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866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高二语文组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

2、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

3、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

4、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收到“代山川而言”。(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是静,是虚,“灵”是实,是有,空灵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B. 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

5、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C.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美指画中有诗意,体现于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等。D. 中国山水画追求自然与人文完美统一,不追求繁芜的世界,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三个方面。B. 文章指出“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并以寒江独钓图为实例进行了论证。C. 文章以王维画作为依据,论证了山水画诗意美并不取决于画作上所题的诗词字句。D. 文章由空灵美到诗意美,论证层层递进,为如何创作出意境美的画作提供了新思路。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6、历代山水画家都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是因为意境才是灵魂,是魅力所在。B. 空灵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C. 诗情与画意交融,达到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最高理想和山水画的最高境界。D. 当代画家只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并获得感悟,就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答案】1. B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

7、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B项,对“外象之美”的解释不正确,原文说“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可见“外象之美”也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作本身,而且“画作以外的无限性”也不只是“画家的内在的精神追求”。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论证层层递进”分

8、析不正确,文章不是层进式结构,是并列式结构。故选D。【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分析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B项,说法错误,“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的应是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的应是欣赏者。D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 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

9、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二、文言文阅读(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

10、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宪问)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真实、不虚。B. 以告者过也 过:犯错误。C. 人不厌其言 厌:满足。D. 饭疏食饮水 饭:吃。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乐亦在其中矣A. 相同,不同。B. 相同,相同。C. 不同,相同。D. 不同,不同。6. 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贫与贱,是人

11、之所恶也。A.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B. 以告者过也C.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D. 见义不为,无勇也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答案】4. C 5. D 6. D 7. (1)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讨厌他说话。(2)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项,厌:讨厌

12、。【5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介词,向;介词,对,对于;代词,指代人(夫子);代词,指代艰苦的生活。【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题中例句与D项都是判断句。A项,状语后置;B项,省略句;C项,主谓倒装。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

13、,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7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时然后言: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厌:讨厌;其言:他说话;不义: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于:对于;浮云:天上的浮云。参考译文:孔子向公明贾打听公叔文子,问:“真的吗?公叔文子不说话,不笑,不要别人的财物,有这种事吗?”公明贾回答说:“把这话告诉您的人是弄错了。公叔文子在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讨厌他说话;高兴的时候才笑,所以人们不讨厌他

14、笑;合乎义理才取财物,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财物。”孔子说:“难道真是这样的吗?难道真是这样的吗?”吃简陋的食物,和凉水,弯曲手肘当做枕头,也乐在其中啊,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朗读屈原离骚结尾“乱曰”部分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离骚(节选)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注解:彭咸:传说是殷代贤臣,因为讽谏君主不被听从,投水自尽。8. 解释下列词语已: 故都: 美政:9. “国无人莫我知兮”一句属什么句式类型,试解释这一诗句。10. 翻译“既莫足与为美政兮”一句。11. 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答案】8. 已,停止

15、;故都,故国;美政,理想中的美好政治。 9. 属于宾语前置句。楚国没有贤人,不能理解我。 10. 既然不值得与他们从事美好的政治啊。 11. 学习彭咸,为理想献身。【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已矣哉”意思是:还是算了吧。“已”停止。“又何怀乎故都”意思是:又何必深深地怀恋故都。故都,故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意思是:既然不足以一起推行理想中的美好政治。“美政”指理想中的美好政治。【9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式

16、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翻译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国无人莫我知兮”是宾语前置句,“我”是“知”的宾语,前置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没有贤人,不能理解我。其中,“国”,这里指楚国;“人”,这里指贤人;“莫”,否定词,不能。【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

17、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足”,值得;“为”,推行;“美政”,理想中的美好政治。【11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及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选文最后一句“既然不足以一起推行美政,我将追随彭咸去他的居处!”从整篇离骚看,诗歌主要是表达作者为理想而九死未悔的情感,文章

18、最后更是表达为理想献身的思想。既然不足以一起推行美政,我将追随彭咸去他的居处!表达了诗人要学习彭咸,为理想献身。【点睛】宾语前置句的主要类型有: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应“沛公在安”)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之”)译文:尾声唱道:算了吧!国家缺少忠良没人理解我,又何必深深地怀恋故都。既然不足以一起推行美政,我将追随彭咸去他的居处!三、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江上琴兴常建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

