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巩固梯级演练检查我的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恬退(tin) 谄媚(chn) 屏气凝神(bn) 相形见绌(ch) B.殷红(yn) 偌大(nu) 乳臭未干(xi) 暴风骤雨(zhu) C.熟稔(rn) 膝盖(x) 戛然而止(ji) 自出机杼(sh) D.羞赧(nn) 拘泥(n) 面面相觑(q) 引吭高歌(hn) 提示:B项“偌”应读“ru”;C项“杼”应读“zh”;D项“泥”应读“n”。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罄露孤癖一曝十寒饮鸩止渴 B.拖沓 毒枭 坐收余利 辗转反侧 C.家具 斡旋 未雨绸缪 变幻莫测 D.汗颜 皈依 并行不背 山洪
2、暴发 提示:A项癖僻;B项余渔;D项背悖。 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鲸和海豚的四肢也逐渐_成了鳍状。(2)不少形象工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双重的利益_:政治上以政绩求得上级提拔,经济上以项目取一己实惠。 (3)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A.蜕化 趋向 篡改 B.退化 取向 篡改 C.退化 趋向 窜改 D.蜕化 熏染 窜改 提示:“蜕化”意思是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退化”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消失。“趋向”指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取向”指选择的方向,这里强调选择
3、,该用“取向”。“窜改”只有改动的意思,而“篡改”却有“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的意思。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所说的这些,都是杯弓蛇影,完全不合事实。 B.夜晚,她茫然地走在街头,深秋的冷雨打透了单薄的衣服,她浑身发抖,噤若寒蝉,真想回到温暖的家里。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自然会解决。 D.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提示:A项“杯弓蛇影”的意思是因疑虑不解而自相惊扰。B项“噤若寒蝉”是比喻害怕得不敢说话。C项“不
4、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赞同。D项“光怪陆离”的意思是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用来修饰现代观念是正确的。 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得失不能抛弃吗? B.由于全体官兵英勇机智地作战,使我军以最小的伤亡取得了胜利。 C.专家说,亲子鉴定不仅“鉴”出了社会世相和人生百态,也“鉴”出了血肉亲情。 D.旧城周围那些平民百姓居住的破旧狭小的房子,迟早会被大踏步前进的城市建设一扫而光。 提示:A项“得失”改为“利益”。B项删去“由于”或“使”。C项语序不当,将“不仅”后和“也”后的句子对调。 答案:D6将句填入段间横线处,
5、语序正确的一项是()据说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因为当权者认为_。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 满族过去称女真,曾被视为未开化的落后民族“不识字”是诬蔑满族人文化水平低满族入关后在武力上已征服了汉族但他们在心理上却常有民族自卑感,对汉族知识分子十分害怕“清风”是影射朝廷 A. B. C. D. 提示:承前解释统治者对“清风”“不识字”的歪曲理解,分析他们这样理解的心理动因。 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来源:高考资源网 清高是褒义词,但也不算很高的评价,然而古人评定清高却
6、又是相当严格的;说严格却又没有明确的标准,因而相当模糊。这种情况结合实例来看比较清楚。例如李白,只做过短短一段宫廷诗人,还敢公然声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本人又很希望得到清高之名;然而他却终于未成公认的清高样板。原因可能是他有时用世之心过于急切,又极为自负,比较缺乏恬退风度;而且他有了做官的可能便得意地声称“仰天大笑出门去,_”;没了官做则又傲然声称“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共杯酒”,诸如此类的话,就很难和清高挂钩了。不过,李白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不但形象思维功夫好,而且天真罄露,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此,没成为公认的清高样板,对他来说也算
7、不了什么。这个实例只是说明古人评定清高的样板是相当严格的。 另一个实例则说明清高的模糊性,那就是孟浩然。他本来也是想做官的,试看临洞庭上张丞相一诗,他在写了“_,波撼岳阳城”这样雄劲的名句后,接着就说“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求援用世之心极为明显。后来做不成官,还不无牢骚,所以说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之类的话。但孟浩然一生既未做官,而且唐书孟浩然传还记述采访使韩朝宗曾约他同赴京师,欲荐于朝廷;可是孟浩然却因与故人喝酒喝得高兴,竟至失约,还说“业已饮,何恤他!”可见他对做官也有不在乎的一面。特别是归隐之后,在寂寞心情中,也多有恬淡之意。
8、这样看来,孟浩然是理应成为一个清高样板的;而且有人也的确这样认为,试看李白的赠孟浩然一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醉月”句用魏志徐邈传典,暗指孟浩然因剧饮违韩朝宗之约事。)可见在李白心目中,孟浩然的清高是极为突出的;然而孟浩然在历史上却仍然不是公认的清高样板。由此可见,对清高的评论是既严格,又是模糊的。7解释下列词语。 (1)恬退: (2)罄露:来源: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3)端居: 参考答案:(1)恬静,退让。 (2)显露无余。罄,尽、完。 (3)闲居。8在文中空白处填空。 答案:我辈岂是蓬蒿人气蒸云梦泽9李白
