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标要求素养解读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明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局限性。2.了解李贽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其思想是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3.了解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曲,分析明清时期科技著作呈现的总结性特点,分析文化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时空坐标知识点1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一、农业的发展1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
2、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二、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1出现(1)时间:明朝后期。(2)地点和行业: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3)特征: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2发展:清朝。误区警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本质的特征是雇佣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并不等于当时我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因为资本主义萌芽只在我国的江南某些地区出现,稀疏而微弱,全国范围内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三、商业的繁荣1商品经济的繁荣: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
3、本的集聚。2商帮的出现: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3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思维点拨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及对晚明经济发展的影响(1)原因: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以及对美洲殖民地的掠夺;西方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的大量需求;中国自然经济对西方商品的抵制作用,在中西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2)影响:促进了商业发展、市场扩大和农业、手工业的专业化生产;促进了赋税制度的改革;满足了国内对货币的需求,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促进了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垄断被打破,集权统治被削弱。四、社会经济的局限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
4、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探究点白银帝国,“异象萌生”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史料一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探究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农业发展的特点。提示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等。史料二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
5、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探究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的新特点。提示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农产品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明清时期经济新现象(1)地区性商业中心形成,城市地位更加突出,地域分工明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东南地区产生资本主义萌芽。(3)大宗白银交易盛行;对外贸易中出超明显。(4)长途和大额贸易得到发展,并涌现出地域性的商人群体。(5)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及对人身依附关系
6、的控制逐渐减弱。人口迅猛增长,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逐渐向边地迁徙,向海外移民的规模逐渐扩大。活学活用针对训练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结构的重要变化之一,是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地位有较大的上升,而水稻种植业的地位则相对有所下降。在太湖地区,甚至还出现了“桑争稻田”的现象。以上材料说明,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A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量减少C农业生产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D普通农户的家庭收益急剧降低解析:选A根据材料“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地位有较大的上升”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作物在农业中比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经济作物主要是用于市场交易,这说明江南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
7、程度逐渐提高,故选A项;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江南人口不断增加,粮食的需求量并未减少,排除B项;经济作物地位提升是农业结构的调整,并不等于农业生产衰退,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经济作物种植能增加收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218世纪中国本土商业网点更加紧密。每一重要行会(山西的银行家,安徽新安的商人)在大城市都拥有地方会馆作为会堂,拥有供过往人员用的客栈以及仓库、分支机构、钱庄。材料表明()A山西、安徽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实力雄厚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C“工商皆本”的观念影响广泛D传统小农经济已经失去优势地位解析:选B“在大城市都拥有地方会馆”指的是清代的商帮,而徽商、晋商是其典型代表,故选B
8、项;山西、安徽在18世纪并不是全国经济重心,排除A项;商业网点的分布与“工商皆本”的观念无关,排除C项;18世纪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知识点2思想领域的变化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一、陆王心学1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2核心:“致良知”。3内容(1)“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2)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3)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二、离经叛道的李贽1内容: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2影响:在社
9、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2代表(1)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2)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批判。思维点拨明清之际的民主批判思想未能实现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1)经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且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
10、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探究点批判传统,经世致用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史料一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李贽焚书探究根据史料一,分析李贽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提示主张:穿衣吃饭即为“人伦物理”,“理”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实质问题: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增强。史料二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探究史料二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
11、想主张?具有什么特点?提示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特点: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史料三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顾炎武探究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提示治学目的:经世致用。意义:批判空谈,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如李贽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提倡男女平等。(2)反对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如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主张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用法治代替人治。(3)提倡“经世致用”。如顾炎武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明道救世
12、”。(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活学活用针对训练3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等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这些观念()A代表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促使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C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解析:选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主要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思想界出现了一系列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表明这一时期儒家思想进入更加理性的反思阶段,故选B项;明末清初,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排除A项;明
13、清之际出现的这些思想观念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并没有突破传统儒家思想体系,排除C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没有实现成功转型,排除D项。4李贽认为,应该让每个个体按照自己的特性和目标发展,“各从所好,各骋所长”,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这说明()A反专制思潮已成熟B李贽倡导个人自由C李贽重视社会责任D晚明思想氛围宽松解析:选B据材料“让每个个体按照自己的特性和目标发展”可知李贽倡导个人自由,故选B项;“已成熟”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倡导个人自由并不等同于重视社会责任,排除C项;明代思想控制严密,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知识点3小说、戏曲与科技 明历史时空记牢客观史实一、小说与戏曲1背景:城
14、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2表现(1)小说时间作者作品评价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神话小说的杰作清朝中期吴敬梓儒林外史讽刺小说的杰作清朝中期曹雪芹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2)戏曲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昆曲: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京剧: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二、科技1科技著作(1)总结性著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
15、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2)地理和地质学名著: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2西学东渐(1)时间: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2)代表人物:意大利人利玛窦等。(3)概况:他们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传教的目的,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4)评价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概念阐释西学东渐明代万历年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传入大量科学技术。但此时的西学传入,主要以传教士和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为主,当时对中国的影响也主要在天文学、数学和地
