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134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走向高考&201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课堂同步演练 限时强化训练:1-3-1(2)(含答案及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基础组(建议用时:20分钟,分值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013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直接影响图中的环节是()A BC D2为维持环节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C保护雨林 D退耕还湖答案:1.A2.C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相互关系。风能的开发减少了矿物燃料的使用量,进而减少了CO2的排放。第2题,环节表示大气圈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或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收CO2),因此为维持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

2、用,人类迫切需要保护雨林。(2013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3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4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库面积增加经济林面积增大灌溉面积增加A BC D答案:3.C4.B解析:第3题,和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

3、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4题,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作用。读下图,回答56题。5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到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逐步减弱B从到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C从到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D从到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6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ABCD答案:5.B6.B解析:第5题,根据图可以判断由到,生物数量增加,所以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不断加强;由到,湿度条件不变,而温度不断降低,所以其化学风化作用不断降低;由到,温度条件不变,而湿度不断减小,所以其化学风化作用在不断减弱;同理可判断由到的物理风化作用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

4、。第6题,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应找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最强的地方,故B项正确。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78题。7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C地理位置 D下垫面状况8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气候 B地形C植被 D河流答案:7.C8.C解析:第7题,各地理要素的形成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第8题,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某地理兴趣小组对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气候区的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进行研究,绘制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910题。9岩石风化最强

5、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少雨B高温多雨C低温多雨 D低温少雨10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答案:9.B10.C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风化最强烈地区年均温高、年降水量大。第10题,读图可知,岩石的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B提升组(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3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读下图,、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

6、、荒漠土壤答案:D解析:本题以某地区三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不同深度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进而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森林表层枯枝落叶多,积累多,垂直向下变化大;草原降水少,由表层向下变化小;荒漠中枯枝落叶最少,土壤中积累的有机质最少。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3图中所示的各项内容之间的平衡,体

7、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规律性 D不均衡性答案:2.D3.A解析:第2题,“洋面封冻”会导致“气候变冷”“生物衰退,光合作用减弱”;“生物衰退,光合作用减弱”又会使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增加,温室作用加强,而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第3题,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3安徽文综,3233)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45题。4曲线、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5风化壳厚

8、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答案:4.B5.C解析:第4题,从降水来看,森林所需的降水要多于草原和荒漠,故线为降水变化曲线;从气温来看,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和温带,草原带因降水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相对较同纬度范围森林要高,故线为气温变化曲线,草原、荒漠带的蒸发一般比森林地区更强,故线表示蒸发,答案选B项。第5题,风化作用是指裸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所以,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有关,而且与这三个因

9、素都呈正相关。结合图示信息看出:甲大于丁是因为降水较多,植物量大,A错误;乙大于丙是因为植物量大,气温高、降水多,B错误;刚果盆地(热带森林带)风化壳厚度大于格陵兰岛(苔原带),C正确;伊朗高原(温带草原带)风化壳厚度小于恒河平原(热带森林带),D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6根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茶树是富锰植物,茶叶中积累了大量的锰,且茶叶中近30%的锰能通过Mn2的形态溶入茶水中,因此,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来源。但产自不同地区的茶叶锰含量有很大差异,为此,某同学作了“土壤pH值对茶叶从土壤中吸收锰元素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

10、究:茶叶锰含量与叶龄的关系;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值的关系。得到以下数据:茶叶锰含量(mg/kg)及对应土壤的pH12345678910111213老叶1 6263 1123 0023 3222 8111 5162 3921 7282 9193 4883 1382 5852 191成叶1 3412 4222 0252 0251 9969931 2461 0311 6782 2532 2242 1451 837嫩叶6201 2781 2671 7331 3234727496738861 6659951 2501 125土壤pH5.104.164.674.344.706.025.425.694.95

11、4.054.514.334.48(1)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中的锰元素主要来自土壤成分中的(2分)()A成土母质 B有机质C水分 D空气(2)茶叶中_叶的锰含量最高,表明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_作用。(4分)(3)从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的关系图(下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叶龄茶叶在_(中性、酸性、碱性)土壤中锰含量较高。(2分)(4)从表中可以分析出,茶叶最适合栽种在下列的_土壤中。(2分)A黄土 B红壤C水稻土 D黑土答案:(1)A(2)老对营养元素的富集(3)酸性(4)B7结合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图乙中山脉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图中。(6分)A下渗减弱,径流、蒸发加强B地面变干燥C植被蒸腾作用减弱,空气湿度减小(2)试分析图甲中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4分)答案:(1)从上至下依次为A、B、C。(2)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总量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