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祝福鲁迅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尝试在作文中运用。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分析、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教学重点:1.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2.体会环境与人物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教学方法:提问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
2、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二、写作背景简介: 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二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鲁迅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的揭示与批判,在今
3、天仍有现实意义。故事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鲁迅这一时期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
4、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迷信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与摧残,揭示了它们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三、倾听课文示范录音,积累字词(注意正音)1、字音积累 钝(dn)响 寒暄(xun) 朱拓(t) 间(jin)或 悚(sng)然 踌蹰(chu)(ch) 不更(gng)事 谬(mi)种 淡(dn)然 俨(yn)然 雪褥(r) 瑟(s)瑟有声 尘芥( ji )堆 形骸(hi) 脸颊(ji) 沸反盈(yng)天 贺家墺(o) 絮絮(x) 呜咽(y) 驯(xn)
5、熟 桌帏 wi) 讪讪(shn) 咀嚼(j)(ju) 渣滓(zh)(z) 瞥(pi) 拗(ni)不过 蹙(c)缩 门槛(kn) 窈(yo)陷 惴惴(zhu) 歆享(xn)( xing ) 牲醴(shng)(l) 蹒跚(pn)(shn)2、字形积累(注意形近字的辨别)寒暄 (喧哗) 烟霭(和蔼) 走投无路 形骸 (惊骇 弹劾) 惴惴 (揣摩 湍急)3、 字义识记 俨然:形容庄重严肃。 讪讪:不好意思的样子。 怔怔:呆愣的样子。怨府:大家怨恨所集中的对象。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四、快速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完
6、成下面的表格,明确本文的情节内容。(师生互动合作完成)叙述顺 序情节内容时间倒 叙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结局祥林嫂凄然死去 (333)三个半月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两年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 (5465)约两年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0)五年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111)五、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小说的整个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师生讨论,教师总结)“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总结明确关键词:造成悬念;形成对比,增添悲剧气氛;突出主题。倒叙的作用:
7、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一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去?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初步理清祥林嫂的人生历程。2尝试分析、归纳祥林嫂和鲁四老爷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 二 课 时教学步骤:教学要点:重点分析祥林嫂和鲁四老爷的形象。教学过程:一、回顾小说的三要素: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 1.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这一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我们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和命运,才能懂
8、得祝福的主题。而作为人物形象又是通过故事情节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或冲突表现出来的。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和分析祥林嫂的形象。2.先请一个学生讲述祥林嫂的故事,然后再让其他学生评析、补充。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完成下面的“祥林嫂年谱”简表。祥林嫂年谱简表到鲁镇以前在卫家山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的一个春天没有了丈夫。到鲁镇一年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祝福时很忙。到鲁镇二年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到鲁镇三年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到鲁镇四年第二任丈夫贺老六死。到鲁镇五年春天阿毛被狼吃掉。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到鲁镇六年柳妈建议她捐门槛。到鲁镇七年
9、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仍不被主人允许拿酒杯和筷子。到鲁镇八年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反应迟钝。到鲁镇九年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到鲁镇十三年问我三个问题。死亡 。3.分析作者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部分,通过眼睛这一“窗户”透视人物的心灵。“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鲁迅先回顾:人物描写的方法有 外貌 、 动作 、 语言 、 神态 、 心理 等。再引导学生分析小说出现的人物。鲁迅说,刻画一个人,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找出文章描写祥林嫂外貌(特别是眼睛)的地方,画上横线,大声朗读一遍,并想一想有什么变化?分别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然后师生对话、互动,一起完成下列表格:找 眼 睛论
10、特 点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再到鲁镇 顺着眼,眼角带着泪再受打击,内心痛苦讲阿毛故事直着眼精神有些麻木捐 门 槛后分外有神又有希望不让祝福 失神、窈陷再受打击行 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小结:祥林嫂的性格特点,从作者对她眼睛的描写可见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生动具体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其形象特征如下: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下去;但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三、探索、简析鲁四老爷形象。同学们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的
