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专题九总结.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1663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专题九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专题九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专题九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专题九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专题九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 专题九总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总结一、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哪些重大转折?转折的表现有哪些?1由分散孤立到走向整体。1500年以前的世界基本上处于闭塞的状态,新旧大陆之间更是互相隔绝的,只有到1500年左右完成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进行直接的接触。2开始殖民扩张。从1500年左右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欧洲贸易走出地中海的狭小范围扩大到全世界,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思想文化方面。在1500年以后的100年中,

2、欧洲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完成了重大变革,而这些变革都象征着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二、新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联系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4、15世纪时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渐兴起。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本作原始积累,这就需要殖民扩张和大量的金银货币,由此刺激了欧洲人的海外探索和扩张的欲望。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发展起来,导致地区间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与新航路开辟相伴而来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

3、主要途径。在殖民扩张中,资产阶级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三、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它们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条件。(2)表现:通过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手段使亚、非、拉美地区成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3)特征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以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为主。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4)影响为工业资产阶级攫取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极大地促进了殖民国家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给当地

4、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当地的近代化。四、两次工业革命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1)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2)就生产方式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3)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基础上的生产飞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

5、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得到了技术改造,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5)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6)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更趋明显和激烈。2区别:(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结合取

6、得了巨大成果。(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更加迅速。(3)对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五、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1)政治上: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继出现。(3)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4)社会生活、交通通讯近代化。2第二次工业革

7、命(1)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并向中国输出资本,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中国救亡图存运动出现了新高潮。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4)社会生活、交通通讯近代化进一步发展。六、主宰世界市场的国家11618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占据主宰地位。219世纪前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占据主导地位。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共同主宰。4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主宰世界市场。5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如何抓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8、(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这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便将材料与课本联系在一起了,解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还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读材料时要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信息,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

9、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实例点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在国际贸易中英国棉花输入量所占比重示意图变化示意图材料二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国别时间英国德国美国1870年32%13%23%1900年20%17%30%1913年14%19%36%材料三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

10、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考生甲点批(1)忽略了设问中“殖民政策”的核心信息。(2)知道从“对英国”、“对被殖民地”两方面思考影响,但忽略了从主、客观两方面认识对殖民地的影响。(3)已掌握对图、表、材料等信息的利用方法。(4)答案规范,也比较到位。考生乙点批(1)利用、提取材料信息不全面。(2)忽略了从主、客观两方面评价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影响。(3)没有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原因。规范答案(1)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影响: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旧的经济体制的解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