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473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12日实施了近月点“太空刹车”进入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30日,在地面工作人员的遥控下,嫦娥四号又实施“太空刹车”,成功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椭圆环月轨道,为择机着陆做准备。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与地

2、面站通过中继卫星通信。完成下面小题。1.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时:( )A. 北京该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B. 苏州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C. 地球公转速度在一年中较快D. 纽约(西五区)区时为4日21时26分2. 道路千万条,科技第一条,学习要努力,通过硬道理,如果你是登月的宇航员在月面上工作时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 黑暗环境B. 缺乏氧气C. 无能量补给D. 昼夜温差大3. 嫦娥四号环月轨道绕月飞行时天体系统级别排列正确的是:( )A. 月嫦娥系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B. 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C.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月嫦娥系D. 河外星系银河系

3、太阳系地月系4. 人们一直探索地外生命,属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A. 日地距离适中B. 有巨大的体积和质量C. 有公转和自转运动D. 水占全球的96.53%【答案】1. C 2. D 3. C 4. A【解析】【1题详解】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该日昼长较小,A错误。冬至日苏州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B错误。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在一年中较快,C正确。纽约(西五区)晚13小时,区时为2日21时26分,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宇航员在月面上工作时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昼夜温差大,D对。宇航员利用电磁波探测,黑暗环境不影

4、响探测,A错。宇航员有宇航服,缺乏氧气不是困难,B错。利用太阳能,有能量补给,C错。故选D。【3题详解】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为同一级别,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体积和质量适中,水占全球的71%,属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有公转和自转运动对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1.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

5、成份的改造:水结晶水汽化 原始的大洋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太阳在漫长的时间比较稳定5. 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中,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A. 光、热资源B. 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原动力C. 生产能源D. 生活能源【答案】A【解析】【详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太阳辐射提供光和热,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四个选项都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但题干农谚体现了太阳辐射给万物提供光和热。故选A。6.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

6、动对地球影响的一组的是:( )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磁暴”现象高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生物生长发育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矿物能源的形成水旱灾害频发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正确。故选B。7.北半球一笔直河段南岸坍塌明显,可以推知,河水流向大致是:(

7、)A. 由南向北B. 由北向南C. 由西向东D. 由东向西【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详解】图示北半球河流,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水流向南岸冲刷,坍塌明显,故判断河流为由西向东流。故选C。8.四季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运动B. 地球的公转运动C. 五带的存在D. 黄赤交角的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四季形成的基本依据。【详解】从天文上来看四季的划分,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为依据,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故选D。9.读岩石圈板块分布地球剖面示意图(局部),回答问

8、题。一般认为N处喷发的岩浆来自:()A. 下地幔B. 软流层C. 海底岩层D. 板块内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岩浆的发源地。【详解】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故选B。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极地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副热带高气压带11.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A. B. C. D. 【答案】10. D 11. B【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0题详解】此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图中的气压带在30度附近,所以是副

9、热带高压带。故选D。【11题详解】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北半球,风由30度副热带高压带指向60度,且向右偏转,为顺时针方向流动,故选B。12.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步骤的探究实验:步骤一: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步骤二: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在桌面上;步骤三:将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四: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如图所示。该实验模拟的是( )A. 冲积扇的形成过程B. 海滩形成过程C. 沙丘的形成过程D. 三角洲的形成过程【答案】A【解析】【详解】A项,将书本倾斜放于桌面上说明该书本位置高,相当于山体;在桌面上形成堆积体,相当于出山后的地势平坦的山前地带,堆积

10、体的轮廓大致呈扇状,因此判断为冲积扇地貌,故A项正确。B项、D项,三角洲、海滩主要在海滨地区形成,地形平坦,无需较高的山体,故B项、D项错误。C项,沙丘是岩石风化形成的碎屑颗粒,经风力的搬运作用,由于风力的减少或障碍物的阻挡搬运能力下降,发生沉积形成的沙质堆积体,取决于风力状况,地形不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点睛】冲积扇:是水流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体,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到达海洋入海口时,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

11、洲。海滩:风化后的石英砂、被河流带进海洋沙粒,在海浪的冲击磨洗下变成微小的颗粒,在平缓的海岸堆积成为海滩。13.读“部分缺失的褶皱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为背斜构造,形成山地B. 乙处为向斜构造,形成谷地C. 甲处因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D. 乙处因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乙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疏松,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考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图”,回答下面小题。14. 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再到丙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12、地理环境A. 整体性特征B.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5. 目前,丙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酸雨C. 荒漠化D. 大气污染【答案】14. C 15. C【解析】【14题详解】据图可知, 图中甲地到乙地再到丙地自然带的变化,是随着距海远近不同而导致的水分差异,由此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过渡,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C。【15题详解】据图可知,丙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带应为温带荒漠带,降水稀少,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故选C。【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或