16、图学方面,由于只在少数的士大夫阶层中流传,而且大部分深藏皇宫,没有能够很好地普及。 研史料实证探究历史本质探究点空前繁荣,异彩纷呈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史料一注刻本,也就是版本类型,亦称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探究史料一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提示信息:反映了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以及明清时期木刻版画盛行。史料二“二拍”中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节主要写在国内经营破产的商人文若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个走海贩货”的朋友出海,靠着“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的“洞庭红”橘子,赚了“一千多个”重有“八钱七分”的银钱,又在荒岛上捡了个宝贝,卖得了五万两银子。从此,“做了闽中一个富翁”,“子孙繁衍
17、,家道殷富”。探究史料二中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提示现象:明清社会弥漫着拜金逐利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反映了当时追求财富、敢于冒险的风气。通历史解释形成正确认识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和特点(1)原因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壮大了市民阶层,形成了要求表现自己思想和生活的广大读者群。传统的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与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社会识字率的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通俗文学蓬勃发展。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涌现。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出
18、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浸染着拜金逐利风气的作品。活学活用针对训练5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抑商、贱商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明清时期的小说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商人和商业活动。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工商皆本思想成为主流C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学领域内出现了众多以商人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故选A项;工商皆本只是极少数人的主张,“成为主流”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大量小说描述商人和商业活动并不等同于社会风气渐趋败坏,排除C项;明清时期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6下面是明清时期小说读者与传播方式示意图。据此可知,明清小说()
19、A直接读者均属社会上层B成为当时文学的唯一体裁C曲艺传播优于版籍传播D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小说的读者有直接读者(购买文本,转借、租赁文本)和间接读者(听书、看戏) 等,传播方式有版籍传播(购买文本,转借、租赁文本)和曲艺传播(听书、看戏) 等方式,这说明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不符,均排除。 学史明智展情怀材料展示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程度上分析社会环境对科技的影响。材料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和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么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
20、”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为什么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中国的这些发现和发明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中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
21、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思维升华“李约瑟难题”的现实启示(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经济,为科技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2)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及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鼓励知识创新。(4)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5)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针对训练1下图是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清制8架铜仪在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传统,在刻度、游表、结构上直接反映西欧文艺复兴后大型天文
22、仪器的进展和成就。这表明()A中体西用思想已确立起来B清朝主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C中国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D西方科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解析:选C根据材料“清制8架铜仪在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传统,在刻度、游表、结构上直接反映西欧文艺复兴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可知这一时期我国采取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西方天文仪器的形式和内容,这表明当时的中国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故选C项。2明初严令禁止民间学习传授天文历法,“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还规定钦天监人员终身不得从事他职,其子孙接替世袭,否则也要遣戍。这一规定意在()A保证历法制定的准确性B减少西方历法的影响C维护明王朝的长久统治D实行思想
23、文化的专制解析:选C根据材料“明初严令禁止民间学习传授天文历法”可知此时统治者禁止民间学习传授天文历法,重视天文学是利用天象蒙蔽百姓,维护封建统治,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教材问题再思辨1读教材P83“耕织图耙耨”:设问观察绘制于康熙时期的耕织图耙耨,有什么隐含信息?提示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2读教材P84“史料阅读”:设问根据史料,分析徽商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徽商勤奋不已,长年坚持,持之以恒,肯于吃苦;讲求内部团结,依靠集体力量;注重商业诚信;重视商业经验的传承;崇尚节俭,生活俭朴,不奢华。3读教材P86“历史纵横”:设问清朝统治者调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编纂大型丛
24、书四库全书有何影响?提示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对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思想上强化了专制统治。4读教材P87“坤舆万国全图”:设问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处于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提示迎合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思维脑图要旨聚焦1.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2明中叶以后,江南手工工场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由于自然经济发达,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非常缓慢。3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励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
25、平等和叛逆色彩。4明朝后期开始,大量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 课程延伸 关注学习的广度白银流入对早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白银化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了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这种转型在多层面的深刻变迁上体现了出来:如货币层面,从贱金属铜钱向贵金属白银转变;赋役层面,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变;经济结构层面,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关系层面,从人的依附关系向物的关系转变;价值观念层面,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社会结构层面,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因此,白银货币化过程,是中国社会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市
26、场经济萌发的过程,证明了晚明社会变迁带有根本性社会转型的性质。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白银货币化是转型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的产物,也即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产物。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的初步奠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而不是如既往所认识的,是西方东来,中国才被动地与世界衔接起来。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的,当世界逐渐形成为一个整体的世界之时,明代中国曾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为整体世界的出现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此而言,明代白银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整体世界新时
27、代的到来,它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课程深化 提升学习的高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认识上尚未跨入“近代民主思想”的门槛明清之际,女真人入关,国家覆亡、王朝更替这一历史巨变,使置身其间的思想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传统进行了最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前人的思想主张,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民本思想是从传统中汲取的养分,因此也存在某些不足。首先,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民本思想不否定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其次,明清之际思想家理想中的“天下之法”仍是由统治者制定的,并不能实现对君权的限制和对民权的保护。再者,清初思想家虽意识
28、到要对君权进行制约,却没有从现实角度设计出有效的制约形式。因此,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在展示其灵魂异彩的同时,其理论缺陷如影随形。这些理论上的不足,表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认识上终究没有进入“近代民主思想”的门槛。迁移应用1下表为明清时期美洲白银每年经菲律宾输入中国数额变化概况。年代数额(单位:西班牙银元)1586年以前30万元1586年50万元1598年及以前80100万元1602年及以前200万元1604年250万元1633年及以前200万元1729年及以前300400万元上述现象()A使得明清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增长B体现了江南手工业强大的市场潜力C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D迫使明清政府不得不
29、放弃闭关政策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美洲白银输入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反映出我国商品拥有广阔的市场,故选B项;材料信息只是对外贸易的反映不能说明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情况,排除A项;白银的输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明清政府没有放弃闭关政策,排除D项。2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B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解析:选B“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自然科学坚持唯物主义,故A项错误;“格物致知”指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与自然科学强调实验、重实践相符合,故B项正确;“明道德之善”强调品德,这与自然科学不相符,故C项错误;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未涉及求科学之真的精神,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