9、赠孟浩然一诗二、三两联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卧”字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清高形象,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隐卧林泉、风流自得的诗人形象。“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雅志趣。10作者用李白的事例说明_(10字以内);用孟浩然的事例说明_(10字以内)。 参考答案:清高的标准是严格的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11你认为孟浩然与陶渊明的区别在哪里? 参考答案:孟浩然一直以来就谋求当官,他的恬淡容易被人视为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从心里就想如此;陶渊明是真正从官场抽身而退的典型,是真正的清高。12根据古人对孟浩然与陶渊明
10、的评判,你认为古代的清高究竟是以什么为标准?其标准真的是模糊的吗?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是否着迷于当官。从对两人的评判可以看出,古人对清高的评定,已经从外在的远离官场深入到从主观思想上看问题,其标准真是严格之至。综合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江水是菊黄色的,那江水里流动着的莫不真是晋朝的菊花? 已经不是菊花季节,陶公祠院中那两厢曾经盛开的菊花都已败萎了,只偶尔还露出残的黄色。祠在江边,就在这段被称为菊江的长江边。这地方真个与菊有缘,有“菊江”“菊邑”,还有个“黄菊乡”。我依然走在菊的意韵之中,初冬那菊黄色的阳光和身边那座被菊黄色历史装帧的古建筑,以及存在于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
11、品格,和风中飘荡的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都让我陶然如醉。 陶渊明,曾在这里种菊,种出了一大片他认为应该存传后世的文人们的自珍和清高之气。我知道他其实很想做官,少时就有猛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而且,他也做官,只是受不了官场那种腐气,那般骄奢淫逸。他的腰椎骨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他就把大印挂在彭泽县的大堂上,然后走出来,走到风和阳光之中,走到那片贫寒却诚实的土地之上。他耕种的姿势或许可笑,腰弓着,整个上身几乎与土地平行。人们并不知道,他是一边耕种,一边在泥土中寻他的诗句。 陶公祠中有一尊陶公像,高丈余,乌石所镌,给人一股子凛凛不可侵犯的傲然。真正的陶渊明当然
12、不会是这个样子,他后来穷得没饭吃,没酒喝,甚至乞讨过,那样子一准佝偻。哪能有如此威风?但我却懂得塑者的匠心:他并不只是雕塑东晋的那个人,而是塑他冷傲的气质。仰望陶公塑像,几分崇敬,几缕亲近。他似乎有话要说,却欲说还休。1600年了,他要说的话,都变成大朵大朵的菊花了吧! 在史书上,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官场腐败,社会奢靡,石崇、王恺斗富,让侈浊之风登峰造极。陶公就只好种些菊花,很想让菊花的清气影响一下他厌恶之极的世风,然而菊花太小,那一星半点清菊之气又怎能荡涤一个奢腐王朝的浊臭呢?出乎陶公意料的是那菊花的清气后来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 苏东坡曰:“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如曰:暧暧远人村,依
13、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东坡大抵是闻过陶渊明的菊花味,不仅闻过,而且深深地闻过,他在水龙吟中言道:“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常在。”陶公或真未死,若真未死,当在菊花之间,以一种清傲之气面对滔滔菊江和无期无尽的岁月。 祠不大,却修葺得很好,在江边一块高地上。祠后有塔,曰“秀峰塔”,另有一塔在不远处,叫“天然塔”被称为“江流双塔”。祠与塔构成了一种沉重而冷肃的气氛,在江边,在永远盛开的菊花之中。 陶公安在?问菊,菊却隐去了笑容,独向寒风。13陶渊明是我国晋朝诗人,被称为古今_诗
14、人之宗。 答案:隐逸14文中为何写到石崇、王恺斗富的事例?(不超过20个字。) 参考答案:用石崇、王恺的侈浊反衬陶渊明的清高。15第段中“菊的意韵”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菊黄色的江水。带有菊字的地名。菊黄色的阳光。被菊黄色历史装帧的古建筑。菊花般的品格。菊花般的梦想。16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在泥土中寻他的诗句。(字数不超过25个。) (2)1600年了,他要说的话,都变成大朵大朵的菊花了吧!(字数不超过25个。)来源: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参考答案:(1)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写作,以寄寓他清洁的精神。 (2)1600年了,他的精神风骨已被后人充分继承了吧。17
15、第段中说陶公的菊花的清气“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根据文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字数都不超过15个。) 参考答案:看似“散缓”实有“奇趣”的诗风。看似超逸实为正气凛然的人格。18下面是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以菊花贯穿全文,但菊花的含义不尽相同,有时它作为一种象征,有时它仅指客观实物。 B.文章的开头,从“江水”入手,不仅引出“菊花”这一线索,而且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C.作者说“我知道他其实很想做官”,意思是说,在那样的时代,即使陶渊明也不能免俗。 D.第段说“盛开的菊花都已败萎了”,第段又说祠与塔“在永远盛开的菊花之中”,是文章的不严谨之处。 E.本文不重行踪,重抒情,在对陶渊明的追思中蕴涵着对现实的深深感慨。 提示:C项“他其实很想做官”指渴望建功立业,跟一般俗人的志向不同;D项“盛开的菊花都已败萎了”写的是眼前景,“永远盛开的菊花”指陶渊明的精神。 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