11、呢?1.间接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敬奉“陈抟老祖”:是把他当作卫道的护法神;对联:崇信理学,是封建卫道士的化身;几部书: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这段书房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点明了鲁四老爷的政治身分和思想基础,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主凶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2.直接描写:重点分析他的动作和语言。 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就把他保守、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暴露得淋漓尽致。 一处是: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讨论归纳: 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
12、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一处是:骂祥林嫂是“谬种”,为什么? 讨论归纳: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
13、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女人再嫁,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这样“罪恶深重”的女人“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不是更显得与这个社会作对吗?所以骂她是“谬种”。(补充“贞节”,理学的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甚至提出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灭绝人性。)小结:通过上面两个方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
14、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他通过不允许祥林嫂参加“祝福”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直接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四、小写作:请你运用其中一种或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一个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字数150左右。第 三 课 时教学要点:分析四婶、柳妈和“老女人”“我”的形象。 教学步骤:一、鲁四婶形象分析师生对话互动明确: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看她能干,祥林嫂被婆家绑架走以后,她害怕给自己家惹麻烦。以后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自己的用人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她“起初还踌躇”,后来倒是真心怜悯祥林嫂,
15、留下她。但是祥林嫂没有以前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说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作一件工具,没有把她当人来看。提问:四婶前后两次不让祥林嫂动祭具,祥林嫂两次反映大不相同,为什么?比较一下“祥林嫂,你放着罢!”和“你放着罢,祥林嫂!”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生对话互动归纳:祥林嫂第一次是感到“疑惑”,她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过”;而第二次她已经捐了“门槛”了,可以被“宽恕”了。可是四婶的断喝让她明白自己永远不能被这个冷漠的社会“接受”。她的精神崩溃了。 两句话的语气很不一样,后者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二、柳妈形象分析柳妈和鲁迅的许多作品中的看客一样,
16、他们既是那个社会最底层的被压迫被损害者,又不自觉地成了畸形的社会制度的维护者。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她成了杀害祥林嫂的帮凶,另一种角度来讲她自己也是封建道德、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教师补充解释: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则是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
17、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她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同情他人,也把他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三、分析“老女人”群像:提问:“特意”“满足”表现了老女人怎样的心理?教师引导,明确: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迫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和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地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
18、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以他人的痛苦,填补了自己空虚的生活。提问:作者对众人们的思想感情怎样?明确:“大家咀嚼鉴赏”阿毛的故事,更加反衬出祥林嫂的悲哀,表现了作者对民众冷漠麻木的心灵的批判和愤激之情。四、分析“我”这一形象:“我”自诩是“新党”,鲁四老爷骂“新党”时很不自在。但是这样的“新党”被成为乞丐的祥林嫂拦住时,首先想拿几个铜板来打发她。当祥林嫂向“我”问三个问题时,“我”支支吾吾,不敢负责任。只是在祥林嫂死后心里觉得“不安”,还显出和鲁四老爷那样的“旧党”不同吧。不过这样的内疚也是暂时的。(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
19、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我”是事件的见证人。提问:对于祥林嫂的疑问,“我”是怎样回答的?为什么这样回答?明确: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也许有”自以为慰藉,不忍心增末路人的烦恼,而对于祥林嫂是一个似疑实断的回答;“也未必”意识到增添了祥林嫂的苦恼,只好吞吐,支吾其辞;“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其实“我”完全知道答案,知道是封建迷信,但在祥林嫂的面前,“我”却始终没有否定它,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五、布置作业: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思考“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20、这个问题,写一份发言稿。下节课分小组研讨交流。第 四 课 时教学要点:1.研讨“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2.本文为什么以“祝福”为题目?教学步骤:一、祥林嫂死了,那么是谁害死了祥林嫂?1.研讨明确:大家(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卫老婆子、柳妈)都不是“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凶手,又都是凶手。迫害祥林嫂的人们,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思想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丁铃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2.根据本文,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谈一谈封建礼教、思想是怎样杀害
