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己知向量,若,则( )ABCD33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截面面积
2、为,则球的表面积为( )ABCD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如果直线平行于直线,则平行于经过的任何一个平面B如果一条直线不在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平行C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与这条直线平行D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它与该平面内的任何直线都平行5若,则( )A0B1CD26在中,则( )ABCD7在正方体中,分别棱,的中点,若,则棱台的体积为( )ABCD8在中,则的最小值是( )ABCD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集合中的元素所表示角的终边不
3、会出现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0以下的,四个结论对于任意非零实数,都成立,那么对于任意非零复数,仍然成立的是( )AB若,则CD11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可能取值为( )A30B35C45D7012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再将所得图像上所有点的橫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得到函数的图像,那么( )AB若,是的2个零点,则,C函数在内有4个零点D若是奇函数,则的最小值为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圆锥的轴截面是正三角形,则它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_倍14写出一个最小正周期为1的偶函数_15已知单位向量,满足与垂直,则与的夹角_16中国古代
4、的数学具有很高水平,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在1247年独立提出了“三斜求积术”,是据三角形三边长度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以少广求之,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也就是说:若的三边长度分别为,则的面积那么“三斜求积术”的这个公式中的处应该填写的式子是_(用关于,的式子表示)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设函数(1)化简;(2)若,求值18(12分)如图,为了测量两山顶,之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两点进行测量,已知,在同一个铅锤平面内(如图所示)已知在点处测得山项,的俯
5、角分别为75,30,点处测得山顶,的俯角为45,60已知求两山顶点,之间的距离19(12分)如图,正四面体棱长为6(1)求正四面体的体积;(2)若是侧面内的一点,过点作一个截面,使得与都与截面平行,作出截面与正四面体各面的交线,并写出作法20(12分)已知函数(1)求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2)若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求的最小值21(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是的中点(1)证明:平面平面;(2)已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为,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2(12分)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1)求;(2)点在平面内,与在直线两侧,若,求20202021学年度(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数学试
6、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D 4C 5D 6A 7B 8D二、选择题9AD 10BC 11AD 12BCD三、填空题132 14 15135 16注:14答案不唯一,可以填写任意符合题设的函数:16题填写或也可以四、解答题17解:(1)因为,所以(2)因为将代入可得18解:由题设在中,根据正弦定理得因为,可得由题设,所以,因此在中,根据余弦定理得19解:(1)设中心为,连结,则平面因为正四面体棱长为6,所以从而因为的面积,于是四面体的体积为(2)在平面内过点作与平行的直线,分别与,相交于点,在平面内过点作与平行的直线,与相交于点在平面内过点作与平行的直线,与相交于点,连结则截面与正四面
7、体各面的交线分别为,20解:(1)的最小正周期由,可得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当时,因为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以可以取到最大值1从而,可得,的最小值为21解:(1)连结,由题设得因为是的中点,所以因为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由题设可得,所以由(1)可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因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为,即,从而,解得,故又由(1)可知是与平面所成角,所以,因此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2解法1:(1)由题设得,两边平方可得,因为,故(2)根据余弦定理得,可得故,于是,设,则,在中,因为,根据正弦定理得所以,可得,于是解法2:(1)同解法1(2)根据余弦定理得,可得故,设,则,所以,从而在中,因为,根据正弦定理得因此,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