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刺押题练(三)一、选择题(2021河南驻马店市)甘肃省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上游分布着一个70千米90千米的区域,该区域内包含沙漠、戈壁、绿洲等不同的下垫面。下图为某年8月6日20日该区域小屯绿洲(由系留气球观测)不同高度的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16:00前后,小屯绿洲地表出现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D)A地面辐射弱B大气辐射强C太阳活动弱D大气逆辐射弱21416时,小屯绿洲100150米高空的水平气流(A)A自荒漠流向绿洲B自绿洲流向荒漠C呈逆时针辐散D呈顺时针辐合3小屯绿洲近地面出现逆温现象的时间约为(A)A16个小时B12个小时C9个小时D6个小时【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
2、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甘肃省位于西北地区,图示的小屯绿洲周边多沙漠和戈壁,气候干燥,晴天多,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地面降温剧烈,6:00前后地面温度降到最低,因此凌晨小屯绿洲地表出现低温中心,D对。低温中心出现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大气逆辐射弱,说明大气辐射也弱,B错。地面辐射弱是由于地表气温低所致,不是地表出现低温中心的原因,A错。故选D。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读图可知,1416时,小屯绿洲100150米高度处形成高温中心,则气压低,夏季,荒漠和绿洲下垫面受热不均匀,荒漠受热快,气温高,气流上升,100150米高度处气压升高,所以,水平气
3、流自荒漠上空流向绿洲上空;绿洲上空为低压中心,气流呈逆时针辐合,A对。故选A。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逆温现象。据图可知,17时至次日9时,该区域近地面气温低于上空气温,说明此时间段出现了逆温现象,时长约为16个小时。故选A。(2021山东烟台市高三模拟)某研究小组在研究贺兰山东坡乔木(森林带)分布情况时,共选取了38个样方(10 m10 m),得出样方范围内乔木的数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等情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45题。4海拔2 200米至2 800米乔木数量较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B)A热量B降水C光照D土壤5贺兰山海拔3 000米以上地区乔木树高较高、胸径较粗,其主要原因是(C)A太阳辐射强
4、,热量条件好B距冰川近,水源条件好C乔木数量少,相互竞争弱D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解析】第4题,海拔2 2002 800米乔木数量较多,是由于东坡为迎风坡,该海拔范围降水较多,有利于乔木的生长,B正确。光照和土壤对乔木数量影响不大,且高海拔地区的光照条件更好,光照和土壤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海拔越低,热量条件越好,贺兰山乔木分布的海拔相对较高,热量不是影响该海拔范围乔木数量的主要因素,A错。故选B。第5题,海拔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乔木数量减少,相互竞争较弱,胸径较粗,树高较高,C正确。海拔在3 000米以上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但是热量条件较差,A错。虽然海拔高距离冰川相对较近,但并不是
5、由于该原因导致水源条件好,进一步导致该地区乔木树高较高、胸径较粗,B错;海拔高,土壤欠发育,D错。故选C。(2021广东佛山市高三模拟)温尼伯湖是更新世冰期巨大的古冰川湖的残迹。大陆冰川消融初期,温尼伯湖湖水曾经通过红河流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温尼伯湖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面逐渐保持稳定。下图示意温尼伯湖流域。据此完成67题。6温尼伯湖从形成初期到湖面稳定时期,湖泊的蓄水量(A)A先上升后下降B持续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持续下降7温尼伯湖湖水外泄方向改变后,红河(B)A径流量增大B出现凌汛现象C结冰期延长D水位季节变化减小【解析】第6题,温尼伯湖形成初期是大陆冰川消融产生的
6、水源,开始时湖泊的蓄水量会先上升,CD项错误。之后随着冰川的进一步消融,冰川面积缩小,消融的水量减少,并且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泊蓄水量下降,A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A。第7题,温尼伯湖湖水外泄方向改变后,红河失去湖泊的水源补给,失去了冰川的融水补给,径流量减小,水位季节变化增大,AD项错误。结冰期受气温影响,结冰期不变,C项错误。改变方向后,红河流动方向改为自南向北,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秋末和初春和初冬会出现凌汛现象,B项正确。故选B。(2021广东梅州高三二模)“工业上楼”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主要方式是建设高层
7、工业楼宇,并销售或租给工业企业。据此完成89题。8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工业上楼”反映当地(D)A城市环境明显改善B信息工业发展迅速C产业转型基本完成D土地供应日趋紧张9最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的制造业部门是(A)A生物制药工业B乳品加工工业C瓶装饮料工业D五金制品工业【解析】第8题,“工业上楼”可以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工业上楼”反映当地土地供应日趋紧张,故D正确。工业上楼并不能反映出信息工业发展迅速和城市环境明显改善,故AB错误。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过程中,还未基本完成,故C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第9题,瓶装饮料、五金制品、乳品加工工业等工业部门的原料以及制成品比较笨重,搬运量比较大,这
8、些部门不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故BCD错误。生物制药消耗的原料比较少,且其产品比较轻便,搬运比较方便,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故A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2021辽宁大连市高三二模)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下表为大连地区湿地面积统计,下图为大连湿地景观破碎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011题。湿地类型面积/km2变化量/km2变化率/%2000年2006年水田351.75246.57105.1842.66湖库水体与池塘125.82175.1849.3639.23河流98.99106.227.237.30盐场及养殖场636.82691.545