21、祥林嫂的?也即“封建礼教与思想为何能够杀人?”教师补充资料:封建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 (1)秩序。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不能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是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2)妇女的“三从”。 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封建礼教主要的内容: (一)特权思想。政治上的不平等,经济上的不平等,血缘关系上的不平等,总是将一些人置于高位,
22、让他们拥有特权。在臣君关系中,君是特权者,在臣民关系中,臣是特权者,在夫妇关系中,夫是特权者;在父子关系中,父是特权者;在经济生活中,地主是特权者。(二)弱势者单方面的义务。 封建礼教规定了在不平等的关系中居于低位的弱势者,应履行单方面的义务,从而维护着居于高位的强势者的特权。在这里,没有人人平等的观念,强势者享用弱势者为其提供的服务,但是,强势者决不为弱势者履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强势者的特权。弱势者单方面履行义务,其结果是,弱势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反而助长强势者的特权恶性膨胀。(三)男尊女卑。经济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女性缺乏独立的经济权利,导致了妇女处于低位。封建礼教对此加以肯定和维护。
23、男尊女卑,一方面造成了男性在家庭中的骄横,另一方面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和侵夺,这是产生罪恶和悲剧的一大根源。(四)亲疏有别。 中国人生活在血缘家庭和宗教集团之中,亲疏有别、内外有别成为封建礼教的一个重要内容。(五)专制主义。专制主义完全扼杀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人也就丧失了反省礼教的能力,陷入礼教操纵关系之中,这也是封建礼教的一大特色。人在这种探纵关系中,成为别人的工具,成为受害者和牺牲品,这就是封建礼教“吃人”的一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和归纳,师生总结归纳明确:、封建礼教以及相关的封建迷信思想。四叔、四婶、柳妈是典型代表。他们嘲笑和歧视再嫁的祥林嫂,给祥林嫂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并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24、。尤其是鲁四老爷,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他通过不许祥林嫂参加“祝福”而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重要人物。、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一是被迫改嫁,这件事的主谋是祥林嫂的婆婆。婆婆这种做法,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如果是维护封建礼教一女不事二夫,她就应该让祥林嫂守节,她可以把祥林嫂抓回去,但不能强行出卖。因此,婆婆是一个封建礼教的破坏者,她使用了十分野蛮的手段来达到自家的功利目的,这反映的是她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婆婆代表了族权,虽然封建礼教并不允许这样做,但
25、祥林嫂的婆婆却还做出这样卑劣的事,这种行径本应当受到当时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是却没有受到,这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落。、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二是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原因是祥林嫂被大伯赶了出来,无路可走,生计无着。房子是祥林嫂和第二人丈夫的共有财产,丈夫死后,祥林嫂本来应有居住权,但是却被大伯给赶了出来。这里面没有道德可言,只有封建家族的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只是赤裸裸的掠夺。、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三是祥林嫂对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接受认同。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是祥林嫂的愚昧,另一方面当时的环境缺少让祥林嫂可以对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精神资源
26、,这种精神资源可能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意识,也可能是更加友善的人际关怀和精神安慰,可以减轻祥林嫂的不安的程度,而这两种精神资源祥林嫂都没有得到,所以在听信了柳妈的灌输之后,精神惶恐不安,苦闷异常。最后在捐门槛无效之后,精神不能自持,彻底崩溃。小结:总之,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路的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吃人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和毫无道德可言的封建家族内的恃强凌弱,以及周围人的淡漠麻木,加上祥林嫂自身的愚昧,最终葬送了祥林嫂。鲁迅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用意,就是批判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也揭示了(包括祥林嫂在内)广大民众的病态灵魂。二、作者以“祝福”为题目的意义师生研讨总结明确:1.小说起于祝福,
27、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2. 鲁四老爷家正是通过祝福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祥林嫂又死于祝福欢笑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到读者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就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3.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三、学习了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后,你有什么感想?请你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言。下节课我们一块交流和分享。四、板书设计: 祝 福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快乐与幸福 苦难与不幸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满足,有笑影,白胖了 被婆家卖掉 拼死反抗再婚:没婆婆,丈夫有力气有自己的房子生了儿子胖了 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 她又流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被鲁镇的人歧视(阿毛、额头上的疤) 被鲁四老爷鄙视 对地狱的恐惧捐门槛赎罪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参加祭祖仪式被拒绝 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 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而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