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356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九江市三叉港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 3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必修 3 第 13 单元。2.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3.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本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史记 吴智勇 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历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一代文豪万世钦仰!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巨著史记,以及他的正直品格与

2、不屈精神,都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浇铸在了史记之中,在二十五史里,这样的作品,唯此一部。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广阔的生活画面。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叱咤风云、有古之勇士气概的项羽;不畏强暴、机智谦逊的蔺相如;爱国仗义、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阔,人物形象之丰富,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

3、文家,凭借一部史记足以傲世,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永久。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

4、厌”,交合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司马迁的史记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具有完整体系的史学著作。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为中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近人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选自哈尔滨出版社中国城市口水战,有删改)1.根据选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渗透着积极入世、自强不息、舍生取义、呼唤真情、义不受辱等人文精神。这些精神熔铸在作品刻画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中。B.司马迁凭借其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创作了史记,这部书中蕴涵了他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C.司马迁是汉

5、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人以鼓舞启迪。D.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作为史学著作,具有完整体系;作为文学著作,其影响深远。2.下列理解,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尽管远去了两千年,但史记至今还依然存在,所以梁启超称赞其为“千古之绝作”。B.史记融入了司马迁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在二十五史里,史记是唯一的一部。C.史记在艺术上的特点是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D.司马迁仅凭史记,就足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

6、。3.下列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司马迁一人的著作,因为它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B.史记开我国纪传体文学的先河,既“实录”历史,又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C.史记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与它所写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有关。D.司马迁凭借他的渊博学识、深邃思想、不朽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让后世文人仰慕不已。【答案】1.C 2.A 3.A【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

7、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根据选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 项,曲解文意。“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的不是“司马迁”本人,而是其作品中的人物。原文的相关表述是: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故选 C。【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

8、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理解,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A 项,因果分析不当。不是因为这部书的存在,才赢得“千古之绝作”的称赞,而是因为史记这部书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价值,才赢得梁启超的称赞。原文的表述是: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为中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故选 A。【3 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

9、,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项,分析失当。错在“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通览全文,没有看到“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的相关语句。史记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尽管血肉丰满,但它不是

10、纯文学作品,而是“开了传记文学的先河”,是传记文学的鼻祖。故选 A。【点睛】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技巧: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央广网北京 1 月 2 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仪式昨天(1

11、月 1 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仪式并宣布平台正式上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由 PC 端、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平台 PC 端有“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 17 个板块 180 多个一级栏目,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习”两大板块 38 个频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上线仪式并讲话。他指出,建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党大学习的有力抓手,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摘编自

12、“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仪式在京举行,“央广网”2019 年 1 月 2 日)材料二:元旦这一天,许多党员干部欣喜地发现,一个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登录细览,“学习强国”不仅开设了“新思想”、“十九大时间”这样的重磅栏目,也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等“强国号”提供的原创优质内容。海量、免费的图文和音视频学习资源,让“学习强国”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打造出一个干事创业的理论宝库、强魄铸魂的精神家园。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正如一位“学习强国”使用者所说的,“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一起努力奔跑、奋斗追梦”。学习之于信仰和才干,犹如运

13、动之于健康体魄,持之以恒、行之愈远愈受益。在手机端上,“学习强国”支持创建学习组织,设有“学习积分”“在线答题”“日程提醒”等管理和激励机制。让学习变得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更多样、更个性、更智能、更便捷。从这里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学习强国”一经上线便受到党员干部追捧。利用领先的技术、打造最好的平台、提供最优的服务,“学习强国”本身就犹如一个生动“提醒”:主动变革、创新学习,永远是掌握时代主动的关键。较之快速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学习的“高性价比”更为凸显。让学习的航道更加宽阔,未来会有更多精彩。(摘编自用“学习强国”激发学习力量,人民日报2019 年 1 月 15 日)材料三:打开

14、“站,首先看到最上方的红底白字标识区。“学习”是洒脱的毛体字,“强国”是方正的黑体字,这 4 个大字下方,标注着“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9 个小字。标识区右侧,是签署有习近平总书记名字的一句话“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这句话出自2013 年 10 月 21 日,他在欧美同学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他就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推动全党大学习,曾有多次讲话。“,共有“学习新思想”、“习近平文汇”、“学习文化”、“环球视野”、“学习慕课”等 17 个板块 180 多个一级栏目,内容极为丰富,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新闻、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打开“学习

15、强国”客户端,欢迎页面上,是出自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使用这一客户端,需要手机号注册。注册后进入主页面,从内容上看,它由“学习”“视频学习”两大板块 38 个频道构成。其中“学习”板块包括推荐、要闻、新思想、时政综合、发布、实践、订阅、经济、人物、科技、文化、图片、党史、人事、法纪、国际、十九大时间、纪实、用典、时评、思考、军事等频道。“视频学习”板块,则有第一视频、短视频、联播频道、理论、党史、慕课、人物、文化、文艺、科学、自然、电视剧、电影、法治、军事等频道。其中“第一视频”主要是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活动的视频报道。“联播频道”顾名思义就是央视新闻联播视频。“慕课”则是免费的公开