13、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性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大致南北延伸东西更替;(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由山麓向山地自然环境随着高度发生变化。(4)因局部水分、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形成,称为非地带性。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示意图,城市布局相对合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该市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A. 东南风B. 西北风C. 正西风D. 正南风17. 若在图中各点布局,不合理的是A. 建高级住宅区B. 建休闲娱乐场C. 建大型工业仓储中心D. 建污水处理厂【答案】16. B 17. C【解析】本题组考查污染企业布局。【1

14、6题详解】根据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于主导风向的郊外的布局原则,工业区位于城市北部,判断该地的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北风或偏北风,故选B。【17题详解】靠近山区,沿交通线分布,适合建高级住宅区,A不符合题意。位于河洲,适合建休闲娱乐场,B不符合题意。离工业区较远,不适合建大型工业仓储中心,C符合题意。位于城市河流下游,适合建污水处理厂,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某人在杭州等待公交车时,通过支付宝手机软件(APP)中的城市服务交通实时交通查询,方便地查到到要乘坐公交车的相关信息(如图)。支付宝城市服务中的实时公交査询功能,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 GIS GPSB.

15、GIS RSC. GPS RSD. GIS GSM【答案】A【解析】【详解】支付宝城市服务中的实时公交查询功能,能够方便地查到要乘坐公交车的相关信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GIS,要确定公交车位置,需要GPS技术,A对。不需要RS监测或拍摄遥感图像,B、C错。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不能查寻公交,D错。故选A。下图为“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 阶段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 酸雨危害 全球变暖A. B. C. D. 20. 阶段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A. 天命决定一切B. 自然主宰人类C. 人定胜天D.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答案】

16、19. A 20. C【解析】试题分析:【19题详解】阶段处在原始的农业生产阶段,破坏原有的森林进行原始的耕作,造成对原始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水土流失。【20题详解】阶段,人们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掠夺性地开发资源,认为“人定胜天”。考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2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A. 外出讲学B. 上街购物C. 外出旅游D. 移民国外【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老陈对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详解】人口迁移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都不属于人口迁移,因故外出讲学、上街购物、外出旅不属于人口迁移,移民国外属于人口迁移,本题故选D。22.下列长江

17、沿线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 上海B. 南京C. 武汉D. 宜昌【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详解】四城市中,上海是全国金融中心,等级最高,所以服务的范围最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高,拥有的数量就越少,其服务的范围就越大。23.读下图“某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甲处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但人口多,交通便利,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因此最有可能成为中心商务区。

18、考点: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形成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是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B. 出生率最低的是乙C. 人口数量自然增速最慢的是丙D. 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丁25. 与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24. A 25. B【解析】试题分析:【24题详解】从图中可以读出,甲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比较低,人口增长为现代型模式,A正确;四个国家相比,甲国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最低,B、C错误;丁国的自然增长率最大,但由于各国人口数未知,所以增长人数无法确定,D错误。

19、【25题详解】我国的人口增长接近现代型,与图中的乙国最为相近。考点:人口数量变化。2019年2月12日,美国航天局(NASA)兴奋地发了一条推特,开头便如此写道。NASA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他们的卫星观测到,过去20年中,世界变得越来越“绿色”了。中国和印度变得更“绿色”。2月13号获悉日喀则市珠峰管理局副局长格桑表示,保护珠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力保护好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一步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珠峰大本营已无限期关闭。至少近期,“攀登珠峰”的梦想可能只会是梦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除经济和技术水平低的原因外,还有

20、:( )A. 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发达国家多B. 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C. 对环境问题的无知D. 政府对环境问题不重视27.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 经济可持续发展B. 社会可持续发展C. 生态可持续发展D. 文化可持续发展【答案】26. B 27.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6题详解】发展中国家处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故选B。【27题详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即为可持续发展,其基础是生态可持续发展。故选C。【点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

21、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8.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读“我国四种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下图),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依托政策优势建立起大量的外资企业,从而促进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乙、丙、丁分别表示我国温州发展模式、苏南地区发展模式和东北地区发展模式。考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22、下面小题。29. 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联系的是A. 为资金,为技术B. 为原料,为劳动力C. 为资金,为劳动力D. 为原料,为技术30. 关于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 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D.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答案】29. C 30. D【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29题详解】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

23、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因此为资金和技术,为劳动力和资源。C正确。【30题详解】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其仍然垄断着高新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新技术产品,D正确,C错误。发达国家转移的有些产业是高污染产业,因此欠发达地区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做法错误,A错误。【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只要学生了解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特点即可。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3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环流。【答案】错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详解】由

24、于近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故叙述错误。32.7月份,北印度洋的洋流方向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方向一致。( )【答案】正确【解析】7月份,南亚盛行西南风,受其影响,北印度洋的洋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北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方向以副热带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故说法正确。33.花岗岩是岩浆喷出冷却凝固而形成的一种岩浆岩。【答案】错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岩浆岩。【详解】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故错误。34.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形成碳酸钙沉淀,这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途径。【答案】正确【解析】【详解】钙质海洋生物直接

