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龙 _北京课改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7107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龙 _北京课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龙 _北京课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龙 _北京课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龙 同步试题1说说你对龙有哪些了解? _2判断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在正确的上面打“”。 (1)长城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p mi)著称于世。 (2)在古代,亚(y y)洲人民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3)在祖国的崇(chng zng)山峻(jn jn)岭中,总能寻觅到向往自由的旅行者留下的足迹。3将下列画线部分的内容用文中的成语替换。 (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派有着旺盛生命力( )的景象。 (2)新学期一切事物都变得面目一新( ),同学们精神饱满,共创佳绩。 (3)中国正如朝阳刚从东方升起( )般,充满活力。 (4)千里马抬起前蹄引颈长嘶,

2、声音洪亮迅速地冲向天空( )。4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1)龙有时显露于云端,有时隐形入深渊。 (2)龙之所以备受中国人崇敬,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5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本课围绕主题分别讲述了“龙”在_、_、_、_心目中的形象,赋予它_深刻的含义。特别是从_以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试着写出你知道的带“龙”字的成语_、_、_。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它生机勃勃、无比年轻。 长江从三峡大坝上喷涌而下,那是龙在轰鸣; 列车在京九线上呼啸而过,那是龙的身影; 三北防护林绿树葱茏,那是龙换了新装; 西昌基地直上云霄的

3、火箭,那是龙在跳跃、飞腾。 (1)在这一小节中,作者分别把_比作_,把_比作_,把_比作_,从中可以体会到_。 (2)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的含义? _ (3)近年来中华民族还有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用你知道的事实,试着在横线上写几句。7开心阅读。草与松树 青青岩石旁, 它用巨体筑成小屋。 一棵高大的松树, 对身旁的小草百般呵护。 风吹雨露,雪压霜污, 你要做幸福、聪明的人, 它仍然挺着胸脯, 它向游客倾诉, 它的坚韧很特殊。 草与树该互相帮助, 青青岩石旁, 它护住我根上的土。 一棵高大的松树, 我该为它驱赶迷雾。 它伸开双手如擎天柱, (1)阅读诗歌,写出加点字的近义词。

4、它的坚韧很特殊。( ) 我该为它驱赶迷雾。( ) 它伸开双手如擎天柱。( ) 对身旁的小草百般呵护。( ) (2)说说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_ (3)你认为本诗赞颂了松树的哪些精神? _8中国龙在民间有很多传说。你知道有关龙的什么故事?把它讲述出来。参考答案1 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解析】2 (1)p (2)y (3)chng jn【解析】3(1)生机勃勃 (2)焕然一新 (3)旭日东升 (4)直上云霄【解析】4略【解析】5略【解析】6(1)长江流水 龙在轰鸣 列车奔驰 龙的身影 防护林龙的新装 龙的生机勃勃 (2)腾飞发展的中国。【解析】7(1)特别 驱散 张开 保护 (2)拟人 形象生动,赋予青松人格化的特点。 (3)坚忍不拔 奉献社会 团结精神【解析】8略【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