16、视频课程,种类丰富。(摘编自陈振凯一个平台,两大终端在“学习强国”上如何学习,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年 1 月 9 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站标识区位于最上方,左有毛体“学习”,黑体“强国”,标注着“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右有习总书记的名言。B.“学习强国”既是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理论学习平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C.“页有 17 个板块,180 多个一级栏目,其中“视频学习”板块有 10 多个频道,丰富的学习内容,便利灵活的学习方式,成为新形势下推动全民大学习的有力抓手。D.“学习强国”系统操作简单,可

17、用电脑,也可用手机,PC 端学习内容丰富,有“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在快速变化,学习尤为重要我们只有主动变革、创新学习,才能掌握时代主动,让学习的航道更加宽阔,未来才会更加精彩。B.“站和手机客户端都汇集了丰富的、精彩的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免费的原创图文和音视频学习资源,满足广大使用者的学习需求。C.“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建设,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必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深入。D.“学习强国”平台设计主

18、题鲜明,网站页面最上端是红底白字的标识,手机客户端欢迎页面上出自论语的名言,都彰显了“学习”这一时代主题。6.“学习强国”为何会受到党员干部的欢迎?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C 5.B 6.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建设,国家领导出席上线仪式并讲话。“学习强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学习强国”顺应了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推动全党大学习的时代主旋律。“学习强国”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技术领先、服务优质、形式活泼。我们需要一个干事创业的理论宝库、强魄铸魂的精神家园,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

19、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 项,扩大范围。错在“成为新形势下推动全民大学习的有力抓手”这个地方,原文是“推动全党大学习的有力抓手”,而不是“全民”。故选 C。【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

20、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B 项,曲解文意。“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免费的原创图文和音视频学习资源”的表述错误,主要错在“原创图文”这个地方。材料二原文是“学习强国”不仅开设了“新思想”、“十九大时间”这样的重磅栏目,也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等“强国号”提供的原创优质内容;材料三是“内容极为丰富,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新闻、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故选 B。【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

21、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学习强国”为何会受到党员干部的欢迎?此题作答时,要密切结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上线仪式并讲话。从材料一“他指出,建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党大学习的有力抓手,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从材料二,“学习之

22、于信仰和才干,犹如运动之于健康体魄,持之以恒、行之愈远愈受益。在手机端上,学习强国支持创建学习组织,设有学习积分在线答题日程提醒等管理和激励机制。让学习变得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更多样、更个性、更智能、更便捷。从这里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学习强国一经上线便受到党员干部追捧”了;从材料三,“内容极为丰富,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新闻、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等可以看出这是“学习强国”这个平台受到广大干部反映的原因。总之,结合三则材料,梳理筛选、整合归纳即可。【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一个原则:忠于原文。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

23、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半壶水 孔立文 夕阳染红了整个大漠。一只狼,一只披着细碎残阳的瘦狼,跌跌撞撞地闯入了陆归林眼前这雄奇魂丽的画卷。他轻轻地解下了外腰带,这个两端有铁环、铁扣的军用腰带,可攻可防。狼伫立在远方,略仰着头,对着他示威。这绝对是一只历经苦难和沧桑的老狼,它啼血的嗥叫声中包含着悲伤、绝

24、望和忧郁。“我要杀了它。”陆归林坚定地对自己说。他抡起军用腰带,冲向那狼。狼奔逃而去,速度极快。可是,没过多久,他发现,它又出现在他的身后。这狼和他打起了游击战。几个回合下来,陆归林已是精疲力竭 他走,它就走;他停,它也停。而且距离总是三四十米。夜色来临,他找了个斜坡,对着那只狼,枕着交织的双手,仰面半躺着。狼也停下 来,蜷在地上。漠野苍茫,四周静寂。中午的那场沙尘暴使陆归林脱离了勘探队的战友,在寻找队伍中误入了这茫茫沙漠。漫天的风沙和徒劳的奔跑,他的迷彩服硬得成了一块铁板。他太累了,累得全身像散了架,两腿如灌了铅。不知不觉中,他竟然在清冷的沙漠风中睡着了。一觉醒来,他吓了一跳,因为他看见了前

25、方狼的眼睛。狼的眼晴正一闪一闪的,这让他睡意全无。新的一天来临,陆归林又开始了沙漠上的舞蹈。指北针留在了军车的驾驶室里,陆归林只能靠太阳判定方位,他的目标就是向西,向西,再向西。沙海滚动着热浪。狼,也已经被饥饿和干渴折磨得摇摇晃晃。陆归林轻轻地晃动了一下水壶,他要再听一下水的声音,水的声音就是生命的声音。昨天发现自己迷路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水壶里的水,那时壶里的水只剩下现在这半壶。他知道在沙漠里迷路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一直没敢动那水,实在渴得难受,他就轻轻晃动一下水壶,水晃动的声音总能让他充满希望。当太阳如蛇一样缠着他的时候,陆归林下了喝水的决心。他拧开水壶的盖子,手有些抖,干裂的嘴唇也抖动起来