19、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注】常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为同榜进士,仕宦不得意,来往于山水名胜之间,长期过着漫游的生活。梧桐枝:古琴多以梧桐制成,以干枯而纹理特别的梧桐木制成的为上品。徽黄金:金琴徽,言琴的珍贵。徽:琴徽,系琴弦的绳,后亦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出了弹琴的地点和诗人对琴声的独特感受,即琴声可以静人心。B. 颔联以周围环境的幽静澄明来衬托琴声的悠扬,突出表现了音乐之美。C. 颈联与“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都写了听众沉浸在琴声中的情境。D. 本诗清新素雅,既表现了琴声的美妙,又描绘了一个十分静谧的意境。13

20、.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12. C 13. 诗的最后两句的意思为这才知道干枯的梧桐木做的古琴可以用黄金装饰,弹奏出如此美妙的声音。诗人意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一定在于身居高位,徜徉于山水之间,未必不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

21、“都写了听众沉漫在琴声中的情境”理解错误。琵琶行中的“唯见江心秋月白”以景色的静寂寥廓,衬托听众完全沉浸在琴声中的状态。而本诗中的“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是写琴声使江面上的月影更加皎洁,江水也越发幽深。这两句是用“江月”“江水”来侧面烘托琴声的美妙。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含义。解答诗句含意的题目,要注意答题方向有两点:一是诗句本身的意思,即要翻译出诗句表面的意思;二是诗句隐含的作者的情感,即作者想通过诗句表达怎样的观点态度。本题,首先要答出最后两句诗句本身的意思:这才知道干枯的梧桐木做的古琴可以用黄金装饰,弹奏出如此美妙的声音。然后根据诗意推测诗人想要通过诗句来表达的观点态度。

22、根据注释,诗人是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为同榜进士,仕宦不得意,来往于山水名胜之间,长期过着漫游的生活。这首诗又写出对弹琴的喜爱之情,这是仕宦生活之外的乐趣。“梧桐枝”是指自己,自己这样的人也可以用来“徽黄金”,也就是也可以来寄情山水,未必出仕。所以,诗人意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一定在于身居高位,徜徉于山水之间,未必不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

23、,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四、情景默写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阐释“学习”与“思考”之间关系的句子是“_,_”。(2)孔子对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回答是“其恕乎!_,_”。(3)在论语中揭示做事情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的句子是“_,_”。(4)在富贵、财利面前执着于道义是孔子宣扬的一个主要观念。论语中这样说:“_,_。”(5)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怨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_,_”。(6)短歌行中,曹操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_,_”。(7)氓中“_,_”描写女子回

24、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快乐场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近。(8)离骚中多用比兴手法,其中“_,_”两句就是诗人用荷叶、荷花装饰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9)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_,_”。【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2). 思而不学则殆 (3). 己所不欲 (4). 勿施于人 (5). 欲速则不达 (6).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 不义而富且贵 (8). 于我如浮云 (9). 怨灵修之浩荡兮 (10). 终不察夫民心 (11). 青青子衿 (12). 悠悠我心 (13). 总角之宴 (14). 言笑晏晏 (15). 制芰荷以为衣兮 (16). 集芙蓉以

25、为裳 (17). 淇则有岸 (18). 隰则有泮【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罔”“殆”“己”“衿”“芰”“隰”的书写。【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

26、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五、选择题(12分)15. 下列句子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或五十步而后止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 请以战喻 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D. 则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D项,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项,介词,比/介词,在。C项,介

27、词,用/连词,表目的,来。故选D。16.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 群臣侍殿上者D.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中文言句式知识点。平时学习要多积累一些判断文言文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还要熟悉现代语法,才能判断词语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改变。A项,定语后置句,“子孙荷担者”定语后置句,应是“荷担子孙”。句子翻译为:于是带领能挑担子的儿子和孙子三个人;B项,定语后置句,“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应是“知其事宾客”。句子翻译为: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C项,定语后置句,应是“侍殿上群臣”。句子翻译为:在

28、殿上侍奉的群臣;D项,被动句,“为”表被动。句子翻译为:你的父族母族的亲戚全都被杀或没收为官奴了。故选D。【点睛】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17. 选出对下列多义词释义有误的一项。微(_)A.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B.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小)【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

