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586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度新安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种新石器文化。据考古发现,黄河中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有一定的源流关系;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这说明( )A中原地区率先迈入文明时代 B新石器时期各地文化平衡发展C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各具特色 D各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发展2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

2、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 ) A财产 B信仰 C血缘 D地域4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5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这说明了( )A血缘政治得到加强 B分封制的崩溃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中央集权加强6人类文明发

3、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 A道家、儒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法家 7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8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 变法打击了奴隶

4、主贵族的势力9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反对百姓追求富裕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重视社会道德构建10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11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之中C中央

5、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1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思想 D“大一统”的思想13. 南朝梁武帝崇奉道教,重用炼丹师阿弘景等人;同时,他又推崇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他还撰写了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儒学著作二百余卷。这说明梁武帝时期( )A佛道儒三教并列为统治思想B统治政策随国情变化而调整C开始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社会主流思想受到挑战14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A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 B便于削弱宰相权力C瓦解了

6、地方势力勾结 D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5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 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 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16“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测量、堤坝和河渠的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 )A.诗经 B.史记 C.九章算术 D.神农本草经1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更替排列正确的是( )ABCD18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

7、游牧民族农业化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19商鞅变法相比,北魏孝文帝改革面临的不同问题是( )A国力落后B实现统一C民族关系D地方割据 20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B加强北部边防C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D巩固隋朝的统治21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都是因暴政而亡的ABCD22“

8、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D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23640年,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管辖( )A西藏地区B陕西地区C西域地区D西亚地区24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25皇帝派遣亲信宦官实施监察是唐代监察地方行政的一种重要方式。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委派宦官巡察西南夷,代表皇帝整饬吏治、审理冤屈,拥有专断之权。

9、这一做法( )A是三省制废弛的结果 B保证了国家政治清明 C使宦官掌握了监察权D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26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27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28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

10、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与租庸调相比,税制更加繁复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放松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29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产生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其中被称为“画圣”的是( )A阎立本B王羲之C顾恺之D吴道子30我们通过研究唐代诗人和诗篇发现:杜甫恋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梦为王佐;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这体现出唐诗( )A.实现了三教合一 B.服务于儒学主流地位C.风格多元化 D.具有极强的世俗性二、材料分析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材料三 (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材料四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

12、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分别说明两种制度的选官标准(6分)(2)材料三、四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的影响?(6分)32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经济发展篇)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5年)约5291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

13、1699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材料一(走向衰亡篇)材料二 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1) 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到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7分)(2) 材料二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 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7分)33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材料二 秦始皇规定: 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他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 1 )据材料一、二,说明秦朝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6分)(2)与前代相比,秦朝地方制度有何历史意义?有人说秦朝的速亡“在政不在制”,谈谈秦朝暴政的表现?(8分)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5 DCCBC 6-10 ACBDC 11-

15、15 DDDDA 16-20 CBDCA 21-25 BBCCD 26-30 DBCDC二材料题31【答案】(1)(6分)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德行为标准,以门第为标准。(2)(6分)科举制。选拨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尚学风气;打击士族32.【答案】(1)(7分)趋势:649年到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原因:在唐太宗的清明统治下,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2)(7分)“战乱”指安史之乱。要爱惜百姓,关心百姓疾苦;要提倡节俭;要注重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的安定。33.【答案】(1)(6分)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8分)意义: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等。秦朝暴政的表现:赋役繁重、刑法严苛、文化专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