26、。当他把壶口放到唇边时,他看到了那狼。他一下子就有了主意。一个半埋在沙丘里残缺的动物骨架出现在他的视野。他把这个白花花的东西拽出来,扯下一块扇形的骨头,铺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水倒在这个骨头的凹处。可是水落在上面连湿都没湿一下,就不见了。倒,再倒骨头上终于出现了一汪清水,那一汪清水就像镶在少女项间的一枚珍珠,光彩夺目,绚烂动人。狼果然向他走了过来,当狼毫无防备贪婪地舔食那汪清水的时候,陆归林高高举起军用腰带,却迟迟下不了手。他原本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干掉这狼的。但是,他放弃了,他不知道自己这是为什么。他喝掉了壶里所剩无几的水。水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沙漠中划过一声尖锐有力的嚎叫,狼高昂着头,像获得了新生

27、一般。狼对着他持续地嚎叫,然后竟独自蹒跚而去。它走走停停,不断地转头,并发出模糊不清的叫声。陆归林读懂了狼的语言。他跟在了狼的后面,机械地跟着。它走,他就走;它停,他也停。而且距离的把握,也是三十米左右的样子。傍晚将至,当他跟着那狼费尽全力爬上一个硕大的沙坡时,奇迹出现了映入眼帘的是迷人眼的绿色,久违了的绿色!在绿色与绿色之间,是银光闪闪的水面。一条河横亘于草地之间,河的那一端,是林带,是庄稼地,是村庄 绿洲,这就是孕育生命的绿洲。陆归林踉踉跄跄地奔到河边,疯了一般,他捧起那清凉甘冽的水,大口大口地喝起 来 忽然,陆归林的耳畔传来一片呐喊声,猛地一抬眼,他看见一群人正在追赶那只狼。再看那只狼,

28、速度如闪电一般,从河畔奔向了他们刚刚走出的茫茫大漠。(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 年第 11 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半壶水”为题,能很好地吸引读者的阅读注意力,同时,这半壶水又串联起主要情节,成为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B.小说的心理描写言简意深,“他不知道自己这是为什么”,既是对他放弃除狼计划的解释,也暗示了他想通过老狼带自己走出沙漠。C.小说以补充叙述的方式,交代了陆归林独肖陷身沙漠并与老狼对峙的原因,既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惑,也使得情节更显严谨、完整。D.茫茫大漠是陆归林与老狼的相遇地,他们以此为背景演绎了一波三折的人狼之战,小说于

29、惊心动魄的叙述中,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8.小说中的陆归林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小说最后一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作品阐述理由。【答案】7.B 8.坚韧勇敢。误入沙漠,途中遇狼,归途迷路,面对一系列的现实困境,陆归林忍受着酷热、风沙和疲惫,具有顽强的求生欲望。沉着机敏。困难面前,陆归林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表现得冷静沉着。没有指北针,他就依靠太阳判断方位。途中遇狼时,他先是谨慎防御,再以水为诱饵设计解围。善良仁慈。在极度干渴、生死攸关之际,他本可以借助半壶水除掉老狼,但在关键时刻又放过了老狼。9.示例一:不能删去,理由:情节有突转。狼带领陆归林走出沙漠,来到绿洲,却被另一群人围捕而逃回沙

30、漠,情节的反转使故事 再起波澜,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主题更深刻结尾一段能引发读者对生态文明的深层思 考,对人性之恶的深刻反思;若删去,小说主题更多停留在知恩图报或善有善报上。更具艺术性。人围捕狼的情景,与上文陆归林与狼相互信赖、依存的伙伴关系形成鲜明对比,耐人寻味,也引发读者对老狼命运的 想象与思考。示例二:可以删去。理由:删去后小说情节仍然完整。陆归林喝水的细节,与主体情节相照应,可为小说作结。相反,最后一段 写走出沙漠的人们追赶狼,这在小说中缺乏交代,显得突兀。删去后小说主题更集中。小说主要写陆归林 和老狼从紧张对峙到相依相存,表现出人和动物的和谐共处,而结尾一段写人与狼的紧张

31、关系,就会冲淡这一主题。删去后在审美效果上使人愉悦。皆大欢喜的结局,能让读者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感,表现对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 项,“暗示了他想通过狼带自己走出沙漠”分析错误,此时的他并不知后来被狼带到了绿洲,这一说法于文无据。故选 B。【8 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

