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下语文评课-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人教新课标 上午听了骨干教师喻水英老师一节语文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情感强烈,催人泪下。喻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的魅力,下面谈谈我一些粗浅的感受。一、运用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篇课文憎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虽然突出,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离战争还是比较遥远,所以在教学中,喻老师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教师以自身的语言渲染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了扎实的语言
2、功底,充满感染力的导入,奠定了这节课的情感基调,这样的情也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学生很快沉浸到课文的思想内容之中。二、注重读悟结合,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喻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尤其是重点语句,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渴望,与小作者一起倾诉。如,“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等处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表达悲痛的心情。特别是三个“和平!”强调重读,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介绍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以及爸爸“为和平而倒下”这部分,指导学生带着自豪、崇敬的感情来读,指导都很到位。学生课堂上读的形式多样,有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等。喻水英老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充分
3、体现“以读为本”,突出感悟,使孩子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三、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在语文中提高能力。有效上课培训教材对一节课的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导入、探究、小结、拓展等每一环节都不能忽视。今天这节课也较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喻水英老师从新课的导入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紧密,层层深入,教学重难点把握和处理都很得当。在这节课中,教师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设计,让学生围绕问题和要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汇报交流。这一设计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师抓住了文中重点句以及学生感受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读,让学生悟,让学生说。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来领悟其中的情感,注重了语文的思想性,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思维方面、表达方面的训练。总之,这节课给我的收获很大,有许多地方值得欣赏和回味,我就不多说了。最后提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喻水英老师在课上较好地引导了学生对“娇嫩的和平之花”和“为战争敲响丧钟”的理解,我认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指什么,还要启发学生知道这样写的好处。另外,“这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效果是否更好呢?当然,这仅是我的个人意见,不对的地方还望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