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595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教版(江苏专用)讲义:阶段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检测(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学者伯尔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现在也许可以越来越清楚和显著地看出来,它的诞生恰恰是西方政治和社会理论的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章。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从真空中出现的,它也没有走进死胡同。马克思留下了他的痕迹。”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A.是西方最重要的思想B.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C.是资产阶级政治学说D.所预言的“未来”无法实现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非常重要的一章”并不意味着是最重要的,故排除A项;“不是从真空中出现的”意味着B项正确;“西方政治和社会理论”并

2、不意味着均为资产阶级性质,故排除C项;“没有走进死胡同”表明D项错误。答案B2.“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A.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B.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C.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D.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解析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革命有和平发展可能,材料中“9月,列宁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是形势变化而非党的革命性质变化,故A项错误;7月1日,临时政府下令俄军在西方战线和西南

3、战线发起进攻,但这次冒险失败了,故B项错误;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与材料中“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相符,故C项正确;七月事件后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故D项错误。答案C3.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

4、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根据题干“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可知,C项正确。答案C4.(2019江苏常州模拟)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解析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正确;雅尔塔会议奠定两极格局的基础,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是美

5、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故D项错误。答案B5.(2019镇江模拟)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都()A.推翻了专制王朝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改变了社会性质 D.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解析“新军攻占武昌”代表辛亥革命,“工人赤卫队攻打冬宫”代表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故B、C项错误;辛亥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推动两国的近代化,故D项正确。答案D6.(2019盐城模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 000多人

6、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这一过程()A.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解析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是新中国的成立,故A项错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在组织8 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表明宪法的制定让人民广泛参与,充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故C项正确;

7、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是在改革开放后,故D项错误。答案C7.(2019无锡期中)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力,与政党争斗局面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为了解决政党争斗问题,中共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问题,与政党争斗没

8、有关系,故C项错误;依法治国方略是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与政党争斗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8.(2019常州模拟)1969年,尼克松总统同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谈及中国问题,并希望从戴高乐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戴高乐认为: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但是他不相信这会有什么糟糕的结果。这说明()A.法国极力阻挠中美关系改善B.中美关系事关国际格局演变C.中国崛起改变美法外交战略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解析根据“戴高乐认为: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可知,假如中美关系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国

9、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故选B项。材料信息表明戴高乐赞同中美关系改善,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美法外交战略改变,C项错误;美法两国领导人谈及中国问题不能说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D项错误。答案B9.(2019盐城模拟)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这是自2000年以来第11个国家与台湾“断交”。最近巴拿马“驻台湾代表”即将卸任,但并没有宣布新任人选。这表明()A.国际社会通力促成中国统一B.台湾当局谋求同大陆的和解C.“一个中国”的认同度增加D.两岸关系迎来了更大的进展解析国际社会通力促成中国统一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台湾当局谋求同大陆的和解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自2000年以

10、来第11个国家与台湾“断交”,巴拿马没有宣布新任“驻台湾代表”表明认可“一个中国”的国家在增多,故C项正确;两岸关系迎来更大的发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9徐州考前打靶卷)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A.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B.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C.形成了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D.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解析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会议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

11、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故A项正确;日内瓦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不能说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区域合作的问题,故C项错误;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D项错误。答案A11.(2019苏州期初调研)周恩来在某次会议期间说:“我们对于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要分别对待:一种人是恶意的,不去理他,或者用一些手法,使他收回去,使他的破坏计划不能得逞。另外一种人他是怀疑的,他不明白真相,他是说出一些很不恰当的话,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使他们了解。”这说明中国()A.和平共处不称霸 B.尊重差异求合作C.加强团结不结盟

12、D.区域互利谋发展解析周恩来讲话针对的是别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并未涉及“称霸”议题,故A项错误;“他不明白真相,他是说出一些很不恰当的话,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使他们了解”,周恩来的表述就是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以促进双方的合作与发展,故B项正确;该则材料是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的讲话且并未涉及“不结盟”问题,故C项错误;“区域互利谋发展”这种提法最早是出现在21世纪的中国,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9苏州模拟)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

13、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对新中国的外交干涉B.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美中两国间无任何的共同利益D.美国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解析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对新中国进行外交干涉,故A项错误;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状态,但并不是中美对峙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美中两国间也有台湾问题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并不是没有任何共同的利益,故C项错误;美国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是造成中美之间关系紧张对峙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答案D13.20世纪70年代中美外交主要涉及政治领域,但进入80年代,双方签订经贸协定,互办贸易展览会,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这主要取决于我国()A.