32、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误入沙漠,途中遇狼,归途迷路,面对一系列的现实困境,陆归林忍受着酷热、风沙和疲惫,具有顽强的求生欲望。可见其勇敢坚韧。如:“他知道在沙漠里迷路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一直没敢动那水,实在渴得难受,他就轻轻晃动一下水壶,水晃动的声音总能让他充满希望。”困难面前,陆归林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表现得冷静沉着。没有指北针,他就依靠太阳判断方位。途中遇狼时,他先是谨慎防御,再以水为诱饵设计解围。可见其沉着机敏。如:“他一下子就有了主意。”“狼果然向他走了过来,当狼毫无防备贪婪地

33、舔食那汪清水的时候,陆归林高高举起军用腰带”在极度干渴、生死攸关之际,他本可以借助半壶水除掉老狼,但在关键时刻又放过了老狼。可见其善良仁慈。如:“陆归林高高举起军用腰带,却迟迟下不了手。”“他原本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干掉这狼的。但是,他放弃了,他不知道自己这是为什么。”【9 题详解】此题考查对结尾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本题可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即可。结尾语段作用如下: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卒章显志);呼应开头或题目,使结构严谨完整;深化主旨或升华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小说最后一段,狼把陆归林带到了绿洲,使他获得了新生,却遭到了另一群人的追杀,追回沙漠。根据全文的理解,判断结尾段能否删除,并说

34、明理由。两种回答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不能删除。理由:(1)从情节发展来看,这一结局使情节突转。狼带领陆归林走出沙漠,来到绿洲,却被另一群人围捕而逃回沙漠,情节的反转使故事再起波澜,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2)从表现主题来看,使主题更深刻,结尾一段能引发读者对生态文明的深层思考,对人性之恶的深刻反思;若删去,小说主题更多停留在知恩图报或善有善报上。(3)从表达技巧来看,这一结尾更具艺术性。人围捕狼的情景,与上文陆归林与狼相互信赖、依存的伙伴关系形成鲜明对比,耐人寻味,也引发读者对老狼命运的 想象与思考。如果回答可以删除,只要理由充足也行。【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题解题策略

35、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更依赖于读者的文学素养、感受能力和体悟水平。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富于凝聚力。富于同化力。爱好自然,追求光明。主静,爱好和平。中庸、稳重。一统性

36、。知足。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可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质上就是第 1 点的延伸,“不同角度”就是“有创意的解读”,更是一种“个性化阅读”。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程

37、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以字行。叔父飞卿,仕宋,通判建昌,世祖时,以城降。钜夫入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他日,召见,问贾似道何如人,钜夫条对甚悉,帝悦,给笔札之,乃书二十余幅以进。帝大奇之,谓近臣曰:“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诚聪明有识者也。可置之翰林。”以其年少,奏为应奉翰林文字。帝曰:“自今国家政事得失,及朝臣邪正,宜皆为朕言之。”钜夫顿首谢曰:“臣本疏远之臣,蒙陛下知遇,敢不竭力以报陛下!”寻进翰林修撰,屡迁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至元二十三年,见帝,首陈:“兴建国学,乞遣使江南搜访遗逸;御史台、按察司,并宜参用南北之人。”帝嘉纳之。二十四年,立尚书省,诏以为参知政事,

38、钜夫固辞。又命为御史中丞,台臣言:“钜夫南人,且年少。”帝大怒。遂以钜夫仍为集贤直学士,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奉诏求贤于江南。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二十六年,时相桑哥专政,法令苛急,四方骚动。钜夫入朝,上疏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择相,宰相之职,莫大于进贤。荀不以进贤为急,而惟以殖货为心,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今权奸用事,立尚书钩考钱谷,以剥割生民为务。臣窃以为宜清尚书之政,损行省之权,罢言利之官,行恤民之事,于国为便。”桑哥大怒,羁留京师不遣,奏请杀之,凡六奏,帝皆不许。三十年,出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兴学明教,吏民畏爱之。大德四年

39、,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至官,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上下肃然。皇庆二年,旱,钜夫应诏陈桑林六事,许时宰意。明日,帝遣近侍赐上尊,劳之曰:“中书集议,惟卿所言甚当,后临事,其极言之。”钜夫建言:“经学当主程颐、朱熹传注,文章宜革唐、宋宿弊。”命钜夫草诏行之。三年,以病乞骸骨归田里,不允。钜夫请益坚,特授光禄大夫,赐上尊,命廷臣以下饮钱于齐化门外,给驿南还,行省及有司常加存问。居三年而卒,年七十。泰定二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文宪。(节选自元史程钜夫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 A.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

40、集贤学士/仍还行台/B.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C.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D.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 A.讳,古代称已故帝王或尊长的名;后来也用于敬称在世尊长的名字。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亲的名字,叫避讳。B.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只有帝王、贵族、大臣有谥号。谥号有美谥和恶谥两种,如文宪、周厉王。C.台,古代中央政府的官署,

