唯以养母一身,从而实现了归养之愿。”本项“从而”前的话,孤立起来看,似乎都是正确的,可是将它们通通置于“子平归家”之后,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许多考生看不出“希禄本在养亲”、“县禄唯以养母一身”是何子平归养以后又重新任职时说的话,也看不出“从而”以下的判断更不符文意,因而错判。当年试题的C项是这样的:“子平不愿以老母实年未满而苟冒荣利,又不肯以母老求县,归家养母,竭尽全力,从而深受顾凯之的敬重。”“归家养母,竭尽全力”在原文中是“凯之亦重之”以后的事,不少考生也看不出来,因而错判。至于因文句含意搞不清而答错题的情况,
7、这里不再多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年来的选文内容还要复杂一些,分析、评述性试题还要难一点,因此阅读时就更要注意文意的分析、内容要点归纳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二、典型试题分析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习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挚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
8、解。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易:轻视。B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
9、民所詈。詈:辱骂。C以中益怒,曰:“丞慢我。”慢:诋毁。D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完:保全。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受业:传授学业B则皆大惊,相率敛迹。 敛迹,收敛形迹。C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淫祠:无节制地祭祀。D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保险:占据险要的地势。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今絷者从,而捕未已。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A急且有变,奈何?吾攻赵,旦暮且下。B每祀辄有蛇出户。太守与客来饮此于此,饮少辄醉。C山乐兵常以牛羊代秋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D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
10、四组,全都说明吴履“改崇宽大”的一组是( )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履曰:“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ABCD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履自幼熟读史书,曾被聘为浙东郡学正,后转任南康丞。为了改变南康当地的凶悍习俗,他着力打击奸人恶事,起到了重要的威慑作用。B知县周以中巡视时受人冒犯,一怒之下拘捕多人,吴履晓以利害,平息他的怒气,释放了乡邻;又用缚责巫人、丢弃神像的方式断绝了淫祠。C吴履任安化知县时,安抚大姓易氏,避免了一场反叛,保住了
11、地方的安定;他又鼓励农事,募兵时只登记招收愿为兵者,消除了百姓的恐慌。D吴履任潍州知州后,常以百姓为念。鉴于牛羊容易生病死亡,他改变了以牛羊代秋税的做法。这种变化使得潍地民众的财产未受任何损失。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易氏逃死耳,非反也。 译文: (2)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 译文: 这是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内蒙古卷的古文阅读试题。阅读材料所写之主要人物是吴履、次要人物有知县周以中和李文忠等。这则材料所叙吴履之事有:介绍吴履一般情况,这是史传文应有之意。因李文忠的举荐而任南康丞;为了改变南康凶悍习俗,他着力打击奸人恶事并“改崇宽大,与民休息
12、”知县周以中巡视时受人冒犯,一怒之下拘捕多人,吴履释放乡邻,再晓以利害(“急且有变”),平息了他的怒气;又缚责丞人、丢弃神象,断绝的淫祠。吴履任安化知县时,安抚大姓易氏,保住了地方的安定;他又鼓励农事,“安民于农”;募兵时只招收愿意为兵者,消除了百姓的恐慌。迁潍州知州,常以百姓为念,改变以牛羊代秋税的做法,使得当地民众的财产未受损失。作者叙写这几件事,主要表现吴履治政“崇宽大”的精神,因而得到民众爱戴。阅读时,首先要对文章有这样的理解分析。下面简述各题。第11题考查理解实词的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C,“慢”根据文意应作“怠慢”讲,文中无“诋毁”意。第12题考查理解特定词语的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A
13、。根据“少受业于闻人梦吉”的句意,“受业”应是接受学业。第13题考查理解虚词的能力,不相同的一组是D。A项两个“者”为代词,相当于“的人”;B项两个“且”都是副词,“将要”之意;C项中两个“辄”,都是“就”,用法也相同。D项中前一个“以”为介词,用;后一个“以”,有人认为是连词,有人认为是介词,但意思都是“因为”第14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全都说明吴履“改崇宽大”的一项是B。句中的“立释之”,句中的“不来,诛未晚”,句中的“不愿可勿强”,都表现出“崇宽大”。句体现其破除迷信的一面,句侧面表现其爱民,句的“急且有变”是防止意外,全句是劝江阴侯的话。第15题考查分析文意的能
14、力。据上文分析,可知“不正确的一项是“B”。晓以利害,平息他的怒气,释放乡邻”说法并不错,只是语序或者说逻辑上有不恰当之处,应当是释放在先,晓以利害在后(“立释之,乃以白中”)。第16题考查翻译文句的能力,答案是:(1)易氏只是为免死而逃跑,并非谋反。(2)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逃死,逃离死亡,为免死而逃;籍,用作动词,故为兵者,过去法过兵的人。)三、练习与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
15、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亻叔 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他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
16、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吏。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注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觉,痛咎谢咎:归罪、责怪B屑榆为粥,讲论不辍屑:碎末C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委:丢下D简孝秀德行升堂上简:选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而言B慷慨引义,申直
17、贽等C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D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不诣官而诣城决之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A会里人邹亻叔 欲葬亲,贷于人无得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D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慎正直的一组是( )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ABCD5下列对原
18、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决。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的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哀其
19、馁,与之食,不纳。 译文: (2)吏捕迹,得之城家。 译文: 附:答案及简析1B(“屑榆为粥”的“屑”作动词用,磨成碎末)2C(“斤斤”在古代汉语中为拘谨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为过分计较琐碎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A项为所得所失,利弊,B项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D项为在意,古今义都相同)3A(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项“于”前为介词,向;后者虽为介词,但意思是“对”“对于”。C项“且”,前者为副词,相当于“将”、“将要”;后者为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D项“与”,前者为介词,相当于“跟”、“同”;后者为连词,表示关系,相当于“和”、“跟”、“同”)4D(表示宽厚表示教化及成效,排除这两句可得正确答案)5C(“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错,应是其他谏官都只是就繁杂琐屑的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6(1)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2)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第(1)小题,或,有人;哀,怜悯,同情;馁,读ni,饥饿;与,给;纳,接受。第(2)小题,“吏捕迹”应是“吏捕之以其迹”的省略,“以其迹”凭他的踪迹,循他的踪迹;“得之城家,应是“得之于城家”的省略,即在阳城家中抓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