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语文教案-17捞铁牛人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教学重点难点: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2、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懂得一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也可做一些有关水的浮力的实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个叫怀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铁牛捞上岸来,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
2、,学习生字。1、要求认识的字:捞陷淤搭绑铲减绷丙2、要求会写的字:捞笨潜绑铲减越丙程“淤”读y,不读y;“潜”读qin,不读qin3、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第一部分(1):写为什么要捞铁牛。第二部分(2-3):写怀丙为捞铁牛做的准备。第三部分(4-6):写怀丙捞铁牛的经过。第四部分(7):简介怀丙和尚。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
3、后讲怎样捞铁牛。第二课时一、引入: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研读课文(一)、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2铁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3指导读句子,加深理解。4再读第一部分。学生评议。(二)、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1、引导学生理解“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他么在议论什么?2、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画出来。3、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笔画出重点词语。4、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完成填空:(
4、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每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首先:然后:再:又:5、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6、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三)、默读课文4、5、6自然段。1、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指名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2、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
5、字概括出来。3、用同样的方法自学5、6自然段。4、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5、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6、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四)、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学习文章写法。你觉得怀丙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能学到什么?三、课外扩展:当时条件有限,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捞铁牛,现在科技进步了,如果是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捞铁牛?(学生各抒己见)四、小结:怀丙虽然不是身体上的大力士,但是却是知识上的“大力士”,他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了奇迹,“知识就是力量”啊!他巧用水的浮力,依靠科学的力量把铁牛从水里捞上来,这种做法足以说明他是无愧于“出色的工程学家”这个称号的。板书: 铁牛被冲走 怀丙做准备摸清位置准备沙船捞铁牛 拴船搭架绳拴铁牛铁牛被捞出