9、4.728.60沼泽湿地156.92138.6218.311.66海岸湿地645.14574.3370.8110.98海洋湿地1 994.171 979.5314.640.73总计4 009.613 911.9997.622.4310下列关于大连湿地变化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B)A水田面积减少最多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减少B海岸湿地面积减少导致滨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下降C沼泽湿地面积增加使大连地区降水增加D盐场及养殖场增加导致大连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上升11关于湿地景观破碎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A湖库水体与池塘破碎度高,因其空间分布分散B因人类保护,沼泽湿地破碎度有所上升C因种植户增加,水田破碎度大幅度
10、增加D海洋湿地所占面积最小且变化幅度最小【解析】第10题,大连水田生产的粮食受市场欢迎,市场需求大,A错误;海岸湿地面积减少会影响生物的栖息环境,导致滨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下降,B正确;从统计表中数据可知,沼泽湿地减少,C错误;盐场生产的盐是工业原料,属于第二产业,因此盐场及养殖场增加不一定导致大连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上升,D错误;故选B。第11题,据图分析,水体空间分布分散,导致景观完整度差,破碎度高,A正确;人类保护会使沼泽湿地破碎度下降,B错误;因种植户增加,水田种植面积大,水田破碎度会减小,C错误;海洋湿地所占面积大,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12(2021哈尔滨九中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和图回答
11、下列问题。2021年3月14日起我国北方多地出现近10年强度最强、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气象学家根据能见度和风速,把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据国家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本次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邻国。沙尘暴对人民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危害,但并非“有百害无一利”。下图为3月15日全国沙尘天气预报。(1)据图推测此次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及来源方向。(2)描述此次沙尘暴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3)指出沙尘暴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并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4)从气温变化、降水条件、环境污染、海洋生物等方面简析沙尘暴的益处。【答案】(1)蒙古国;北或西北。(2)以内蒙古中南部(内蒙与陕
12、西、山西、河北等省交界处)为中心向周边地区降低;东西延伸(东西狭长)。(3)春季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沙源)降水少,天气干燥,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空气不稳定);冷空气(冷锋)活动频繁,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强风)。(4)沙尘反射阳光降低地面气温,具有“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沙尘颗粒表面凹凸不平,有利于水汽凝结,有利于成云致雨;沙尘中的含钙气溶胶吸收烟尘中的有害物质,碱性阳离子中和酸雨,净化空气,缓解酸雨;沙尘在海洋沉降,富含海洋生物必需的铁和磷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长。【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沙尘天气源于邻国,由图可知,沙尘天气
13、以我国内蒙古为中心,故推测沙源地为蒙古国,来源方向为北方。第(2)题,由图可看出沙尘暴强度以内蒙古中南部为中心,向周围降低,空间形态表现为东西延伸。第(3)题,由材料可知,此次沙尘天气发生在春季,春季多大风,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春季气温回升,气流上升,表土疏松,易起沙;春季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干燥,沙源丰富等,故春季是沙尘暴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第(4)题,气温变化:沙尘遮天蔽日,削弱太阳辐射,使得气温下降;降水条件:沙尘作为凝结核,利于降水形成;环境污染:沙尘中的碱性物质中和酸性物质,缓解酸雨污染;海洋生物:沙尘在海洋沉降,某些营养物质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长。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达布逊
14、湖位于柴达木盆地,湖水含盐量极高,而在各种盐类物质中,钾、钠、镁的占比最大。目前达布逊湖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其开采方式以渠采和抽取湖水晒制钾肥原料为主。在开采过程中,需通过人工措施强制向湖泊注水。格尔木河左支发源于昆仑山脉,是格尔木河的主源,右支发源于唐格乌拉山,汇合后始称格尔木河,经格尔木市,北流分支注入达布逊湖,是达布逊湖唯一的补给水源。干流长215 km,落差1 440 m。由于地下水补给量大,其径流年内分配比较均匀,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是一条水量变化小而稳定的河流。图1示意达布逊湖地理位置,图2示意17年间湖泊面积变化与钾肥产量的关系。(1)推测达布逊湖盐类物质集聚的原因。(
15、2)分别简述、两个阶段钾肥产量与湖泊面积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泊面积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指出在开采过程中,通过人工措施强制向湖泊注水的目的。(4)保护区域生态环境需要多方的协同参与。请从格尔木河沿途居民、钾肥生产企业两方中任选一方,阐述其应采取的举措。【答案】(1)格尔木河的侵蚀作用强,溶解的盐类物质多;湖泊周边地势较低,周边径流汇入,带来大量盐分;达布逊湖溶解的盐类物质,由于湖水大量蒸发而聚集。(2)阶段钾肥产量不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湖泊面积时增时减;说明在盐湖开发早期,开采量不大,人类活动不是影响达布逊湖面积萎缩的主因。阶段钾肥产量大,且先增后减,而湖泊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说明人