14、经济体制的改革 B.外交政策的调整C.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D.工作重心的转移解析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与中美外交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没有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外交政策的调整是指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是指我国为了治理和消除“文革”期间的混乱,走实事求是的正常轨道所做的活动。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工作重心的转移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必然会导致国家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故D项正确。答案D14.(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调研)19

15、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解析中日关系超过日美关系,与材料中“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1972年东西方”处于冷战状态,材料中“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

16、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表明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故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5.(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调研)下图漫画将冷战时期的三国领导人入画,描绘了一场三人间的争斗。漫画将站立者画成喜欢动武的美国西部牛仔形象,与之对峙的两人按照骑马的堂吉诃德、骑驴的仆人桑奇的样式绘制。该漫画反映的是()A.朝鲜战争 B.德国分裂C.科索沃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朝鲜与材料中“加勒比”不符,故A项错误;德国与材料中“加勒比”不符,故B项错误;科索沃战争与材料中“加勒比”“冷战时期的三国”不符,故C项错误;

17、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美国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与材料中“冷战时期的三国领导人入画,描绘了一场三人间的争斗”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16.(2018扬州期中)有学者认为,“尽管古巴危机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它却是一件很侥幸的事它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控制核武器试验协定、禁止空间核武器协定、拉美无核区规定、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协定第一个西方苏联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该学者旨在强调这一危机()A.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B.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

18、的新秩序C.削弱了美苏两国超级大国的地位D.体现了世界秩序构建中的正义性解析根据“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可知,对国际关系的缓和起到了促进作用,故A项正确;合理公平国际秩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方有结果,故B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本身是美苏争霸的结果,对其没有削弱,故C项错误;古马导弹危机与世界格局的构建没有直接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17.(2019无锡调研)“左图右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以下图片解释错误的是()A.亚太经合组织反映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B.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柏林墙的修建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中国重返联

19、合国,是世界政治格局趋于多极化的表现之一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促进经济增长、合作、贸易、投资的区域性论坛,有利于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欧共体使西欧实力增强,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之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大增强,并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促进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18.(2019南京模拟)196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把决策机制从全体通过改为多数投票通过。这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

20、,并连续6个月拒绝出席会议。最终,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阻止通过有疑义的、事关“重大国家利益”的协议。这表明()A.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B.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共体运行C.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D.欧共体内部各国矛盾难以调和解析材料中欧洲经济共同体决策机制的变化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和抗议,并通过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说明各国利益的不同致使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不符合史实也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与材料中的1965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同样欧共体成立

21、于1967年,故D项错误。答案C19.(2019盐城模拟)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使日本成为“得到国际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国家”。但事实上日本大国道路却是步履维艰。制约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是()A.对历史战争问题缺乏诚恳态度B.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独立的外交C.长期遏制中国恶化了中日关系D.经济持续低迷带来较大负面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时政问题。正确选项是A项,B、C两项所述的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排除B、C两项;日本经济虽然持续低迷但仍然是经济强国,故D项错误。答案A20.(2018盐城期中)有学者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

22、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A.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B.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C.国际格局的发展完全由大国操控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在加大解析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还未形成,故A项错误;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反映出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多极化的趋势决定了国际格局的发展不完全由大国操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均衡的加大,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23、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共计40分)21.(12分)(2019南京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梦”是一个伴随美国这个国家开始的梦想。1620年,一群英国清教徒搭乘“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希望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宗教迫害的“天堂”。从那时起,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这片几乎是未开垦的大陆给了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随着美国的独立和不断地拓展国土,美国梦也在不断地向前拓展。虽然美国梦的精神贯穿着美国的历史,但“美国梦”一词被单独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并家喻户晓则是20世纪的事。1931年5月詹姆斯亚当斯完成美国史诗一书,该

