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松树2 鄂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6724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松树2 鄂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松树2 鄂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松树2 鄂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松树2 鄂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松树2 鄂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小松树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6个生字,会认4个字,学习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3、让学生懂得追求是前进的动力,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过程与方法:小松树的成长书上以文字表述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递进的关系,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明白追求是前进的动力,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成就的人生道理。教学重点:感受小松树四次生长的阶段性,领悟文字含义。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理解文章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

2、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小松树第一次长高的动力是什么?教学重点:理解文段含义,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教学难点:理解小松树第一次长高的动力是什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1、松树是大家常见的树木,通常会长得很高,有的甚至高耸入云,

3、是什么促使小松树越长越高,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一棵小松树的成长历程。2、初读课文 自学思考(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3、小组交流。二、灵动生成 明确问题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字形:矮 越 反馈资料查找:龙骨草、蕨菜、蘑菇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段意归并法:从小松树的4次生长过程去归纳。)3、梳理疑难,明确目标: 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从中明白什么道理?三、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师: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从中明白什么道理?1、自

4、由朗读13自然段,思考:小松树那么嫩那么矮,看到比他高得多的龙骨草,心里怎么想?从中体会到什么?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巴不得”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好奇 渴望长高的迫切心情。)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和第2自然段。四、作业设计形近字:龙( )苍( )蘑( )菇( )艳( )辽( )尤( )沧( )磨( )茹( )耕( )疗(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

5、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另三个成长过程,理解“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联系生活谈感受。教学重点:理解“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谈感受。一、

6、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1、 师: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从中明白什么道理?2、学习311自然段(1)自读311自然段,思考,小松树每个阶段长高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6自然段 A、想象看到的美景,体会当时的心情。 B、既然这样已经看到了这么多的美景,为什么小松树还要想长高?从中体会到什么?(积极向上 不断进取)从“并不满足”“寻思”“巴不得”体会。 C、有感情朗读小松树思考的句子。 *710自然段 A、小松树又长高了,这回他看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读) 比较句子,说说那一句好,为什么? 望得更远,还是森林,森林,森林 望得更远,还是森林。 B、他

7、为什么还想长高?怎么做的呢?从中体会到什么?(积极向上 不断进取 不断追求) *11自然段 1、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了。想象一下,这时的小松树望见了什么? 2、从小松树的生长过程中,看出他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那么你明白了它已成为森林中最高的一棵树的原因吗?3、他终于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联系生活理解) a 如果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想? b 登鹳雀楼中那句话与这句话的道理差不多? c 结合课文和生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d 感情朗读这句话。二、回归全文 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通过一个童话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两方面,以突出这个道理。(看到的、想到的) 2、仔细关注第4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特点?三、紧扣关键 拓展训练 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描写自己在校园、公园和其他地方看到的景物。板书 后面有什么 巴不得 一下就小松树 并不满足 又有些什么 还有什么 不停留 (积极向上 不断进取 不断追求) 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