29、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D项,句意: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如果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故选D。【点睛】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一定要以熟悉课本为前提。课本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18. 选出对下列多义词释义有误的一项。之 (_)A. 辍耕之垄上(到,往)B. 子

30、犯请击之(他们,此指秦军)C. 是寡人之过也(的)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个考点。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D项,句意: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

31、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故选D。【点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两个或多个意义。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一般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最初的叫本义,常用的叫基本义,从本义或基本义推演引申来的叫引申义,通过用本义或引申义比喻另一事物而固定下来的叫比喻义。可以根据一个句子中词语意思带入另一个句子,判断意思是否一样。第II卷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网络与文学的“联姻”已经为当今文坛生产了堪称 的文学作品,并以广泛的影响力打造出中国网络文学现象。当我们深情 虚拟网络中那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会发现,数以千万的写手,数以亿计的读者群体,为我们打造的这个文学世界,( ),共同构建一个伟大民族心

32、灵愉悦、情感寄托的精神家园。这不仅成为网络时代文学新变最为重要的表征,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创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 的文化之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网络文学具有固本培元、强筋壮骨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要被融化为文络文学作品就能打造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鸣的精神家园,传承民族精神。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汗牛充栋 注视 培育 延绵不绝B. 浩如烟海 注视 孕育 生生不息C. 还如烟海 凝视 培育 生生不息D. 汗牛充栋 凝视 孕育 延绵不绝20. 下列填入文中

33、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其实一种文化的力量也在汇聚B. 一种文化的力量其实是在汇聚C. 其实是在汇聚一种文化的力量D. 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在汇聚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被融化为文络文学作品才能传承民族精神,打造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鸣的精神家园。B. 只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化为文络文学作品才能传承民族精神,打造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鸣的精神家园。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要被融化为文络文学作品就能传承民族精神,打造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鸣的精神家园。D. 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化为文络文学作品才能传承民族精神,打造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

34、鸣的精神家园。【答案】19. B 20. C 21. D【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做此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网络文学作品大部分不是传统书籍,故“汗牛充栋”在此处不适用,故填 “浩如烟海”,从而排除AD。“注视”:注意地看。“凝视”:指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与“注视”相比,“凝视”侧重聚

35、精会神,多用于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此处讲的是虚拟的网络情景应用“注视”,而且这与前文的“深情”和后文的“神奇的文学世界”更搭配,这样排除C项。“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或感情),也指培养教育(人)。“孕育”:比喻在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结合语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显然是“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故此处应选“孕育”。“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延绵不绝”:多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语境是说这种品格是中华民族不断生长的文化之根,故此处应填“生生不息”。综合以上分析: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

36、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A 项,结合语境可知前文没有铺垫,故就不能体现“也”的意思。B项,前文“这个文学世界”是主语,所填的内容应是紧接着这个主语的谓语与宾语部分,而B项却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语法结构。D项,与前面的主语组合后就成了“这个文学世界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在汇聚”,提炼主干,“文学世界是力量在汇聚”显得句式杂糅,故排除。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

37、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A 、C两项,中途易辙,开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主语;中间改为“网络文学作品”作句子的主语,前后不一致。B、C项,“只要就能”的表述太绝对化了。综合以上分析:故选D。【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

38、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2. 论语中有很多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的经典名句,千百年来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这些闪耀着思想光芒的语句,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深深的心灵触动。请从论语中选取你感触最深的语句写一篇作文,写出它带给你的启示。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思齐与自省同在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现代作家林清玄

39、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由此可见,古今人的看法大致是相同的。如果思齐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自省也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思齐与自省应该同在,帮助我们提升,帮助我们成长。思齐是攀登理想之峰的阶梯,自省是保障安全的扶手。于孔子来说,“仁”是他终其一生推崇的学说,学习是他不断奋斗的动力,教人是他从不厌倦的目标。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为什么能够走向学术的巅峰?是因为他善于学习, 他以郯子、老聃等人为师,学习他们的长处;是因为他以辩日的两小儿为镜,发现自身学识的狭隘。正是因为他学而不厌的态度与反省自身不足的勇气,成就了他的辉煌。思齐是到达成功之岸的