24、书对美国梦的定义是:不论家世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机会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摘编自美国梦:鸿鹄志远天道酬勤材料二中国梦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自近代一百多年来历经外敌入侵与种种苦难而形成的伟大梦想,是不满现状的中国人顽强不屈、坚持探索形成的发展道路。这就不难理解一个曾经落后挨打、任人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图自强、谋发展的热切愿望,不难理解中国共产党人重温革命理想、呼唤新时代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境界,以及勇于承担、不谋私利、富于牺牲精神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因此,中国梦必将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激励全国人民释放磅礴正能量,齐心协力圆梦。摘编自求是(2013年第1

25、4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梦”的精神核心。(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梦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呼唤新时代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境界”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10分)解析第(1)问,精神核心由材料“希望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宗教迫害的天堂”“给了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等归纳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中国梦是近代一百多年来历经外敌入侵与种种苦难而形成”可知,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再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来回答条件;第二小问注意新时期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

26、)精神核心:人人自由、平等,鼓励个人奋斗和努力。(2分)(2)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主。(2分)条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飞速发展,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4分,任答两点即可)探索:政治上,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将其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实行无敌国外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22.(14分)(2019泰州模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

27、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60年代前半期,中国政府与蒙古、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五国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其中,中蒙有四千多公里的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再加上两国间的历史纠葛,蒙古对中国的戒心较重。为此,中方确定了以下谈判原则:基本维持现状,稍作调整;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摘编自中国当代外交史材料三二战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

28、态,而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引发了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材料四过去14年,上合组织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构建和谐地区,以协商一致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和上合组织事务,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对外开放原则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共同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繁荣。李克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上的致辞(2015年12月14日)请回答:(1)分析归纳材料一反映的外交

29、政策及意义。(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4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3分)(4)据材料四,上合组织14年的经验对我国今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有何借鉴意义?(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提出审查国民政府的条约,按其内容分别对待,属于“另起炉灶”。第二小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另起炉灶”的意义。第(2)问,材料二中考虑到历史上“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体现出答案。第(3)问,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材料三中“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要发挥美国在

30、中日关系交往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还要“求同存异”加强沟通,此外,要警惕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第(4)问,依据材料四中关键信息“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以协商一致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概括。答案(1)政策:“另起炉灶”。(2分)意义:它使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分)(2)立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民族感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4分)(3)处理:发挥美国在中日关系交往中的积极作用;搁置争议,消除隔阂,加强沟通、合作,继往开来;

31、警惕中日交往中的右翼势力死灰复燃。(3分)(4)意义:合作共赢,平等互利(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协商一致;结伴不结盟。(3分)23.(14分)(2019江苏联盟大联考)英国“公投脱欧”已成定论。欧盟路在何方,世界各国都在关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

32、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世界史材料二1961年、1967年英国两次提出申请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遭法国否决。最终于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2011年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的决议。2016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成为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回到白金汉宫之后向其内阁解释了英国脱欧的原委,并称本次脱欧是一个彻底的英国行为。英国与欧洲请回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2)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必要的讨价还价将带来巨大的决策成本,且无法在最短

33、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措施。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以“英国脱欧的利与弊”为主题进行多角度论述。(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不断加强”可得出答案。第(2)问,英国脱欧的利与弊,应该分别从利(积极影响)和弊(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同时可从经济、政治、对英国、对欧盟的不同角度提出论点。答案(1)原因:二战后,欧洲实力下降,出于发展的需要法德走向和解;美苏两极格局威胁着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直接威胁着英镑的世界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战后政治军事集团;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言之有理即可给6分)(2)略。撰写小论文,从利与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如弊端:英国经济陷入衰退,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和欧洲金融稳定受到冲击;欧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严重削弱;等等。(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