41、常指御史台。行台,指中央政府设在京师以外的行政机构,也指地方大吏的官署或居所。D.“泰定二年”,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多为帝王所用,如至元、康熙。年号的使用始于汉武帝时期。改年号叫改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 A.钜夫聪慧有才识,甚得元帝赏识。钜夫跟随叔父脱宋降元,在元帝诏问时,他应对十分详尽,让元帝惊叹不已。他虽然年纪轻轻,却深得元帝的信任,屡得升迁。B.钜夫不恋栈官位,却得享殊荣。他因病请求辞官归里,但遭拒绝。他一再坚持,才被允许,离京之日,元帝命设宴,让百官送行;敕令地方官员要常问候,死后追赠官爵。C.钜夫为人正直,不畏权贵,体恤百姓。他为民请

42、命,弹劾宰相桑哥专权苛政敛财伤民;他出任地方官职,兴学明教,为民除害,深为官吏民众敬畏和爱戴。D.钜夫建议重用南人,得到元帝采纳。他向元帝建议寻访江南名人逸士,并让他们与元人一起担任御史台、按察司要职。元帝力排非议,采纳了钜夫江南招贤的建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苟不以进贤为急,而惟以殖货为心,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至官,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上下肃然。【答案】10.D 11.B 12.D 13.译为: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这并非对上辅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译为:程钜夫一到任,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使百姓受害的

43、家奴,于是,官吏和百姓对他都十分恭敬。【解析】【10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考生可分六步走:读文段,通文意;标名(代)词,定主宾;看虚词,找位置;明语法,辫句式;依据修辞;对话、引文定句读。本题为选择题,可以找准切入点。句子大意为:当初,书写诏令都是用蒙古字,到现在,皇帝特别命令用汉字来书写。回到朝廷,向皇帝陈述民间利病五事,钜夫被授予集贤学士,仍然回到行台任职。“初”,时间状语,独立成句,排除 A 项、B 项。“还朝”译为“回到朝廷”,单独成句,排除 C 项,故选 D。【11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姓名及称谓、

44、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节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B 项“只有帝王、贵族、大臣有谥号”错。谥号有官谥、私谥之分。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仪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也可以有谥号,由其亲戚、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故选 B。【12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D 项“元帝力排非议,采纳了钜夫江南招贤的建议”,无中生有。故选 D。【13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

45、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为德”,施行德政;“为民”,关爱百姓;“意”,意旨;(2)中“至官”,到任;“首治”,首先惩治;“为害”,使受害;“肃然”,恭敬。【译文】程钜夫,名文海,避元武宗庙讳,改用字代名。他的叔父程飞卿,在宋朝做官,任建昌通判,元世祖时,带领城邑投降。程钜夫入元充当人质,他叔父官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有一天,程钜夫被皇帝召见

46、,皇帝问贾似道是怎样的人,程钜夫逐条对答,相当详尽,皇帝高兴,就给他笔札叫他写下来,竟然写了二十多幅进献上来。皇帝对他的才能特别惊异,对身边的臣子说:“我看这个人的相貌,已经非常高贵;听他说话,确实是聪明有见识的人。可以安排他任翰林。”因为他年纪小,召为应奉翰林文字。皇帝说:“从今以后国家政事得失,以及朝廷官员的邪正,都应该向我说明。”程钜夫顿首感谢到:“我本是被疏远的臣子,蒙受陛下的赏识,怎敢不竭尽全力来报答陛下!”不久升为翰林修撰,多次升迁至集贤直学士,兼任秘书少监。至元二十三年,觐见皇帝,首次陈述:“兴建国学,请求派使节到江南搜查访问遗弃而不用的名士;御史台、按察司等职,应该一并任用南人

47、和北人。”至元二十四年,朝廷设立尚书省,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参知政事,钜夫坚决推辞。程钜夫又被任命为御史中臣,御史台的大臣说:“钜夫是南人,并且年少(不宜任命)。”皇帝大怒。于是仍然任命钜夫为集贤直学士,授侍御史,从事御史台事务,奉诏前往江南求贤。当初,书写诏令都是用蒙古字,到现在,皇帝特别命令用汉字来书写。回到朝廷,向皇帝陈述民间利病五事,钜夫被授予集贤学士,仍然回到行台任职。二十六年,当时的宰相桑哥专权,法令苛刻而急切,四方动荡不安。钜夫入朝,上疏说:“我听说天子的职务,没有比择相更大的,宰相的职务,没有比举荐贤才更重要的。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这并非对上辅