40、船只,自省是提供动力的引擎。当大多数人还自诩“中央帝国”时,徐光启已经意识到西洋科学的进步,他虚心向外国传教士学习,潜心研究,最终翻译了西洋的数学书几何原本。因为他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因为他能意识到思齐是飞跃荆棘之丛的翅膀,自省是支撑飞翔的风力。浩瀚的宇宙留下了人类的足迹,渺茫的空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神州”系列,“嫦娥一号”这些高科技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也绝不是仅靠一个国家的科技力量能实现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正是从国外吸收精华,用其完善了自身的不足,因为他们能够自省、思齐,所以中国才能在宇宙中跨出一小步,在国际上跨出一大步。无论是个人的奋斗史,还是民族的奋斗史,都告诉我们应该在自己

41、的世界里打开一扇窗,去发现学习他人的优点,更要在自己的世界里竖一面镜子,随时反省自己的不足,思齐与反省应该同在。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思想和做法曾让中国人吃了大亏,这些印迹永远镌刻在了中国人奋斗的历史上,促使今人以谦虚的姿态、思齐和自省的精神态度走出了一条逐渐完善自身的路。它也将是后人永远地借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

42、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解读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抓关键词、关键句等来确定最佳立意。本题要求从论语中选取感触最深的语句写一篇作文,写出它带给人们的启示。本题的选材范围较广,写作空间较为宽泛。首先,选择自己感触深的,也就是熟悉的,且对这句话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的。以“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见德行好的或者有才干的人就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或者没有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

43、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从这句话引出对“贤”的思考,先讨论何为“贤”,然后在从上面的论点出发讨论如何做到这句话,成为一个“贤”人,应该从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写,仅仅写一个方面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或者学会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立意上都有偏差的。“贤”不仅仅指人,也可以指物或者事,任何事物都有好的和不好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学习好的方面,吸收其长处,看到其短处,学会自省,自己身上有没有那种短处,这才是一种理智而辩证的分析,如此的思维才会趋向公正。【立意】1.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自省2.如何成为一个“贤”人3.取其长,弃其短4.思齐与自省同在【素材】1、孔子曾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这

44、句活告诫我们要向优秀,杰出的人才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相似的缺点,然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古往今来,无数人都崇拜贤人,模仿他们,希望自己能有那么一丝的与贤人的相同之处,可单单模仿贤人的外形就够了么?2、“邯郸学步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这讲的是有一个人觉得邯郸人走路样子很优雅,就着力模仿,结果模仿不成,反而将自己原本走路的姿势给忘记了,最后是爬回了家。不错,这个人有良好的价值观,懂得要见贤思齐,但是他并没有抓住本质,人家邯郸人走路优雅是源于他们的心境,有了平静,闲适的内心,自然而然就表现在走路的样子上,而这个人只看到了表面,以为只要外表相似就可以了,结果落得爬回家的下场。在如

45、今的社会中,有许多人追星,盲目模仿明星的样子,却不知道明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星,与他们在台后付出的汗水。是分不开的。模仿,永远成不了星。3、所以,见贤思齐,追得是贤人如何贤,要看到事物的本质。王羲之学书法,集百家之长,学的是前任如何运笔、先修身养性、后写书法,最后在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孔子教育我们的是学习贤人们的优点,化为我们自身的长处,而不是单单的浮于表面,重要的是为什么而不是结果。在现在社会物质的诱惑下,人们曲解的“见贤思齐”,我们往往急于求成,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就单单想靠模仿来出名,在看到自己举手投足一副明星样时就飘飘然了,以为自己真的了不起,殊不知,自己只不过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本质是

46、没有改变的,你做到的只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4、“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话告诉我们,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有向榜样学习的传统。尤其在我们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一个国家的强盛,要依靠全体人民的支撑,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要以全体人民的行为标准来界定。以榜样的力量为行为标准划出界限,将榜样树立在全社会各行各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都有先进可学,都有榜样可看,以点带面,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风气。让这道界限划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才是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才能让好的思想成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标准,让榜

47、样的力量像空气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结构】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本次作文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首先引材料提出思齐与自省同在。接着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思齐是攀登理想之峰的阶梯,自省是保障安全的扶手;思齐是到达成功之岸的船只,自省是提供动力的引擎;思齐是飞跃荆棘之丛的翅膀,自省是支撑飞翔的风力;最后回扣论点,发起号召,收束全文。【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做本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结合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