25、从海水中吸收碳,直接从海水中吸收碳,以无机矿物的形式(诸如碳酸钙)形成它们的骨骼故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形成碳酸钙沉淀,这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途径。故正确。35.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企业一般应接近原料产地【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企业一般应接近原料地。考点:工业区位选择。36.海陆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和重力能。【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水循环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能。【点睛】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

26、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37.河漫滩主要是在河流凸岸形成的堆积地貌。【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的地貌。【详解】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漫滩平原形成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凸岸,属于堆积地貌,在丰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其形成应是与堆积作用有关。故正确。38.最快捷、最灵活的运输方式是空运。【答案】错误【解析】考查交通运

27、输方式的特点。最快捷的运输方式是空运,但最灵活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39.工业联系形成了工业集聚现象,工业集聚必然形成工业城市。 (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从工业地域的性质上看,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一类是发育程度较低的,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由于技术、资金缺乏,依赖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的初步加工工业,这类工业的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另一类是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如钢铁工业,其生产过程复杂、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潜力大,常常可扩展成工业城市。考点: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40.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因地制宜促进其生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答案

28、】正确【解析】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因地制宜促进其生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说法正确。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小题,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作答。41.读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甲代表_,常年在甲控制下形成_气候,对应图2中的_(填字母)。(2)图2中气候类型G的成因是_,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是_,冬季主导风向是_。(3)图3中自然带的递变体现了地理环境_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地域分异,主要受_条件控制。【答案】 (1). 中纬西风带 (2). 温带海洋性气候 (

29、3). D (4). 海陆热力差异 (5). 东南风 (6). 西北风 (7). 从赤道向两极 (8). 水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气候、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详解】(1)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可以确定甲地为西风带;常年在西风带的控制下,温暖湿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对应图2中的D(2)图2中气候类型G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季,陆地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形成了从陆地吹向海洋的西北季风;夏季,陆地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形成了从低纬海洋吹向内陆的东南季风(3)“自

30、然带分布模式图”图中-五地自然带是南北更替,东西延伸,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或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差异是其形成基础;自然带-东西更替,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差异是其形成的基础42.读“南美洲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位于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_(填“大”或“小”)、专业化程度_(填“高”或“低”)的特点。(2)乙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_流(填“寒”或“暖”),该海域附近有世界上著名的_渔场。(3)丙地区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植被,该植被大面积被破坏,会对全球气候及生物多样性产生分别哪些影响?_、_。【答案】 (1)

31、. 大 (2). 高 (3). 寒 (4). 秘鲁 (5). 热带雨林 (6).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 (7). 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物种灭绝)【解析】【分析】本题农业地域类型、洋流、热带雨林。【详解】(1)由地理位置可以判断该地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专业化程度高;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2)乙洋流为秘鲁寒流,按性质划分属于寒流,为上升补偿流,营养物质上泛,故该海域附近有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3)丙地区位于亚马孙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上千

32、亿吨的二氧化碳,放出的氧气占全球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该植被大面积被破坏,会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热带雨林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地球上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该植被大面积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沪、苏、浙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

33、城市,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特别是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身处中心的上海市日益发展成为大公司、大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加快朝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对周边城市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材料二下表为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情况。材料三合肥都市圈下辖六个地级市一个县,总人口达到2400万。现在的合肥都市圈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范。 (1)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应重点发展的三类产业是_(填序号)。国际金融机械制造服装制造文化创意石油化工进出口贸易(2)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特点是动密集型产业转变_型产业,该演变对长江三

34、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3)合肥都市圈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优势有_。【答案】 (1). (2). 技术密集型产业 (3). 提高环境质量;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4). 临近长三角地区;境内有长江航道,水运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低。(任答3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详解】(1)身处中心的上海市日益发展成为大公司、大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为上海的发展方向,故正确。(2)结合表中的信息可知,90年代中期之前,长三角主要的产业类型为劳动密集型产业,90年代中期之后逐渐向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

35、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升级。技术密集型产业污染小,处在产业生产的顶端,这种转变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3)合肥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临近长三角地区;从交通看,境内有长江航道,水运便利;合肥为安徽省会,产业基础较好;合肥都市圈下辖六个地级市一个县,总人口达到2400万,廉价劳动力丰富;经济较落后,土地价格低。44.下图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部分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入区水资源缺乏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 (2)山西省以煤发电大量东送对本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 方面。 (3)西电东送对上海市的有利影响主要

36、有 、 。【答案】(1)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水污染严重。 (2)加剧水资源紧张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3)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产业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析】(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入区水资源缺乏的社会经济原因是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差,水资源浪费、水污染严重。 (2)山西省以煤发电大量东送,火力发电耗水量大,排放污染物多。煤炭开采破坏地表植被。对本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等方面。 (3)西电东送对上海市的有利影响主要有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产业发展。电力是清洁能源,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能源充足,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