48、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现在权奸用事,立尚书聚敛财赋,以搜刮百姓为要务。我私下认为应当理清尚书的政务,减损行省的权力,罢免谄媚言利的官员,推行体恤百姓的事务,行对国家有利之事。”桑哥非常生气,把他留在京师不送走,上奏请求要杀掉钜夫,总共奏了六次,皇帝都没有批准。三十年,离开京师担任福建海道肃政廉访使,兴办学堂推行教育,官吏百姓对他又充满敬畏又爱戴。大德四年,调为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程钜夫一到任,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为害百姓的家奴,于是,官吏和百姓对他都十分恭敬。皇庆二年,天下大旱,钜夫应诏陈述桑林等六事,违背了当时宰相的意愿。第二天,皇帝派遣近臣赐他为上尊,慰劳他道:“中书

49、集体商议,只有您所说的最恰当,以后遇到其他的事,一定要好好地告诉我。”钜夫建言道:“经学方面当以程颐、朱熹传注为主,文章应该革除唐、宋时期的弊害。”于是下命让钜夫起草下诏推行。三年,向朝廷称病请求退休,朝廷没有批准。钜夫请求退休的意愿更加坚定,皇帝特授钜夫为光禄大夫,赐以上尊,命令职位低于钜夫的臣子到齐化门外饯别送行,为他提供南回的马,下令行省和有司经常慰问。钜夫回家三年后就死了,终年七十岁。泰定二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为文宪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50、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渔家傲寄仲高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注碛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仲高:陆升之(1113-1174),字仲高,陆游的堂兄。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陆游的家乡。14.下列对以上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岑诗本为送朋友入京,起笔却写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墨不多而内涵丰富,很自然地引出二、三联对安西景色的具体描写。B.两首诗歌数量词的运用耐人寻味。岑诗中“一身”“万里”

51、的悬殊,表现诗人的胆魄和勇气;陆词中“一万三千里”言离家之遥远,归家之难。C.两首诗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岑诗除最后一联叙眼前之状外,其余都是回忆,属虚写。而陆词上片属于虚写;下片属于实写。D.两首诗歌用典不着痕迹如“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典出杜牧“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题落花风”,诗人以杜牧自况来抒写情感。15.两首诗歌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C 15.相同感情:借“家书”表达思乡怀人之情。不同感情:岑诗:京城与边疆相隔“万里”之遥,“费马蹄”“愁地尽”,“觉天低”可见旅途艰辛。既表达诗人不畏艰辛、远戍边疆的报国之情;又暗含希望朋友多珍重之意。军帐中与李判官痛饮,

52、使临行前的聚会充满着振奋人心的豪壮气概。陆词:离家万里,浪迹天涯的羁旅之愁;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伤感和内心的愤懑不平。【解析】【14 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题中,C 项,“陆词上片属于虚写;下片属于实写”错误,该分析不当,从渔家傲寄仲高一词来看,陆词上下片均有虚有实,主要以写实为主,但也有虚写,如上片“书回已是明年事”是说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属于虚写,如下片“扁舟何

53、日寻兄弟”属于想象,是想象自己何时能寻到友人,故选 C。【15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该题把两篇作品进行比较,要求考生分析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然后结合这两篇缩写的内容进行分析。从两篇的标题来看,“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寄仲高”,一是送别,一是怀人,自然有相同之处,如第一篇中“家书醉里题”和第二篇中“写得家书空满纸”,这都是借助“家书”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从第一篇的内容来看,此诗先从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笔,说不远万

54、里来到塞外,“从”、“向”二字的连用,又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接着写道路难行,星夜兼程赶路的情形,“费马蹄”三字,既指对马蹄的磨损,更有沙软难行之意,足见行进的艰难,但作者仍然奋进不息;五六句写地处偏远,这里面,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但更多的却是从一个刚从内地来到西北边陲的人的眼中,以惊愕的神情,来描写那未曾见过的新奇而壮阔无比的景象,其中饱和着作者对新鲜生活的追求和对边疆的热爱,充满着由衷的激情;最后两句点明送别,这一联中,诗人没有写旅途珍重之语,因为此诗前三联已经叙述了自己西行时的种种情形,而李判官的东归,也是顺着这一条路线,在上面的描写中已经暗含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一方

55、面表现出诗人在醉中仍然没有忘记家乡和亲人,足见乡思之切、之深。另一方面也极为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醺然中挥毫疾书、下笔不能自休的情景。再看第二首,开头两句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下片起二句,从思家转到思念仲高。“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巧妙地借“寄语”流水来表达怀人之情;“行遍天涯真老矣”,这一句从归乡未得,转到万里飘泊、年华老大之慨,再接下去二句:“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今老大无成,几丝白发,坐对茶烟,也同于杜牧,流露出年华已逝之感。【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

56、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

57、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_,_”两句与孔子“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相近。(2)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

58、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两句。(3)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的语句是“_,_”。【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小学而大遗 (4).吾未见其明也 (5).寄蜉蝣于天地 (6).渺沧海之一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

59、,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终日”“须臾”“大遗”“蜉蝣”“沧海”“粟”等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第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