16、类活动是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的主因。(3)增加湖泊水量,避免湖泊萎缩,防止区域生态恶化等。(4)沿途居民:节约用水,减少河水用量;禁止污水直接排向河流,防止河水污染。钾肥生产企业:减小开采规模,限制产量;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开采效率。【解析】第(1)题,盐类物质集聚的原因主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湖区地形条件及径流条件推测。第(2)题,、两个阶段钾肥产量与湖面面积的变化特征,主要依据图2信息归纳,然后根据两者的相关性,归纳湖泊面积变化与人类活动间的关系。阶段I,钾肥产量不大,呈缓慢上升趋势;湖泊面积时增时减,可推测湖泊面积受人类活动影响不大。阶段,钾肥产量大,先增后减
17、;湖泊面积呈减小趋势。可推测湖泊面积受人类活动干预较大。第(3)题,开采湖盐需抽取湖水,湖水减少,其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向湖泊注水可避免区域生态恶化。第(4)题,从沿途居民角度来说,可从居民生活对河流水量、水质的影响方面考虑。沿岸居民用水来自河流提倡节约用水;沿岸居民污水排向河流污水净化(禁止排放)。从钾肥生产企业角度来说,企业开发矿产资源应注意开采规模、开采效率、利用层次等问题。柴达木盆地生态脆弱区钾肥产量增加湖泊面积减小限量开采;水体冲刷湖区矿产类型多样综合开发;矿产开发污染环境高效开发。14(2021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一模)生态旅游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18、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又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地处江苏中部的盐城沿海,面积约1.73万公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保护区之一。保护区是著名的观鸟旅游胜地,设有电教馆、望鹤亭、水禽湖、旅游服务中心、丹顶鹤展览馆等。说明盐城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并为当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案】有利条件:盐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资源种类多;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庞大,客源市场广阔;生态环境质量较高,吸引力大;政府政策的支持等。建议: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规划,有序开发。【解析】
19、由材料可知,盐城拥有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可开发资源种类多;盐城地处江苏中部沿海,处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周边地区人民生活消费水平高,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庞大,客源市场广阔;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作为世界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保护区之一,其生态环境质量高,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大;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修建了电教馆、望鹤亭、水禽湖、旅游服务中心、丹顶鹤展览馆等,说明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此,可通过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景区环境;通过进一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
20、地区接待游客的能力,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城市、景区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统一开发、有序开发,避免重复建设。15(2021陕西宝鸡市高三一模)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18世纪以来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指出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使用中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答案】不利影响:开采的煤炭堆积,占用大量土地;煤炭露天堆积,污染水源;煤炭开采造成地表原始生态的破坏,如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还可能导致地表塌陷。措施: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增强洁净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
21、解析】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1、地面水下跌,由于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大量外排,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水下跌。2、地层错动与地表下沉,由于煤矿井下水大量外抽,矿井上底承载能力下降,加上大部分小窑煤井在开采过程中,没有采取预留煤柱等预防措施,有的小窑煤井甚至对国有煤矿预留煤柱肆意采挖、破坏,导致地层错动,地表下沉。3、地面水受到污染,矿井废水不经处理就外排,严重污染地面水体,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造成土壤板结,对农作物影响很大。4、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问题。5、对森林植被的破坏。6、二次扬尘污染问题,煤炭有相当一部分靠汽车运输,撒漏现象非常严重,大量煤炭流失,使街道煤尘飞扬。解决措施主要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技术措施,如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增强洁净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