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随堂练习爸爸和书(无答案)_沪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6977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随堂练习爸爸和书(无答案)_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随堂练习爸爸和书(无答案)_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爸爸和书同步练习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

2、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一、读拼音,写词语。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

3、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zhng q( ) bi i( ) ji y su sh (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zhn

4、 bo( ) l q ( ) shng ch jin yng ( )二、写近义词。 珍贵( ) 清晰( )三、写反义词。 破旧( ) 寒冷( ) 热爱( ) 清晰(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童话集 ( )地浮现 冷得( ) 裹得( ) ( )衣( )食 ( )吃( )用 ( )口( )声五、读下列句子,并用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造句。1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2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六、怎样理解课文中“这本书却比任何一本都要珍贵”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七、写一件发生在你和爸爸(或妈妈)之间的难忘的事情。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外婆和一罐

5、果酱 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 一天,妹妹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捐给穷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妈妈正要冲口而出:“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就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

6、样的人怎么会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豪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 直到今天,拥有3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一、给加点字注音。 皱( )眉 一罐( ) 果酱( ) 二、解释下列词语。 1示意: 2自豪: 三、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外婆不让妈妈那么说的原因?四、想象一下,妹妹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时的心情怎样?五、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