60、长。印章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说文解字言“印,执政所持信也”,揭示了印章功能的核心信。“示信”,是印章文化功能最本质之点。秦以前,官、私印都称“玺”,起初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以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印章和政治仪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初名臣张良_,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印章的发展史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在明清时期。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明清是印章热的时代,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_,促成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印章在发展中,出现了丰富的品类,如表字印、室名印、别号印、收

61、藏印、鉴赏印、考订印等等,_。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_,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印章艺术,正以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俯拾皆是 因而 B.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不一而足 然而 C.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不一而足 然而 D.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俯拾皆是 因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

62、,还是外形,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B.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C.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D.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 B.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 C.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 D.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篆刻创作、展览

63、、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对秦汉范型来说【答案】17.C 18.C 19.A【解析】【17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做此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第一组:“功成身退”,大功告成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韬光养晦”,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第一处的语境是张良“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正是大功告成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故此处应选“功成身退”,从而排除 BD 两项。第二组

64、:“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语境是明清是印章热时代,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故此处应选“层出不穷”。第三组:“俯拾皆是”,意思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不一而足”,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此处的语境是列举印章丰富的品类之后,故应选“不一而足”,从而排除 A 项。第四组:“因而”,表示因果关系;“然而”,指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从语境来看,最后一空的后面说“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据此

65、可以判断前后分句是转折关系,故此处应选“然而”。故选 C。【18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原画线句: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其主要病因是搭配不当。应将关联词“即使”改为“无论”,与后面的“都”搭配。从语序的角度看,应先“外形”,然后深入到“印文、章法”。AB 两项,没有修改关联

66、词,未将“即使”改为“无论”,故排除。D 项,语序不当,应先“外形”,然后深入到“印文、章法”。故选 C。【19 题详解】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括号前的语境是“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语境后文是:已显露其“出蓝”之势,显然“出蓝”之势是相对于“秦汉范型来说”,所以最后一个地方应是“对秦汉范型来说”。而“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

67、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之间是有逻辑先后的,先有一系列的创作、展评活动,才能有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之作。故选 A。【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

68、法是拆字组词。20.根据下列提示语,对画线句子进行重组,不超过 50 个字。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中,医疗改革成为“两会”代表和人民群众热议的焦点问题。有的代表认为,要想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必须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只有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才能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如果没有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就不能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_,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答案】我们要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变换句式。作答本题,要通读原句,紧密结合提供的提示语做出判断分析。要

69、把握材料关键语句,分析整理要点。重组后的句子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为结尾,说明横线处应当填写相应的方法和措施。通读原句,原句“要想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是先提出假设后解释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是多重复句,根据题干提示的句子重组后的提示语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推断句子前面应该是我们要怎么做,怎么做的内容应选取“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和“只有、才”、“如果没有、就不能”两个复句中的指出措施的部分,删去无关信息,措施即“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就”,根据“如果没有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就不能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

70、民措施”,判断“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就”是“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的前提条件,应在前,“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在最后。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8 个字。国画推崇以虚代实的留白,_。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有疏密,才能破平板、划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凡作书法,既要注意黑的字形笔画的密处,_;_,而字里行间的白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方能使之疏密有致,两者相映生辉。【答案】(1).书法讲究疏密有致的简约 (2).也要落实白的字里行间的疏处 (3).字形笔画的黑处布局

71、固然需要设计精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补写句子的位置,依据上下句内容的提示,从主语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意境氛围是否一致等角度判定出正确答案。第一根横线,依据横线前的“国画推崇以虚代实的留白”的句子结构,在依据横线后“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有疏密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的内容,容易推出答案;第二根横线,依据前面的“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的对比统一关系,和“既要注意黑的字形笔画的密处”的关联词及内容,容易推出答案;第三根横线,依据“而字里行间的白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的句式特征和“方能使之疏密有致,两者相映生辉”

72、的内容结果,容易推出答案。【点睛】补写句子语言灵活,语境多样。要整体把握语段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确定补写类型是总揽式补写、结论式补写还是过渡式补写,重点抓住关联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或冒号、分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做到文从字顺,语义贯通,逻辑严密,不超字数。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宁愿疫情扩散,死上千人,也不愿科比离开世上?警方:拘留!1 月 27 日,江苏徐州。网友“刚子”在微信群发言称“宁愿疫情扩散,死上千人,也不愿看到科比离开世上的消息”。当日,“刚子”涉嫌寻衅滋事被徐州警方行政拘留 7 日。(2020-01-28 观察者网)作为高中生的你

73、,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答案】例文:言论自由须有度,国法岂能视儿戏?1 月 27 日,江苏徐州。网友“刚子”在微信群发言称“宁愿疫情扩散,死上千人,也不愿看到科比离开世上的消息”。当日,“刚子”涉嫌寻衅滋事被徐州警方行政拘留 7 日。看到“刚子”的惊人言论,感觉对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的提升是势在必行。网络的出现是一部分人成为网络水军,每天要么打口水战,搬弄是非,东家长西家短的,要么炮制各种明星八卦绯闻,要么制造恐怖言论,称某机场有劫匪放了定时炸弹之类此种现象令人揪心,叹惋,甚至是痛心疾首,这就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这就是“爱国守法

74、、明礼诚信”的表现?“刚子”是一个 29 岁的韩姓青年,是一个成年人了,为什么说法还不经过自己的大脑,而肆意逞自己的口舌之快。你刚子没有父母的家教吗?你家里没有妻小吗?你怎样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良好的道德榜样?被公安机关拘留 7 日,这还是松的,只是一个惩戒而已。他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与二十多年来的思想言行、修为处世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一个成年人,“刚子”应该懂得:言论自由须有度,国法岂能视儿戏?疫情当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钟南山院士以耄耋之年亲赴武汉开展抗疫指挥工作,无数白衣天使奋斗在抗疫第一线,他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牺牲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甚至有个别白衣天使为此次抗击新冠肺炎而奉献了

75、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是我们新时代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最美的逆行背影是人间最美的风景。然后,反观“刚子”泯灭人性的话宁愿疫情扩散,死上千人,也不愿科比离开世上?你这样说,等于你就是科比的粉丝了吗?你考虑过自己说这句话伤害了亿万同胞的心了吗?尤其是那些光荣死在抗疫前线的白衣天使们和被瘟疫夺走生命的同胞们,他们或许尸骨未寒,倘若地下有知听到“刚子”这种非人的话语,该做何想?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一定要以法律和道德底线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图一时之快,而肆意嚼舌根,开黄腔。触犯法律,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和严惩的。希望“刚子”在经过这次拘留 7 日的教训后,好好地恶补自己道德和法律欠缺的一课。

76、想问题、办事情,说话处世,一定要三思而行,一定不能以触犯法律准绳为底线。青年朋友们,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更要成为爱国家、爱人民,遵纪守法的人。不管你喜欢什么歌星艺人,无论你崇拜什么球星大腕,说话办事都必须以法律为尺度,不能逾越这根红线。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做一个无愧家人,无愧国家和民族的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

77、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一个新近发生的事件说开去。1 月 27 日,江苏徐州。网友“刚子”在微信群发言称“宁愿疫情扩散,死上千人,也不愿看到科比离开世上的消息”。当日,“刚子”涉嫌寻衅滋事被徐州警方行政拘留 7 日。首先,我们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或是非观念,那就是“刚子”的言论,简直

78、是道德沦丧、泯灭人性,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广大网友的声讨和公安机关对他的制裁都是合理合法的。我们更应该冷静地看待刚子之所以有如此轻狂的言论,是对受难同胞的蔑视和践踏,是对神圣法律的无视和亵渎。我们有自己的崇拜或喜欢的人和事,无可非议,但是如果置国家法律、民众的尊严于不顾的人,那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立意角度:言论自由不是肆意诽谤、践踏投入到人格尊严。喜欢偶像,必须要学习他的内在精神和品德。遵守法律,恪守道德底线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大是大非面前,必须要有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结构层次:这是一段引语式的材料。题目要求:作为高中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材料的核心是对网友“刚子”的

79、错误言论进行分析和思考。首先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这也是作文试题立德树人的关键。言论自由须有度,国法岂能视儿戏?是一篇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开篇引述材料,指出刚子的谬论的实质就是:目无法纪、法律意识淡薄。主体部分就事论事,对网友刚子的错误言论进行了深入具体的驳斥,指出其危害性。最后,作者告诫广大青少年朋友要引以为戒,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四有青年,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做一个无愧家人,无愧国家和民族的人。整篇文章脉络清晰,观点鲜明,很有教育性和启发性。素材积累:1.疫情逐步发展过程中,网络上出现了许多相关的谣言,比如“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今天凌晨 2 点会在 XX 城市上

80、空播撒消毒粉液”,不一而足。2.84 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前往疫情一线,北大一院呼吸科主任王广发被隔离,武汉 15 名医务人员被感染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救治工作第一线,他们对健康的守护、对生命的看护,展现着医者仁心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更说明,从政府到社会,从医护人员到普罗大众,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战胜疫情,我们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休戚相关、有机互动的命运共同体。3.当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也有人为博眼球,无端造谣传谣,扰乱着公共秩序。其实,无论在网络世界里,还是在真实生活中,我们很难阻止谣言的诞生。流言常止于智者,谣言也止于智者。谣言终不会遮蔽真相,谬说终不能扼杀真理

81、。面对谣言,我们需要多一份冷静,多一份思考。4.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属于道德层面的内容被国家纳入法律条文:2013 年 7 月 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其中第 18 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2017 年 3 月 15 日,新民法总则颁布,第七条修订为“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八条修订为“公民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点睛】材料作文写法指导 一、首先要“读”: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二、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

82、炼。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